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媛媛
摘 要:《台阶》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里一篇值得令人深思的小说。父亲是浙西山区的普通农民。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围绕三个问题来探讨本文的主题:一是在父亲初建台阶时,“我”的感受如何?二是当已经初二的我们,看到这样的父亲时,又会有什么样的感悟?三是已经是大人的“我”,看到父亲在修建台阶时,为什么不帮帮父亲?
关键词:《台阶》;语文教学;教学探讨
《台阶》是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里一篇值得令人深思的小说。父亲是浙西山区的普通农民。当地流传着这样的一个风俗:台阶高,屋主任的地位就相应高。因此作品中的父亲为了改变自己的地位,奋斗了大半辈子,终于建成了一栋有九级台阶的新屋。文中的父亲性格鲜明,善良质朴、吃苦耐劳、好强。面对低下的地位,他奋发图强,努力改变现状,以赢得他人的尊重。他的身上体现了中国农民的平凡和伟大。然而结尾处却传达出淡淡的凄楚和心酸。
在教学之前,笔者反复阅读这篇文章,读这个单元的单元导读,读这个单元的其他篇目。数次阅读让笔者越来越清晰地明确了作者写作本文时,仍是一个年轻人,不曾经历人生的起伏波荡,这与朱自清的《背景》不同。虽然同是描写父亲,但李森祥是以一个年轻人的视角、经历、体验等来描述辛苦了一辈子的父亲,并在字里行间将这种感觉逐一呈现在读者面前。不同的视角决定了不一样的感悟。
带着这样的认识,笔者设计了三个问题,借此和学生来探讨本文的主题。一是在父亲初建台阶时,“我”的感受如何?二是当已经初二的我们,看到这样的父亲时,又会有什么样的感悟?三是已经是大人的“我”,看到父亲在修建台阶时,为什么不帮帮父亲?
一、在父亲初建台阶时,“我”的感受如何
文章前面就明确地告诉读者:台阶高,屋主人的地位就相应高。乡邻们在一起常常戏称:你们家的台阶高,言外之意,就是你们家有地位啊!那时的“我”总会听到这样的感慨“我们家的台阶低”!父亲又像是对“我”,又像是自言自语地感叹。这句话他不知说了多少遍。因此,那时的“我”更多的焦点是关注父亲对高台阶的执着追求。这也是本文着力描写的一个重点:“他今天从地里捡回一块砖,明天可能又捡进一片瓦,再就是往一个黑瓦罐里塞角票。”读到这里时,学生很快注意到了“一块”“一片”“一个”等词,这样的限定词,更能读出这份准备的漫长、艰难。“一年中他七个月种田,四个月去山里砍柴,半个月在大溪滩上捡屋基卵石,剩下半个月用来过年、编草鞋。”这句话中再次出现数量词“七个月”“四个月”“半个月”“半个月”,这些数字的累加是十二个月,也就是说父亲终年无休,不停地、不断地、艰苦地工作着。偶尔闲暇时,父亲坐在绿荫里,“柳树枝老是摇来摇去,却摇不散父亲那专注的目光”。专注的目光是神态描写,这专注目光背后是什么?是父亲对高台阶高地位的羡慕和向往。这样执着的追求、这样的付出,是怎样的不容易呢?“父亲一天砍一担半,得一元五角。那时我不知道山有多远,只知道鸡叫三遍时父亲出发,黄昏贴近家门口时归来,把柴靠在墙根上,很疲倦地坐在台阶上,把已经磨穿了底的草鞋脱下来,垒在门墙边。一个冬天下来,破草鞋堆得超过了台阶。”在和学生探讨赏析这部分时,笔者主要是引导学生抓住关键的字词句,并设计一些问题,帮助其对文字有更直观、更深入地认识:一担是多重?鸡叫三遍是几点?黄昏时才贴近家门口归来,这山路到底有多远?通过这样的问题设置,学生很快领悟到了这位父亲在实现理想前的艰难和心酸,从而更加明白台阶就是父亲的人生目标,为此父亲可以饱尝任何艰辛。追求高台阶的过程就是父亲的人生目标、人生历程,尽管这历程里饱含荆棘。
因此,儿时的“我”在父亲耳濡目染的熏陶下,了解到高台阶就是高地位。尽管那时的“我”对此并没有太明确的认识,但却时刻被熏陶着,甚至和父亲一样坚信着。对于一位农村中最普通的农民而言,这样的追求再正常不过了。乍看起来也许非常卑微,甚至显得非常庸俗,只是为了让自己在村里显得更有地位。但在这外表之下,却有着人性最原始的追求。因此,那时的“我”看到、体会到最深的是父亲不辞劳苦的艰辛、是父亲执着的目光。虽然辛苦,但是值得。
二、当已经初二的我们,看到这样的父亲时,我们会怎样
这个问题的设置,更多的是为了让学生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上寻找感情的共鸣。初二的学生带着对第一个问题的感悟,各抒己见。但大多数都表达了对父亲艰辛的心疼,对父亲的尊重,并表明如果是自己,一定会以实际行动帮助父亲实现理想,改变家境。在此基础上,笔者抛出了第三个问题。
三、已经是大人的“我”,看到父亲在修建台阶时,为什么不帮帮父亲
这个问题对初二的学生来说,理解的难度较高。因此,笔者换了个问法。请学生找出文章中直接描写“我”对台阶的兴致、情趣的语句。学生准确地找到这样一段话:“母亲说我那时好乖,我乖得坐坐就知道趴下来,用手指抓青石板,划出细细的沙沙声,我就痴痴地笑。我流着一大串涎水,张嘴在青石板上啃,结果啃了一嘴泥沫子。再大些,我就喜欢站在那条青石门槛上往台阶上跳。先是跳一级台阶,蹦、蹦、蹦!后来,我就跳二级台阶,蹦、蹦!再后来,我跳三级台阶,蹦!又觉得从上往下跳没意思,便调了个头,从下往上跳,啪、啪、啪!后来,又跳二级,啪、啪!再后来,又跳三级,啪!”文中抓住神态、动作描写,生动地刻画了一个单纯的、开心的孩童形象,这一切显得是多么的生机、活力,然而都发生在新的台阶,也就是结果、结局之前。及至梦寐以求的新台阶建好后呢?“其实,我也不想跳。我已经是大人了。”所有的活力和生机全部消失了,留给读者的是一丝惘然。
伴随着这样的笔调,父亲也闪了腰,虽然仍然按要求不停地给新台阶浇水,可总感觉手有点不对劲。父亲渐渐地失去了追求高台阶的兴趣,也不愿找别人聊天,甚至很少跨出家门,即使偶尔出去一趟,回来时也总是“一副若有所失”的模样,“父亲又像问自己又像是问我:这人怎么了?”是作者的一句自问自答,“怎么了呢,父亲老了。”这里的“老”是如此地形象,既是生命的衰老,更是生命意义的衰老。正如高尔基所说:“生活的意义和乐趣只能在这种永不停歇的准备之中,在这种追求—满足—再追求以至无穷的前进过程之中得之。人们努力着、忍耐着、期待着,好像全部生活只不过是某个理想日子的预备期似的。如果没有那个日子的照耀,所有这一切充满忍耐、努力与期待的日子都会显得更加暗淡和不能忍受。而那个理想的日子,或者永远不会来,或者来了又去了,留下的真空依然只能用新的努力与期待来充实。”写到这,作者明确地传达给我们:其实人生就是在这种不断追求不断满足但又不断创造新的需求模式中度过的。父亲的若有所失正是由于新的需求断裂所导致的。对于父亲而言,高台阶有了,但高地位却让他尴尬、不知所措。这是父亲的局限性,也是父亲这代人的悲哀。
但是令人欣慰的是,作者并没有站在道德的制高点,以知识分子的视角对此展开批判,而是走下神坛,更多地站在儿子的立场,描述了一位不甘人后、倔强但老实厚道、谦卑有礼的父亲。这样的处理避免了冷峻的理性,更多的是一种骨肉相连的温情。通过三个问题的设置,引导学生更好地认识父亲的形象,也更符合初中生的认知水平,贴近学生的感情世界,从而对这个单元的主题“爱”有更深层次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