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上的国王和王后

2016-12-01 16:12何萍
瞭望东方周刊 2016年44期
关键词:骑车人自行车道人行道

何萍

在荷兰,自行车是路上的国王和王后,有着至高的权益,反而是开车的人得小心翼翼,不然必遭斥骂。

“哔——哔——”喜欢走路上班和周末漫步在上海街头的行人总是被飞驰而过的助动车吓得心惊肉跳。那些身着彩色制服的外卖小哥、快递小哥更是让熙熙攘攘的人行道充满跳跃流动的色块。随着城市的扩大和汽车数量的迅猛增长,人行道被挤得比消防疏散通道还要窄,自行车道更是被机动车道兼并。

这一场人与车的竞争,每天都在城市里上演。在上海市区,最近非常流行使用MOBIKE,但是这个城市的不少街道是禁行自行车的。

对自行车的旧事重提让我想起阿姆斯特丹,这个自行车拥有量为人口1.3倍的城市,人口密集,也是全球自行车最密集的城市。

在运河交错的阿姆斯特丹,街道的存在是弥足珍贵的。稍微宽敞点的街道被分成七条:最中间的是公共汽车,有轨电车,出租车。最外边各有一条人行道,自行车道在车行道与人行道之间,被涂成醒目的红色。

1973年的中东石油危机让荷兰人痛定思痛,随后的市政规划开始鼓励更多人更频繁地使用自行车。市中心的居民限制停车位,新迁入的要排队等两年才能排到一个车位。商业区车位寥寥,且收费昂贵。这导致市区居民的日常生活离不开自行车。

短距离的购物、上班上学,中距离(7公里左右)的工作都靠自行车。轻轨(免费)及火车(收费)上都有特殊的自行车架,很多往返于不同城市的上班族都随身带自行车,就跟带手机一样普遍。有的人甚至在两个城市的火车站各存一辆车,也算是发挥到极致了!

城市道路也给自行车提供了无数的方便。比如,在很多交叉路口自行车可以不必停下,而转弯的车辆必须让行。在荷兰,自行车是路上的国王和王后,有着至高的权益。反而是开车的人得小心翼翼,不然必遭斥骂。本地人经常骑车闯红灯,坐在汽车里的人得理也没辙。

荷兰人经常把在自行车上的时间用来社交,窄窄的车道经常会被并行骑着车聊天的人“占领”。有时在晚上黑漆漆的小街和运河边,会不时蹭着你蹿过一个没车灯或反光装置的骑车人。很多巡逻警车常常猫在黑暗的一角,专逮没灯光的自行车。罚款的金额跟违章停车一样,36欧元。此外,还得跟警察买灯,价格比店里的贵。

平日里,真不觉得荷兰的自行车跟中国的有什么不同:大多数人千篇一律地骑着典型的“荷兰自行车”,很重,黑色,脚闸,不变速。这大概跟偷自行车的严峻形势有关──每年有一百万辆自行车失窃。我认识的人平均丢过3辆车。有好锁也没用,能卸下来的小零件,车灯,铃铛,都不能幸免。

车都差不多,可是骑车人和带的东西却很不相同。骑车人穿什么的都有:西装革履,长裙礼服,超短裙。带的东西就更丰富了:各种材料制成的车筐里可以装百货,猫狗,小孩。车后座上可以载客,或者是很重的货物,包括钢琴什么的。车前车后都能安装小孩座椅,甚至有一辆自行车载了3个孩子──车后座加长。

很多人除了平时用于代步的普通自行车,还有一辆用于休闲的车,后者用来在周末阳光明媚的时候悠悠闲闲地郊游,或是很专业地运动训练。悠悠闲闲的有两人骑的自行车,车把超大弯曲的“巡洋舰”式,还有半躺半坐头部有支撑的,或是看起来像四轮摩托的自行车,让人大开眼界。进行严肃运动的都全副武装──紧身衣、头盔、太阳眼镜,身材都很棒!

北京、上海的MOBIKE热潮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市区内的短途交通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开头,意味着人们对人性化设计、环境质量及自身健康越来越强烈的需求。但记住了:各行其道是保证所有这些需求的基础。

猜你喜欢
骑车人自行车道人行道
太阳能自行车道(环球360)
跟踪导练(一)
法投资4300万建自行车道
“热心市民”载民警去抓人结果自己被抓了
世界最宽人行道:40米
非弹簧式避震装置
抢白
修建自行车道有助于提高市民健康水平
城市道路自行车道连续性设计研究
由电车引出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