孙永生,尹 军,邹佳洄,陈亚中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 100191)
运动人体科学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国家跳水队训练中的实践及效果分析
孙永生,尹 军,邹佳洄,陈亚中
(首都体育学院,北京100191)
运用文献资料法、测量法、访谈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对国家跳水队11名重点运动员的起始状态做测试,根据起始状态的诊断情况以及教练员对训练的要求,设计针对性的训练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11名运动员存在体脂成分较高、下肢爆发力弱、躯干力量弱、旋转爆发力弱和躯干肌力不平衡问题。2)通过软组织放松、躯干支柱力量、动作准备、力量及爆发力、能量系统5个板块6周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11名运动员在身体脂肪含量、腿部爆发力、无反向纵跳、有反向纵跳、躯干静力性-左侧卧和躯干静力性-右侧卧6项指标训练前后发生显著性差异,右侧旋转爆发力这一项指标发生非常显著性差异,表明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跳水运动员的体能。
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跳水队;实践;效果
在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中,跳水一直是优势项目之一。跳水是力量与柔美完美结合的一项运动,在跳水的各项竞技能力中,技能和心理能力的重要性较为突出。但随着技术训练方法和手段的日渐普及,世界跳水整体水平普遍提高,为了在激烈的竞争中保持好的成绩,就需要在动作难度、准度、优美度等方面加强训练,而体能是保证完成这些高难度动作的基础。因此,体能训练在跳水训练中越来越受到重视。
本研究利用作为“备战里约奥运会国家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成员的机会,针对国家跳水队11名运动员的6周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进行分析,并根据训练前的测试和训练后的测试,深入研究和分析中国跳水队运动员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方法和手段,寻找符合跳水项目的专项训练动作模式,对于全面做好2016年里约奥运会备战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1.1研究对象 以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在国家跳水队训练中的实践及效果为研究对象;测量对象为国家跳水队11名重点运动员。
1.2研究方法
1.2.1文献资料法 利用首都体育学院图书馆和中国知网(CNKI),查阅1993年3月-2015年12月关于跳水运动员训练的相关文献资料48篇,并阅读相关的专著5部,以便为研究开展与数据分析提供参考依据。
1.2.2测量法 利用在国家跳水队开展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机会,着重对11名运动员进行现场测试,测试共分为2次,并获取测试数据。
1.2.2.1测试工作的安排 第1周第1次训练课安排6周训练起始状态测试,第6周最后一次课安排后测。测试和训练时间为2013年11月-2014年1月。
1.2.2.2测试指标选取的依据和具体指标 跳水运动员力量训练的重点确定在躯干、下肢和上肢。强大的核心肌肉群作为身体姿势变化的原动肌,不仅对运动员的空中姿态、运动技能和专项运动技术起着稳定和支持作用,更是运动员完成动作时发力的关键因素,对上下肢的协同用力起着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跳水动作负荷比例依次约为核心50%、下肢约30%和上肢10%~15%,核心区力量训练约占整个动作负荷的一半[1]。在此基础上,经过团队专家和教练组研究,结合跳水运动员所需身体素质特征,选定以下11个测试指标(表1)。
表1 测试指标内容
1.2.3访谈法 2013年11月-2014年2月,先后对国家跳水队4名教练员进行了2轮专家访谈,掌握了11名运动员的训练等详细情况以及对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效果反馈,并对11名参训的运动员进行了训练后的访谈,访谈重点围绕运动员的实际训练状况以及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期间运动员的感受及教练员的意见,这些对进一步改进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内容与跳水项目的结合有着重要的意义。
1.2.4数理统计法 运用SPSS和EXCEL软件对11名运动员的相关指标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为定量研究与分析提供科学依据。
2.1跳水运动的项目特征
2.1.1动作组别与动作姿势 跳水动作根据运动员起跳前站立的方向和起跳后身体运动的方向,分为以下6个组:第1组,向前,面对池向前跳水;第2组,向后,面对板(台)向后跳水;第3组,向外/反身,面对池反身跳水;第4组,向内,面对板(台)向内跳水;第5组,转体跳水;第6组,臂立跳水(仅在跳台跳水中采用)。跳水动作的姿势分为:直体、屈体、抱膝、翻腾兼转体的任意姿势共4种[2]。
2.1.2跳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特征 跳水运动员的身体素质包括一般素质和专项素质,一般素质是运动员完成一般身体活动所需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素质;专项素质是适合专项特点的力量、速度、耐力、柔韧、灵敏等身体能力。跳水运动员的专项身体素质是直接掌握运动技术、提高运动成绩的基础,它主要包括:走板匀加速能力和稳定性,起跳弹跳力,起跳瞬时的动作连接的初速和加速度,完成各种跳水动作腰腹肌力量,空中翻腾和转体动作的加速度,肩、髋、踝等关节的柔韧性,控制入水技术、早打开看目标的身体内在力,入水、压水花所需的手臂力,倒立所需的上肢支撑控制力量[3]。
2.2跳水运动员身体功能训练主要实践内容
2.2.1队伍需求以及训练思路
2.2.1.1队伍需求 技术教练组的教练员分别对男女运动员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提出了不同的需求。女运动员要通过训练控制体重,加强旋转爆发力和下肢爆发力训练;男运动员要通过训练强化下肢爆发力和旋转爆发力训练,加强核心稳定训练。
2.2.1.2训练思路 外方教练组根据跳水项目特征,结合教练员的要求及起始状态诊断所暴露出来的运动员的问题等,科学地设计训练思路。训练主线围绕强化躯干力量训练,加强腿部力量训练和强化爆发力训练,同时结合项目动作模式进行训练。从项目上来看,跳台项目运动员要着重发展爆发力,小强度快速练习并控制负荷;跳板项目运动员可适当增加肌肉力量和体积,增加练习负荷、强度。周训练内容和时间次数安排见表2。
表2 周训练的设计安排情况
2.2.2跳水运动员起始状态测试诊断
2.2.2.1跳水运动员基本情况
表3 运动员基本情况
由表3可以看到,参与测试和训练的运动员共11名,其中男子7人、女子4人,平均年龄21.8岁,主攻项目跳台4人、跳板3人,跳台与跳板2项结合的4人,11人中全部是国际健将。
2.2.2.2跳水运动员起始状态情况 为了更好地验证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跳水队运动员的体能训练的影响情况,在6周训练开始前,团队外方训练专家根据跳水项目的身体素质需求、特点等方面,选取了11项测试指标(表1),对运动员的起始训练状况进行了筛查,根据测试结果得出以下结论(表4)。
表4 跳水运动员起始状态测试诊断情况
由表4可知,通过测试分析诊断发现体脂成分较高的有5人,需要加强下肢爆发力的有4人,需要加强躯干力量的有5人,需要加强旋转爆发力的有3人,躯干肌力不平衡的有3人。通过能量系统发展达到减少脂肪和增强心肺功能的目的。肌肉的力量不均衡性,主要通过在运动员关节周围肌肉得到有效梳理的前提下,进行训练增强关节周围的肌肉力量,提高运动员关节的牢固性,同时加强运动员躯干力量训练,有效地提高运动员身体稳定性和核心控制能力,从而进一步为预防伤病奠定基础。在身体姿态得到矫正的基础上,加强运动员动作模式的练习,使运动员建立正确的发力顺序,形成更有效的动力链传递效应,以此提高运动时的动作效能,增强运动员专项动作的经济性和有效性。
2.2.3跳水队6周训练的负荷安排
图1 跳水队6周训练的负荷安排情况
从图1可以看到,针对6周训练,采用了练4周、第5周调整、第6周更新的负荷安排方式来进行训练。起始负荷按照每人不低于自身最大负荷的60%进行训练,最大负荷达到90%。
2.2.4跳水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手段与方法
2.2.4.1软组织放松 训练中有计划地对肌肉和筋膜等软组织进行梳理放松和激活,以促进神经肌肉系统疲劳后的恢复和训练前的激活,提高循环系统的代谢速率,来提高能量系统和免疫系统的工作能力,促使机体的疲劳和适应趋于动态平衡。它在预防伤病、延长运动寿命和提高机体运动能力方面效果显著[4]。为期6周的16次训练课共采用了泡沫轴和棒球2种器材的软组织放松和激活练习(表5)。
表5 软组织放松安排
2.2.4.2躯干支柱力量训练
表6 支柱力量训练安排
躯干支柱的核心力量和稳定性非常重要,几项研究发现,当躯干力量和稳定性差时,腰部和膝关节的受伤风险非常高[5]。因此,结合跳水项目特点和11名运动员测试反馈的情况,从表6中可以看到在为期6周的训练中共采用了4种躯干支柱力量练习动作。
2.2.4.3动作准备训练
表7 动作准备训练安排
动作准备训练分为4个部分,训练内容主要由臀肌激活、动态拉伸、动作技能整合、神经激活等方面构成。从表7中可以看出,为期6周的16次训练课共采用8种动作准备板块的练习动作。
2.2.4.4力量及爆发力训练 力量素质是跳水运动员必备的主要运动素质之一,是掌握和运用技术的基础。从项目的特点及影响跳水运动成绩因素的角度来看,力量素质对运动员取得优异成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科学合理地进行力量素质训练,是提高运动成绩的关键。
表8 力量及爆发力训练安排
在最大力量与速度力量之间存在着相当密切的良好转移[6]。最大力量是快速力量发展的基础,因而优先发展最大力量就成为快速力量发展的前提。而爆发力则是快速力量的主要表现形式。从表8中可以看出,为期6周的16次训练课共采用14种增加力量与爆发力的练习动作,其中涉及上肢力量练习、下肢力量练习和躯干旋转力量练习。
2.2.4.5能量系统训练 能量系统训练主要结合跳水项目特点进行。跳水运动基本是无氧供能,以ATP-CP系统作为能量的主要来源及糖酵解供能[7]。
表9 能量系统发展训练安排
从表9中可以看出,为期6周的16次训练课,共采用4种练习动作为一个能量系统发展的组合来增加运动员的心肺功能以及提高运动员能量系统供能能力。
2.3跳水运动员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成效 为期6周的训练中,选取的11项测试指标,训练前测和训练后测的对比检验中有了明显的变化(见表10)。其中身体脂肪含量、腿部爆发力、无反向纵跳、有反向纵跳、躯干静力性-左侧卧和躯干静力性-右侧卧6项指标训练前后对比发生显著性差异,右侧旋转爆发力这一项指标发生非常显著性差异。反应跳、左侧旋转爆发力、躯干静力性-仰卧和躯干静力性-俯卧4项指标虽然没有达到显著性差异,但从数据上看也接近显著性差异,也发生了改变。因此,我们可以从数据上分析,6周16次课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对11名运动员的体能方面有较好的促进作用,运动员在后续的跳水系列赛中也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也间接印证了训练的效果。在对运动员和教练员访谈的过程中,运动员和教练员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他们认为,在整个阶段16节训练课中,整个训练方案应按照能够满足教练组要求和符合跳水专项特点来科学设置,方法多样、变换灵活,在训练中调动了运动员的积极主动性,取得了良好的训练效果。
表10 6周训练前测和后测情况对比分析
1)通过测试分析诊断发现,11名运动员存在体脂成分较高、下肢爆发力弱、躯干力量弱、旋转爆发力弱和躯干肌力不平衡问题。
2)通过6周的身体运动功能训练,测试结果对比显示:身体脂肪含量、腿部爆发力、无反向纵跳、有反向纵跳、躯干静力性-左侧卧和躯干静力性-右侧卧6项指标训练前后对比发生显著性差异,右侧旋转爆发力这一项指标发生非常显著性差异。说明为期6周的跳水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的实效性较好,身体运动功能训练能够有针对性地提高跳水运动员的体能。
[1] 刁伟.河北跳水运动员专项核心区力量训练方案的研究[D].石家庄:河北师范大学,2013,5:1-3.
[2] 百度百科.10米跳台[EB/OL].http://baike.baidu. com/link?url=XP28SZyUKaJzLJTl1CkbnvQhzFpC0 lVHe3JnnRb3-_Myrzeoln99a0yayhqvrB6imBaC_ ePJK7wGQ358AkEDHK,2016-02-11.
[3] 王荣辉,任弘,林晞.我国跳水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与素质特征[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30(8):1054-1056.
[4] 魏婷婷.身体功能训练中再生训练的应用[D].北京:北京体育大学,2013,5.
[5] Jan Borghuis,At L.Hof and Koen A.P.M.Lemmink. The Importance of Sensory-Motor Control in Providing Core Stability[J].Sports Med,2008,38(11):894-895.
[6] 王庆伟.男子体操运动员专项力量训练理论探讨[J].首都体育学院学报,2003,15(4):42-43.
[7] 廖渊云.优秀跳水运动员秦凯、张森的体能监测和营养监控[D].西安:西安体育学院,2010,5:6-7.
Analyzing the Physical Function Training Practices and its Efects on Chinese Diving Team Training
SUN Yong-sheng, YIN Jun, ZOU Jia-hui, CHEN Ya-zhong
(Capital University of Physical Education and Sports, Beijing 100191, China)
The initial states of 11 key athletes in Chinese diving team are tested by the methods of literature, measurement, interview and mathematical statistics. Targeted physical function training proposals are designed according to diagnoses of initial states and requirements of coaches. It is shown in the test results that there are issues of high body fat, weak lower body power, poor pillar power, inferior rotational power and unbalanced pillar muscle power. Faced with these problems, a 6-week of physical function training plan is established including relaxation of soft tissue, strengthening of power, practice of correct movement, enhancement of explosive power and training of energy system. After a 6-week physical function training,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have been achieved in 6 indexes as body fat, lower body power, NCM jump, CM jump, pillar endurance left and pillar endurance right. There is a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right side rotational power. All of these indicate that physical function training can promote the physical fitness of diving athletes greatly.
body movement functional training; diving team; practice; effect
G808.1
A
1004 - 7662(2016 )05- 0072-05
2016-03-01
孙永生,讲师,博士研究生,“备战里约奥运会国家队身体运动功能训练团队”成员,研究方向:身体运动功能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