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帅
【摘 要】Halliday将语言功能分为三种: 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人际功能指的是人们用语言来和其他人交往,建立和保持人际关系,用语言来影响别人的行为,同时用语言来表达对世界的看法,甚至改变世界的能力。本文主要围绕Halliday的人际功能展开,辅之以其他语言学家关于人际意义的补充,主要从语气系统、情态系统和人称代词三个方面分析瑟玟·铃木这个12岁女孩演讲辞的成功性。
【关键词】人际功能;语气系统;情态系统;人称代词
中图分类号:H3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6)11-0257-03
Jakobson(1960)将语言功能分为六种:指称功能、情感功能、意动功能、寒暄功能、元语言功能和组诗功能。Lyons(1977)将语言功能分为三种: 描写功能、社会功能和表达功能。Halliday则将语言功能分为三大纯理功能:概念功能、人际功能和语篇功能。本文主要以Halliday的人际功能为出发点,分析12岁女孩震惊世界的演讲。
一、背景分析
20世纪6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问题日益严重,环境问题和环境保护逐渐为国际社会所关注。1992年6月,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在巴西里约热内卢举行。 一位12岁的加拿大女孩瑟玟·铃木在冠盖云集的世界各国领导人面前发表了仅有6分钟的演说。其演讲稿主要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及心理感受展开,真诚感人,字里行间流露着希望人们保护环境,爱护自己生存的家园。 通过她巧妙使用语言,与观众达成了很好的互动关系,演讲完毕,在场观众都为之沉默5分钟之久。
二、瑟玟·铃木演讲辞的人际功能分析
(一)语气
Halliday 认为,在交际过程中,交际角色主要有两种:“给予”和“求取”。交换物可以是“物品和服务”,也可以是“信息”。人们在交际的过程中,由于所要建立的人际关系不同,会相应地变换自己的交际角色。当交际角色是“给予”,交换物为“物品和服务”时,言语功能为“提供”;当交际角色是“给予”,交换物为“信息”时,言语功能为“陈述”;当交际角色是“求取”, 交换物为“物品和服务”时,言语功能为“命令”;当交际角色是“求取”,交换物为“信息”时,言语功能为“提问”。
言语功能主要通过语气系统来体现。语气由主语和限定成分构成。Halliday(2000)认为陈述句中的主语就是用句末附加部分中的代词指称部分, 而限定成分是表达时态、情态以及归一性的动词,其主要作用是限定命题。英语中有三种语气,即陈述语气,疑问语气和命令语气。陈述句的功能主要是传达信息。疑问句的典型作用是提问题,其中包含两种类型的问题,一种是有关是或否问题的回答;另一种是就某事的内容做出回答。而命令句的基本功能是表达“我想让你或你们做什么事”,或者“我想让我们做什么事”。
瑟玟·铃木的演讲稿共有44个句子,其中有38个陈述句,3个疑问句,3个祈使句。因此可以看出,该演讲稿主要是以传达信息为主,这与演讲的主题密切相关。演讲者通过大量的陈述句,叙述了环境所面临的困境,以及人们所处的危险境地。
“I am afraid to go out in the sun now because of the holes in the ozone. I am afraid to breathe the air because I dont know what chemicals are in it. I used to go fishing in Vancouver, my home, with my dad, until just a few years ago we found the fish full of cancers.”
陈述句的使用,很清晰明确地传达了我们现在的生存环境——臭氧层遭到破坏,空气中包含有毒化学药品,连水中的鱼都被检验出感染了癌症。这些有利的证据,强有力地说明了环境污染的严重性,以及需要人们采取行动的紧迫性。
“In my life, I have dreamed of seeing the great herds of wild animals, jungles and rainforests full of birds and butterflies, but now I wonder if they will even exist for my children to see. Did you have to worry about these little things when you were my age?”
演讲者使用疑问句,能够更好地与观众互动。听到问题,人们会不由自主地寻找答案,让大家积极参与到话题中来。这样的问题,广泛存在于生活当中,能够与观众很好地进行互动,达到较好效果。
“You grown ups say you love us. But I challenge you, please make your actions reflect your words. ”
这段话出现在演讲稿的结尾,定会给听众难以忘怀的印象。12岁,还是天使般的年龄,却能对问题看得如此透彻,并且表现出急切希望,希望大家能够用实际行动来证明对孩子的爱。这个12岁的孩子,正如Lemke所说,虽然运用了命令句,却并不代表她的权利比其他人大,但是她的这句话,却掷地有声,非常有力,值得听众的反思。
(二)情态
同语气一样,情态也是体现人际意义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它可以用来表达说话者的意愿和态度。Halliday(2000)认为,情态是说话人对自己所讲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断,通过对情态的运用,说话人或在命题中要求听话人承担义务,或在提议中表达个人的意愿。
演讲中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
从表中可以看出,瑟玟·铃木的演讲稿中共用了14个情态动词,其中高情态动词有2个,中情态动词有7个,低情态动词有4个。本文将着重从“will”“could”“must”“have to”分析一下情态动词的使用情况。
will 是一个中量值情态动词,主要有两个功能,一是单纯的表示时间的标志;二是表示意愿。
例1: Im only a child yet I know we are all part of a family, five billion strong, in fact, 30 million species strong and borders and governments will never change that.
例2: If a child on the street who has nothing, is willing to share, why are we who have everything still so greedy?
例1中,“will”是表示时间的标志,这个词的使用,让人们备感他们所赖以生存的大家庭的稳固性和不可改变性。例2中提到一个流浪的孩子愿意与别人分享。孩子的这种心理,与好多富裕的人们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人们也会不自觉地想想自己的做法。由此,可能会敞开胸襟,帮助别人。
例3: I cant stop thinking that these are children my own age, that it makes a tremendous difference where you are born, that I could be one of those children living in the Fevellas of Rio; I could be a child starving in Somalia; a victim of war in the Middle East or a beggar in India.
“could”是一个低量值的情态动词,但它的作用不可忽视。“could”一般可以指人的能力,有时候也指事情的可能性。在例3中,“could”被用在了虚拟句中,假设了自己可能会出生在其他地方,过着与现在可能完全不一样的生活。可以看出,演讲者时刻在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站在他人的立场上做事,这对观众也是一个很好的榜样。
例4:We raised all the money to come here ourselves to come five thousand miles to tell you adults you must change your ways.
例5:Did you have to worry about these little things when you were my age?
“must”和“have to”都是高量值的情态动词,这两个词的使用,往往会使演讲辞更有力度。例4中,使用“must”,说明成人必须改变生活方式,体现了紧迫性以及责任性。例5中,“have to”用在句子中暗含了两种意思,一是演讲者作为孩子的时候,就因为环境问题太过突出,所以不得不担忧;二是成人在他们小的时候,不用担心这个问题。体现了孩子们必须担忧的无奈性。
(三)人称代词
语篇中的代词指称能告诉我们,作者是如何看待语篇涉及到的人物的,这些人称代词有助于建立作者和读者之间一种特定的关系。李战子认为,除了语气和情态外,人称代词也具有实现话语人际意义的功能。演讲中,人称代词的使用有助于建立和维持演讲者和观众之间的人际关系。人们常用第一人称指代说话人,用第二人称指代听话人,用第三人称指代除说话人和听话人以外的第三方。当交际的场合发生变化时,人称代词所指代的话语角色也会相应地发生变化。下表是人称代词在演讲中的使用情况。
从上述列表中可以看出,本次演讲人称代词的使用数量总数为111个,其中第一人称代词的使用频率最高,有74个,占总数的66.67%;其次是第二人称的使用频率,数量为35个,占总数的31.53%。第三人称代词的使用数量最少,只使用了两次,占总数的4.5%。还可以看出, 人称代词“I”、“you”以及“we”的使用频率相当高,它们的使用次数分别为31次,30次和24次。
在这个12岁孩子的演讲中,“I”使用数量最多,占总数的27.93%。第一人称单数,也就是以“我”的口吻去传达,一般是以自己亲身经历,所思,所想为基础,来表达自己对万事万物的看法。第一人称传达的信息,通常对细节描述更加细腻,对事物的描写更加生动,就情感而言,第一人称传达的信息,通常听来更加真实,容易使人相信,也会显得更加感人,更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本次演讲,大部分以一个12岁孩子的口吻来叙述,体现孩童对现存环境危机的所思所想,孩童急切想要一个美好环境的迫切心情,以及孩童期待大人们保护环境的一个心愿,这在大人们听来,确实有必要反思一下自己的所做所为。
“ I am here to speak for all the generations to come. I am here to speak on behalf of the starving children around the world whose cries go unheard. I am here to speak for the countless animals dying across this planet because they have nowhere left to go.”
上述这段话共用了3个“I”,说明自己来到这里的目的。她来这里是为了后代在演讲;她来这里是代表遭受饥饿折磨的孩子在做演讲;她来这里是为了无处可去的动物们在做演讲。这段话用了三个排比,并且每个句子都是以第一人称“I”开始,极其具有说服力。听到这些话,大家不由得会想到,这只是一个孩子,却能如此地为后代、为饥寒交迫的孩子以及无家可归的动物们着想,然而,自己呢?自己又做了什么?有些人不仅没做任何有意义的事,反而还加剧了这种危机情况的产生。
“我们”既可以是包含式的,也可以是排除式的(Halliday,1994)。前者包括听者,相当于“我和你”或者“我和你们”,这种用法具有很强的感情效力,可以拉近说话人与听话人之间的距离,使他们具有共同的利益关系。黄国文认为,“we”代表的不同意思,有表现说话人的卷入和保持距离的作用。这种用法的“we ”具有很强的权威性, 能使听者感觉到压倒一切的权利。
Im only a child yet I know we are all part of a family, five billion strong, in fact, 30 million species strong and borders and governments will never change that. Im only a child yet I know we are all in this together and should act as one single world towards one single goal.
上述这段话共用了两个“we”,都是包含式的,即“我和你们”,演讲者说到,虽然自己只是一个小孩,但是知道,自己与观众都属于一个大家庭,5亿人口的大家庭,任何国家和政府不能将他们分离。又说自己只是一个孩子,但是却知道应该向着同一个目标奋斗,也就是保护现在生存的环境。这里“we”的用法,拉近了演讲者与观众的距离,将自己和观众说成是一个大家庭,容易使观众与自己产生共鸣,从而可以让人们更紧密和更情愿地为共同的目标做出不懈努力。因为,保护自己的环境,有利于自己家庭成员的身体健康,这不仅关系到现存的家庭成员,还有后代。这样的演讲,更容易将人们对自己子女的爱洒向更远的地方。
三、结语
本文主要从Halliday对人际意义的定义入手,并且结合其他语言学家的观点,对12岁孩子震惊世界的演讲做了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论述,一是语气系统;二是情态系统;三是人称代词。这三个方面在演讲中都有很好的体现。演讲者巧妙运用了这些技巧,很好地表达了希望人们保护环境的美好愿望。人称代词的准确互换,与观众形成了良好的互动关系。使得观众觉得自己是大家庭的一部分,保护环境,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家园,也就是在保护自己的子孙后代。因此,这个12岁孩子的演讲才能震惊世界,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
参考文献:
[1] Carter, R.A. Et al. 1997. Working with Texts. London & New York: Routledge.
[2] Halliday, M. A. K. 2000. 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 London: Edward.Jakobson. 1960. Linguistics and Poetics[M]. Cambridge: The MIT Press.
[3] http://video.sina.com.cn/v/b/87499795-2036021381.html?wb_uid=2312064113&wb_mid=3506896008402186&qq-pf-to=pcqq.c2c
[4] 李战子.话语的人际意义研究[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2.
[5] 帕莫.语气·情态[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作者简介:
邵 帅,男,汉族,山东人,上海理工大学研究生,翻译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