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健身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探讨

2016-11-27 20:30方锦仕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体育运动学校广西南宁530100
运动精品 2016年4期
关键词:大众

方锦仕(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体育运动学校,广西 南宁 530100)



大众健身方法的研究与推广探讨

方锦仕
(广西南宁市武鸣县体育运动学校,广西 南宁 530100)

摘 要:全民健身事业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当前人民生活水平飞速提高的背景下,大众的健康意识有了全新的改观,加强户外体育锻炼,促进体质提高已成为大众的普遍选择。近年来,许多新兴大众健身项目迅速在国内蓬勃兴起,涌现出大量大众化的健身项目。在实现全民健身计划中,普及科学、正确、有效的健身方法,是推广普及大众健身项目的重中之重。能否找到一个满足我国现阶段不同层次大众健身需求的有效途径,形成符合我国实际的大众健身需求满足模式,此乃全民健身计划顺利实施的关键。加强大众健身宣传,引导更多的群众参与到体育锻炼中来,促进全民健身事业更快更好的发展,是全民健身的主要研究内容。通过对现行全民健身方法推广因素、推广途径和现存问题等多方面综合分析,结合全民健身实践,探讨普及科学健身方法的有效措施,为我国全民健身事业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以期能为政府部门的决策提供借鉴,使新兴大众健身项目得到全面的普及和推广,加快全民健身计划的进程。

关键词:大众;健身方法;研究推广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体育健身已经成为人们娱乐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现代人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健身运动是一项通过徒手或利用各种器械,运用专门的动作方式和方法进行锻炼,以锻炼肌肉、增长体力、改善形体和陶冶情操为目的的运动项目。世界卫生组织指出,健康不仅是免于疾病和虚弱,而是保持身体、精神和社会适应方面的完美状态。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脱离贫困的广大城乡居民将对新生活的憧憬逐渐从衣食温饱转移到精神价值追求上来。1995年《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颁布实施,对我国大众体育发展来说,具有划时代、里程碑式的意义。它不仅是有目标、有计划、有任务、有措施的全民健身计划,更是与实现和谐社会目标相配套的社会系统工程。回顾建国60多年来大众健身的历史,不论从形式到内容,大众健身都深深镌刻着时代印记。50年代广播操风行天下,60年代乒乓、游泳声势浩大,70年代长跑运动渐渐兴起,80年代以后武术、旱冰、迪斯科健身舞等时尚健身运动风起云涌,到90年代以后,我国的大众健身开始与世界接轨,跆拳道、搏击、瑜伽、动感单车等健身项目开始落户体育场所。我国体育学者在中国群众体育现状调查与研究中指出,影响社区群众参加体育活动的客观因素中“不懂锻炼方法”占了很大比例,参加体育活动“无人指导”的人口比例为71.27%,这充分显示了我国社区群众体育活动缺乏科学健身方法指导的严峻现实。

1 影响大众健身方法推广的因素

1.1 投入因素:健身场所处于半饥不饱状态

大中城市健身场所建设总量不足,体育器械更新迟滞,学校体育设施开放不到位;县体育场馆严重缺乏,推广体育项目低级单一;乡(镇)村大众健身资源匮乏,大众健身发展缓慢,这种健身场所半饥不饱与大众日益增长的健身需求的矛盾,阻碍了大众体育的健康发展,限制了大众健身方法的全面推广,其核心内因是政府直接拨款用于大众体育的资金投入不足。在城市,以竞技体育为标准建立的体育场所,一直存在着高投入低使用现象,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开展体育活动经费短缺。社区体育尚处于初级发展阶段,组织服务体系不健全,对居民健身科学引导和指导的力度不够。现阶段,大众健身消费意识不足,因而消费水平不高,这也是不投入、少投入的健身项目吸引大众参与率较高的原因。个体私营性质的大众性体育健身俱乐部,在运营成本的制约下,因收费较高而变得“贵族化”,使中低收入的大众群体难涉其中。基层大众健身设施基础薄弱且发展不均,“缺钱少人”是困扰大众健身运动发展的主因。投入才能产出,建立以体育彩票公益金为引导资金、政府及社会力量加大对全民健身工程建设的扶持力度,共同投资建立大众健身资金保障机制、建成室内外结合的体育设施是当务之急,是大众所盼。

1.2 组织因素:服务体系头重脚轻、捉襟见肘

体育社会组织是发展大众体育健身运动的重要力量,组织更广泛的大众参与,形成政府与社会组织的合力,是我国大众健身发展的必然选择。现实中,我国在大众健身服务体系构建和运行中,一直呈现出重城市轻乡村的“头重脚轻”现象,政府机构中从事大众体育健身管理、组织、服务的专业队伍,与日益扩大的健身队伍服务需求严重不符,观念落后、服务滞后、健身项目零散,不能及时组织大众健身群体开展活动,并予以科学引导和技术指导,以致造成健身队伍散漫、盲目、片面和锻炼水平徘徊不前的局面。在健身活动社会化、社区体育多样化的发展趋势下,大众健身服务也应达到规范化的标准。下一步,我国提升大众体育健身的空间在基层的县(区)乡(街道)村(社区),政府如何构建面向大众、面向基层的多元化、效能化的健身服务体系,可谓任重道远。宣传培养基层大众的健身意识,引导培育健身消费群体,着力加强群众体育组织建设,为基层配齐配强专职健身指导员,让体质监测走进基层、跟进基层,以形式各样的群众体育活动,吸引大众加入健身队伍行列,这将是繁荣发展大众健身运动的重中之重。

1.3 科学因素:盲目从众跟风健身,缺少定位

在大众健身活动中,技术引导、技能培训、体质监测、效果评估等环节至关重要,科学是健身的方法手段,也是健身效果的技术支撑。除却大中城市大众健身运动的科学化、规范化、社会化之外,在广大的县(区)乡(街道)村(社区)基层,在经济欠发达的“老少边穷”地区,大众健身运动表现出“六多”:盲目从众跟风健身的多,对身体状况不明的多,运动负荷超量的多,习练项目经常更改的多,造成运动损伤的多,无人指导不参加健身培训的多。这种缺乏指导性、针对性、科学性和准确定位的健身方法,不仅使健身效果大打折扣,而且容易造成运动损伤甚至猝死。不是所有项目适合所有的群体和个体,不同的运动项目、运动方式对人体各器官的功能有不同的影响作用,直接影响着运动健身的效果。开展大众健身运动,既要有明确的健身理念,选择合理的运动项目,也要有适宜的运动方法。运动环境和装备、控制体重与调节营养、运动保健自主手段等等,都是健身者应知应会的健身常识。

2 我国大众健身运动方法推广的途径

2013年8月,国家体育总局公布了《2013年20岁―69岁人群体育健身情况和体质状况抽测工作调查结果》。调查显示,经常参加体育健身活动的人数比以前提高了4.5个百分点,经常参加体育健身的人数比例达到32.7%。本次调查结果显示,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项目在调查的18类大项中均有分布。其中,健步走、跑步、乒羽球等小球类项目和足篮球等大球类项目排在前四位。与以往的调查结果相比,选择健步走和跑步的人数比例有所下降,而选择骑自行车、游泳、街舞以及各种球类项目的健身人数比例上升。由此可见,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的方法,由原来较为集中的健身走、跑步等,逐步转向骑自行车、游泳、街舞以及各类球类活动等。这些数字表明,当前全民性的健身热潮在逐步兴起,体育人口在逐年攀升,城乡居民在选择传统项目锻炼的同时,也渴求新的健身运动项目出现,体现了我国城乡居民参加体育健身项目的丰富多彩,但在健身项目的方法普及和推广上并不尽如人意。尽快普及大众最需要的新兴健身项目和方法,是今后大众健身工作的当务之急。

2.1 健身方法推广的重点是力度和广度

我国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生活方式的转变,为大众健身项目推广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有健身项目就有健身方法,二者相辅相承,推广健身项目要在力度和广度上下大功夫。一是从政府履职方面,要以落实《全民健身条例》、实施《全民健身计划》为推力,推动各级政府履行公共体育服务职责。政府主导、部门协同、社会共同参与,构建全民健身工作格局,这是大众体育压倒一切的任务。二是在完善健身服务体系方面,以满足广大群众多样化的健身需求为落点,按照公益性、基本性、均等性、便利性的要求,不断丰富和完善“以公共体育场地设施、公益体育组织网络、群众性体育活动系统、公益社会体育指导员队伍、健身指导及信息服务系统为支撑和运作评估为基本框架的覆盖全社会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三是在全民健身场地设施建设上,按照国家《“十二五”公共体育设施建设规划》要求,以城市社区、乡镇基层公共体育设施为要点,开辟以政府为主、社会参与的多元资金投入渠道,探索建立市、县(区)、乡(街道)三级投资机制,创新设施建设模式,建成一批数量多、质量优、综合用途广满足不同健身需求的体育设施。四是在健身方法推广上,以开展全民健身活动为载体,扎实开展“一乡一品”“一区一品”“一村一品”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活动。利用开展各类健身活动之机,推广科学健身项目,培训健身方法,普及健身知识,做到既继承传统又推陈出新,既发扬共性又体现特色,既洋为中用又古为今用的一批健身新项目、新方法。

2.2 网络化服务是大众健身方法推广的根基

大众健身方法的推广,要以功能齐全的体育设施为前提,要以开展的健身项目为载体,还要有环环相扣的链式服务为保障。网络化服务的关键在于体育健身组织,有了组织,才能使健身科普、体质测试等服务真正进入社区。社区是集中在一定地域内的家庭间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社会网络,它是社会稳定的基石,大众健身在维系社区居民关系方面有举足轻重的作用。社区不单属于城市,在乡镇基层,随着农村小城镇化建设,一批经合村并居后成立的新社区相继建成,成为农村大众新的健身场所。开展网络化服务,就是要依托社区体育社会化、基层体育阵地化,抓住群众体育组织建设这个枢纽。以行政组织——协会组织——社会团体——民间健身组织编织成的覆盖社会的健身组织网络体系,并在这个体系下,有计划、有组织地开展全民健身活动。在网络化服务中,行政职能部门和各级协会组织是主力,社区指导员、广大健身志愿者是骨干,形成以健身活动场所为点、以行政管理组织为线、以社区健身指导站、村街习练点为面的健身技能推广新格局。尤其在社区健身综合服务中,应借助社区网络化服务体系,定期邀请专家、学者为社区居民开办讲座,面对面讲授健身、体疗、保健等常识,有的放矢选择适宜的健身项目,定期开展社区居民体质测试,为全民健身注入持久的发展活力。

2.3 科学性是大众健身方法推广的核心

上世纪50年代美国运动生理学家卡波维奇提出的“运动处方”说,是大众健身科学化的里程碑式标志。同西方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大众健身运动的研究与教学还有很大差距。大众健身运动的科学化,不仅表现在选择健身项目、运动负荷、运动时间、运动频率方面,还包含膳食营养、体能测试等方面,每个年龄段群体适应什么健身项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定位怎样的健身负荷,都要在遵循科学健身的前提下进行。

2.3.1 健身的自由性与实用性结合

一般而言,健身者在选择健身项目的形式和内容上是自由的,习练的时间、强度也因个人的喜好习惯而定。但从科学健身的角度出发,这种自由性还要服从服务于健身效果,这就决定了健身项目的针对性和健身方法的实用性。健身者的年龄体质、生理机能决定了健身的运动负荷和运动频率,活动剧烈的篮球、乒羽、中长跑等高对抗性项目,适宜青年人;女性以改善形体、增加气质、降脂减肥为目的,适宜选择瑜伽、健美操、秧歌舞等时尚项目。而慢跑、门球、气功、太极拳、广场舞等放松休闲项目,非老年人莫属。习练溜冰、跳马、蹦极等项目能够克服心理障碍;性格孤僻的选择团队运动项目能增强自身活力和与人合作意识,逐渐改变孤僻性格。心理焦虑的从事射击、跳高、击剑能使思维敏捷。

2.3.2 健身的指导性与方向性结合

大众健身具有明确方向和目标。一名健身者,要达到什么健身标准,是减肥降重、瘦身训练,还是保健美体、体疗益寿,自身体质状况如何,适合习练哪些健身项目,活动中应该使用哪些方法,这都离不开科学的健身指导。调查表明,半数以上的健身者期盼有人指导健身锻炼,而目前我国有人指导进行锻炼的健身者比例仅占三分之一,大众体育健身中的指导需求还远远得不到满足。运动处方的出现和运行,较好地解决了健身的指导性和方向性难题。何为运动处方?健身者事先对自身进行系统的健康检查和运动机能测试后,在专业人员指导下,按照自己年龄、性别、爱好、健康、体力、心血管功能状况,量身开出的健身运动方法。医生以处方的形式对健身者的运动种类、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及运动频率进行开单,对症下药地进行锻炼。该处方不仅因人而已,而且遵循人体机能变化的规律,具有很强的目的针对性和明确性,为健身者指明了健身方向。从近年来的实践效果来看,在提高健身功效、康复人体机能、发展健身规模等方面,发挥出不可低估的作用。

3 当前大众健身运动急需解决的问题

3.1 急需唤起全民族的健身意识

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地域宽广,民族众多。因经济、文化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各民族大众对体育健身运动的认识存有差异。因此,加大体育健身宣传,引导大众体育健身消费,唤起全民族的科学健身意识,依然是当前和今后时期大众健身面临的重要任务。一是加大体育传媒宣传力度。利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现代化传媒手段,定时滚动播放体育健身公益广告,开辟大众健身固定宣传板块,制作户外健身宣传标语,让体育健身意识、体育强国观念入心入脑,变成大众的自觉健身行动;二是推出振奋人心、煽动力强的健身口号。学习借鉴德、法、美等西方国家体育宣传的经验,总结我国在北京奥运、全民健身日等宣传活动的成功做法,结合全民健身计划内容,重点策划一批有凝聚力、影响力、感召力的体育健身标语,开办社区宣传栏,加大全民健身科研杂志、书籍的出版量,形成强大的舆论宣传氛围;三是把运动会的举办日变成宣传日。利用国家、省、市、县(区)、乡镇(街道)以及各级体育协会举办运动会健身活动之机,大张旗鼓进行面向大众的体育健身宣传;四是大众体育健身宣传要常年化。各级体育行政机构、社区体育组织把体育健身

宣传纳入年度工作计划,指导员对此担负着进门入户、宣传引导的重任。要把那些老来闲散的“棋牌”人员、蜗居租房的打工一族吸引到健身队伍中来,使之成为我国经常参加锻炼人员的增长点。

3.2 倡导科学健身,完善社会指导员培养制度

随着小康目标的实现,大众对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与日俱增,现有的大众健身活动从形式到内容都不能够满足人们对体育文化的需求。当前现有的全民健身项目如太极拳、广场舞、健身操等都比较适合中老年人,对青少年却缺乏吸引力,严重缺乏改革和创新。为改变大众健身项目这种单调、乏味的状态,政府无疑要加大扶持力度。首先要突出科学健身这一主题,适时建立大众体质监测服务系统,用体质监测结果引导大众关注体质和健身;其次是建立社会体育指导员培养制度,当前社会指导员队伍的不足,已成为制约大众健身的瓶颈因素,严重影响了全民健身计划的普及推广进程,可以尝试职能部门与体育院系合作的办法,健全社会体育指导员与志愿者制度;最后是完善全民健身配套的法规制度,包括考核标准与奖惩制度,应规定全民健身开展的效益是各级领导考核的硬指标,以利于督促检查。

4 结语

我国幅员辽阔,各民族都集成保留了丰富多彩的健身项目,各地要因地制宜,发展突出当地特色的群众健身项目,不要搞“大一统”,做到老少兼顾、群体兼顾,建立不同人群丰富多彩的大众健身项目,以适合各类锻炼者选择。

国民体质监测是衡量全民健身成果和体育事业成就的重要标准,开展全民健身运动,功在眼前,利在今后。各地要有计划地建立大众体质监测的监督机制,以此为全民健身计划的实施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 杨绅,郭锐.河北省大众健身流行项目研究[J].河北体育学院学报,2012,02,6(5):23-24.

[2] 张丽.新型大众健身项目研究-以太极拳为例[J].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3):10-12.

[3] 丁辉.我国大众性体育健身俱乐部的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J].赤峰学院学报,2012,28(8):125-126.

[4] 蔡有志,留森华,陈岭.我国现阶段大众体育活动的特点与对策[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0,23(1):24-26.

[5] 熊斗寅.从国际大众体育发展趋势展望我国全民健身计划的发展前景[J].体育科学,1998,18(2):4-7.

[6] 李晓静.现代生活方式与健身项目推广[J].体育与科学,2009,30(1):54-56.

作者简介:方锦仕(1966-),广西武鸣人,学士,中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运动训练与全民健身。

Study on the Public Fitness Methods and the Promotion Way to It

FANG Jin-shi
(Wuming sports school of Nanning,Nanning 530100,Guangxi,China)

Abstract:Through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of the promoting factors,the promotion ways and the exist⁃ing problems of the current national fitness method,combined with the practice of the national fitness,this paper explores on the effective measures to popularize scientific fitness method,to provide theoretical sup⁃port for the development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in China,and provide reference for government decision,to promote the full dissemination and promotion of emerging public fitness activities,and to accelerate the pro⁃cess of the national fitness program.

Keywords:public;fitness method;promotion

猜你喜欢
大众
大众1.5T终于现身 新速腾300TSI
大众偶像
一汽-大众ID.6CROZZ
上汽大众ID.3
一汽-大众上半年销量87.41万辆,上汽大众销量58.76万辆
上汽大众
大众ID.4
上汽大众
大众文艺杂志社
大众武术锻炼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