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发展言语中提升思维能力

2016-11-29 08:13张平
新课程·上旬 2016年9期
关键词:感悟理解思维

张平

摘 要:学生语言能力的发展,总是伴随着思维能力的提升,在引导学生感悟、理解语言的过程中,学生的形象思维、发散思维总会得到发展。思维和语言能力的发展是相伴相生的。

关键词:语言;思维;感悟;理解

学生对语言的学习,一定是伴随着思维的。没有思维,就不会有真正意义上的学习发生。但是,学生思维在言语实践中到底处于什么样的水平,是值得思考的。现实的课堂是,很多语言的学习是肤浅的,处于表面的,那么,必然学生的思维也处在浅层次阶段。思维能力的提升需要和言语的发展同步进行。那么,如何在言语的发展中提升思维能力呢?

一、在对语言的感悟中培养形象思维能力

汉语言本身就具有表形的功能,语言的组合会形成一定的形象,展现出多姿多彩的画面。学生在阅读文字的过程中,就会自然而然地把文字变成图画,其运用的是形象思维。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汉语言的表形功能,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展开想象,培养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

1.利用汉字的特点引导想象

汉字中象形字比较多,这些汉字就像一幅幅画,展现着多姿多彩的生活世界,散发着迷人的魅力。

比如,教学“鼠”字时,我引导学生进行了这样的想象:“同学们,你们见过老鼠吗?”学生都说见过。我接着问:“能说说老鼠的样子吗?”有的说:“老鼠头尖尖的,尾巴细细的。”有的说:“老鼠嘴巴和头都是尖尖的,身体细细的,尾巴很细长。”我说:“你们看看这个鼠字,有什么发现吗?”有了刚才的对话,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这个字的特点。“鼠字上面好像老鼠的头部,下面是身体和尾巴。”“最后一笔真像老鼠的尾巴。”一个汉字的教学,就让学生的形象思维得到了发展。

2.利用语言的内涵引发想象

语言中总是包含丰富的内容,这些内容有的需要学生利用形象思维才能激活。一个词语、一句话、一个标点……都可以进行深入挖掘,引发学生的想象,让学习语言、品味语言和思维能力的发展并驾齐驱。

比如,《世界多美呀》一文中有一个句子,写出了天空、树木、小河的美,作者是通过几个颜色的词来写的。怎样让学生感受到这样的美,同时思维能力也得到发展呢?我抓住了三个表示颜色的词语,引发学生的想象。“读了这个句子,你都看到哪些颜色呢?”学生说:“我看到了蓝色和绿色。”“你从哪些词语看到的?”“我从蓝湛湛、绿茵茵两个词看到的。”老师接着问:“那碧澄澄是什么颜色呢?”“也是绿色的。”“碧澄澄和绿茵茵是一样的绿色吗?”学生回答不出了。老师点拨道:“你们想象一下树木和小河的颜色,就知道了。”学生分别说说自己想象中树木和小河的颜色,大体对这两个词有了初步的认识。

二、在对语言的理解中培养发散思维能力

语言的丰富性与学生个体的独特性是一对矛盾的统一体。学生对语言的阅读理解一定会带着自己的印迹。教学中要关注语言和学生的特点,充分利用好教材,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视角去解读课文,培养发散思维的能力。

1.求异思维

汉语言的丰富性,会让阅读者在解读的过程中,产生不同的感悟,而这些感悟很多时候都是正确的。它从不同的角度对语言文字进行了诠释,一方面体现了语言文字的博大精深,另一方面也体现了学生阅读理解的多元。教学中,教师要抓住这些内涵丰富的文字,让学生从不同视觉去品味,发展学生的求异思维能力。

比如,教学《七律 长征》一诗,对于诗中“暖”和“寒”的理解,学生就从不同角度进行了求异。有的学生说:“暖字含有高兴的意思,是说红军渡过了金沙江是件值得高兴的事。”有的说:“暖字含有自豪的意思,金沙江的水并不温暖,可是红军还是渡过了它,真是令人自豪。”还有的说:“暖字和寒字形成了对比,都突出了红军不怕困难的决心,同时也是一种对仗的写法。”对于“寒”字的理解也很多元,“寒字写出了当时渡桥的困难,诗人现在想起来还感到心寒。”“虽然当时很困难,但是红军还是战胜了它,心里还是很高兴的。寒字衬托了红军战士不怕困难的精神。”如此的多角度的理解,让词语的意蕴丰厚了起来,学生的求异思维也得到了发展。

2.求同思维

学生由语言生发出的理解带有个人的色彩,有时是有所偏差的。面对跑偏的解读,教师需要及时进行引导,让理解趋于一致。这样,既兼顾了学生对文本正确的把握,又培养了学生的求同思维能力。

比如,学生阅读《孙中山破陋习》一文,在读到妈妈给姐姐缠小脚的句子时,会产生理解上的偏差,认为姐姐的痛苦是妈妈造成的。应该说,学生有这样的理解也是可以理解的,毕竟年龄太小,对当时的社会背景不够理解。这时,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对妈妈的做法进行深入思考:到底妈妈爱不爱姐姐?你是从哪儿看出的?既然那么爱姐姐,为什么还要这样做?学生从文中妈妈的语言、动作等描写,感受到了妈妈内心的痛苦和无奈,知道了妈妈是爱姐姐的,但在当时的社会中,她无力反抗,她那样做也是为姐姐不受人歧视。这样引导就统一了认识,学生在思辨中求同思维得到了培养。

3.批判思维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会对文本的语言或者内容,从自己的感性出发进行否定或者批判。其运用的是批判思维,这在阅读课堂中很难得。大多数情况下,学生会迷信课本和老师。因此,教师要营造宽松的课堂氛围,呵护学生的批判,让批判思维的幼芽得以成长。

理解语言、发展思维是同步的,也是相辅相成的,途径有很多,只要我们有了这方面的意识,就一定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黄桂林,张怀秀.在言语实践中提升学生的言语能力:《埃及的金字塔》课堂教学实录及评析[J].小学教学(语文版),2012(8).

[2]鞠僖格.在语言实践中发展言语能力[J].小学语文教学,2013(12).

[3]毛文红.在交际中提升言语能力[J].作文成功之路(上),2015(3).

猜你喜欢
感悟理解思维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关于高中英语教学中阅读解题的几点建议
偏远地区高三英语学习方法探究
自我感悟 自我反思 自我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