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全荣
摘 要:现代教育呼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即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观。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相互提高的互动过程。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至关重要。
关键词:新课程改革;与时俱进;数学教学观;平等合作;互动
一、树立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观
现代教育呼唤培养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人才,即培养与时俱进的人才。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必须要树立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观。
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未来,课堂上不仅要传授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索与发现精神。我们不仅要看结果,更要看探索的过程,要注意培养学生在探索的过程中学会用简便、适宜的方法,体会数学的奥妙。我们还要看数学能让学生感悟到多少,收获到什么。当学生走出校门,若干年后,当他们遗忘了课本中的知识、技能后,在他们身上留下了多少数学的影子。例如,学生会用数学的眼光看问题,会用数学的头脑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等,那才是使学生受益无穷的,这也是数学教学所要达到的终极目的。
二、加强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流
新课程标准下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加强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倡导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合作的师生关系,营造生生之间合作学习的良好氛围,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创造有利的条件。因此,数学教学过程是师生交流、共同发展、相互提高的互动过程。
由于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认知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师生情感交流将直接影响教学效果。因此,讨论就至关重要,师生间的讨论,生生的讨论是学生参与数学教学、主动探索知识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我认为教师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显得尤为重要,只有教师把课堂交还给学生,让学生做课堂真正的主人,才能使学生积极地、目的明确地、主动热情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数学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的,离开生活的数学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应充分利用现实生活中的素材,积极创设问题情境,为学生营造一种积极、热情、奋进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中幸福、快乐地遨游。那么,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呢?
1.利用旧知识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在设计问题时要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水平,分析哪些内容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有联系,学生了解一些,但仅凭已有的知识经验还不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在这个结合点上产生问题,它最能激发学生的认识冲突,从而更加有效地驱使学生有目的地去探究。
2.利用热门话题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利用热门话题设计教学情境,能够充分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建立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让学生体会到学习的用处,会学以致用。
3.利用实践探索创设问题情境
教师可以通过放手让学生去实践探索,探索得到一定的结论,根据探索的结论来设计教学情境。例如,有目的地锻炼学生查找资料、搜索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数据,从而发现问题、总结规律,增强概念原理的说服力,使学生更容易掌握。
三、帮助学生拓展思维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和间接的反映,它反映的是事物的本质和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小学生思维发展的基本特点是从具体形象思维为主逐步过渡到以抽象逻辑思维为主。因此,为了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拓展学生的数学思维至关重要。
1.让思维成为一种习惯
思维在数学教学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只有让思维成为一种习惯,才能充分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发现问题,诱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引发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热情;让学生根据问题情境主动去思考,由一个点引发更深一层的思考,让思维成为一种习惯。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进位加法“8加几”时,对于8+3引导学生观察例题的实物图和图解,结合操作活动,探究出计算方法。可以用凑十法,想:“8加2得10,10加1得11”。也可以用接着数的方法,想:“从8开始,接着往后数3,即接着数9,10,11”。有了8+3=11的思路,学生会主动把思路迁移到学习探究:8+4、8+6。
2.提高思维速度
数学教学中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很重要。从一年级开始就要注重培养。教学时,要注意引导学生认真思考,想出合理、快速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想提高学生的思维速度首先应理解透基础题,使学生弄清算理,掌握计算思路。
3.提升思维的灵活性
思维的灵活性就是善于从不同的角度和不同的方向进行思考,能根据条件和问题的变化灵活地转换思路来得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处理问题时会举一反三。
总之,在新课程改革春风的吹动下,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都应树立与时俱进的数学教学观,应加强师生、生生间的相互交流,应帮助学生拓展思维,努力使自己的数学课堂教学适应这个时代、适应新课程改革、适合每一位学生。
参考文献:
[1]马亚丽.如何让数学教学更贴近实际生活[J].数理化学习,2014(11).
[2]孟繁伟.浅谈小学数学教学方法[J].华章,2012(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