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运用优势

2016-12-01 12:48李军
新课程·中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数学考试平均数中位数

李军

教学案例一:

“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是华师大版八年级数学中的重要内容,其主要目的在于帮助学生明确平均数、中位数以及众数的数学定义,从而能从一组数字中快速而正确地找出该组数字的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这一知识点是中考的必考基础点之一,要求学生必须对其进行灵活地掌握。考虑到其学习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笔者在自身的教学实践中直接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数学定义抛给了学生,如下所示:

平均数:一组数据中所有数据相加得出的和除以该组数据的个数得出的数字就是该组数据的平均数;

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就叫做该组数据的

众数;

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大小顺序依次进行排列,处在最中间位置的数据便是该组数据的中位数(若是数据个数呈奇数,位于最中间的数据是该组数据的中位数;若是数据个数呈偶数,最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该组数据的中位数)。

教师向学生阐述上述数学定义的过程可谓是煞费苦心,可教学效果并不甚理想。由于直接将上述数学定义抛给了学生,学生对其采用的是死记硬背式的记忆方式,即将定义逐字逐句地进行死记硬背;可由于“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本身就存在一定的类似性,因此,学生上述死记硬背、囫囵吞枣式的记忆方式很容易导致对其混淆,实现正确的理解尚且存在困难,更谈不上正确地实践运用了。

针对这一情况,笔者及时调整了教学策略,即将生活化教学模式充分运用到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这节内容的教学活动之中,具体细节如下:

教学案例二:

在向学生讲解“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数学定义时,同时利用多媒体幻灯片为学生出示了如下一组贴合学生学习情况的数学数据,如下所示:

并向学生讲到:上述表格中是张×、李×、刘×三名学生的5次数学考试成绩。

随后借助上述表格中三名学生的5次数学考试成绩辅助开展了“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数学定义的讲解工作。

张×的5次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2、95、96、99、99,这5次数学考试成绩构成了一组数据,将5个数相加得出62+95+96+99+99=451,451÷5=90.2,90.2便是张×5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这5次考试中,张×有两次考了99分,其余分数都是一次,所以99是这组数据的众数;5次考试从数量上来讲是奇数,因此处于最中间的“96”便是5次数学考试分数数据的中位数;

再说李×,李×的5次数学考试成绩分别为63、63、97、98、100,这5次数学考试成绩构成了一组数据,将5个数相加得出63+63+97+98+100=421,421÷5=84.2,84.2便是李×5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这5次考试中,李×有两次考了63分,其余分数都是一次,所以63是这组数据的众数;5次考试从数量上来讲是奇数,因此处于最中间的“97”便是5次数学考试分数数据的中位数;

通过结合具体、真实的数据,学生得以对“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数学定义及计算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与理解,不再局限于之前“死记硬背”的学习模式,学习压力得到了有效缓解,学习热情与积极性重新得到了焕发与调动。在此基础上,笔者趁势要求他们结合所学知识正确计算出刘×5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中位数与众数。经过了短暂的计算之后,学生非常轻松地就给出了“77.6、97、88”的正确答案。这表明,结合学生生活实际情况的数据的引用为帮助学生实现对于“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数学定义及计算方法的理解式记忆与灵活实践运用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两次教学案例后得出的教学反思:

通过对两次教学活动的对比,我们不难发现,第二次教学活动之所以取得了高质量的教学效果,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讲解“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数学概念的同时,向学生列举了一组反映其现实生活实际情况的数据,该组数据的引用使得学生正确认识到了“平均数、中位数及众数”在实际社会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与运用,从而大大激发了他们对该部分数学知识点的强烈学习兴趣与积极性。总而言之,我们不难看出,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切实存在显而易见的突出优势,数学教育工作者应当结合实际情况对生活化教学模式进行科学、灵活地运用,以此达到切实优化初中数学课堂教学、显著提升初中数学教学质量的良好目的。

参考文献:

[1]吴骏,黄青云.基于数学史的中位数和众数的理解[J].数学通报,2013(52).

[2]周志君.“平均数、中位数和众数”的教学设计[J].中学教研(数学),2005(10).

猜你喜欢
数学考试平均数中位数
加权平均数的应用
作弊
中位数计算公式及数学性质的新认识
紧张的数学考试
导学案不能沦落为“习题单”:以“中位数和众数”的导学案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