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2016-11-28 01:52魏仁兴
福建商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会展策划实训

魏仁兴

(福建商学院旅游系,福建福州 350012)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初探

魏仁兴

(福建商学院旅游系,福建福州 350012)

根据“一带一路”的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的“五通”与会展产业之间的关系,以及会展产业高速发展和主题活动业态的变化,针对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知识体系所具有的项目化、综合性强专业特征,经过多年的教学改革探索,课程设计调整,提出“一库一平台”,互联网+融合;二类师资协同,校企联动;三法兼容,项目驱动;四核并重,系统开发;五层实训,无缝接轨;项目个性化、成果可视化等方式的人才培养模式。

会展策划与管理;人才培养模式;项目化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是《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 2010-2020 年)》中十大专项改革之一,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是高等教育体制改革的核心内容[1]。高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自上而下是随着社会经济的变化而变化,自下而上是专业建设的完善过程。会展相关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也是会展专业建设随着会展产业发展及会展业态变化而完善。

一、福建省会展人才的社会需求状况

(一)战略所需的宏观环境

1. 专业建设跟随“五通”战略。2015年福建省作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核心区,以及自贸区建设和闽台“两岸共同家园”的建设,都必须做到“五通”(政策沟通、道路连通、贸易畅通、货币流通、民心相通)[2]。在“五通”中,贸易畅通可通过展览平台,聚集中外参展商(厂家)、专业观众、服务商(商家)互通有无,实现贸易大发展;民心相通可通过节事活动,架起中外、两岸文化交流的桥梁,实现中华文化的辐射与传播;政策沟通可通过大型活动和论坛,让我国的经济、文化、军事、宗教以及改革开放各方面政策与周边国家进行交流沟通。会展产业作为省会城市以及大型城市重点发展的战略产业,《福建省“十二五”服务业专项规划》确立要发展各类综合及专业会展,着力构建以福州、厦门、泉州为重点、辐射全省的海西会展产业带。厦门作为会展城市在全国影响力强,而省会城市福州也不甘落后。《福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4-2025)》提出,到2025年,将福州建设成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会展名城。

2.“走出去,引进来”平台所需。会展业在投资项目带动、平台建设、资源利用、技术引进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美国展览业研究中心出版的《展览会的力量》中指出,90%的被调查采购商认为,展会是采购信息最重要的来源;有75%的买家在贸易展会上找到了新的供货商,超过25%的买家在展会上购买产品。在“互联网+”的浪潮中,展会成为线下体验展示极为重要的平台,成为行业向客户定制化转型的重要推动力。利用互联网+改造传统会展模式,利用互联网+提升教育质量已经迫在眉睫。

3.会展产业高增长所急。据《福州市会展业发展规划(2014-2025)》预测,按福州会展产业目标,到2025年,福州展览总面积将突破180万平方米;每年将举办或承办各类型会议100场以上,其中国际性会议16场以上;每年将举办大型节庆活动10场以上。作为会展业发达城市的厦门,2014年,共举办各类展览会 200 场,实现经济效益276亿,展览会总面积达173.5万平方米。中国国际投资贸易洽谈会、中国(厦门)国际石材展览会和中国(厦门)国际佛事用品展三场展会在全球和全国同类展览中排名第一位[3]。品牌展会增加,影响力扩大,产业企业急需熟练掌握互联网技术、精通外语、懂得会展品牌运营与管理及产品和项目开发、善于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会展人才。

(二)实用型人才需求的微观环境

1.竞争加剧,突出实用。根据对会展承办方公司、展会搭建商、服务商、文化传媒公司、广告公司等会展相关企业的走访与调研,发现企业竞争相当激烈,企业比较注重参展商、媒体体验,注重新展会项目开发,要求毕业生具有业务策划能力、项目执行能力,以及有接触客户、参展、项目任务跟踪的实际经验。

2.成本制约,一人多能。在对参展商企业以及一些小型文化传媒公司进行调研时发现,这些小型企业对专科生偏好程度高,为了节省企业人力成本,普遍要求毕业生不但能够独立策划活动项目、组织和执行活动,而且具备相当高的设计能力。

3.行业综合,技能全面。会展行业跨度大,任何一次会展活动都涉及到策划、管理、招展、招商、宣传、交通与物流、现场管理等商务活动,同时还要面对复杂多样的专业观众、展品、展台设计、知识产权、安全与危机等诸多问题与因素。而处理这些多重复杂主客体关系的人才,需要具备大局观强、学习能力突出、协调能力强、灵活而善于沟通的特质。这种聚集性的特征决定了会展业所需要的人才是综合性的。在对展会相关企业调研时发现,展会承办方有部分是文化传媒以及广告公司,主要原因在于展览是个综合性强、脉动性强、资源项目垄断性强的项目,一个承办方企业很难靠一年做一个展会生存,只有同时进行广告媒体等业务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因此企业要求毕业生必须具有多方面的技能。

二、福建会展人才培养改革内容

人才培养模式是一个系统,包括培养目标、专业结构、课程体系、教学制度、教学模式、日常教学管理、师资队伍、教学硬件和校园文化氛围等[4]。在改革之中,建设内容核心是课程体系,其他方面是作为课程体系的支撑与实施。

(一)培养模式改革

根据会展行业特点,通过调研,针对参展商需求(整合资源、宣传推广)、专业观众需求(具有发展潜力的参展商)、普通观众需求(参与社会活动、体验新产品)对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

1.“一库一平台”,互联网+融合。通过构建与使用会展信息资源库和网上展会平台,多方面提升专业服务能力,从而更好地实现专业和行业的对接,实现真正的互联网+融合。

(1)强化推广能力。根据活动产业特点,线上线下结合日益密切,融合《主题活动策划原理》《会展策划》等课程,加强网络语言、网络方案设计、网络宣传推广能力等技能修炼。

(2)夯实网络招展招商能力。融合《会展营销》《会展电子商务》等课程,在产品规划、产品策略等方面进行强化训练。

(3)模拟网络展会,提升综合能力。融合《会展项目管理》《会展管理信息系统》等课程,在管理、策划、执行、财务预算、展后评估等方面进行全方位提升。

2.二类师资协同,校企联动。根据合作单位以及创业示范单位与本专业合作情况,邀请项目经理、创业者教授实操性强的《参展商实务》《展会实务》等课程,请他们担任实训实习指导教师。同时大力推进内部教师双师型建设,鼓励教师在企业挂职兼职锻炼,获得高级会展策划师证书,年轻助教由教授、副教授以及企业总经理和项目经理进行传帮带,让他们尽快融入专业教学之中。

3.三法兼容,项目驱动。教学方法上,主要有案例教学、项目化教学、现场教学法。

(1)案例教学法,思考典范。通过带队实训、深入展会以及企业调研,借助网络平台,获得企业案例,结合理论进行案例教学,特别要注重行业创新、个人创业成功案例的收集与分析,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成功典范。

(2)“一合一”的项目导向教学,商业技能塑造。“一”:一年级时,每一个学生都要完成项目所需的单项基本知识和技能训练;“合”:二年级上学期,课程主要以项目化教学为主,3-5人形成一个团队,完成可行性很高的项目策划案、项目执行案;“一”:二年级下学期每一个学生独立完成多个项目,当天按项目进度完成教师的安排任务。

(3)展会现场教学法,示范观摩。根据课程需求,在展会期间,直接把学生带到展览会进行现场教学。根据学生能力锻炼需要和就业方向,不断加强与各类展会组委会的联系,增加学生的实战机会。教学内容主要是由师生共同参与的福州海峡两岸经贸交易会(5.18)、福州国际汽车展、婚博会、住交会、建材展等,还有一些巡回展如国际医博会(CMEF)、糖酒会。教师结合需要率队在展会现场进行教学,并在条件许可下鼓励学生对展会的广告、赞助活动进行洽谈,获得创业机会。另外,也可以利用各种机会带学生到毕业生创业者的公司进行活动项目示范观摩。

4.四核并重,系统开发。本专业在对会展行业企业和学生就业情况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坚持“四核并重,系统开发”的课程设计原则。围绕招展招商、管理执行、研究策划、设计展示四种核心能力,强化互联网+融合,开设课程,以《会展项目管理》《会展营销》《会展项目策划》等课程为核心,系统设计相关课程,形成学科系统化、知识与技能融合的应用型课程体系。

为了培养专业型的会展创新人才,所有的课程设计与职业能力、职业证书直接联系起来,确保课程满足职业所需,从而为创新、创业奠定坚实的专业技术基础(见图1)。

5.项目个性化,成果可视化。在当代,“以学科为中心”向“以学习者为中心”转变,互动式教学、混合式教学、探讨式教学、小组合作学习等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不断涌现[5]。任何会展类型的活动都可以作为独立的项目出现,这就决定了会展专业相关教学可以以会展业态形式展开,项目化教学变得可行且高效。

在教学中,坚持项目化教学,以项目驱动学生按要求完成任务,到学期末最终形成人手一份完整的会展项目策划书、执行案,并作为就业参考资料。教师在整个项目过程中,坚持每周及时审阅所有的项目进度,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及时通过QQ给予指导,形成个性化教学,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极大提高。

图1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课程与职业能力、典型工作对应图

Fig.1 The corresponding map for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curriculum with professional competence and typical work

(二)课程体系重构

1.四核能力课程体系,知识技能衔接。围绕课程核心能力,互联网+融合打造课程体系,提升学生专业能力(见表1)。

表1 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能力与课程体系

续表1

2.五层无缝接轨实训,锤炼创新技能。会展专业与其他专业不同,实训全部进入真实的展会,由企业项目经理带队顶岗实训。顶岗独立实训的会展主要有:福州国际车展、渔博会、家建展、自办展等。

①承办方实训,铸造开发产品技能。一年级与二年级上学期,独立实训周主要在一年两届的福州国际车展中进行,要求学生积累承办方资源,发现展会产品商机,利用创新方法协助承办方完善产品链和展会生态建设。

②参展商实训,挖掘展品商机技能。二年级下学期,独立实训周要求学生参与5·18海峡经贸交易会或在福州举办的大型巡回展,积累参展商资源,发现展品商机,协助参展商以商业方法出售或转让展品。

③自办展实训,造就项目商机技能。二年级自行组展,学生每年举办一届校园商业文化展,把自办展当成自负盈亏的商业项目进行策划。策划、招展、招商、现场管理等各方面全部由学生承当,积极寻找参展商、赞助商、广告商。

④专业实训,检验创新方法和创业技能,积淀企业资源技能。在企业从事形象品牌推广、市场部、活动部实训;在承办方企业从事招展、招商、策划、现场管理实训;在搭建商企业、服务商企业从事业务实训。要求学生在实训中不断积累企业资源,不断检验自己的创新方法。

⑤顶岗实训,练就创新方法、创业技能。在专业实训的基础上,根据自愿原则,在专业实训单位继续工作。机会成熟的学生可以自主创业,从事主题活动等商业活动的项目。

3.“一库一平台”,互联网环境建设。根据互联网+融合原则,利用互联网技术和理念改进教学及实践,建设会展信息资源库和网上展会平台(见图2)。

①建设会展信息资源库。在《会展管理信息系统》主讲教师带领下与企业合作进行建设,通过网络、独立实训周、专业实训、合作企业进行数据采集、处理(业务层面)、辅助决策分析以及分析结果应用等实践活动,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收集会展数据、应用信息技术与信息工具来解决会展管理问题的意识。

图2 “一库一平台”应用架构

②建设网上会展平台。该平台在《会展电子商务》主讲教师以及其他教师协助下建设。学生围绕设定会展项目分别以主办方、承办方、参展商、专业观众等身份模仿搭建、布局、产品设计、策划、招展、招商、宣传、推广、执行、管理、控制、评估、风险控制、财务预算等,引导学生将会展理论与会展实务相结合,根据模拟各方不同的需求,锻炼学生选择信息工具满足企业解决这些需求的能力。

③利用“一库一平台”,为教师打造产教研支撑平台,促进产、教、研融合。第一,教师与学生参加会展实践过程中,有意识采集展会、展商、展品等数据,以此丰富与完善会展信息资源库的数据资源;第二,会展信息资源库为教师的科研提供强大的科研数据资源,教师定量研究的范围和深度都将有很大变化;第三,基于会展信息资源库定量研究结果,能够为企业会展策划、招商策划、展商营销等提供辅助决策信息;第四,会展信息资源库为网上会展平台提供了数据基础,教师科研成果与服务企业的经验,都丰富了教学实践;第五,在科研与教学过程中如果发现会展信息资源库存在不足,可以在下一次会展实践中补充数据采集。

④开发“一库一平台”,提升专业服务行业的能力。会展信息资源库中大量展会、展商、展品的真实数据,不但可以为主办方展会策划、招商招展策划、展商营销等提供辅助决策信息,也为展商提供展会相关辅助决策信息,并提供采购商信息等服务,从而在专业服务行业传统能力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专业服务行业的能力。同时深化专业和行业合作的深度,为学生争取更多更实质的实践机会。

(三)实践教学条件建设

1.专业梯度实训设计,完善能力塑造。根据展会企业需求以及典型工作实际能力需求,不同学期安排不同的实训内容,使学生能力不断递进。把学生能力分为专业识别能力、专业实用能力、专业拓展能力三个阶段,在材质识别、展会材质使用、业务能力塑造、业务能力拓展方面进行不同阶段的实训。

2.校内实践中心,提供修炼设施。利用示范专业资金以及学校配套资金进一步完善会展材质识别室、会展策划室、展会还原现场等六个实训室建设。配置特装展台、标准展台、桁架、各种宣传器材、电脑和相应的教学软件、Photoshop、AutoCAD等会展软件,根据社会发展以及企业需求完善实训室的创新、创业项目。

3.校外联合办学基地建设。校企合作,创建校外合作办学基地。与福州、泉州、厦门、上海区域会展龙头企业建立长期合作办学基地。筛选的基地必须涵盖会展业主要业务,设施齐全,能满足实践实训教学以及专业建设开展的需求。

4.基于互联网的会展实训内容建设。根据“一库一平台”所提供的互联网实训环境,完善会展专业实训内容,主要包括实训教学内容以及对应的实训管理规章制度。实训教学内容主要有三大类:

一是举办基于互联网的学生虚拟展会。模拟一个会展主题(如车展),让学生自主申请主办方、承办方、广告商、搭建商、餐饮供应商、赞助商等不同角色,模拟按照会展的不同阶段的运作,会展平台记录学生操作过程,便于事后回顾与评析。

二是举办O2O会展。结合专业已经投入使用的展馆实训室与网上会展平台,模拟线上线下结合(O2O)的会展,同样由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模拟会展的各阶段运行,体验网上会展、线下会展、线上线下(O2O)结合会展三者之间的关联与差异。

三是举办永久性的学生成果展。基于网上教学平台,以专业作为承办方,学生作为参展商,学生四年的学习经历、学习成果作为参展商品,用人单位作为观众。每个新生在入学的时候,就被分配在一个空间(展位),四年的学习过程就是指导学生应用会展的专业理论知识,在个人空间(展位)展现每个阶段的实训成果、学习成绩、社会实践成果的过程,等到学生毕业的时候,一份个性化的简历也自然形成了,用人单位可以清楚地了解学生的成长过程,这样既锻炼了学生,也宣传了学生。

三、总结

高职高专人才培养模式探索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等因素的变化而不断变化,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为了适应会展业的发展和企业的需求不断调整课程体系。经过十年的不断摸索,有如下几个方面的思考总结。

第一,围绕主题活动核心。根据《国际展览公约》,展览会是一种展示活动,其宗旨是教育大众,具有明确主题,这就规定了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最基本的性质,树立了正确的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计以及相关授课内容应围绕这个宗旨进行,展会不仅仅是一种商务活动,更为重要的是让观众接受新事物、新技术,改变对特定事物的偏见或消费习惯,这对于组展以及开展展会活动具有重要的引导作用。

第二,紧扣项目化本质。展览、会议、节事、赛事、演艺、企业或组织部门的营销活动或大型庆典活动等主题活动都是相对独立的一次性项目,只能进行控制,无法重复,具有非常明显的项目生命周期。因此课程设计需要围绕完成一个项目所需要的知识和技能进行,从项目的立项、计划、实施、控制到评估,都应该有相应的课程支撑。学生通过这些课程学习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从而为学生奠定一个较高的就业基础。

第三,注重操作实用性。改革的目的之一是让学生掌握更为实用的知识和技能,让毕业生与企业良好接轨。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的企业一般是中小型企业,这些企业迫切需要业务能力高、实操性强的毕业生,这样营销、策划、设计、执行相关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比重应该提高,这些课程内容更应注重实操性,非实用的理论应不断转化为实操性的内容。对于学生而言,认真观摩、跟踪实习几场展会,所获得的会展技能及知识提升是课堂所无法给予的,所以独立实训周、现场教学法在本地展会承办方企业内或展会现场进行是会展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非常重要的内容。

第四,把握课程系统性。一方面,公共基础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技术课程、专业拓展课程、实践课程都应该平行推进改革,协调前进;另一方面,课程系统化还需要专人专职推进,专业带头人必须亲力亲为,抓住核心课程,系统授课,这样才可以把典型工作任务、职业能力、课程体系、资格证书协同起来,形成彼此联动的效应,塑造出企业欢迎的人才。

第五,营造校企联动。人才培养模式设计毕竟是专业小级别的方案,要有学校企业相互支持和推动才可以实施。学生校外独立实训、实训室建设、课程体系实施都需要教务处、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同时还需要承办方企业提供岗位深度实训机会,提供项目经理作为指导师。校企联动是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基础性工作,这个基础不扎实,改革工作就会变得举步维艰。

总之,随着主题活动产业的规模越来越大,通过人才培养模式改革之后,会展专业所培养的人才会在社会中逐渐显示出创新能力、综合素质,并得到企业的欢迎。

[1]杨红霞.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J】.中国高教研究,2014,(10):44.

[2]习近平.弘扬人民友谊共创美好未来【N】.人民日报海外版,2013-09-09(04).

[3]厦门会展局. 2014厦门会展业统计分析报告【R】.厦门:厦门会展局,2015.

[4]朱宏.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高校教育管理,2008,(03):6-11.

[5]周洪宇,鲍成中.第三次工业革命与人才培养模式变革【J】.教学研究,2013,(10):7.

(责任编辑:练秀明)

On Talents Training Mode of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WEI Ren-xing

(Department of Tourism, Fujian Commercial College, Fuzhou 350012, China)

Viewing the belt and road policy communication, road connectivity, trade flow, currency circulation, and people’s connection with exhibition industry, rapid development of exhibition industry and changing theme activities, the paper explor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system, proposes talent training mode:a library for a platform, Internet+ integration, school-enterprise cooperation, project-driven system, system development, practical training, personnel training model of project personalization and result visualization.

exhibition planning and management; talent training mode; project

2016-09-02

校级课题“会展策划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SZJG201409)。

魏仁兴(1962-),男,福建莆田人,教授。研究方向:会展管理。

G420

A

1008-4940(2016)05-0070-08

猜你喜欢
会展策划实训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本刊特别策划
基于CDIO理念的数控实训教学改革与实践
虚拟情景实训环境三维模拟
电工电子实训教学改革与创新
本期策划
微课在数控实训课中的应用探析
会展列名
会展推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