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军
摘 要:中等职业学校是国家培养人才的重要基地,能够为我国培养专业型人才,促进我国的社会发展。从中等职业学校教育现状来看,我国中等职业学校在教育方面还存在着一些不足,没有足够重视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本文对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进行简要分析与研究。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创新能力;教育理念
一、创新能力培养的基本内容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价值取向的教育,第一是创新精神,第二是创新能力。通过教育,更好地开发学生的智力和创造力,让学生发现新知识、新事物,掌握其中的本质规律,并且具有一定的实践能力,为今后成为创造型人才打下基础。
1.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从创新型人才的表现特征上来看,创新意识是其中的首要特征,要培养学生养成追求创新的意识,这是前提条件。要培养学生的批判精神和反思精神,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要在学生的思维方式中植入问题意识。要想进行创造创新,问题是前提,问题意识是批判的体现,也是反思的体现。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仅仅通过板书的方式为学生讲述课本的知识点,这样就使得课堂气氛沉闷,极大地限制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发展。
2.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
在对学生进行创新教育时,要培养学生广泛的兴趣爱好。兴趣是创造活动中的一个关键心理因素。创造与兴趣这两者之间存在着相互关联、相互影响的关系。此外,兴趣是人进行创新的前提条件。许多取得成功的创造者,大多有着广泛的兴趣爱好。兴趣能够将一个人的注意力集中起来,将人的创造热情激发出来。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
要想有所发明创造,就必须要具备一定的观察能力,一切新发现都是在观察的基础之上产生的。如果一个人没有一定的观察能力,那么也就无法进行创新活动。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要想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就必须引导学生参加社会实践,让他们融入日常生活当中,多关注周边的事物。
二、创新能力培养的限制性因素
1.教育模式较为单一
我国的传统教育是以教育内容的稳定性为出发点,将知识的记忆与复现作为一个重要的目标。这种将课本知识当做真理的教育观与知识观,也就决定了传统教育的局限性。这就使得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中,形成了“教师在讲台上讲课,学生在教室里听课”的单一教学模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会形成死记硬背的学习方法。
2.教学内容更新较为缓慢
在中等职业学校的教育中,基本上是以专业为中心来进行教学安排的。知识结构体系较为单一,教学内容过于老化。在教学过程中,学生不能根据自己的需要对所学习的内容进行选择,这样一来,也就难以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结构体系。此外,教学内容更新缓慢,难以适应社会的变化与发展的需要。
三、创新能力培养的主要措施
1.树立创新型教育观
当今社会是创新型社会,这就导致了社会对创新型人才的迫切需求。这就需要教师要以继承性教育为基础依据,实行创新教育。在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乐于探究、勇于探究的精神。一方面要让学生全面发展,另一方面对于学生的个性发展也要重视起来。
2.要培养创新型教师队伍
首先,创造属于一种个性化的活动,需要打破传统的条条框框。而这就需要教师有宽广的胸怀,要尊重学生与众不同的意见,鼓励他们多创新。其次,教师要具备较强的专业知识能力,有不断进取的精神。当前在许多中等职业学校中,有许多教师的专业知识有待提升。此外,有些教师不思进取,不注重对学生的创新能力进行培养,这样也就极大地阻碍了学生的创新活动。最后,教师要改变原有的教学模式,要拥有自己独特的教学方式,运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教师要运用多种方式来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如启发的方式、诱导的方式、讨论的方式以及答疑的方式。
3.教学评价要体现创新
教育是需要进行评估的,如果一个教育没有评估,那么这个教育就属于盲目的教育。考试是测试学生专业知识水平掌握情况的一个重要手段,在选拔人才时发挥了关键作用。然而,在中等职业学校中,评价体系仍沿用传统的教育评价体系,不利于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的提升,这就需要立即进行改革。不能将考试作为衡量学生能力的唯一标准,要重视学生多方面能力的发展,第一是获取信息的能力,第二是处理信息的能力,第三是创新能力。在评价体系中,既要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进行考量,还应该对学生的实践能力进行考核。如此,就能够进一步激励学生创新性思维的提升,进而提升他们的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熊隆友.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2012.
[2]阎丽.中等职业学校学生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D].天津:天津大学,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