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北京 冯永忠 康永禄
宝马新7系车身概览(下)
◆文/北京冯永忠康永禄
(接2016年第3期)
4.主动式发动机舱盖
根据各个国家的情况,G11/G12装有主动式发动机舱盖如图15所示。与行人发生碰撞时发动机舱盖在铰链处抬起,这样可在发动机舱盖与发动机之间形成溃缩区域,从而为行人提供额外保护,但仅在30~55km/h车速时才会触发主动式发动机舱盖。
图15 主动式发动机舱盖
(1)碰撞识别
在保险杠支架与碰撞缓冲块之间集成有一个加注环境空气的压力软管,在压力软管两端分别接有一个压力传感器,施加在压力软管上的作用力使其压缩。压力传感器测量压力增大情况并产生特性信号,该信号通过数据导线传输至碰撞和安全模块(ACSM)。碰撞和安全模块根据数据确定是否达到或超过与行人发生碰撞的识别限值,并据此做出发动机舱盖执行机构的触发决定。
(2)发动机舱盖铰链
发动机舱盖铰链如图16所示,分别带有一个通过锁紧杆锁止的附加铰链上部件,该锁紧杆带有预定断裂部位。
图16 发动机舱盖铰链
燃爆式执行机构触发时会使发动机舱盖铰链竖起约60mm。此时锁紧杆的预定断裂部位断裂,铰链上部件向上翻起。发动机舱盖铰链竖起后,通过发动机舱盖的充气支撑杆使其保持在该位置。
触发主动式发动机舱盖后必须更换燃爆式执行机构和发动机舱盖铰链。所有其他部件例如发动机舱盖和发动机舱盖锁只需在相应受损情况下进行更换。在G11/G12上不会如F45那样暂时锁止发动机舱盖铰链,因为触发系统后可继续行驶至最近的宝马售后服务站点。在充气支撑杆上标有有效日期,售后服务部门必须对其进行定期检查。
5.车辆前端
(1)结构
车辆前端在确保前端刚度方面起到显著作用,同时它还用作如前照灯、独立冷却液散热器和发动机舱盖锁的支架。此外,车辆前端还执行有关碰撞安全的重要任务,在约16km/h以下缓慢车速发生碰撞时完全消除碰撞能量,与行人发生碰撞时避免膝部和臀部关节承受过度负荷,发生单侧正面碰撞时将负荷分布于车辆左右两侧。美规车除外的车辆前端如图17所示。
图17 车辆前端(除美规外)
G11/G12在与F01/F02相比减轻了车辆前端重量的同时成功满足了更高的碰撞安全要求。这主要是因为采用了高强度铝合金,另一个原因在于保险杠支架和变形元件采用了单件式设计。与螺栓连接相比,采用焊接连接可在减轻重量的同时提高刚度。
美规车增加的零件:美规车辆必须通过一项附加碰撞试验即小重叠率碰撞试验才能获得最佳保险等级。由于小重叠率碰撞试验的重叠率较小,原则上存在前车轮损坏前围板的危险。美规G11/ G12通过车辆前端附加部件来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发生相应正面碰撞时,碰撞框架会压在前车轮上,这样可引导轮辋从而避免车轮向内偏转。在此,拉杆可稳定住相应碰撞框架的位置。美规车前端结构增加的零部件如图18所示。
图18 美规车前端增加的零部件
(2)小重叠率碰撞试验
进行小重叠率碰撞试验时以64 km/h车速使车辆撞向坚硬障碍物,在此重叠率仅为25%,因此碰撞能量不会直接通过发动机支架传至车身结构,而是采用前车轮至车门槛以及前围板支撑梁至侧框架的负荷路径。美国高速公路安全保险协会(IIHS)与欧洲新车评估规程(NCAP)碰撞试验对比如图19所示。
6.行李箱盖
G11/G12行李箱盖如图20所示,首次采用全铝合金材质。因此与F01行李箱盖相比重量减轻了约5.5kg。外部面板部件通过激光焊缝相互连接,G11/G12标配行李箱盖自动操纵机构,在此通过一个螺杆传动装置打开和关闭行李箱盖。与其他当前宝马车辆左右两侧分别装有一个螺杆传动装置不同,G11/G12仅在行驶方向右侧装有一个螺杆传动装置。
图19 美国IIHS与欧洲NCAP碰撞试验对比
图20 行李箱盖
根据配置情况可通过如表1所示的方式操纵行李箱盖。
表1 行李箱盖操纵方式
行李箱盖饰板主要由洋麻制成,这是一种天然纤维材料,主要特点是重量轻且环保,已成功应用于宝马i3车门饰板。行李箱盖饰板的可见表面由黑色天鹅绒制成。
7.光毯
光毯如图21所示,是驾驶员和前乘客侧上下车区域的图形投影。它包含在环境照明灯配置中,可为G11和G12提供。
图21 光毯
光源位于车门槛前部区域内,分别通过一个调节螺钉对光毯进行调节。为此可通过维修车间信息系统ISTA对光源进行持续控制,可将光毯调节为首个投影线条开始处与最后投影线条结束处之间的特定长度,在此始终要确保车辆左右两侧对称。G11/G12光毯调节装置如图22所示。
图22 光毯调节装置
8.全景玻璃天窗
(1)结构
根据配置情况G11装有滑动/外翻式玻璃天窗,G12则已将其涵盖在标配范围内,G12也可选装全景玻璃天窗如图23所示。全景玻璃天窗与传统滑动/外翻式玻璃天窗相比改善了后座区乘员的空间感。
前部玻璃盖板可向外移动到后部玻璃面上方,后部玻璃盖板是固定的,作为滑动面用于确保车身刚度。从内部进行全景玻璃天窗的安装,因此可取消车顶边缘区域的挡板,从而确保整体外观协调。后部玻璃面带有一个开口,用于确保车顶天线最佳定位。
图23 全景玻璃天窗
(2)全景天窗遮阳卷帘
为了起到防晒和隔音作用,全景玻璃天窗带有两个全景天窗遮阳卷帘,分别用于前部和后部车顶内衬区域,可提供不同材料和颜色的遮阳卷帘。通过车顶功能中心、后车门上的按钮或BMW Touch Command进行操作。通过后车门上的按钮只能控制后部车顶内衬区域的全景天窗遮阳卷帘,两个全景天窗遮阳卷帘可以无级方式彼此独立地打开和关闭,在自动关闭期间执行防夹保护功能。
(3)驱动装置
通过相应电机对前部玻璃盖板和全景天窗遮阳卷帘进行驱动,通过立管将驱动力传至导轨内的滑块。前部玻璃盖板的全景天窗照明装置触点位于全景天窗框架前部区域左右两侧,全景天窗框架如图24所示。
图24 全景天窗框架
(4)功能
全景玻璃天窗和全景天窗遮阳卷帘带有以下附加功能。
下雨时关闭:如果G12驻车时全景玻璃天窗处于打开状态且晴雨/光照/水雾传感器识别出下雨,前部玻璃盖板就会关闭至通风位置。
驻车功能:如果G12驻车时全景玻璃天窗处于打开状态,全景玻璃天窗就会在6小时后自动移动到通风位置。车辆上锁时会关闭后部全景天窗遮阳卷帘,从而避免因阳光直射导致后部座椅和BMW Touch Command变热。车辆开锁时全景天窗遮阳卷帘会自动移动到上锁前所处的位置。
舒适关闭/舒适打开:可通过识别发射器打开和关闭前部玻璃盖板及前部全景天窗遮阳卷帘。在美规车辆上只能与选装配置舒适登车系统一起提供该功能。
出现碰撞危险时关闭:即将发生碰撞时会自动关闭前部玻璃盖板和前部全景天窗遮阳卷帘。
(5)初始化
进行全景玻璃天窗或全景天窗遮阳卷帘作业后通常需要进行初始化。可通过无法自动打开或关闭全景玻璃天窗或全景天窗遮阳卷帘进行识别。初始化后必须进行功能检查。在初始化过程中不提供防夹保护功能。
9.空气动力学措施
(1)空气风门
G11/G12采用新一代空气风门控制装置。空气风门如图25所示,位于上部格栅框架内和底部保险杠饰板进气口后。上部空气风门首次集成在前部装饰格栅内,因此直接可见。上部空气风门和下部空气风门通过单独的执行机构进行控制。根据相应冷却要求,基本上首先打开下部空气风门之后再打开上部空气风门。在此下部空气风门也可移动到多个中间位置。打开点火开关时会短时控制空气风门。由于冷却需求较高,热带国家型号不提供该配置。
图25 空气风门
(2)地板饰板
与F01/F02相比,G11/G12更大地板区域采用封闭式设计。在此主要涉及尾部区域,这样可降低空气阻力从而也减小二氧化碳排放量,通过使用织物材料还可改善外部声效。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