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 辰
医学是科学 更是人学
文/王辰
现阶段,大家都在强调人文素养对于医生的成长成才不可或缺。除了医学科技,医生还能带给患者些什么,医生关怀照护患者的方式还有哪些,患者还能从医生身上获得什么,是值得我们思考的重要问题。
荀子说:“水火有气而无生,草木有生而无知,禽兽有知而无义;人有气、有生、有知,亦且有义,故最为天下贵也”,说明作为人,对待人,都需要有思想、有情义。而作为医生,在行医中更须知晓人文,富于情义。医患关系中除科技关系外,极为重要的就是人文关系。患者需要从医生那里得到精神的感受,医生也需要以人文关怀去照护患者,使之身心均趋于“well-being”(“身心俱泰”)。医学是科学,同时须知,医学更是人学。医生治病时,除科技手段外,还有很多其他能够影响患者的感受和疾病、健康的因素。
任何时代的医生都应当知道,在当代被视作甚为高端的科学技术,在未来看来都会是粗浅可笑的。患者的今生今世可以从医生那里获取的,既有相对“高端”的技术,更需要有从医生那里可能获得的释然和达观。所以,医生千万不可以只关注技术问题。医学诞生于人类科学技术并不发达的蒙昧时期,那时候的医学模式是“神灵主义医学模式”,所谓“医巫同源”,指的就是在技术手段缺乏的情况下,医生主要在精神上对患者施予影响,减轻病痛。
我们知道,现代医学教育分为三大阶段:院校医学教育,毕业后医学教育(包括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继续医学教育。
在我国现行医学教育体系中,贯穿始终的主要是科技方面的教育,如解剖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等等。按照教育部发布的中国医学院校人文课程的比例来看,中国(7.54%)远远低于欧美国家的比例(20%-26%)。在更需重视医学人文的临床教育阶段,人文课程只有5%。如此,我们培养的医生更多的是在关注技术,而国外关注的却是对人的照护。一个医生要成为良医,人文素养至关重要,其形成要贯穿于医学教育的各个阶段。如上述,中国医生在接受院校教育阶段,其人文素质的培养是有较明显缺失的,这有待今后改革。
当前,我们能否在毕业后医学教育中,首先是在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阶段去弥补呢?显然,这是一条可行的路,是我们努力的目标,也是我们今天谈论的主题。
国际毕业后医学教育的权威机构,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认证委员会(ACGME)提出,医生必须具备六项核心能力,即医学知识、患者照护、人际交流和沟通技巧、职业精神、基于实践的学习与提高、以职业系统为基础的实践。此中包括大量与人文素养有关的内容。国际上所有的医学学会、医学教育学会,还有医疗行业协会无一例外都在强调医学中的人文教育与医生的人文素养。
作者单位/北京中日友好医院
所谓人文,即人性与教养,是人的精神文化。人文是以观察、记录、分析、理性批判来探讨人类情感、道德和理智、行为,积累和创新人类思想,指导人类行为的各门学科和知识的总称。中国传统的人文概念是指人的各种属性:“天文,天之理也;人文,人之道也”“人文,人理之伦序,观人文以教化天下”。人文学科包含多种方面,其中,“文史哲”为其基础领域。
文学可以对人生具有重大影响。人的直接经历是有限的,文学可以拓展视野,增加见识,感悟、导引乃至改变人生。一定要读点文学作品、读点小说,要留些时间给文学。有没有读过经典的文学作品,有没有阅读的经历和习惯,思想境界是不一样的。
历史承载着人类的经历和经验。“以史为鉴知兴替”“历史的经验值得注意”。作为医生,无论从一般历史,还是从医学史中,会对社会规律、疾病规律、医学发展规律、看病的规律有所思考和借鉴,使我们的思想更具有洞察力、领悟力。疾病都有其自然病程,大部分疾病都是有其一定自限性的,可以靠时间“治好”的,医生要掌握对其干预的分寸和时机,要掂量这种干预的作用和效果,适时适法适度应用之,而不可滥用。须知,时间是最伟大的医生。
科学、医学不可能洞悉万物,所谓科学规律的掌握永远是相对的。科学也需要在它之上的统领。当代的患者对医生抱有希望,医生必须给予他精神和身体上的抚慰。哪怕当前对疾病规律解释不甚清楚,也必须给患者一个概要的、代表一般规律性的解释。罗素认为,“哲学,乃是某种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东西。它和神学一样,包含着人类对于那些迄今仍为科学所不能肯定之事物的思考;但它又像科学一样,是诉之于人类理性而非诉之于权威。介乎神学与科学之间的无人之域就是哲学。”我以为,哲学是人类在“不知就里”的情况下,就大的规律的总体把握,“不知而匡知之”——我们不知道细节,但是可以依据有限的事件、亲身的实践与思想思辨,大致知道事物总的走向与“势”,并且可以假之以理论,即成哲学。中医就是把握了这一点而形成其理论体系。阴阳五行理论源于中国古代朴素的唯物辩证哲学,在认识上注重整体观,治疗上遵循辨证论。这不能被理解为粗浅的,而恰恰是人类智慧之道。当科学和医学不能穷尽疾病和生命规律时(切记,永远不能),需要哲学思考和把握,藉以探寻生命和健康的规律。古人讲,“不知易而难为医”。我们说,“不知而匡知之”。
至于宗教,自古与医学结缘甚深。中医伦理道德观念的形成与发展,即深受儒、道、佛等哲学和宗教思想的影响。不但信众,一般民众在就医过程中经常或多或少地产生与宗教有关的心理效应。医学实践中的宗教因素是在医学不能充分把握和解释、预测病情的情况下,患者所产生的一种心理依托和祈求。宗教可能很有效地产生效应,首先是心理效应,进而可能产生由心理而引发的行为和生理效应,此中现象与机制,当代医学远未明了。在医生方面,行医过程中应当于无形中向患者和家属传达一种达观的生命态度。能不能把达观的生命态度贯穿于行医和交流中,最终的结果是不一样的,这也是医生境界不同的重要体现。
艺术是人文学科的有机组成。人类有很多无以名状的、非逻辑的感受,需要以艺术加以表达,来“通情达意”。医生至少应当在音乐、绘画、摄影、戏剧影视等方面有所爱好,有所感悟。这对于形成医生优雅高尚的情志和启发思维很重要。
人文教育的方式自古就有很多,柏拉图的人文“七艺”,先秦的“六艺”教育等,很大部分都属人文的授教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目的是提高医生的临床技能与实践能力,其人文素养不可或缺。在我国现行院校医学教育体系中人文教育、社会-心理-生物医学模式体现不足的情况下,在住院医师阶段予以加强至为重要:要真正牢固树立医学人文素质培养的观念;建设一支高品位的人文课程教师队伍;建立保障制度,形成长效机制;规范、生动、灵活的培训内容和考核;将人文素质培训落实在每一项具体工作中(课程设置、教师配备、教学方式、评价路径等)。
当前,在中国医生的人文素养上,有一个很大的问题就是医生之间相互不够尊重。佛教界有句话:“僧赞僧,佛教兴”。我国医学界有一个应当检醒,乃至应当猛醒的问题就是,有医生动辄以言其他医生之非来抬高自己,显示“高明”。须知,医生的高明不是靠贬低别的医生得来的。这种在行业中带有一定普遍性的同行之间有失尊重,对医务界造成了巨大的伤害。可悲的是,业界似乎对此仍茫然不知不悟,依然“乐此不疲”。现在社会上就医“货比三家”的现象,医患彼此猜忌的现象均与此有关。
医生之间应当真诚地相互尊重和维护。当你的观点和其他医生不一样的时候,不一定就是你对,仅是自认为己对人错。即便确实是自己对了,也要知道,没有一个医生想把病看坏,医生的主观愿望也是要帮助病人的。言他医之非无助于患者治疗,只能恶化现在本已不堪的医患关系,增加医患相处的难度,恶化自己身处其中的执业环境。
切记,“医赞医,医学兴”,若“医诋医,则医学衰”。善良地维护同道,是基本的职业操守、医德、行规。
医疗的本质是“照护”,不是“服务”。照护和服务在内涵和境界上是截然不同的。
医生要有广泛的爱好,包括音乐、摄影、旅游、体育、欣赏人体之美等,形成素养。
在医生治病的三件法宝(药物、刀械、语言)中,语言和其代表的人文关怀所占的作用永远超过50%。过去、现在、将来都是如此。
医患关系是朋友关系的说法是不准确的。医患之间不是对等关系,而是医生施予、患者接受照护。医患之间存在主从性,医生要掌握主动,形成导引,这样才能照护好患者。
医生人文素养应当高于或至少等于患者人文素养,这样才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医患关系。医生高素养是形成良好医患关系之要。
弹奏生命的乐章 摄影/汪 丹 北京天坛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