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绍振
【关键词】语文教材 读写结合 资源 挖掘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62-01
阅读和写作是紧密联系的,学生写作水平的提高离不开他们的阅读数量和质量。在初中语文教学中,阅读和写作都是重要内容。然而,长期以来,初中语文教学重读轻写、读写分离的状况十分严重,导致语文教学耗时低效。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和语文综合素养,笔者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中的课文为载体,试图挖掘文本中的读写结合资源,寻找读写结合点,将写作教学融入阅读教学中,做到以读导写、以写促读,从而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根据文本亮点挖掘读写结合资源
仔细翻阅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我们会发现记叙文在思想主题、题材选择、谋篇布局、写作技巧等方面都比较出色,教师可以利用记叙文的这些特点和亮点,精心选取和设计读写结合点,为学生提供读写练习的范例。例如,让学生理解字词时同时进行“运用字词扩写词串”写作练习,在分析文本句子句式时进行“仿写句子”的练习,在分析文章题目时进行作文“拟题”训练,在把握文章中心时进行“提炼主题主旨”的练习,在厘清文本内容时进行作文“选材”练习,在分析文本段落大意时进行“谋篇布局和拟写提纲”的训练,在学习表达方法时进行“运用表达方式将内容写具体”的练习,在分析写作方法时进行“运用写作技巧”的训练;等等。
找到了读写结合的亮点,教师就可以有针对性地对学生进行训练了。比如,学习人教版语文教材八年级上册课文《背影》,教师可以指导学生挖掘读写结合点“主题”“选材”“人物动作描写”,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读写训练:第一,通过领会父亲对儿子的爱这个中心思想,从而学会立意;第二,请学生找出文中描写父亲背影的句子,找出相对应的一系列动词,开展仿写句子的练习,掌握人物动作描写的技巧;第三,引导学生分析《背影》,厘清内容,让学生根据文本范例,以“亲情”为主题写一篇作文。
二、根据单元主题挖掘读写结合资源
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是根据单元主题编排的,每一个单元都有明确的主题,我们可以根据单元主题来挖掘文本读写结合的切入点。此外,每个单元后面都有一个与单元主题相关的语文综合活动,这也可以成为挖掘读写结合点的一个角度,这样做能够将整本教材利用起来,发挥教材的整体效用。
以人教版语文教材七年级上册为例,这一册教材的第三单元以“写景”为主题,该单元每一篇文章的语言都很生动优美,都蕴含着一定的写景技巧,如虚实结合法、多感官描写法、移步换景法、动静结合法、侧面烘托法、情景交融法等。教师可以根据该单元的学习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读写能力水平,结合单元后面的语文综合活动,挖掘景物描写技巧的读写结合训练点,指导学生开展读写结合练习。如学习《春》一文,教师可以让学生阅读“春花图”,学习如何采用虚实结合法与动静结合法写作,阅读“春风图”时,学习如何进行“多感官描写”,阅读“春雨图”时学习掌握“移步换景”法与动静结合法,最后通过阅读全文明白“情景交融”的写作手法,并在“写景状物”写作练习中灵活运用。
三、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挖掘读写结合资源
提高学生的读写能力,教师要根据学生的认知实际和规律特点开展训练。笔者认为,语文教学中的读写结合要经历简单叙述、初级表达、复杂表达三个阶段,遵循由易到难的认知规律。比如,先让学生尝试从课文中摘抄优美的短语短句,细细品味后仿写句段,最后写成作文。学生经历了这样的学习过程,对于写作就比较得心应手了。
实际上,我们在阅读教材时会发现,编者在编排文章时是有规律的,比如,从七年级到九年级,记叙文在数量上有所减少,并且作品的形式也发生了变化,类型也从多样化逐渐趋向单一性,最初有叙事性散文、童话、传记、通讯,而到了九年级,记叙文基本上就剩下小说了。可见,教材的编排遵循学生思维的发展规律,由直观感知发展到逻辑思维,教师在设计读写结合训练时除了要深入阅读教材,还要明确各学段的读写目标,设计出最佳的读写结合点,比如,可以根据学生认知特点与教材编排特点,先训练学生写简单的人、事、物,然后过渡到多人多事的写作,循序渐进地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阅读和写作在语文教学中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教师在教学时要善于挖掘语文教材中的读写结合资源,熟悉教材的编排,指导学生学会整理和收集写作素材,积累写作资源,并对教材的读写结合资源进行选择和梳理,让学生有针对性地模仿、迁移、运用和创新,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写作能力。
(责编 秦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