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重庆群团改革:不再“头重脚轻”了
■ IUD中国政务舆情监测中心
作为全国群团改革试点,重庆市自2015年11月召开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起,正式拉开群团改革试点工作帷幕。市总工会、团市委、市妇联3家市级群团机关和万州区、江北区、渝北区、铜梁区、开县、秀山等6个试点区县先行先试。小半年以来,试点群团机关和区县在健全群团组织体系、加强群团工作基层基础、创新群团工作方式方法、改进群团干部管理、加强党对群团工作的领导等重点领域深入推进改革攻坚,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成效。
总体情况
2015年11月,重庆市委党的群团工作会议召开后,选择工青妇3家市级群团机关和万州、江北、渝北、铜梁、开县、秀山等6个区县先行改革试点。目前试点机关和区县的改革按照计划扎实有序推进,取得了积极进展和初步的成效。
群团机关改革概况
机构改革
形成有专(职)有兼(职)有挂(职)的领导班子,市级群团机关机构编制人员精简,职能进一步转变
工作联动
市工青妇3家机关联手创建服务品牌、联手打造活动阵地、联手进入基层群团服务站、联手联系服务社会组织等,努力解决以往“工作各自为政、工作交叉重复”等问题
改革成效
开展改革试点以来,群团改革从破解突出问题入手,主要在市级群团机关改革、基层群团组织完善、新领域新阶层组织覆盖等几个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
市级群团机关组织建设坚持问题导向
市工青妇机关机构改革,有效解决了“头重脚轻”“叠床架屋”等问题,直接联系服务群众职能进一步强化。
1 调减内设机构30%以上,市总工会调减6个,团市委、市妇联分别调减了4个。在精简机关处室的同时,围绕维权、创新创业和服务社会组织等建立了直接联系服务群众的工作平台,把群团工作推向服务“窗口”
2 精简市级群团机关及所属事业单位编制20%以上,共精简编制250名,全部用于充实区县及以下群团工作力量
3 市工青妇机关共调减专职领导职数7名,调减处级职数15名,同时增加挂兼职领导职数
4 推动群团组织将与基本职责无关的机构剥离移交,如市妇联
将所属幼儿园移交属地管理,将部分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
群团机关领导班子特点突出
市工青妇的领导班子,打破了年龄、学历、身份、职级壁垒,实现了专兼挂成员的合理搭配和各行业各领域的广泛代表性。
选派挂兼职干部特点
1 突出基层导向,主要从村社、镇街、企业、学校等基层一线或新领域新阶层群众代表中选拔
2 突出群众性,把“知群众、懂群众、爱群众”作为人选重要标准,选拔的都是在群众中口碑好、懂得群众语言和习惯、了解群众愿望心声、善做会做群众工作的优秀人才
3 突出代表性,既有普通农民、工人,又有科技创新人才等,涉及各行各业人才代表
“党建带群建”成果颇丰
试点区县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集中的工业园区、创客园区、孵化园、专业市场、商圈、楼宇、重大项目工地等区域,按照“党建带群建”的要求,依托党群服务中心,设立了一批基层群团服务站,紧贴群众需求,服务内容实在,受到群众广泛好评。
群团服务站重点服务项目
1 为群众提供政策宣传、教育培训、困难帮扶、维权服务、文体娱乐、咨询援助、全天候接待等服务
2 吸收职工、青年入会入团,引导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建立群团组织
3 服务引导社会组织和群众参与社会事务管理,为群众参与基层自治提供平台
产业工会改革效果明显
1 组织体系由封闭式向开放性转变。产业工会工作触角延伸到相同或相近领域的非公企业和行业协会
2 管理模式由单一式向多元性转变,领导班子成员全部由选举产生
3 运行机制由行政式向民主性转变,充分吸纳职工群众和基层工会的意见
4 活动方式由指令式向群众性改变,为职工提供更多精准、对路的服务
岗位设置创新
问题:群团组织头重脚轻、基层基础薄弱的问题,反映在乡镇(街道)一级主要是缺乏专职群团工作人员,群团工作一般由其他岗位的人员兼任。
改革举措:设立乡镇(街道)群团工作综合岗位
在试点区县设立乡镇(街道)群团工作综合岗后,有效解决了乡镇(街道)没有专人履行群团工作职责的问题。同时,每个乡镇(街道)设置几个群团工作综合岗位、怎样设置,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的,以满足有专人履行工青妇岗位职责的问题。
1 万州区将党建办改为党群办并明确1-2名工作人员
2 江北区在部分乡(街)党政办公室设置群团工作综合岗位
3 铜梁区在乡镇(街道)党政办(党建办)增设群团工作综合岗位,人口2万人以下镇至少明确1-2名,2万人以上镇街明确2-3名专职群团干事
改革举措:工会改革中打造新型产业工会
产业工会改革核心是实行委员会制,推行扁平化管理,增强广泛性和代表性。
1 打破市产业工会过去仅联系、服务、指导市直属企事业单位工会、只在国有企事业单位工会自我循环的现状
2 产业工会领导由原来市总工会党组直接任命产生,转变为现在的产业工会成员全部由选举产生
3 重新明确产业工会机关角色定位,探索建立重大事项征求意见制度
4 充分发挥产业工会代表、委员、常委和班子成员在直接联系服务职工中的桥梁纽带作用,建立基层联系点、职工需求调查和诉求反馈回应、依靠职工群众推进工作制度
机构设置创新
为了解决群团组织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等新领域新阶层没有有效覆盖等问题,重庆市重点在以下5个方面进行了探索。
在建有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同步建立群团组织
江北区在816个建有党组织的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同步建立了群团组织
建立区域化党群组织体系
在工业园区、商圈、楼宇、专业市场等重点领域,依托区域党组织,同步建立区域工会、共青团、妇联等区域群团组织
群团组织依法依规推进组织延伸和覆盖
推动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普遍建立工会,25人以上的单独建立工会委员会,25人以下的建立联合基层工会
推进群团工作覆盖
在不具备单独建群团基层组织条件的区域,搭建基层群团服务站等联系服务群众的一线窗口和工作平台,消除服务盲区
一些试点区县探索实行群建工作激励机制,鼓励非公经济和社会组织建立群团组织
机制创新
重庆市在群团改革中,推动群团组织适应新形势、新环境,创新群团工作“四大机制”,着力增强群团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创新活动开展机制
努力做到“以群众为中心、让群众当主角、由群众说了算”。例如,市总工会探索让社会各界(含单位、个人)推荐重庆五一劳动奖状(奖章)、工人先锋号候选单位(人员)
创新工作评价机制
把群众是否满意作为检验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手段。团市委将青年创新创业、市民学校等工作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民调,结果作为年终考核的重要依据
创新群团工作社会化动员机制
更多地用社会力量来加强群团工作。市妇联采取项目社会化招标的方式,将13项专业化服务项目公开招标,吸引和动员社会组织参与
创新服务群众品牌联手打造机制
整合资源增强服务实效。由市工青妇联手打造的“技能提升”、市民学校、“爱心童享”、“法律援助”等工作品牌,影响力逐步显现,得到群众的普遍点赞
管理创新
重庆市委组织部印发了《重庆市群团机关挂(兼)职干部管理暂行办法》。在职务安排、挂兼职期限、日常管理、考核和退出机制等方面都做了具体部署。
全面推开
在试点基础上,重庆市委决定4月上旬在全市全面推开群团改革工作
4月起,市工商联、市科协等13个群团机关、先期未纳入试点的其他区县和两江新区、万盛经开区,将借鉴先行试点部门和区县经验,结合各自特点和自身实际推进改革
初步安排7月中旬对群团改革情况进行中期评估,9月下旬所有市级群团机关和区县形成群团改革总结报告,11月中旬对群团改革试点进行全面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