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 远 曲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旅游系,山西 榆次 030600)
企业参与景区生态移民的下关模式及其推广价值
程 远 曲
(晋中职业技术学院 经贸旅游系,山西 榆次 030600)
政府主导型移民是目前我国各地占主导地位的移民组织模式,企业参与型移民模式仅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极少。根据野外实地调研资料与相关文献资料,对山西武乡县下关村的企业参与景区生态移民模式特色进行了研究,重点探讨下关模式对于我国生态移民组织主体转型的推广价值与启示意义。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参与型移民相对于政府主导型移民、自发型移民和社会促进型移民模式而言具有相对优势;下关模式与企业参与生态移民的其它地方模式相比也具有其区域特色与推广价值。
景区生态移民;企业参与型移民;下关模式
相关研究表明,移民组织的主导角色问题在移民实践中十分重要[1-4]。从移民组织的主导角色上看,目前我国生态移民主要有政府主导型、企业参与型、社会促进型、移民自发型等四种模式。政府主导型移民是目前我国各地占主导地位的移民组织模式,社会促进型与自发型移民规模较小,企业参与型移民模式仅处于探索试验阶段,相关研究成果极少。
黄特军(2002)对广西现有三种典型的生态扶贫移民模式——自发型模式、政府主导模式、政府+企业+农户模式进行了比较研究与案例分析,认为自发型搬迁模式的总体效果最好,但以南宁市邕宁县新江镇新农移民点为代表的政府+企业+农户移民模式具有良好的长远发展效果,政府主导型移民是纯政府行为,移民的“等、靠、要”思想得不到根本改变[1];张志辽(2005)认为目前我国生态移民的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是政府,移民自身尚未成为移民选择的决定主体,主张变革现行政府操控型移民模式为居民自主性移民模式[2];娜日松等人(2005)在内蒙古镶黄旗向呼和浩特市转移生态移民的比较分析中发现,自发式移民与政府主导型生态移民是两种机制两种效应,政府有些措施使牧民产生一种依赖心理[3];周居霞(2008)曾报导过东达蒙古王集团在内蒙达拉特旗生态移民后带领当地农牧民种植沙柳改善生态、利用沙柳制浆造纸与加工饲料搞养殖,并合理规划建设“中国西部第一村”——东达生态扶贫新村的过程与经验,成为我国企业参与型生态移民的成功案例之一[4];董翀(2009)在内蒙古中西部地区生态移民村移民留守意愿因素分析时,区分并对比了政府强制型生态移民、企业诱导型移民、包工队组织的移民等三种实体组织实施的移民效果[5]。
尽管目前学者们已对生态移民主导角色模式的特点、优劣势、移民效应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对比,但研究还不够深入,尤其是企业参与生态移民模式的专题研究成果极少。
基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地区大规模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需要,课题组在2013年5月对山西武乡县丰州镇下关村的景区生态移民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调查方式主要是入户填写问卷,然后从问卷调查对象中挑选典型户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同时还与主管移民工作的县扶贫办领导与下关村村长进行了自由访谈。共收回已迁户有效问卷45份,访谈14份(包括已迁户访谈12份、该县扶贫办领导及村长访谈各1份)。问卷调查资料用于统计分析,访谈资料用于结果解释。
图1 研究案例点下关村的地理区位图
下关村位于长治市北部的武乡县中北部(图1),南邻太行龙湖,背靠《太行山》实景剧场,区位良好,山清水秀,总面积2200余亩;全村53户,153口人,耕地较少(400多亩,人均2.61亩)。搬迁前村里只有一个小学,没有卫生所和饭店,生活用水为水库水,供水充足,但是村民平时用水需要自己去挑;灌溉用水为抽水泵抽用地下水;原村没有下水道,没有洗澡设施,没有公交车,交通特别不方便,村民住的是窑洞、土木或砖瓦平房,做饭主要是烧柴,取暖主要靠柴和煤,主要靠种地、养殖、在外打工挣钱。总体上看,下关村属于武乡县典型的山区贫困村。
基于太行龙湖生态旅游发展的需要,2007年龙湖生态开发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为“龙湖公司”)决定在下关村实施景区生态移民。村民由龙湖公司负责搬迁,并对本村原有房产、土地置换给予经济补偿,搬迁后土地全部流转用于景区开发与生态建设,租赁40年,按1.1万元/亩一次性付给农户,老房子全部拆迁。新村地址在龙湖公司开发区西侧,距旧村址约1 km,占地39亩,新建了可安置56户居民的二层小楼,每户面积160 km2,小楼造型别致,结构合理,既保留了传统民居的风格,又体现了舒适方便的现代建筑特点。2007年9月该村53户153人全体迁入移民新村。
此次搬迁由该县扶贫办管理,移民的政府资助情况是按人补贴,每人2500元,资助方式为一次性给清,资金全部直补移民用于盖房,移民新村的公共基础设施由企业出资统一修建,扶贫办验收。新村宅基地为村内原有土地,所以不收取移民的宅基地费用。搬迁后,村民住的是统一修建的二层小楼,有了过路公交车,有了卫生所和饭店,生活用水变为自来水(由太行龙湖公司供水),有了下水道,现在做饭以电磁炉为主,其次是煤气,供暖煤是国家每年补给村民的,由村集体统一供暖,家家都可以洗澡,而且家里都是水冲厕所。在龙湖公司的带领下,目前已形成以农家乐为主的集吃、住、游、娱为一体的全方位旅游服务体系,成为长治市农家乐第一村,村民主要以开农家乐饭店、开旅馆、当群众演员、龙湖公司打工或在外打工为主,收入比以前种地明显增多,2012年全村人均纯收入达到6000余元,户均每年纯收入比搬迁前增长了6076元。
总体上看,下关村的景区生态移民在龙湖公司全程参与下,村民全体自愿迁出,迁后至今无一户返迁,村民整体脱贫致富,真正实现了“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的预期目标,属于典型的企业参与景区生态移民成功案例(以下简称为“下关模式”)。
目前我国生态移民从移民组织的主导角色上看,主要有政府主导型、移民自主型、企业参与型、社会促进型等4种模型,但总体上看,政府主导型移民模式弊端较多,企业参与型移民相对于自发型移民和社会促进型移民模式也具有明显的优势;下关模式与企业参与生态移民的其它地方模式比较有其特色,值得推广。
(一) 政府主导型移民组织模式的弊端
目前我国大规模的移民主要靠政府组织,政府可利用庞大的行政网络,充分调动各职能部门的积极性,广泛运用各种社会资源,这种政府主导型移民模式虽在规模、力度、相关政策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但是大量的生态移民实践表明,政府主导型移民也存在很多弊端,如移民因生态理性不足导致的移民自愿性不高、移民对政府的依赖性强(靠国家政策补贴得过且过)、移民适应性与稳定性差(因移民与迁入地居民的融合问题而产生的社会冲突;移民的利益没有得到合理保障,出现了部分移民回迁现象),“公共产品”供给的效率问题(移民过程中政府各职能部门之间在行使职能过程中常常发生冲突,为了协调关系不得不支付很高的协调成本),搬迁资金不足问题,移民寻租问题等[6],比较而言,企业参与移民模式在这些方面表现出来的问题较少。相关比较研究也足以表明,政府主导型模式在实践中往往表现为变相强制性移民(在各级政府的操纵下移民迫于反复动员或因老村断电断水不得不迁),而企业参与模式下移民有更大的迁移选择权,企业在使用政府拨出的移民专用款并享受土地和税收等一系列优惠政策的同时,进行移民投资和参与,不仅实现其经济利益追求,同时又能解决移民的就业和收入问题,这更符合市场经济条件下“政府监管、企业参与、移民自主、各方受益”的移民游戏规则与长效发展机制。
(二)企业参与型移民相对于自发型和社会促进型移民模式所具有的相对优势
自发型移民因受移民主体的文化素质、就业技能、生产能力、资金技术、市场悟性、捕捉机遇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在缺少政府、企业与社会组织等外力的帮助下,很难实现成功移民,所以目前规模较小;社会促进型移民在建设基础设施、提供补助资金、组织移民的生产与市场对接、提供就业等方面存在着一些问题,也很难达到生态移民应有的综合效果[7]。
企业作为市场力量的代表在参与移民的过程中对于解决移民就业、提供技能培训等方面更好一点,由于企业的市场性和灵活性等特点,企业会想方设法帮助移民找到较为适合的工作,并为农民提供就业上岗培训,在产业链上谋生存,求发展,因此企业参与型生态移民更有活力。
(三)下关模式与其他企业参与移民模式相比具有的特色与推广价值
相关研究表明,我国的企业参与型生态移民模式已有一些案例。
1.广西新农的“政府+公司+农户模式”。南宁市邕宁县新江镇新农移民村的跨市搬迁模式具有良好的社会发展效果,在政府的监督下,具体运作主动权归企业,由公司引导农户走向市场,移民交接后的生产、生活等均按企业模式运作,具备灵活性。比如在生产管理上,企业给移民充分的自主权,移民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喜好来选择工作量,企业则按当地劳动力价值和工作量来给移民相应数量的报酬[1]。
2.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的“园区就业扶贫模式”。政府支持企业发展,企业组织实施生态移民,移民在产业园区就业,是企业、政府、移民对象合作实施生态移民的典范[4]。
3.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企业出资矿区整村移民进城模式”。为了从根本上解决煤矿采空区、塌陷区、火害造成的安全隐患,东胜区近年内投资35亿元重点推进矿区生态移民工作,已出台了《东胜区矿区生态移民安置方案》,主要作法是“企业出资、政府监管”进行矿区整村移民并进城安置,煤矿给每个村民无偿提供26.5m2的住房以及现有房屋的拆迁费,目前全区煤矿企业已出资搬迁安置移民4018户、1.2万人[8]。
4.宁夏石化公司的“进厂务工模式”。宁夏在2012年出台了《关于扶持劳务移民安置企业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在实行税费优惠、拓宽融资渠道、保障煤电油运和土地供应、给予项目资金支持四个方面,制定了12项政策鼓励宁夏企业积极参与生态移民工程;宁夏移民局协调帮助各县区引导企业通过土地流转经营、上项目、建产业基地等方式参与生态移民。各企业参与的项目陆续启动,企业对移民的就业提供优先政策。宁夏石油化工建设有限公司率先在移民区通过土地流转方式安排移民进厂务工。
与上述几种企业参与型生态移民模式相比,下关模式具有以下特色:
1.村内搬迁,集中迁址。下关村在2007年9月集体一次性搬迁,属于村内搬迁(与原居住地的距离约1km),全村53户153人全部搬出并通过建移民新村统一安置。
2.无土安置,三产就业。搬迁后土地全部流转,主体部分用于景区开发,部分用于生态建设,其余建生态园开展农家乐。移民后村民可以依靠旅游业来发展农家乐、开旅馆,还可作《太行山》实景拍摄的群众演员,部分村民还可以到龙湖公司打工,初步形成了“公司+农户”的非农产业经营模式。到目前为止该村共有农家乐餐馆9个,旅馆12家,加上群众演员参与,已转移劳动力近百人,并且20余户入股成立机械工程公司。
3.自愿移民,成效明显。下关村村民为了保护与开发利用景区生态环境自愿迁移,据实地调查,该村完全自愿迁移的农户占到了66.70%、比较愿意的占24.40%、一般愿意的占8.90%;没有不太愿意与极不愿意的农户,没有未迁户。因为搬迁后住上了新房,方便了用水,移民挣钱的门路增多,有了更容易得到的收入、相对轻松体面的工作,摆脱了以前靠天吃饭的纯农业收入困境,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尤其是对于中青年村民来说,因龙湖公司给安排工作并进行技术培训,使这些原来在外打工的绝大多数人能在龙湖公司就近打工,所以搬迁后很满意。据实地调查,完全满意的农户占19.20%,比较满意的占67.20%,一般满意的占13.60%,没有不太满意的、极不满意的农户,具有返迁意愿的农户比率仅4.5%,但目前没有返迁户。
4.政府发动,企业参与。由于下关村山清水秀,区位优越,具有景区开发条件,因此被县政府确定为移民村,政府在该村移民过程中的主要作用是筛选搬迁村与动迁宣传。在整个搬迁过程中龙湖公司全程参与,包括对本村原有房产与土地给予经济赔偿、新村建设征地、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移民后对本村移民进行技能培训并解决就业问题。
5.专项资助,按人直补。下关村生态移民搬迁费用除了龙湖公司给予的经济补偿与移民少量自筹资金外,该县扶贫办也给予了专项资金资助,并按人头直补到户(2500元/人,比按户补贴方式更显合理),资金一次性结清,使移民利益得到有效保障。
与上述其它企业参与生态移民的地方模式相比,“村内搬迁、无土安置、自愿移民、成效明显”的下关模式有其独特的示范意义与推广价值,可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进城模式比较如下:
1.在移民企业负担上,内蒙古东胜区煤矿移民企业负担过重,按东胜区煤炭局2009年下发的移民文件要求,各煤矿企业要按照各自矿区移民安置资金总额的30%按时足额上缴东胜区煤炭协会,但2009年以来煤炭价格一路下跌,煤矿利润空间较小,移民资金难以筹集,有些煤矿甚至向民间拿高利贷来缴纳移民资金。下关景区移民因规模小(153人),加上政府的人均2500元移民补贴,企业分担的费用负担不大。
2.在移民就业安置上,内蒙古东胜区的煤矿移民进城安置模式,由于城镇就业上岗技术要求较高而移民自身就业技能不佳、城市就业保障机制不畅等原因,转移进城的农牧民经常会遇到要求高、工资低、就业难的问题,大多从事季节性的、短期的城市打工生涯维持生活;而下关模式中大多移民通过技术培训已有一技之长,主要依靠景区旅游业发展农家乐就业。
3.在移民社区适应方面,内蒙古东胜区的进城模式因落实政策不到位,不但非农就业风险较大,而且移民社区适应方面问题较多;而下关模式是村内整体搬迁,移民社区适应方面问题不大。
综上所述,与政府主导型、社会力量主导型、移民自主型相比,企业作为市场力量的主体代表在解决生态移民就业、提供技能培训、提供移民资金、移民新村基础设施建设、组织移民的生产与市场对接等方面优势更明显一点,企业在生态移民工作中具有很大的潜力,应当成为我国生态移民未来发展的主要模式,政府在明确自身与企业间职能关系的前提下应充分发挥企业在移民过程中的参与度,政府应出台更优惠的政策鼓励企业积极参加到我国的生态移民工作中来。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企业出资矿区整村移民进城模式”、内蒙古东达蒙古王集团的“园区就业扶贫模式”、 广西新农的“政府+公司+农户模式”、 宁夏石化公司的“进厂务工模式”相比,下关模式有其特色、示范意义与推广价值,例如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进城模式相比,下关模式在移民企业负担、移民就业安置、移民社区适应等方面具有相对的优势,值得借鉴。
[1]黄特军.扶贫自愿性移民搬迁的模式研究:以广西为例[D].南宁:广西大学,2002:8.
[2]张志辽.生态移民的缔约分析[J].重庆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5,28(8):149-153.
[3]娜日松,孟和巴雅尔.两种机制两种效应——镶黄旗向呼和浩特市转移生态移民的比较分析[J].北方经济,2005(2):24-26.
[4]周居霞.生态建设:不以绿色画句号——东达蒙古王生态扶贫移民新村见闻[J].实践,2008(6):30-31.
[5]董翀.生态移民村移民留守意愿因素分析——以内蒙古中西部地区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9:4.
[6]李垚栋.山西省扶贫移民不同组织主体模式的对比研究[D].山西师范大学,2014:5.
[7]张爱国,薛龙义.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移民论.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13:36.
[8]内蒙古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统筹城乡改善民生的启示[DB/OL].新华网,2009-07-24[2016-05-20]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09-07/24/content-11767372.htm.
[责任编辑:姚晓黎]
Xiaguan Model and Its Spread Values of Enterprise-Partake Eco-Migration in Landscape Areas
CHENG Yuan-qu
(Department of Economy, Trade and Tourism, Jinzhong Vocational and Technical College, Jinzhong 030600,China)
The resettlement type of government leading is the dominant resettlement organization model in our state at present, while the migration model of enterprise-partake type is only in a certain condition of exploration and test stage, so there is little relevant study achievements. Based on the data of investigate and survey in this field and relative document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nterprise-partake eco-migration model in Xiaguan Village in Wuxiang County of Shanxi are researched, and the spread values and inspiration significances of Xiaguan Model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organization principal part in eco-migration are mainly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is indicated by the research results that the migration model of enterprise-partake type has some advantages relative to the resettlement models of government leading type, migrants decision type, and society promotion type, while Xiaguan Model also has its regional characteristics and spread values compared to the other local models of enterprise-partake eco-migration.
Eco-migration in the landscape areas; enterprise-partake type migration; Xiaguan Model
2016-07-05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贫困地区大规模生态移民可持续发展研究”(12BJL076);山西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项目“山西省重点景区带动区域经济路径研究”(2013321)
程远曲(1972-),女,山西榆次人,晋中职业技术学院经贸旅游系讲师,研究方向:区域开发与可持续发展。
2096-1901(2016)05-0010-05
D632.4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