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以考察重庆市“蓝天行动”为视角

2016-11-27 00:09豆小磊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1期
关键词:环境治理蓝天重庆市

豆小磊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00)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思考
——以考察重庆市“蓝天行动”为视角

豆小磊

(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重庆 400000)

随着我国经济步入新常态,适应经济新常态是一个不可阻挡的趋势,在经济新常态下如何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如何顺应重庆市建设生态文明城市的需要,这是我们面对的并仍待解决的问题。“蓝天行动”作为重庆市的五大环保行动之一,其目标是强化环境治理和生态保护,文章将以重庆市“蓝天行动”为视角,分析重庆市“蓝天行动”取得的成就,探讨重庆市在适应经济新常态的同时加强对生态环境的保护的路径,这对于实现重庆市生态文明城市的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

经济新常态;生态环境;蓝天行动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新理念,生态城市的建设已经成为现代城市发展的目标,重庆市作为一个工业经济为主的城市,是我国中西部地区唯一的直辖市,区位优势突出,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地处“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联结点上,在国家区域发展和国家对外开放格局中具有独特而重要的作用,由于近几年经济增速下降,资源紧张的矛盾日益突出。由于重庆市曾是一个传统的重工业基地,大量的重工业积聚于主城区,导致了大气严重污染,如何在经济新常态下实现重庆市的生态环境保护就成为了一个迫切需要解决的现实问题。重庆市实施“蓝天行动”就是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1 生态环境保护背景与现状

2014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对河南省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以中国当前发展所处的时期和特征总结是战略高度,首次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的概念,其目的是为了保持与增强中国政府在新时期应对各种问题及挑战自信。随着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宏观经济发展方向的转变也会随之影响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生态环境的保护必然将不同于以前。如何在保持经济稳定发展的同时,对生态环境进行有效保护,实现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值得我们思考。

1.1 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

中国自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如今,经济发展速度已经放缓,不可能再像以前一样保持经济高速增长。经济发展新常态是习近平主席对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准确把握的基础上提出的,它强调的是结构稳增长的经济,而不是总量经济。强调的是经济的可持续发展。经济新常态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点:在经济发展速度方面,由高速增长转变为中高速增长;在结构方面,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在动力方面,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对于生态环境保护而言,经济发展的新常态就意味着生态环境的保护面临着新的挑战,首先,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加上中国经济下行压力较大,意味着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环保方面。其次,经济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如何实现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的同时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效益也成为一个问题。最后,如何在生态环境保护路径方面进行创新,使得经济持续发展同时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1.2 生态环境保护现状

环境问题其实就是如何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问题,探讨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我们会发现环境问题是一个社会问题,正是由于人类的不合理行为造成了现在的各种环境问题。在人类意识到环境问题后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针对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进行了相应的行动,从政策法律法规、管理机构等方面对企业等进行了规范性行为,但是环境问题、资源短缺等矛盾问题仍然突出。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主要问题就是如何创新环境治理方式,在经济效益提高的同时,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协调性。

1.3 重庆市生态环境保护现状分析

在经济发展新常态的背景下,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重庆市始终致力于改善环境质量,建设生态文明城市,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现代化建设新格局。重庆市一直坚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城乡环境质量得到了大幅改善,继续实施五大环保行动,即蓝天、碧水、宁静、绿地、田园环保行动。“蓝天行动”是重庆市“十一五”期间的环保行动之一,也是“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之一。“蓝天行动”的主要内容是“四控一增”,即控制燃煤即工业废气污染、控制城市扬尘污染、控制机动车排气污染、控制餐饮油烟及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增强大气污染监管能力。此外,重庆市为了顺应生态文明建设等要求,继续谋划实施五大功能区域发展战略,立足重庆的实际,将全市划分为五大功能区,即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都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区和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采取“面上保护、点上开发”的方式,使得重庆市生态功能不断恢复和加强。

自2005年实施“蓝天行动”以来,通过一系列环保工程和监管措施,使重庆的空气质量得到持续改善,建立起了良好的大气环境,市民们呼吸到了清新的空气,同时也看到了更多的蓝天白云,但是这远远还不够,还存在许多环境的问题。

2 经济新常态下实现生态环境保护的路径分析

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经济新常态并不是环境新常态,即他们认为在经济新常态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上,只要经济增长仍然没有达到一定水平,就依然会对资本有较高的依赖性,生态环境保护就不会取得对经济增长任务的压倒性优势,生态环境的保护并不会取得较大的进步,即我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并不会得到较大的改善。这一观点没有否认生态环境保护地位,他们认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相比之前得到了提高。

经济新常态虽然主要强调的是经济方面发展,但是也不能完全否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生态环境是社会承载能力的基础,没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这种经济发展也是不可持续的。重庆自1997年直辖以来,开始实施环保行动,不仅改善了环境质量,而且还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转型升级,重庆在打造内陆开放高地的同时也在深入实施蓝天环保行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兼顾环境保护的任务,这对我们促进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具有重要的启示,针对经济新常态背景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如何更好的进行生态环境保护,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1 用新思维来看待生态环境保护问题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处于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面临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任务,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同时,经济形势严峻,面临经济下行的压力,遇到了发展的难题,没有更多的资金来投入到环境保护这一领域。所以“十三五”时期的发展目标就是要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在这样的背景下,就需要实现发展方式的转型、实现环境治理观念的转变。

2.1.1 转变发展方式

中国经济在过去的三十年中飞速发展,然而随着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环境污染的问题也变得越来越严重,中国目前已经成为全世界环境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面临着生态环境的保护的迫切需要。随着经济新常态的来临,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粗放型的发展方式已经不能适应市场竞争的需要,在国际竞争中的优势已经被弱化。转变经济发展的方式是必然的选择,重庆在实施“蓝天行动”的同时,也在积极转变发展方式,对重工业污染严重的企业进行治理,并从制度层面进行规范性行为,对工业废气、汽车尾气等进行针对性治理,重庆在转变发展方式的同时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环境污染的程度,进一步贯彻实施了“蓝天行动”。

2.1.2 转变环境治理观念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五位一体,这就体现了在环境治理、经济增长以及社会发展上的整合,面临资源约束、环境污染日益严重、生态系统功能的退化的种种问题,强调生态文明建设是符合发展的需要的。经济新常态就为我们提供了新的环境治理观念,也只有转变了环境治理观念,才能走出生态环境治理的困境。一方面,面临着资源短缺的情况,环境污染的压力在不断增大,另一方面,我国目前处于快速推进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时期,发展是硬道理这是不能否认的,只有在经济下行压力的情况下,坚持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才能为环境治理奠定坚实的经济基础。所以我们既要发展经济同时也要保护生态环境,要实现这两者之间的协调发展。

2.2 正确认识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

坚持发展环保产业:

发展环保产业能够有效的调节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关系,环保产业即指在国民经济结构中,以防治环境污染、改善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为目的而进行的技术产品开发、商业流通、资源利用、信息服务、工程承包等活动的总称。

重庆是全国环保产业发展的三大基地之一,一直致力于发展环保产业,并且坚持把环保产业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联系起来,在发展环保产业同时吸收国内外先进技术经验,这对于重庆的“蓝天行动”的实施起到了推动作用。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本来就面临着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处理好产业结构调整与治理环境污染的关系显得至关重要,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坚持绿色发展,坚持可持续发展,坚持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发展环保产业就是坚持绿色发展的出路。

2.3 坚持不断创新的方式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

发挥舆论监督,扩大公众参与程度: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大众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吗,大众获取信息的方式变得简单而快捷。在互联网+发展的大背景下,可以充分利用社交网络的这个平台来扩大公众对于环保的参与程度,一方面可以加强对社会行为主体的舆论监督,另一方面可以使大众自身参与到环保行动中来,提升环保意识。因此,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国社会经济面临转型升级,其核心是提质增效,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表现出来的不平衡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假如中国长期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会使得公众产生不安。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公众对于生活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任务依然是不可忽视的。充分利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参与的多渠道,提高环境信息的公开程度,让公众随时随地掌握有关环境的最新信息,这样才能有效地提升公众有序参与环境决策的意识,实现全民参与,重庆市环保局就在深入实施五大环保行动的同时,还创建了一个政府与公众之间沟通的平台,其目的就是为了能够及时的对公众的舆论监督作出回应,充分利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发布空气质量等信息,以便让公众对于环保行动提出实用的意见建议。要在经济新常态下更好的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发挥公众的作用是必要的,也只有发挥公众的舆论监督作用,提高公众的有效参与程度,这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公民对于环境质量的信心,并最终提高绿色发展实现生态环境保护。

3 结论

在分析经济新常态下生态环境保护面临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重庆“蓝天行动”为视角展开了分析,重庆从一个污染严重的工业城市到今天的宜居城市,一直在为建设生态文明城市而努力,这对于我们开展各项环保行动具有重要的启示 经济新常态下,就要用新的思维来看待生态环境的保护,转变发展方式与环境治理观念,正确认识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的关系,并坚持以创新的方式来实现生态环境的保护,在经济提质增效的同时,为生态环境问题的解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生态环境保护的任务路漫漫其修远兮,需要政府政策法律法规的支持,这也是这篇文章所没有涉及到的。

[1] 韩永辉.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改进生态效率了吗?[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6年第四期.

[2] 李姝.城市化产业结构调整与环境污染[J].财经问题研究 2011年6月,第6期.

[3] 国合会专题政策研究项目组.促进中国绿色发展的媒体与公众参与政策[J].环境与可持续发展.2014年第20144期,第61-73页.

[4] 张文华.大力发展低碳经济是解决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问题的有效途径[J].对外经贸,经济管理.2011年第12期.

[5] 王颖.经济发展新常态视域下对生态文明建设的思考[J].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研究.

[6] 李志青.经济新常态的环境要义[J].

[7] 黄娟.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生态文明发展道路的思考[J].创新.2016年第1期.

[8] 李仕林.努力实现重庆市环境保护跨越式发展[J].重庆行政.2001,1.

[9] 李蜀庆.调整结构——重庆市发展经济、保护环境的重大战略措施[J].重庆大学学报.1998年第1期.

[10] 赵万里.环境问题、经济新常态与生态文明建设[J].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2015年第4期.

[11] 刘平.以环境保护优化经济增长[J].生态环境与保护.2007年04期.

[12] 张智奎.重庆新阶段环保产业发展的思路[J].重庆行政2003,1.

[13] 张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共生策略[J].财经问题研究.2001年5月第5期.

[14] 钱争鸣.环境管制、产业结构调整与地区经济发展[J].经济学家.2014,07.

豆小磊,西南政法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

X321

A

1672-5832(2016)09-0140-02

猜你喜欢
环境治理蓝天重庆市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我的“闪电”猫
EPC模式水环境治理项目施工噪声环境管理分析
重庆市光海养蜂场
国家乡村环境治理科技创新联盟
城市水环境治理问题及对策探讨
捏泡泡可以减压
陕西生态环境治理体系显现“叠加”效应
拥抱蓝天
人大“年检” 守护鹰城蓝天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