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宇轩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四川 成都 618000)
浅谈如何拉近演员与角色的距离
毛宇轩
(四川师范大学影视与传媒学院 四川 成都 618000)
生活体验是演活人物、塑造成功的舞台形象的基础。舞台上的艺术创造,来自演员平日对人物的体验;一个好的演员,必须具备丰富的生活体验、精深的表演技巧、全方位的舞台修养;表演时既要含蓄有要有分寸感。
戏剧;演员;角色;自身;距离;形象
演员与角色的距离一般状态下是介于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所主张的体验或共情与布莱希特所主张的间离之间,这种距离由角色制所决定的。同时它又受到两种反方向的力量作用,一种是戏剧内向化的力量,某些演员可以通过体察和感受角色来缩小这种距离,使表演达到入情而传神的境界。另一种则是技艺外向化的力量,它使戏曲演员和角色的距离扩大,这在近代以来戏曲发展中越来越严重,甚至溢出脚色制的边界,使创造角色成为展示技艺的手段。演员在戏剧表演中,舞台人物的形象塑造是整个演出十分重要的一环。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的主要观点是演员塑造人物形象是由十分充分的生活体验,加上对角色生活年代、背景、社会主流价值形态等一系列所处环境的理解,以及对该剧作者创作时的思想路线,人物设定等等内容去深入了解人物形象,由内而外的带出,从而塑造出一个活生生、血淋淋,在舞台上站的住的形象。笔者就以自身的表演经历和表演学习为基础,就演员在人物形象塑造时应把握的几个方面粗谈一些看法。
艺术来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生活体验是演员在整个演绎生涯中十分重要的环节,没有十足的生活经验作为基础,根本不可能塑造成功的舞台形象,跟谈不上“演活”人物。如果缺乏对塑造人物生活的理解体验,就会造成一种类似看图说话,鹦鹉学舌式的表演。以自己为例,在刚进入表演学习时,表演程式可以符合规范要求,能够很好的按照台本进行形象塑造,语言塑造等。“复制”出人物。但是这个人物塑造出来却没有鲜活的生命力,在舞台上“立”不住,在根本意义上来说,这根本不能算的上是表演,而仅仅是这就是所谓的“程式化”的表演,那个阶段的表演显得十分的僵硬,甚至只能算是站在舞台上念剧本。
例如在笔者曾饰演话剧《楼梯的故事》费尔南多这一角色,在该剧的一幕和二幕之间,隐藏着许多幕间信息。费尔南多和大家的关系进展,十年时间中所经历的种种事件,在创业过程中所受到的磨练等等一系列十分丰富的隐藏信息,作为演员应该进行二度创作。在练习时可以就依据文本所给出的一系列信息,排演一些自己根据剧本的理解所创作出来的一些剧本上所没有写出来的一些段子。其实这些片段练习在很大程度上对后期正式排练进行了很大的帮助。通过这样的方式去加深了许多对人物的理解,在后期的排练当中我们就可以很自然很顺利的由内而外的带出对本场戏的创作。
著名表演艺术家、四大名旦之一的荀慧生先生说:“演戏要 真,假戏真做,想要把角色演好,演像,首先需要自己心里有”。因此,演员要拉近和角色间的距离一定要有丰富的生活体验作为基础,再加上对剧本的深入拜读才能更好的进行人物创作,从而自然的演出,给观众带来一种自然,舒适的体验。
所谓交流,是指演员在行动中与行动的对象包括自身在思想、感情、目的和欲求上的相互给予、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也就是演员与行动的对象之间的接受与给予、刺激所相互所作出的反应。
交流从形式上可以分为:自我交流、与想象的对象交流、与同演者交流以及在电影或电视剧表演中的无对象交流等等。
2.1 自我交流
自我交流是演员在行动中与自己的思想、情感之间的交流。在《康熙王朝》中,康熙帝朝上训斥群臣,他在理智上告诫自己一定要坚决,但是内心又是多么心痛与失落,面对自己的骨肉皇子和朝廷重臣他又不得不下定决心整顿风气,这是他在理智与情感上的矛盾,实际上就形成了自我交流。
2.2 与想象的对象进行交流。
与想象的对象交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属于自我交流,但这与前面所说的自我交流不同的是自我交流的客体是在演员的内心里进行的,而想象的对象交流则是与外部的幻象进行的。就像哈姆雷特与母亲的对白当中,在黑夜的城头上看到了自己父亲的鬼魂,与其对话进行交流就属于在与想象的对象进行交流。
2.3 和对手间的交流
而在表演当中,最主要的交流形式是和对手间的交流。这种交流是在相互行动中进行的,所以也有人把这种交流称之为“相互行动”。演戏演戏,演的就是人物与人物之间的关系,一场成功的演出,如果演员与同表演者之间没有交流,那就不可能完美的诠释出人物与人物间的关系,从而达到所预期的效果。
2.4 与观众的交流
此外,在表演中还存在着与观众的交流。一般来说,与观众的交流主要是通过演员的自我交流与同表演者之间的交流来完成的。但是在现代的一些戏剧影视作品,以及主持人艺术等等的方面,更加要求表演者与观众有着直接的交流,从而活跃气氛,带动观众。在进行这种交流时,演员就要把观众作为自己的行动对象,像与同表演者交流一样来进行相互之间的交流。
交流不是只在形式上的交流,你看我一下,我骂你一句,你打我一下。交流必须有真实的交流内容,这种交流必须得建立在表演者对剧本、角色、人物关系、时代背景、矛盾冲突等一系列全面深刻的理解与分析基础上的。在这样的“当下”角色该如何与自己交流,与幻想交流,与角色身边的人事物进行交流。当我们分析的越透彻,理解的越准确,对人物的拿捏就更加得当,更加贴近角色的真实状态,真正的表演中进行创作时,可能你自己都会有意想不到的画龙点睛之笔,完成成功的角色塑造。
[1] 高鑫,周文.电视艺术概论[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
[2] 林洪洞.表演艺术教程——演员学习手册[M].北京: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出版,2000.
[3] 李锦云.表演心理学[M].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北京公司,2007.
[4] 徐帆,徐舫州.电视策划与写作十讲[M].浙江:浙江大学出版社,2009
[5] 徐莉,毕凤飞.主持人的口语表达艺术[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3.
[6] 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
[7] 斯坦尼拉夫斯基.演员的自我修养[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
[8] 梁伯龙.电视表演学[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1.
[9] 关瀛.演员创作素质训练[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社,2003.
J912
A
1672-5832(2016)09-008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