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志仙(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高校有氧健身操课课堂教学改革研究
杨志仙
(云南师范大学商学院教育学院,云南 昆明 650106)
有氧健身操与我国高校全面施行的素质教育核心理念相符,呼吁学生积极参与有氧健身操锻炼,不仅有利于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还能满足学生的日常运动需求,培养其创新精神。然而受传统教学模式以及思想观念的束缚,有氧健身操的课堂教学效果非常微弱,因此,相关教学者必须积极探索有氧健身操课堂教学的创新途径,革新其课程体系结构,只有这样,才能促使其教学价值充分体现,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按照我国高校大学生体测项目,对云南师范大学非体育专业的学生进行了身体素质测试,其中,女生的测试项目包括坐位体前屈、视力以及仰卧起坐,男生的测试项目包括坐位体前屈、视力以及引体向上。参照大学生体测标准,男生每分钟需要做满26个引体向上方为满分,每分钟11个,为及格。但调查结果显示,只有约2%的学生可以达到每分钟26个的标准;及格的学生数量仅为总数的11%;近50%的学生每分钟只能做3~5个引体向上,甚至有些学生每分钟只能做0~2个;存在近视等问题的学生数量约为总数的59%;坐位体前屈总体检测效果偏好。按照大学生体测标准,女生每分钟需要做满52分仰卧起坐,方为满分;每分钟28个为及格。经检测,发现只有1%的女生可以达到满分标准,其中及格数量也仅为总数的23%;存在近视等问题的学生数量约为总数的62%;坐位体前屈测试结果总体偏好。
随着我国社会知识化建设的深入发展,学生及家长越来越注重文化修养,越来越忽视体育锻炼的重要性。学生自小开始,便需要参加大量的培训班,例如,表演班、乐器班、奥数班、英语班以及其他艺术班等。孩童时期是学生形成基础运动技能的主要阶段,如果此时学生没有充足的运动机会,将导致其运行技能与习惯一直处于萌芽状态,无法进一步发展。学生步入小学教育阶段后,为了提高自身的升学率,多会片面注重德育,体育课也多数被文化课所取代。加之学校“保障学生健康安全”观念的束缚下,很多教师会禁止学生课间下楼、玩闹,这种教育管理方式严重遏制了学生的天性。学生步入中学教育阶段,繁重的课业导致学生每天放学后都需要选做大量练习题,或是备考,学生的空闲时间被最大化压榨,根本没有运动时间。青少年时期是学生运动技能发展、培养运动习惯及形成运动素养的关键时间,而学生却往往在繁重学业的压迫下度过。学生进入大学教育阶段后,由于学业相对来说较为轻松,学生此时极易萌发运动意识,进而会付出相应的实际行动来培养自身的运动习惯。只有长期坚持体育锻炼,才能提高自身的身体素质,这对学生的意志力是非常巨大的考验,很多学生由于无法忍受锻炼的苦累与枯燥,常常坚持极短时间后便放弃。加之电子产品的普及,很多学生的手机片刻不离手,阻碍其体育锻炼的同时,也严重危害了其视力。要想有效转变高校学生体质现状,学校必须从多个方面革新课程教学体系,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价值观念与生活习惯,促使其积极参考体育锻炼,提高其身体素质,最终实现学生活泼、健康发展。
3.1构建有氧健身课程体系
(1)高校教师要革新自身的教学观念,在原有教学基础上,创新其课程体系结构。有氧健身操的核心点为有氧,因此,在实际练习过程中,教师要有效地融合有氧运动以及健身操的概念,并在此基础上构建一个全新理念,激发学生对有氧运动的好奇心,进而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接触有氧运动。有氧运动不仅有利于学生形成终身体育的健身理念,还可以帮助教师达成健康为主的体育教学目标。
(2)教师要对优秀的教学案例给予高度重视,并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案例的示范效应,以此培养优秀典型。现阶段,我国高校在体育教学方面的改革尚处于初步探索时期,先进的典型案例有利于教育者塑造全新教学理念,继而促使体育教学实现全面改革。它不仅可以推进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进程,还能促使其课程体系结构趋于完善且更加合理化。
(3)教师要有机结合有氧健身操的课外群体活动以及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应在课程教学基础上,结合学生的社团活动,组织各类有氧健身项目,例如,团体操表演等,并选拔优秀运动员,代表学生参与其他有氧健身活动,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有氧健身操的学习兴趣,还能强化有氧健身操的教学效果。
(4)教师还要借助网络技术,构建一个互动平台,促使有氧健身操资源实现全面共享,进而提高自身教学水平。借助网络平台有利于教师之间互相沟通自身的实际教学体验、互享教学资源,进而取长补短,促使有氧健身操课程教学体系逐渐趋于完善,使其教学价值充分体现。
3.2调整教学顺序与内容
一般情况下,有氧健身操动作多包涵了运动方位、上肢动作以及步法等内容,难度系数较大,很多学生在练习过程中,均会出现顾此失彼的问题,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信心将会大幅度减弱,进而丧失学习兴趣。因此,教师要合理调整其教学顺序与内容。例如,学生初学时,教师可以教授其基本步法,例如,踏步类、迈步类以及跳步类,此时并不对学生的上肢动作进行规范。这些基础步法不仅便于学习,且具有较强的变化性以及多样性,学生练习过程中,不易产生困难厌烦、枯燥乏味的感觉,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完全掌握步法后,教师再向其传授套路动作,此时学生已经熟练掌握步法,教师只需要对其上肢动作进行规范即可,这样学生学习过程中,便不会出现顾此失彼的情况,不会降低学生的学习信心与热情。学生学习套路动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其分析套路动作的组合编排,这样学生可以深入了解套路动作,不仅有利于深化学生套路动作的掌握程度,还有利于学生自行组合套路动作,提高学生有氧健身操运动的综合素质。最后,教师向学生讲解编排集体表演队形的基本方法,告知学生常用队形,让学生根据已掌握的套路动作自行变换队形练习,这样可以提高学生有氧健身操学习以及运用的灵活性。
3.3改革考核评价模式
教师可以采取单独考核+小组考核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考核。单独考核主要考核学生的个人能力,而小组考核主要是考察小组成员的整体水平。小组考核有利于促进小组成员之间的沟通与交流,在相互帮扶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团体精神以及责任心,这样不仅有利于强化学生的整体学习效果,还能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运动风气,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
随着社会知识化建设以及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学生体育锻炼意识越来越差,要想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体育锻炼意识,强化学生的身体素质,不仅要对有氧健身操教学课程进行改革,还要强化教师教学水平,确保教师可以及时把握学生学习过程中的心理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辅导,并严格控制教学的各个环节,确保教学节奏与氛围适宜,既不会让学生产生惰性,也不会让学生承受巨大压力。
参考文献:
[ 1 ] 张颖.高校有氧健身课程体系建设:以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为例[ 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1(2).
[ 2 ] 杜治华.山西省有氧健身操教练现状调查与分析[ J ].福建体育科技,2011(2).
[ 3 ] 何磊.浅谈高校有氧健身操与俱乐部有氧健身操的差异[ J ].中国科技信息,2010(11).
[ 4 ] 黄咏梅.高校健身操课“有氧健身法”的实验研究[ J ].体育科学研究,2006(3).
作者简介:杨志仙(1972~),副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学。
收稿日期:2016-03-10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51X(2016)04-063-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