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林临
【摘要】为了保证我国教育改革模式更加连贯,最关键的就是要提升我国学生从一个阶段到另一个阶段的适应性。由于学生在初中时期学习的知识比较浅显,就算初中阶段是班里的尖子生但是一旦升高中,学习就不会像初中那样轻松,最关键的是学生这个时候一旦出现心理落差,很容易影响学生步入高中的整体状态。本文主要论述的就是如何有效实现初高中过渡。本文将分析重心放在数学这门课程上。
【关键词】初中数学 高中数学 过渡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09-0112-01
由于高中数学要远比初中数学深奥复杂的多,正是如此,才会出现学生初升高过渡阶段数学成绩直线下降的情况。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普遍出现,最关键的就是要求高一老师能够重视学生初升高的衔接问题。如果学生在高一阶段不能接受高中课程的变化,很容易导致学生心理障碍,从而影响整个高中的课程学习。
一、初高中数学衔接的问题分析
1.数学语言和思维在抽象程度上突变
从数学专业性角度来看,高中数学课本中的专业术语增加,也就是说,高中数学抽象程度要远比初中数学深刻,这样一来,学生在学习高中数学的时候,总会有不适应。比如高一数学中涉及到的函数定义和性质,不论是语言还是思维,都是比较抽象的,需要学生利用一定的数学公式方能得出结论,而不是像初中数学知识一样,能够利用日常生活中已经存在的客观事物来解决数学问题。如果能够将学生的思维从具象培养至抽象,那么就说明学生已经掌握了一定的学习高中数学的方式。
2.知识的差异
(1)知识的独立性大。初中时期为了提高学生的记忆,将数学知识进行连贯教学,这样就能够提升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效率。但是高中数学知识恰恰相反,每一章节的知识点是相互独立的,每一个知识点都应该应用特有的解题技巧方能解决问题。
(2)知识内容的整体数量剧增。高中数学不仅仅在难度上剧增,知识含量也是明显增加。
3.学习方法的差异
初中数学知识的学习,重点在于将数学知识套用在固定公式中解决问题,这样就没有培养学生自主创新的能力和学习数学的方式。但是高中数学学习要求是既要掌握固定的知识点,还需要学习如何灵活应用,重在培养高中学生的数学逻辑,强调利用一定的判断和推理方式来解决数学问题。
4.身心发展的变化
由于初升高阶段会有一定的差异,一旦学生没有办法适应差异,就很容易出现身心发展的变化。比如学生在初中阶段一直是名列前茅,但是进入高中之后,没有掌握全新的学习方式导致费力不讨好,学习成绩一落千丈,从而降低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最终丧失学习自信心,对数学学习产生一定的抵触心理,最终形成恶性循环。
二、初高中数学衔接的方法与对策
1.做好准备工作,为搞好衔接打好基础
(1)搞好入学教育。要想保证以上差异不会对刚刚升入高中的学生有太大的负面影响,最关键的就是要做好入学教育,保证学生在刚入学阶段就做好心理准备,并且能够明确自己的学习方向。入学教育就是为高一新学生讲解高中与初中的不同之处,同时还应该为学生普及高中数学知识体系的特征,这样才能让初升高学生对高中数学有全新的认识。
(2)摸清底数,规划教学
在高一数学教学中,要利用摸底考试确定学生的基础如何,之后根据学生的程度来规划课程教学方式和进度。
2.优化课堂教学环节,搞好初高中数学知识衔接教学
(1)优化课堂教学,重视高中数学思维能力的培养教育。向学生展示高中数学知识的思维方式,重点培养学生对高中数学的理解能力。强化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教学,为学生提供高中新知识形成和探索过程。
(2)由于高中数学的学习方式重在自学,所以说一定要重视学生自学能力的培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起到引导的作用,利用课本教材,使得学生能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去学习全新的高中数学知识。
3.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
利用多种方式辅助教学,提高学生对于高中数学知识的理解,并且强化记忆。比如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客观存在的实例解说知识点,这样不仅能够提升教学的趣味性,更关键的是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到知识重点。还可以利用类比分析、借助多媒体教学仪器进行解说等方式来丰富教学内容。这样有助于提高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度,学生能够更容易地学会高中数学知识,就能够在刚开学阶段建立起自信心,有助于后期高中阶段学习成绩的提升,以保证积极乐观的学习态度。
三、结束语
通过上文的论述,我们能够十分清楚地看出目前我国教育部门对于初升高数学过渡问题的重视度逐渐加深。首先在学生接受高中教育之前,应该向学生明确初中数学知识和高中数学知识的不同点,这样能够为学生的应对心理打下基础,之后再采用科学合理的教育方式提升学生对高中数学的认可度,并且尽一切方式提起学生对高中数学的学习兴趣,这样一来,才能够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有助于树立学习自信心。总而言之,教育要从学生出发,确保学生能够在新的学习模式之下正确地学习,以实现初升高的顺利过渡。
参考文献:
[1]王其国.新课程下初中数学有效教学探索[J]. 数理化学习. 2008(05)
[2]王先国.浅谈数学解证题中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J]. 现代阅读(教育版). 201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