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体育课程文件的历史演进研究(1949-1987)

2016-11-28 11:04王婧文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100084
少年体育训练 2016年2期
关键词:国术台湾地区课程标准

王婧文(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台湾地区体育课程文件的历史演进研究(1949-1987)

王婧文
(北京体育大学教育学院,北京 100084)

1 研究背景

1949—1987年,台湾学校体育共颁布了7部课程标准文件。本文通过参阅历史资料,对这7部体育课程文件进行整理并归纳。

2 1949—1987年的体育课程标准

2.1 1962年《国民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与《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

此时期初始,台湾地区的社会、经济、文化等建设都要遵循政治稳定以及军事安全。虽然有心发展教育事业,但是因为受到经济水平的制约,国民要以加强推广生产劳动的教育作为教育重点,因此课程标准的制定上也是十分缓慢的,在很大程度上仍然沿用的是国民党在大陆时期制定的课程标准与法规。但是随着时代的进步,特别是台湾当局实施了一连串的4年经济建设,台湾地区的经济水平有所提高,人口也快速增长,面对这些新的问题,台湾地区体育教育部门于1959年开始修订体育课程标准。

此次修订的《国民学校体育课程标准》主要分为低年级之唱游课程标准和中高年级体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强调了身心的全面发展与规范的养成,同时又增加了“增进生产劳动等生活能力”的目标,这主要是为了配合劳动社会生产的需要而制定的。在教材设定上运动项目偏向西方近代运动项目,包括游戏、舞蹈、技巧运动、田径运动、体操、球类运动、整队与行进等,特别是把冰上及雪上运动纳入体育课程,使得课程更加具有趣味性。

1962年颁布的是修订之《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其中分为初级中学与高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两个部分。《初级中学体育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设置上与上一部标准相比则增加了,增进自卫能力与养成爱好运动的习惯。很大的原因还是受到两岸的政治关系影响与世界潮流下休闲生活方式的形成。在课程实施方面则规定了学校要每学年举行一次全校运动会,每个学生要至少参加1项。在教材设置上,第一次划分为主授与选授教材,并缩减成5项,并入了徒手操和技巧运动。

总的来说,在此时期初始实施的课程标准由于受到政治的限制,配合台湾地区发展的整体趋势,体育课程标准还是要培养出身心健全发展并遵守社会规范的公民。

2.2 1968年《国民小学中高年级体育暂行课程标准》与《国民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

台湾地区教育发展到1967年,各项教育设施大多数都已经形成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伴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就学率的提升、升学主义的盛行等各种因素,各大补习班产生,恶补风气盛行。为了舒缓升学压力以及配合经济建设,台湾地区自1968年开始实施9年义务教育,因此各个教育部门为了配合这次政策要求,加快对这次课标的修订,从此以后,台湾地区的课程设计是以小学6年初中3年为划分,总共9年为范畴。

《国民小学中高年级体育暂行课程标准》这次课程标准还是按照之前的1962年课表要求,将体育科分为低年级游唱与中高年级体育两个部分,在课程目标设置上,则是以促进儿童身心健全均衡发展,养成优良的社会规范以及运动的兴趣、能力和习惯。教材内容上则要求在游唱中提示教师要采用乡土教材以及国术的简易基本教材。在中高年级体育中增加了“必授教材系列‘国术’”一项,以发扬固有国术,培养学生的尚武精神与技能的特质。

《国民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体育科的课程目标分别是促进身体均衡发展、培养社会规范、充实康乐生活、增进运动技能的规范,提高安全与自卫等生活适应能力,而这些均以培养身心健全发展的国民为目标。在教材内容上,依旧分为选授教材与必授教材,并把国术作为主要的必授教材之一。

整体而言,作为台湾地区推行9年义务教育之初颁布的这两部国民小学与国民中学体育暂行课程标准,充分地表现出了体育的教育目的,但是受到政治的需要,培养忠勇爱国的健全国民为最终的目标要则,体现出浓厚的军事化体育目的。

2.3 1972年(修订之)《国民中学课程标准》

1968年颁布的《国民中学暂行课程标准》由于修订仓促,所制定的各项标准未经试验与商讨,因此,预期在实施后的第一个学期暂告一段落并开始进行全面的修订。总体来说,这次修订的《国民中学课程标准》与1968年颁布的《暂行标准》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体育课程目标还是以培养身心健全发展的国民为主要的目标。教材种类上也均未改变,还是以体操、田径、球类运动、游戏、舞蹈及国术为必授教材,自卫活动、水上运动、冰上及雪上运动、田径运动、球类运动及其他运动为选授教材。在成绩考核部分则是首度把体育常识纳入考核范围,其余均未改变。

2.4 1975年(修订之)《国民小学课程标准》

在20世纪70年代以前,由于政治原因,两岸进行各种军事对抗,台湾地区的教育受到严重的政治军事影响,体育军事化目的显著。但是在后期,特别是1971年联合国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合法权利,1979年中国大陆与美国建交,中国政府对台湾提出了“回归认同”的口号,并且减少了军事对抗活动。与此同时,大陆呼吁两岸进行通商、通航、通邮以及经济、科技、体育、文化交流,在这个基础上,两岸关系有所缓和。

此外,台湾在国际体育活动组织的会籍名称上发生了很大的改变,比如在奥林匹克运动会上是以“中华台北”的名义参加,致使台湾地区在国际活动的空间大为缩减。相应的,这些政治和外交上的新局面又影响着台湾地区新一轮体育课程标准的制定。教育部门开始于1975年组织了修订委员会,着手修订小学课程标准。

此次修订的国民小学课程标准,其规定的教育目标主要是围绕着培养德、智、体、群四育均衡发展的健全国民而展开。体育科课程标准修订委员会也在总的教育目标的指导下,确定了国民小学低年级游唱目标与高年级体育的目标。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与发展运动兴趣与技能的总目标,低年级游唱中加入了“养成高尚的休闲活动兴趣”;中高年级则加入了“善用休闲时间”。这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当时台湾地区国民生活水平整体提高,国民的休闲时间增多。同时,在总目标下又确定了分阶段的目标。在教材内容设置方面,必授教材中并入了游戏这一类教学,必授教材包括国术、体操、田径、球类与舞蹈五大类。在选授教材方面则首次加入舞狮、舞龙等乡土教材。在实施方法上,由于原文过于简单,增加了“教材选编要点”“教学方法要点”“体育活动实施要点”,方便教师的参照实施。在成绩考查中,之前的课程标准中没有提出准确的标准,现在则修订“考查目的”“考查范围”“考查内容”“考查方法”以及“成绩处理”五大项,并列入“体育成绩记录表”作为参考。

总的来说,这次国民小学体育课程标准的修订的内容较以往的课程标准更加详细,使体育教师有了更加充实的教学资源,与此同时还注重培养尚武精神以及充实休闲生活。体育仍然被定位于教育的一环,教育育人的意义是最大的。结合大的时代背景,台湾地区渴求通过参加国际运动竞赛拓展外交空间这一政治愿望在这部课程标准中有所展现,而20世纪70年代之前所强调的军事方面的体育教育则越来越淡化。

2.5 1983 年(修订之)《国民中学课程标准》

自1968年9年国教实施以来,国民教育普及颇有成效,1972年修订的的《国民中学课程标准》中,已经明确规范了教育的目标与教育意义,然而社会发展却是日新月异,现行的国中课程标准已经无法满足现阶段的社会需要和国民教育法的规定,因此需要进一步再改进与丰富课程标准中的教材教法,促进教学效果。台湾地区教育部门于1982年开始拟定修订《国民中学课程标准》,在研究课程标准修订原则和政策背景下,拟定国民中学课程教育目标:继续国民小学教育,以培养德、智、体、群、美五育均衡发展的健全国民为目的。体育科课程标准修订根据对目标的分析,较以往则增加了“充实体育基本知识”,使体育的目标涵盖认知、技能和情意三个领域。在教材纲要上,课程中编订选修体育,取代之前的必授教材与选授教材,并首次将体育常识列入教材种类,明确其内容。在课程设计上更加富有弹性,扩大了选修体育科目,以适应学生的个别差异的特点,增进运动技能学习,在各项技能学习中,使学生能够充分地发挥其最大的潜能。本次课程标准强调“获得成就感的教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结合这次国民中学课程标准的体育目标、教材纲要以及修订展现出的特点,台湾地区1983年体育课程标准还是以培养身心全面均衡发展的教育意义为主。另外,技能学习的增强则表现出了竞技化价值精神。在教学中仍然强调国术运动,除了达到健身的功能外,仍然有发扬尚武精神的作用,从而可以看出明显的体育军事化的目的,然而随着两岸关系逐渐缓和,这一价值观的特色则越来越薄弱。

3 结 语

台湾自古就是中国的一部分,两岸最终也会走向和平统一的道路,通过对台湾体育课程标准的研究,了解台湾体育的脉络走向,最终会积极促进于两岸学校体育的共同发展。

G812 文献标识码:A

1674-151X(2016)02-089-02

2015-12-30

王婧文(1991 ~),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学校体育。

猜你喜欢
国术台湾地区课程标准
落实《义务教育艺术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实践反思
民国时期武术家群体的“国术观”
——以浙江国术游艺大会汇刊为中心
《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2022年版)解读》权威出版
《时报》与民国国术传播研究
国术考试的具体制度
关于开辟版块答疑解惑的通知
南京国民政府国术推行工作述略
新课程标准下的计算教学怎样教更有效
两岸版权贸易现状及发展趋势
台湾地区莎士比亚研究的一点启发与反思——读《从纯真年代到理论年代:检视国内莎士比亚研究的硕博士论文》一文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