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英洪
【关键词】小学数学 高效课堂 探究能力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6)10A-0022-01
新课标明确要求小学数学教师要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养成勤于分析、善于思考的良好习惯。因此,教师要精心研读教材,给学生创设探究的机会和空间,在课堂教学中引导、点拨和启发学生积极探究,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能融会贯通,举一反三,提升课堂教学效果。
一、把握好奇意识,激发探究热情
小学生活泼、好动,对身边的新鲜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重点把握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利用好学生的好奇心,积极创设具有趣味性的数学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让学生在内心深处产生主动学习的需求,激发他们的探究热情。
在教学《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教师通过多媒体为学生创设了一个问题情境:兔妈妈从集市上买回了一块饼,准备分给它的孩子吃。小白兔和小灰兔都很高兴。这时,小白兔对妈妈说:“妈妈,我要吃这块饼的。”兔妈妈很快地满足了小白兔的要求,拿起刀切了一块给小白兔。小灰兔看见了,连忙对兔妈妈说:“妈妈我也要,我要吃这块饼的。”兔妈妈也爽快地答应了,立即分了一块给小灰兔。这时意外的情况出现了,小灰兔嚷着说:“妈妈,你分错了,我要的饼应该比白兔多,你怎么只给了我一小块呢?”是呀,5比3大,兔妈妈是不是真的分错了呢?还是兔妈妈偏心呢?创设这样的情境,一下子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引发了学生的认知冲突,学生很自然地进入了探究状态中。
二、关注问题意识,激活探究思维
问题是数学的心脏,也是课堂教学重要的手段,是沟通师生对话、生生对话的桥梁。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预案时,要精心研读教材,把握编者的编写意图,关注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设计一些探究性的问题,用问题为学生指明探究的方向,激活学生的思维,让学生体验探究的快乐。
在教学《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教师出示了一个问题:王大叔准备用12根1米长的木棒围成一个三角形的羊圈,有多少种不同的围法?学生审题后,认为有很多种围法。教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于是学生们纷纷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并且都认为这些答案是正确的。教师没有立即否定那些错误的结论,而是通过问题引导:“这么多围法,是不是都可行呢,有什么办法验证一下呢?”学生陷入了沉思,很快有学生想到可以用小棒代替木棒围一围,看看能不能围成自己所想的三角形。这个想法立即得到了其他学生的肯定,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动手拼一拼,寻找正确的答案。很多学生在动手拼的过程中发现,尽管自己所说三条边的长度之和是12米,但不是全部都能围成三角形。经过探索,学生发现,只有三种围法是可行的:①2、5、5;②3、4、5;③4、4、4。教师适时地将学生探索的结论展示出来,并追问:“刚才同学们猜想有很多种围法,经过验证,只有3种围法是可行的,这是什么原因呢?”在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进入了新的探索中。
上述案例,教师先引导学生进行猜想,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进而产生探究的欲望,给了学生探索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的思维逐步走向深入。
三、培养合作意识,提高探究能力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是当前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重要任务。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不仅仅是让学生学会知识,更重要的是设计小组合作任务,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其中,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在教学《圆柱的体积》时,教师首先呈现了等底等高的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然后让学生先说一说这些形体的体积相等吗?学生很快地说出长方体和正方体的体积相等,因为学生已学会了它们的体积计算公式,但它们的体积是否和圆柱相等,学生并不确定。教师问:“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在探讨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时是怎么做的吗?”学生说:“将圆转化成长方形。”教师追问:“那我们可以把圆柱转化成什么形体呢?”很快有学生说道:“可以转化成长方体。”其他学生也点头表示同意。于是,教师让学生拿出学具,将等分的圆柱拼成近似的长方体,学生发现,靠个人的力量,很难完成这样的探究活动,于是自由结组,相互合作,有负责拼接的,有负责记录的,也有负责观察组织交流的,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发现所拼成的近似长方体的体积等于圆柱的体积,进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总之,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创设教学情景,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要精心预设探究的问题,让学生自主地参与探究学习的过程,升华他们的认识;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并注重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数学学习能力。
(责编 林 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