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者需仁心

2016-12-01 03:02何玉坤
中国医学人文 2016年10期
关键词:魏则西医者医患

文/何玉坤

医者需仁心

文/何玉坤

在这个网络信息高度发达的时代,一个小小的风吹草动都会导致风声鹤唳,草木皆兵,更何况“魏则西事件”“陈仲伟事件”“丢肾事件”在媒体的发酵下导致所有人情绪化,把医疗界是是非非推到风口浪尖。国民无不担心会成为下—个“魏则西”,医者无不惊恐步“陈仲伟”后尘,患者看医生就像遇贼,医生见病人就如同防恐,医患之间发生了严重的信任危机。我作为—名大二医学生,当看到这铺天盖地的医患信息陷入了沉思迷茫并为之痛心疾首。究竟该如何看待这些事件背后的是非曲直和对错纠纷呢,我们作为医学生能做什么又该做什么呢。我想先讲述一下我的故事。

两年前在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五个平行志愿,我坚定不移地都填报了医学方向,尽管旁人一直在说医生的不易,我心中却一直执着,大抵是因为受到父母职业的影响。父母是84年毕业的医学生,现在家乡县级医院任职从事临床工作。在我很小的时候,我很讨厌他们的工作,整天忙碌,有时我就像利比亚难民辗转在亲友邻居家中,有时临睡时还在他俩中间,醒来一睁眼却是陌生的笑脸与我相撞,惊恐生气和埋怨,到后来的习以为常。再后来随着长大懂事看见他们熬红的双眼,浮肿的脚腕,回家还得拖着疲惫的身体洗衣做饭,便不再任性。在我记忆中父亲没有在家完整地呆过一天甚至是大年初一,从没陪我逛过商场、公园,他的全部精力都耗在工作中和患者身上。他是学影像专业的,他的医技水平在小小的县城里数一数二,在一个拥有30万人口的农业县,村镇相连,工作30年里,很多人都认识他,了解他,知道他和善、正直与无私。他为患者献过血,垫过钱,买过药,点点滴滴关心着认识和不认识的人。也许有人会想:你的父亲一定赚了不少。是真的赚了,父母获得了快乐和安心。

那一年是2003年,恐怕很多人仍然记忆犹新。爸爸和妈妈是县卫生部门诊诊断组成员,两人同时被隔离。而我只能轮流住到亲友邻居家,因为懵懂从不懂“非典”是什么。后来那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终于结束了,父母安全回家了,家里电话接连不断,很多父亲曾经的患者都送来了一声声问候和关怀。这些年里,逢年过节都会有患者登门拜访感激父母,这就是“医患”,就是这种浓浓的深情让我有了学医的信念。

作者单位/天津医科大学

今天写这篇有关医患信任的文章,提及从医的父母,是因为自己资薄学浅没有资格议论当前医界的是非曲直,也不能感性地去判断对错,而是回顾父母的亲身经历和从医经验去挖掘一些值得借鉴或深思的东西。或许有人会说,时代不同了,价值观不同了,人心不古了,互敬互信的医患关系都是旧事了,那你可能错了,如今母亲还经常给那些不能去医院治疗的患者无偿地打针输液,包扎换药,30多年从未间断。与很多患者相识,相知,相信,相互帮助,从没有发生一例纠纷。或许是幸运偶然,但更多的应该是必然,因为父母的付出全部是自愿的并且尽心尽力的。身为—个求学学生,为同龄魏则西的遭遇感到悲哀,为一线救死扶伤的医生被莫名戕害感到伤痛,为惟恐天下不乱的“丢肾事件”而无奈……但理性告诉我,改革开放这么多年,国家富强,人民富裕,医疗环境及医疗技术已大大改观和提高。公民健康水平和人均寿命也大幅度提高。面对一个十多亿的人口大国,一方面是民众对健康医疗高标准严要求的需求;另一方面是合格医疗服务人员培养时程长、产量低的供端,医患比例严重失调。目前各医疗机构,为了保障患者安全,医护人员不断精进技术改善医疗照看,以保障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再有是国家多部委就医疗秩序的维护和医护人员的执业安全发布通告,并积极作为,守护法律,守护健康的守护者。作为一个在校医学生现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好医学基础知识,苦练医学技能,为将来更好回报社会服务民众夯实基础,既然我们选择这个神圣的职业就勿忘初心,有信念,不跟风,不吐槽,相信政府多部门和医疗机构会共建一个和谐安全的医疗环境,让我们接过前辈手中的接力棒守护健康,守护生命。

奋战在最前线的急救兵 摄影/温映霞 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

猜你喜欢
魏则西医者医患
医者仁心 恩德如山
医者仁心,谱写浓浓“山水情”
我是医者
非常医者
“魏则西事件”中,谁最该反思?
魏则西之死
陕西魏则西事件震撼全国
魏则西难题
一句“咱妈的病”让医患成为一家
解开医患千千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