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万慧敏 张小普(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网球教学与训练中肘关节损伤的原因及其防治对策①
王万慧敏 张小普
(成都体育学院 四川成都 610041)
随着近年来网球运动的普及和发展,越来越多的人都参与到这项高雅的运动中来。由于网球运动的技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在网球的教学和训练中很难避免发生运动损伤,而目前看来最常见的便是肘关节的损伤。该文就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容易导致肘关节损伤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为网球的参与者提供帮助,避免发生本可避免的损伤。
网球教学 训练 肘关节 损伤原因 对策
当今社会,是一个发展的社会,网球运动是曾经在很多人看来可望而不可及的一项运动,它因为其优雅性被誉为“贵族运动”,也有人说网球在从前来说算得上是一项梦想中的运动。但目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时代不断在进步,网球运动受到世界各地的欢迎,也逐渐地深入人心,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网球协会和网球俱乐部,随着网球这个项目领域的不断发展扩大,网球的场地越建越多,网球项目也逐渐成为了大学的体育课程之一。
随着各地网球运动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业余爱好者也加入到该项运动中来。由于网球运动的技术相对复杂,对于从业人员的要求很高,因此,网球和其他许多运动一样,很难避免伤害。而网球运动中较为常见的损伤有:颈肩部损伤,腰背部损伤,肘关节损伤,手腕扭伤,大小腿肌肉拉伤,膝关节损伤及踝关节损伤等。在这些运动损伤中,最困扰网球学习者的损伤便是肘关节损伤。也就是我们常说的“网球肘”。为了预防肘部损伤的发生,笔者研究了它的成因和其防治的对策,希望能对网球研究的参与者们和网球的教学者提供有效的帮助。
“网球肘”是指肘部关节的疼痛,其正式的病理名称是肱骨外上髁炎,在骨科更加直观的诊断与治疗方法中将其描述为“桡骨后移”。由于该疾病多发于网球运动员而得名。网球肘是一项发病相对缓慢的一项疾病,通常是由于一次性过度用力后产生肌肉的撕裂感,慢慢让人们感到疼痛或不适。如果不在乎,很容易让肘部的肌肉产生炎症并出现肿胀的现象。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继续运动,将成为慢性疼痛或是一种习惯性的疼痛,进而便失去了运动的能力。早期症状一般不会有明显的外伤和炎症现象,总的感觉只会是在肘关节外侧有酸痛或是轻微的疼痛,轻微的弯曲和伸展其肘部不会受到影响,但是在用力地屈伸肘或前臂用力做旋前、旋后这样的动作时会出现局部疼痛并向前臂的外侧扩散,患有网球肘这侧的手臂力量明显降低,严重的时候,患处会出现肿胀,并且还可以触摸到隆起的骨质增生,如果按压会有明显的痛感。
网球运动的技术动作相对复杂,运动量和强度要求较大。在一定程度上,网球运动被人们形容为“挥拍上阵”,一场比赛下来,挥拍次数不会少于千次,且加力的发球速度更是高达150~200km/h。当网球运动员在击球过程中做出高压击球的动作时,由于过度伸展肘部肌腱附近,使其嵌入在肱骨髁上,再者因为不当的技术控制使肘部引起过度外展而产生损伤。肘关节由尺侧副韧带、桡侧副韧带和桡骨环状韧带围绕而成。这些韧带对于肘关节起了重要的巩固作用。但是由于韧带所能承受的强度相对而言较为薄弱,当肘关节在强大的外力作用下被迫地做出外展内收动作时,很容易导致过度拉伸韧带或是强烈的肌肉收缩,致使肘关节的副韧带受伤。从这几年的网球学习与教学训练中笔者也总结了网球运动中容易造成肘关节损伤的原因有以下几点。
(1)移动时的动作过于僵硬,造成了引拍触球不协调,没有很好地判断好击球的位置,然后因为过分地伸展肘部关节致使附近的肌腱嵌入到了肱骨上髁。
(2)握拍的方式方法不正确,引拍动作不到位,触球不当震伤手肘。
(3)对于击球的角度掌握不够,击球时,动作不符合网球击球时候的技术要求,击球的角度过大,前臂和上臂在击球时候的角度大于了90°。因而造成手臂的过度用力,肘关节过度拉伸,形成损伤。
(4)球拍选择不当。
(5)个人的身体素质也直接影响到网球运动。
(6)过度负荷也容易导致网球肘的发生。
现今的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很多的人都会注意尽可能地避免肘关节的损伤,但是由于诸多原因,例如:准备动作不充分、拍子的选择过重、训练强度过大、技术动作掌握不正确、自我保护意识不强等情况的存在,致使肘关节损伤的人仍旧很多。据笔者的走访调查得知,有50%以上的人都会或多或少地发生肘关节损伤。从这样的数据看来,肘关节损伤在网球教学与训练中必须得有很高的关注度。由此现状来看或多或少都会引发人们去思考,去更加深入地研究应该怎样才能更好地避免损伤。
网球运动中网球肘关节的损伤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只要我们正确地预防和做出相应的对策,在教学和训练的过程中及比赛中就能尽可能地将伤害降到最低。为此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防治肘关节的损伤。
(1)掌握正确的技术动作,包括正确地控制球拍的方法。在网球的教学和训练中,由于技术动作的错误而导致肘部关节受伤是常见的,建立起正确的技术概念顺序,以及击球时候的发力顺序。教学过程中教练对于整个过程的把握也很重要,应该循序渐进由易到难,反复训练。对于初学者而言一定要注意整个学习过程的变化,教练根据学习者的技术动作一点点纠正直至动作定型。
(2)选择适合自己的球拍,特别是针对初学者,一定要选择一块轻重合适的球拍,且最好是平衡拍,同时球拍的长度要适当,尽量避免选择加长拍。对于拍弦一定要松紧适度,避免在训练过程中造成其手腕手肘的过度负担,造成运动损伤。
(3)一个合理的训练强度。准备活动除了一般的准备活动外还应加上专项准备活动,尤其是手腕关节和肘关节的活动,肘关节的活动幅度由小增大,使肘关节的运动负荷达到一个最佳的运动状态。针对初学者,应该合理安排挥拍练习的强度和次数,循序渐进,逐步增加,让肌腱更能适应这样的训练负荷。
(4)加强专项性的素质练习,这样可以更好地预防在网球的教学与训练中肘关节的负荷。在整个教学训练阶段,不仅要抓基本的身体素质训练,更要重点地抓好专项训练,采用多种方式方法和手段提高前臂的肌肉力量,不断改善和发展学习者的肩部力量,腰部力量及腿部力量,增强这几个部位的灵活性,减少因为不协调而导致的肘关节损伤。
(5)提高参与者的自身保护意识,认识到运动损伤的危害,这是防治肘关节损伤的重要保障。一旦在学习训练中,发现肘关节有不适,应该及时地停下休息并寻求治疗,不能蛮干,否则加重损伤便会得不偿失。
网球运动作为一项新兴的休闲运动越来越受到大众的喜爱,但是一旦在教学与训练中发生肘关节的损伤将会影响网球运动的学习,同时也会降低学习者的积极性。所以在网球的学习与训练中一定要注意提高自身的保护意识,按照正确的方式方法学习该项运动,这样也更能够让参与者取得理想的锻炼效果,愉悦身心。
[1]王安利.健康网球远离伤病(一)[J].网球天地,2003(4):85.
[2]陶志翔,赵鹏.世界网球技术的新观点[J].网球天地,1999(2):24-25.
[3]张海峰.对网球肘的正确认识和防治[J].体育教学,2003(6):50.
[4]体育学院通用教材.运动医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杜,2003.
[5]杨荣苍,王万慧敏.网球运动中常见的运动损伤及预防措施研究[J].读写算,2014(15).
G845
A
2095-2813(2016)03(b)-0038-02
10.16655/j.cnki.2095-2813.2016.08.038
王万慧敏(1993,4—),女,汉,山东人,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网球和运动心理学。张小普(1990,2—),女,汉,河南人,在读硕士,研究方向:体育教育训练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