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改革路径探析

2016-02-10 23:22刘黎昂赵水民贾治勇
太原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辅导员主体思想

刘黎昂,赵水民,贾治勇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工作改革路径探析

刘黎昂,赵水民,贾治勇

(山西农业大学,山西 太谷 030801)

主体间性哲学思维从人的主体性出发,是一种反对主客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其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需要,能够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在传统主体性哲学范式影响下构建起来的辅导员工作体系中,学校制度层面和辅导员个人层面都产生了难以化解的主体性危机。因此,要综合发挥学校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改革的外在作用,以及辅导员交往理念和回归学生革新的内在作用,最终实现主体间性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工作的成功改革。

主体间性;高校辅导员;改革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不断扩大,各高校的师资力量、硬件设施和教学水平都实现了跨越式发展,但近年来高校学生中频繁发生的大到学术造假、投毒害命、报复社会,小到考试作弊、打架斗殴、诋毁学校等问题,无不反映出高校对学生健全人格培养的缺失和辅导员工作的失范。

主体间性的哲学理念最早由西方哲学家胡塞尔(E.Edmund Husserl)提出,该理念提倡以人的主体性为基础,强调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反对主客二元对立的哲学观,并以此为视角体现对人的关心、人的尊重和人的理解,进而实现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将主体间性理念应用于高校辅导员工作之中,是对“以人为本”教学管理理念的发展和超越,有利于实现教育管理理念从“我-他”到“我-你”的转变,对于解决当代大学生中广泛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失效问题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一、主体间性的内涵及其在高校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

(一)主体间性理念的内涵分析

主体间性强调以人为主体,提倡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协调统一。其含义可从三方面来理解,首先是哲学上的本位论,即强调人的生存这一核心,将世界看作多主体的有机整体,进而主体之间关系的存在就成为客观必然;其次是抛弃了把人孤立看待的观念,提倡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存关系;第三是从方法论的角度,主体间性所提倡的是一种人与人之间互相交流、互相理解、互相尊重的交往方式。

主体间性之于辅导员工作就是要重新确立辅导员与学生之间的平等关系,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辅导员工作中的主体间性是指两种关系的统一,一种是辅导员与学生都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主体,构成“主体与主体”之间的关系,另一种是辅导员与学生作为教育管理活动的共同复数主体,教育资源和日常事务成为共同的客体,构成“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1]。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辅导员工作有以下四个主要特点:首先,教育对象的多元化,主体间性消解了主客二元之间的对立,辅导员与学生成为异质的主体,更利于教学相长的实现;其次,主客关系的动态化,谁为主体谁为客体不再是事先明确的,而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具体分析,辅导员在一定条件下可能成为客体,学生在一定条件下则会成为主体;第三,管理方式的生活化,师生之间平等的交流互动使得教学管理的内容更加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消除了学生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排斥情绪;第四,价值观念的理性化,人重新成为了一切活动的最终目的,各种教育手段的使用也就更加理性,学生在交往中体会到教育的真正价值,使其得以实现全面的发展。

(二)主体间性理念在辅导员工作中的价值考虑

一切事物的发展进步都有其深层的哲学理论依据和重要的现实存在依据,辅导员作为大学生成长成才过程中的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在当下环境中提倡主体间性理念的运用有以下三方面的价值考虑。

1.主体性哲学危机的解决之道

马克思认为主体间性是近代主体性哲学转盛为衰时期的产物,是对主体性哲学的一种合理扬弃和批判继承,因此被学界称为是消除现代主体性困境与危机的一把颇能奏效的手术刀。[2]长期以来,我国高校辅导员工作都是以主体性哲学范式为指导,但随着主体性的异化发展和工具理性的甚嚣尘上,辅导员逐渐成为了生硬的政治教育灌输者和冷漠的行政管理实施者,学生的主体需求在这一过程中反而被边缘化,其对自我发展的控制力被弱化,始终处于被动接受教育和管理的状态,自然容易出现各种反抗性和消极性的行为。随着主体性哲学发展的异化,对单一主体过分强调和对客体主观能动性的忽略引发了许多问题。因此,主体间性理念在辅导员工作中的运用,不仅能够帮助化解辅导员工作中主体性危机带来的诸多问题,消除单一主体的霸权性、功利性和简单性,更能使辅导员工作变得更加人性化,真正实现心灵的教化。

2.适应当代大学生思想变化的需要

信息科技的不断发展大大加速了全球化进程,自由开放的理念已经在青年学生的思维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追奇好新的年龄特点也使其对刻板陈旧的教育理念具有天生的抵触情绪。因此,以往强调思想统一和行动服从的工作模式已经不能适应当代学生的实际情况,辅导员更不能先入为主地照搬以往的经验来解决新环境下出现的新问题,而是应摒弃重管理轻引导、重学校权利轻学生权益的思想,更多地从学生的立场来改革工作体制。运用主体间性的哲学思维,就要重视学生对教育管理活动的切身体验,能够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并以此来唤醒和发掘其精神世界的主体意识。通过思想的交流和碰撞,人的主体性得到了彰显,辅导员能够更加真实地了解学生的思想变化,增强了工作的目的性和人情味,学生也能在启发中学会思考自身的发展所需,使其思想能够摆脱枷锁,进而自由且正确地指引行动向着完善自我的方向发展。

3.提高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途径

高校辅导员肩负着对大学生进行课堂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而以往单向度的灌输理念指导下的思想政治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当前的新形势,因此运用主体间性理念来指导辅导员工作对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具有很强的实践意义。恩格斯从人类文明发展的角度解释了实践活动中的本质规律,他说:“就实践活动有效性的实质而言,是存在于特定价值关系中的价值属性问题。”[2]以主体间性的哲学视角来看,即是说在辅导员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实践活动的过程中,主体之间要互相满足对方的价值需求。由此看来,在主体间性理念的哲学范式和理论指导下构建的辅导员工作体系,有利于优化和升华师生之间的关系,也易于帮助学生解决思想上的实际问题,并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以主人翁的身份参与到各项学习生活活动中[3],从而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二、高校辅导员工作体系中的主体性危机

在高校的辅导员工作体系中,学生主体性缺失的问题由来已久,其症结也非单方面的,因此要以主体间性哲学观为工具,从学校制度和辅导员个人两个维度全面剖析问题。

(一)学校制度层面所引发的主体性危机

随着高校办学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法治观念的深入人心,制度化的管理模式成为保障学校正常运作的重要环节,但正如一枚硬币的两个对立面,对于辅导员工作这种在人与人之间进行的教育实践活动来说,过于严苛的制度就会产生对人性的压抑。

1.考核制度致使辅导员主体性异化

主体性产生异化的机理在于,对单一主体的过分强调就会使得客体逐渐成为主体实现目的的工具,而当工具理性凌驾于价值理性之上时,管理制度就不再是辅导员借以帮助学生实现价值的保障,反而沦为使辅导员耽于物欲无法自拔的工具。从实际来看许多职能处室应自行解决的事务也由辅导员承担,学校在考核制度上又过分强调诸如活动场次、参加人数、就业比例等形式化的指标,使得辅导员把大量的时间和精力用在了想方设法完成这些偏于日常事务的量化数据上,致使其工作本末倒置、主次颠倒,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这一工作内容的核心。抛弃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生命线的辅导员工作,便犹如无根之水、无本之木,看似被推上主体性神坛的辅导员,实则是被抽离了灵魂并被束缚于制度之下。这种异化了的主体性所带来的现实问题就是,辅导员因脱离学生而变成单纯的行政管理者,但其回归本原之道却又受阻于繁杂的事务性工作和偏离的考核制度,长此以往,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辅导员的主体性也将会被消解。

2.管理制度造成学生主体性的缺失

主体性危机的产生原因是因为对客体能动性和自觉性的忽视而难以满足其同样为人的个性发展需求,缺乏主体性的学生就如失去鲜明色彩的绘画一样,或者是在顺从中成为众多平庸中的一个,或者是在反抗中成为少数异类中的一个。辅导员工作所面对的是具有独特思想的人,因此无论是在思想政治教育或是日常事务管理中,都应秉承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的原则,但在主体性哲学观的长期影响下,高校构建起来的辅导员工作体系行政化色彩浓重,并且过分强调纪律的统一性[4]。这种管理制度虽然有利于快速决策、迅速实施和绝对服从,但也压抑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制约了学生个性和特长的发展。尤其是当制度的管理与个性的发展相左时,辅导员也往往难以变通地解决问题,便只能将学生是否违反纪律当做评判学生的标准,把校纪校规作为预防学生出现问题的保障。当学生不服从管理时,学校又很少能够冷静分析深层次的原因,认真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而是草草处理,按照制度办理了事。囿于这种僵化管理制度的大学生自然也不会产生主体意识,变得只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而不深思应该做什么、需要做什么。

(二)辅导员个人层面的单一主体性危机

辅导员的职责应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两部分内容的有机结合,且其二者的对象都是学生,但在主体性哲学范式的影响下辅导员相对于学生处于统治地位,造成了许多辅导员先入为主地将二者完全割裂开来,并对学生的利益缺乏应有的关注。

1.思想政治教育上的单一主体性弊端

辅导员所承担的是对大学生开展课堂外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任务,与思政课教师相比其优势恰在于不是以生硬的课本为媒介,能够更加有针对性地与学生进行面对面的心灵沟通。但现实中多数辅导员还是落入主体性哲学范式的窠臼:在教育模式上,辅导员仍然处于中心地位,学生的感受和想法则被忽略,师生之间并没有形成双向沟通机制;在教育内容上,没有结合学生的主体需求,脱离了学生的现实生活,辅导员所讲更多的是从国家意识形态层面展开的价值观输出,而缺乏关系学生人生发展的指导;在教育方法上,还是以传统的灌输、说教方式为主,多是出现问题后进行批评教育或在班会上就事论事地进行宣教,没有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到与学生的日常交往和管理之中[5]。在这种单一主体性范式下进行的思想政治教育将会变成辅导员流于形式的自说自话,并使其在学生中逐渐失去话语权,这也是大学生中频频出现沉迷网络、堕入传销等问题的根本原因。

2.日常事务管理中的单一主体性弊端

从理论上来说,辅导员工作的日常事务管理应该包括管理与服务两方面。在管理上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对事的管理,即对学生相关具体事务的管理,如报到注册、请销假手续的办理;另一方面是对人的管理,即对学生主体以及由此组成的班级、年级等群体的管理,如对心理障碍学生的疏导。单一主体理念指导下的辅导员工作更多的会侧重于对事的管理,为的是强调制度的统一性,而反映学生主体需求的对人的管理则由于其更为费时费力就难以得到保障。在服务上也具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共性的服务,即面向所有学生的非指向性服务,如为学生提供考试、就业等信息;另一方面是个性服务,即针对学生个人情况的差异进行的精准化服务,如对家庭困难学生的帮扶。在服务上如果缺乏对学生这一服务主体的关注,则会导致轻“个性”重“共性”,这样的服务无法满足学生的个性发展,也就失去了学校教育的职责,偏离了学校发展的核心。

三、运用主体间性理念进行辅导员工作改革的措施

高校辅导员工作主体间性改革的实现需要学校和辅导员个人的共同努力,学校制度层面变革发挥外在的激励和促进作用,个人观念层面的更新提供内在的原生动力和行动指南。

(一)学校制度变革引导主体间意识的养成

学校的考核制度和管理制度分别面向辅导员和学生,因此必须把握好制度的指引方向,实现主体间利益的共同满足,一方面是要在考核制度上促使辅导员向着实现学生幸福和自身提高共同实现的方向发展,另一方面是要在管理制度上弱化辅导员事务管理者身份进而回归对学生的思想教育。

1.优化考核制度促进师生价值的共同实现

马克思曾说过,人们在选择职业时的主要指针应是人类的幸福和我们自身的完美[6]。而辅导员这一职业的神圣性恰恰就在于其指向于学生的幸福和自身的完美,且学生的幸福就是辅导员的幸福,学生成长并获取幸福就是辅导员自我价值的实现。由此可见,学生主体的成长幸福价值和辅导员主体的自我完善价值本就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主体间性视阈下辅导员考核制度的优化就是要畅通二者之间的转换渠道,促进师生价值的共同实现,应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展开:

一是考核主体的多元化。辅导员工作的评价者不应局限于各级领导,能够接触并感受到学生是否有成长进步的对象都应该成为辅导员的考评主体,包括各职能部门、专业课教师和学生。高校要根据具体情况的差异来选择各考评主体的权重,一般来说,校院领导和学工部的权重应稍大一些,学生作为辅导员工作的直接主体也必须占有一定的权重[7]。在评价形式上,为避免传统考核制度会使主体性异化的弊端,应采取定性与定量评价相结合,以定性评价为主的形式,尤其是要将辅导员直接面向具体人的思想工作的隐性工作量进行定性评价,并将其与辅导员的物质待遇相挂钩。

二是奖励机制的精神化。根据美国著名社会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高峰体验理论,当人一经体验到自我价值实现层面的满足感,就会对其人生产生深刻的影响,使得其对精神层面奖励的需求超越对物质层面奖励的需求。因此,高校在辅导员激励机制的选择上应将优秀学生对师恩的感激作为精神层面的奖励来满足其自我实现方面的需要。如在教师节举办“老师我想对您说”等活动,通过搭建平台来让辅导员亲身感受服务学生成长过程中自我价值实现的幸福体验。

2.改革管理制度实现思想教育的重新回归

管理制度的作用对于辅导员来说应是将日常事务管理规范化,并以此来让辅导员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对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服务,对于学生来说则应是其规避成长道路上可预知错误的有效机制,以此成为其主体性实现的保障。因此主体间性视阈下的管理制度改革,需要改变为了管住学生而凌驾其上的现状,使其发挥好连接管理者与学生之间的媒介作用,进而实现思想教育这一师生主体间作用的回归。具体应做到以下两点:

一是事务性工作的简单化。繁琐、重复的事务性工作容易让人产生机械性的思维,不仅不利于辅导员主观能动性的发挥,同时不利于辅导员关注学生主体的需求。因此,在改革中要逐渐使事务性工作程序化、简单化,并切实厘清辅导员的工作界限,把不属于辅导员工作职责范围的事务性工作分离出去。这需要从学校层面组织教务、后勤、财务等多个部门进行协调,优化顶层设计,真正从源头上将辅导员从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

二是思想性工作的个性化。当辅导员从繁重的事务性工作中解放出来时,才能够回归思想性工作这一本质和逻辑主线。在思想领域由于不同学生主体的差异性较强,追求共性管理的制度在这里是失效的,而辅导员的重要价值恰恰应该体现在需要个性化发展的思想性工作方面。在改革中,要从学生的个性发展需求出发,在制度上给予辅导员更大的自由度,尤其是当制度管理与学生发展相左时,应深入了解学生的主观思想问题,并进行合理疏导,以实现心灵的教化。

(二)个人观念更新实现主体间性关系的重塑

诚如前文所述,辅导员在工作中的单一主体性思维会导致工作重心的偏移和学生主体利益的失位。而辅导员作为构建主体间性师生关系的关键,必须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走进学生的现实生活,在交往中引导学生健康成长进而实现自我的价值。

1.树立交往的教育理念

只有在交往中,师生之间互为主体的关系才得以建立:辅导员是思想政治教育和日常事务管理的输出者和引导者,但其在输出知识理论时应在交往中根据学生需求的不同实现因材施教,在引导学生进行自我管理时应在交往中根据学生状况的不同实现因势利导;学生是教育管理活动的接受者和自律者,但其在学习上遇到障碍时应与老师交流并获得新的知识,在自我管理中出现问题时应与辅导员交流并实现真正的成长。

从哈贝马斯的交往理论来看,辅导员主体要努力练就以下三方面的“交往资质”:首先是开放的态度和宽广的胸怀,其次是跳出自我局限之外批判地审视自己行为和所处情境的能力,最后是维持和谐关系的能力。具体来说,一是高校的辅导员要放低姿态,以包容并蓄的心态走到学生中去,不只是通过班会,而是亲身参与到学生的校园活动或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当中,与学生相处,设身处地考虑学生主体成长的根本需求,真正地为人师、为人友;二是要根据教育形式的变化,及时反省自身的不足,可以采用定期举行有学生参与的阶段性工作讨论会的方式,接受学生对自己工作的反馈;三是放弃单向度灌输的教育方式,转向在交往中进行的“隐性灌输”[8],要善于运用微信、微博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通过其中的交流与互动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并培养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

英国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诺思·怀特海说过:“教育的唯一教材就是生活。”生活是教育的不竭源泉,只有面向学生现实生活的教育才拥有新生力量和发展动力。辅导员工作的核心是思想政治教育而非日常事务管理,同时只有在教育而非管理中学生的主体性价值才得以实现,因此主体间性视阈下的辅导员工作改革必须要做到面向学生的现实生活。也就是说,要让凌空施法的辅导员回归到学生的现实生活中,让师生在现实生活中找到一种不约而同的默契,建立彼此间深厚的感情。主体间性思维的运用需要辅导员帮助学生完成课堂教育内容向生活实际的转化,这是体悟、产生和内化思想品德的重要过程,更是学生主体性功能得以真正展现的过程,需要做到对人的生活世界的回归,需要做到对大学生生活状态实然向度的探求,更需要做到与大学生现实生活的结合,也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辅导员工作的孤立僵化,做到有的放矢。具体说来,就是需要辅导员关注学生所关注的,经历学生所经历的,思考学生所困惑的,充分利用生活中的热点话题,要走出办公室,走下讲台,走进宿舍、食堂和操场等学生生活的各个角落,以产生思想和心灵上的共鸣以及主客体地位和角色的交替。这样才能让师生之间的关系在现实生活的温和土壤里生根发芽,在互相交流沟通的灿烂阳光下茁壮成长,最终结出学生全面发展的累累硕果。

[1]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前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

[3]杨现勇.论主体间性德育范式在当代中国实践的本土观照[J].江苏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41(6):123-127.

[4]沈荣华,王荣庆.高校学生工作去行政化路径研究[J].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2014(5):18-23.

[5]冯媛媛.浅析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主体间性转向的三个维度[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5,35(2):96-100.

[6]华东师范大学编译组.马克思恩格斯论教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5.

[7]赵水民,刘黎昂,魏亚光.高校职业化辅导员考核激励机制内涵分析[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4,16(6):8-11.

[8]林照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现代载体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责任编辑:王丽平]

On Reform Path of College Counselor Work in Perspective of Intersubjectivity

LIU Li-ang,ZHAO Shui-min,JIA Zhi-yong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Taigu 030801, China)

The inter-subjective philosophical thought, starting from the personal subjectivity, is a kind of philosophical concept which opposes the binary opposition between subject and object. If it is used in college counselor work, it will be useful for the ideological change of the current college students so to improve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The existing counselor work system, influenced by the traditional subjective philosophical mode, has some no resolving subjective crisis both on the level of college system and on the level of student personality. Therefore, we should comprehensively play the outer effect of reforming school assessment system and management system, and the inner effect of reforming counselors’ intercourse concept to come back to students so to eventually achieve successful reform of counselor work in the inter-subjective perspective.

inter-subjectivity; college counselor; reform

2016-06-12

山西农业大学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研究”(ZXSK2-1401)

刘黎昂(1991-),男,河南洛阳人,山西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政治教育专业2014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与管理工作;赵水民(1971-),男,山西闻喜人,山西农业大学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党办主任,主要从事教育管理和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2096-1901(2016)05-0075-05

G641

A

猜你喜欢
辅导员主体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思想与“剑”
1+1我们这样学队章:我们的辅导员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技术创新体系的5个主体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怀旧风劲吹,80、90后成怀旧消费主体
以人为本做好辅导员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