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探讨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
蒋婷婷
(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00)
随着全球经济的飞速发展,金融工具交易品种日益丰富,金融工具的创新速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公允价值的发展为金融工具计量带来了深刻的变革,同时也承担着巨大的考验。2008年金融危机爆发后,人们对金融资产公允价值的相关性提出了质疑,国际会计准则制定机构对金融工具会计准则进行大幅度的修订。在我国会计准则和国际趋于渐近的状况下,2014年,财政部对我国具体会计准则第37号进行了修订。文章对新修订的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应用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建议。
公允价值;金融工具;应用
1.1 公允价值的定义
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IASB),将公允价值定义为:“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需支付的价格。”资产和负债是会计计量的主要对象,所以,公允价值的定义主要关注的是资产和负债,其定义也适应于主体自身以公允价值计量的权益工具。
1.2 金融工具的定义
金融工具是金融学中的一个概念,是指资金融通的工具。会计学上的金融工具定义是从金融学中引申过来的。对于金融工具的定义,财务会计准则委员会(FASB)的定义认为“一项金融工具可定义为现金、一个主体的权益证券或是一项合约,该合约必须同时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要求一个主体承担下列约定的义务:交付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给另一主体,或在潜在不利情况下与另一主体交换金融工具;二是给予另一主体约定权利,从一个主体收取现金或其他金融工具,或在潜在有利的条件下与另一主体交换金融工具。”
新会计准则采用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主要是为了适应我国逐步成熟的资本市场。但由于我国准则制定与其实践还存在一定的距离,公允价值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企业盈余管理的工具,新会计准则在进行公允价值的确定时,对其可能存在的公允性进行充分的关注,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的抑制企业进行盈余管理的冲动。从另一个角度出发,公允价值计量属性为企业盈余管理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所以从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计量属性的角度来考虑,运用公允价值对企业进行盈余管理是一把“双刃剑”。
会计准则对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的规定存在三个层次,一是存在活跃的交易市场作为交易价格的参考。二是如果没有活跃的市场可以参考,那么可以选择类似的市场交易价格作为公允价值的参考依据。三是以上都不存在的情况下,可采用估值技术确定其公允价值。前两个层次较为容易把握并有较为确定的衡量标准,但第三个层次,要依靠专卖的模型进行估值运用,而估值模型可供选择的较多,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选择,这样的情况下其公允性就难以保证。
公允价值计量在金融工具中的运用仍将较长时间的处于一个探索前进、不断完善的阶段,而在讨论了其目前的现状及随其产生的相关问题之后,对公允价值在未来金融工具中的运用前景提出几点建议。
3.1 加强对金融市场的监管
金融危机的爆发集中反映出我国的金融监督管理方面存在的严重不足,通过总结金融危机对企业的影响可以有效地提供监督管理水平。随着全球金融市场一体化进程的加快,金融行业的脆弱性也得以全面地暴露。在市场繁荣时,金融业可以在全球范围内进行资金融通;而在市场风险出现时,所爆发的金融危机将在全球市场中进行蔓延。当前,与国际市场相比较,我国金融市场化程度还不高,金融市场还处于起步和完善阶段,但发展较为快速,并和全球发达的金融市场不断地融合。这种情况下,金融监管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与公允价值相联系的金融衍生品,更是要加倍留意。具体来说,就是要结合我国金融工具的公允性的特点,加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的建立,不断地完善相应的监督管理的数据,为金融监督管理提供技术参数和数据,促进金融市场的发展。
3.2 加强风险监管完善监管法规
公允价值计量所呈现的信息的准确性对于投资者而言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为了确保公允价值会计信息的客观性、科学性与完整性就必须建立健全相应的信息披露机制和完善风险监督法规。
3.3 加强专业人才的素质培养
公允价值计量的复杂性要求会计人员必须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为了应对公允价值计量提出的高标准和高要求,政府和企业就应当对会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的过程中既要确保会计人员了解公允价值的相关流程和规章制度也需要对其进行公允价值计量的业务知识的培训,以便其能掌握各种知识应对复杂的公允价值计量。
3.4 加强企业内部控制建设
金融工具由于具有风险性的特点,为了加强金融工具的风险管理,建立和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企业应该根据自身行业发展的特点以及公司自身发展和风险偏好情况,确定金融工具总体的业务目标和战略。其次,设立独立的风险管理和估值部门,风险管理部门应该严格遵守内部控制制度,充分认识到金融工具的潜在风险,对于公允价值的确定应严格按照估值程序执行,并建立估值决策的事后评估制度,以防止出现估值偏见。再次,管理层应重视对内部控制机制实施监管。管理层应明确金融工具风险管理各部分工作的内容和责任,并以此对风险管理人员的工作进行监督和考核。
在金融工具的计量中,由于历史成本的自身缺陷,公允价值应运而生,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金融工具的计量问题。但是,分析当前业界应用的具体情况,我国金融企业领域虽基本都遵循新的会计准则,以公允价值计量金融工具,但是还存在着很多如上所述的障碍和问题,其应用仍需我们不断地研究和探索,找出对应的方式和策略确保公允价值能够发挥其真正的作用,为我国经济做出贡献,让我国的会计准则越来越走向国际化。
[1] 申山宏.公允价值回归:新会计准则视角下的金融工具计量及其运用[J].税收经济研究,2015(91):88-90
[2] 梁金祥.金融工具计量中的公允价值应用研究[J].时代金融,2014(558):61
[3] 王璞.公允价值在我国金融工具中的应用及影响研究[D].大连交通大学,2014
[4] 黄瑞英.探讨公允价值在金融工具中的应用[J].经济师,2015(6):75-78
蒋婷婷(1986-),女,汉族,四川彭山,西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在职研究生在读,就职于宏信证券有限责任公司,研究方向:会计学。
F233
A
1672-5832(2016)09-029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