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中国男子网球崛起差的是文化”

2016-11-28 06:37刘德坤
运动精品 2016年12期
关键词:网球教练运动员

刘德坤

(上海电机学院体育教学部,上海 201306)

论“中国男子网球崛起差的是文化”

刘德坤

(上海电机学院体育教学部,上海 201306)

我国男子网球目前在世界还处于非常落后的局面,原因是多方面的,但总体上对网球运动的认识不足,体现在基础设施缺乏、网球人口、后备力量缺乏,运动员、教练员文化素质缺乏、训练缺乏科学性、系统性、缺乏教练团队、后勤科研团队等,需要国家加大投入,完善与改革培养机制,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重视职业道德对运动员的影响,让网球文化融入到运动员培养的全过程。

网球文化;运动员培养;教练团队

近几年李娜在网坛取得巨大的成就、李娜退役后我国女子网球的后继无人、同为典型亚洲人的日本男选手锦织圭崛起、奥运会中国男子网球无一人获得奥运资格的新闻都一次次刺激着喜爱和关心网球的人们,大家不禁要问:中国男子网球的春天何时才能来临?网球之家有文章提出“中国男网和锦织圭究竟差距在哪里?通过目前中国网球一哥吴迪和日本一哥锦织圭在三个方面的比较说明问题:第一、成长经历说明问题,锦织圭强大的专业团队培养导致两人技战术素养及心理存在巨大差异;第二、同为举国体制的日本45计划通过“要求美国尼克网校提供日本留学生最好的条件最贵的教练”培养出了天才;第三、中国男网受困于“名为国家队、实为省市队,缺乏资金和赞助”的所谓举国体制,形成恶性循环。文章最后指出:中国男网和锦织圭差的不仅仅是刻苦和努力,差的是一种文化。

1 网球文化概念

网球文化是伴随着网球游戏的创立而产生的,是人们通过从事网球运动所产生的网球物质、制度和精神三个层面的总称,物质文化实际是指人们在网球生产活动中所创造的全部物质产品,包括创造这些产品的手段、工艺和方法。制度文化是人们为反映和确定一定的社会关系并对这些关系整合、调控而建立的一套规范的体系。精神文化主要是以心理、观念、理论形态存在的文化。这一切在不断变化中逐渐完善、发展,随着现代网球的传播、推广、充实、完善,分阶段地逐步形成组合性的现代网球文化体系,并最终体现为网球文化。

各个民族传统文化有自己产生的历史根源,网球在世界普及的过程中由于地域和文化的影响逐步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技术风格,欧洲和澳洲风格强调力量和理性思维,讲究个人技术灵巧、准确、强调体能的特点;美国风格则大胆创新、带有浓厚的个人表演色彩,以技术全面、体能充沛、快速和凶狠为特征;南美洲风格则由于多种文化的结合造就了南美运动员的灵巧、外向的性格和优雅的风格。

由舶来形式传入中国的网球运动,由于受传统体育文化的影响,我国网球运动在风格上表现为快速灵活,动作准确,讲究稳定性与攻守平衡;在训练上重技术提高、轻体能训练;重技能培养、轻智力开发;训练和比赛缺乏场上的对抗力、缺乏场上的应变能力,缺乏冒险、应变和创新的积极欲望。加之传统培养体系的约束,严重制约了我国网球技战术水平的发展,从而制约我国男子竞技网球运动整体水平的提高。

2 我国男子网球与发达国家网球文化差距的具体体现

2.1 基础设施薄弱,网球人口缺乏

据统计,美国网球人口2800万,日本近800万,中国目前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据,但乐观估计不超过300万(按每个城市1万估算)。场馆和数量严重不足,根本满足不了普及网球运动的需求,同时大多数网球场属于个人或俱乐部经营,经营者更加注重网球带来的经济效益,缺乏大众化的推广基础,因此网球运动在普通老百姓的眼里仍旧属于高消费的贵族运动。

2.2 选材途径狭窄、后备力量薄弱

众所周知,竞技体育的培养体系一定是金字塔状,只有作为塔基的运动人口越多,从中可选出的优秀苗子越多,将来达到的金字塔高度才可能越高。但现实情况是尽管目前送孩子参加网球培训的家长相比几年前已经越来越多,但能坚持下去的却还是凤毛麟角,每年的全市青少年比赛所有级别参赛孩子的总量不到区区百人,这与美国每周在各个社区举办的网球赛规模相差无几。另外选材机制缺乏创新性、科学性,我国教练员在选拔网球后备力量时往往太注重运动员现有成绩和技术水平,缺乏发展的眼光,客观上形成了我国男子网球运动员体能和步伐同世界级选手在起点就存在较大的差距,最后导致淘汰率太高,进一步影响家长让孩子从事专业网球的积极性。

2.3 后备人才缺乏文化和社会的熏陶

我国的竞技体育运动基本都按照各级体育行政部门管理下的国家、省市级、业余体校三级训练系统,运动员脱离了教育大环境而进入体育系统内的业余体育学校学习。运动员、教练员普遍以训练为主、学习为辅,轻视文化学习的重要性,导致文化水平普遍不高,认识和分析能力较差,在训练中缺乏主动性和创造性,始终处于被动接受教练指令中。对于网球技术,很多时候如果有能力从力学方面加以分析,对技术动作的理解、掌握和提高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但事实上由于知识和文化的缺乏,运动员往往成为教练的被动模仿和接受者,试想我们的教练水平与国际职业选手本就差距巨大,靠模仿他们还能走多远?另外由于网球项目主要还是以个人项目为主,每个队的正式队员编制也就四、五个,这些队员有的十岁左右就离开了家庭、学校接受全天候的训练,封闭的环境、枯燥的训练、脱离学校的教育对运动员的人格全面发展都带来很大的不利。在美国、西班牙等一些网球发达国家,尽管许多运动员也脱离了正常学校在俱乐部训练,但由于他们自身有很大的自主性并且不脱离社会,一般也都是高中毕业后选择从事专业的网球训练,这时他们对自身也有了较好的规划、有人生的目标,因此都会很好地管理自己并倾情投入。

2.4 运动员培养计划缺乏系统性、针对性

我国的网球训练无论是青少年还是专业队高水平队员,都过分强调击球数量和训练时间的长短、偏重击球技术训练,对运动员整体技战术和体能的训练缺乏长期的规划,导致打法单一、技战术能力欠缺。同时长时间、大强度的枯燥训练不但带来了许多伤病,还消磨了意志、丧失了对网球运动的兴趣,导致许多队员要么早早退役读大学或做陪练,要么在队里混日子。李娜教练卡洛斯对我国青少年训练给出了很好的经验和建议,认为青少年训练大体可以分成五个不同的阶段:6—9岁阶段注重于协调性的练习,鼓励小组课和团队竞争,每周训练最多4次,每次1小时左右,大致50%网球+50%其他运动。10-12岁阶段掌握所有的技术动作,提高技术和战术能力,增强场上基本步伐训练。单、双打数量8-10站。13-14岁阶段理解战术、技术需求,提高体能素质与意志力韧性,形成自己的打法种类。会正确的热身和放松方法,比赛数量大约14站。15-16岁阶段继续提高所有的基本动作,重点加强比赛场景设置,定制训练形式(特定主题)。引进训练时间概念,每周16-17小时训练,加强体能训练。每年比赛14-16站。17-18岁阶段稳定击球阶段,比赛战术成为优先,逐步提高训练质量和强度,加强发球、接发球与第二拍。比赛和比赛场景训练,每周训练18-20小时,全年比赛18-20站。对照卡洛斯各年龄段的训练计划,显然我国选手目前的训练在科学性、针对性方面确实存在很大的差距。

2.5 教练的训练理念、带训水平有待提高

由于我国的专业队教练都由退役运动员担任,尽管有些队员退役后也到高校进行深造,但大都是综合性大学的管理学专业,与体育运动和训练毫无关系,更别说接受体育理论的学习。事实上体育学科没有理论的指导必然会进入训练的误区,对运动强度、运动量的科学把握更是避免运动损伤的必然要求,但我们的教练大都在凭经验进行,既缺乏科学性、针对性,也缺乏趣味性,长此以往除了带给队员伤病还消磨队员的意志和对网球的兴趣,这也是中外教练最大的区别。教练员往往秉承当初我们就是这么过来的思想去要求小球员,而往往缺乏反思:为什么我们当初练得那么苦却没有取得相应的成绩,有些人还满是伤病早早退役。因此教练和管理层应该不断总结和反思要如何转变过去的逼队员练为队员自己主动想练,最大程度地发挥队员的主观能动性,注重队员的心理和意志品质的建设。

2.6 缺少职业化教练团队、后勤科研团队

在国外,一名职业网球运动员就相当于一个商业公司,既有教练团队,还配备有强大的后勤科研团队、经纪人团队。如锦织圭就一直配备有14人之多的团队,其中包括:技术教练、参赛陪同、瑜伽老师、心理教练、媒体负责、营养师、理疗师、经纪人、生物力学研究、体能教练等。但目前我国专业网球队通常男队、女队两个教练,再加后勤或医疗康复人员基本就是全部人员了。教练往往技术、体能一肩挑,事实上,目前我国专业的体能教练是相当少的,而能胜任网球项目的专业体能教练更是少之又少。现代职业网球的特点对体能的要求越来越高,没有经过专业学习的复合型体育人才是很难胜任的,既要懂得如何发展速度、力量、耐力、速度耐力,还需要发展灵敏性、协调性、平衡性、柔韧性等。目前国人大都认为我国的举国体制已经为运动员创造了很好的训练条件了,但其实与国外真正的举国体制差距太远,而这些并不是靠运动员的努力和刻苦能替代的。

总之,目前我国的男子网球水平与国际职业网球差距很大,尽管网球是个人项目,但这些在目前状况下都不是运动员自身能解决的,要缩短与世界网球的差距,需要国家加大投入,中国男子网球职业化改革必须走市场化与自主化道路,完善与改革培养机制,重视教练员队伍建设、重视职业道德对运动员的影响。同时要保障运动员个人权利,力争让运动员走好走顺每个阶段,让网球文化融入到运动员培养的全过程。

[1] 李伟国.中国男子网球竞技水平推进策略研究[J].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14(9).

[2] 朱家明.中国男子竞技网球职业化发展现状研究[J].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2013(11).

[3] 李静.我国网球运动发展现状对策分析[J].体育文化导刊,2013(4).

[4] 陈芸.中日网球的崛起对中国男子网球的启示[J].文化用品与科技,2015(1).

Talking about"the Rise of China's Men's Tennis Lacking Culture"

LIU Dekun
(Shanghai DianJi university,Shanghai 201306,China)

刘德坤(1966-),上海人,本科,副教授,研究方向:体育教学与训练。

猜你喜欢
网球教练运动员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我国优秀运动员商业价值的开发
犀利的机器人教练
贪玩教练
男女运动员各有几名
睡着了
加油
网球运动员肩袖损伤的生物力学分析
运动员
新学期大学生网球装备精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