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高校公共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矛盾

2016-11-26 09:07李镇宏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2期
关键词:科研矛盾教学

李镇宏

摘 要: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 ,但是在贯彻落实这一原则时却是矛盾重重。 而对于高等院校中以教学为主要工作任务的公共课教师而言,应该如何协调好教学与科研关系? 本文在分析高校公共课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的矛盾关系的基础 上,针对性地提出了一些建议。

关键词:公共课教师 教学 科研 矛盾

19 世纪初,洪堡以新人文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德国柏林创办了洪堡大学,提出“教学与科研相统 一”的著名原则,将科研确立为大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如今, 教学与科研相结合是高等教育发展客观规律的论断已经在普通高校得到认可。但是在贯彻落实“教学与科研相 统一”这一原则时,尤其是对高校中教授公共课的教师而言,他们教授的课程一般都是基础性课程,难以进行深入研究,但在职称、课题申报等方面要求与其他专业课教师完全相同。所以高校公共课教师面对越来越复杂的教学与科研的关系,该如何处理?本文提出了一些分析和建议,希望能对广大高等院校的公共课教师起到一定的帮助作用。

1 高校公共课教师在教学与科研中的矛盾关系

1.1 教学自主意识薄弱与科研自主意识强的矛盾

从根本上来说教学活动和科学研究是性质、目的、过程完全不同的两种活动。教学主要是通过课堂对学生传授已知的知识,因而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知识的教学语言结构组织和教学方法上,是一种单方面灌输性行为;科学研究则是面对某些未知问题进行探索与创新或者是从已知问题里再进行科学、系统的衍生,它是为了解决实际问题并促进科学发展而存在的。因此,对这两种活动的评价体系也不一样。在当今的高等教育体制下,科研成果可以简单、明了的量化指标来考核其成果及效果,而教学成果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则很难形成一个统一、客观、科学的量化标准。再者,两种活动的投入产出比不一样,对教学的投入要经过较长的时间和精力才有可能初见成效。时间的长短出于公共课的客观条件无法界定,而科研成果更容易受到各方面的关注。因此,公共课教师出于自身的工作性质需要对教学方法及能力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从而导致许多公共课教师无可避免地存在轻科研、重教学的现象。

1.2科研与教学时间分配的矛盾

这是与上一矛盾密切相连的矛盾。如果说上一矛盾是思想上的表现,那么这一矛盾则是客观条件冲突上的表现。当今大数据时代各领域的知识日新月异,高校教师想要立足于知识前沿,就必须全身心地专注于科学研究,需要不断摸索和创新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汲取最新的科研成果,否则就会掉队落伍。但与此同时,要想成为一名合格的高校公共课教师,也必须与时俱进,除了及时更新升级自己的知识内涵,更关键的是要不断改进课堂的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而无论想要把两种工作中的任何一项做好,都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与精力。可是人的时间毕竟是有限的,如果用于改进教学方式方法的时间多,那么用在科研上的时间必然就少,反之亦然。这种客观的矛盾在高校公共课教师身上尤为突出。加上每个学期学校教务处组织的督导听课、学生评课、试卷抽查,他们还需要投入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应付与教学相关的种种工作。因此,对高校公共课教师而言,教学与科研在时间上的矛盾显得十分突出。

1.3 教学与科研相脱节的矛盾

教学与科研相互脱节是我国高等教育中存在的一个普遍性问题,其具体表现是将主要精力放在教学方式方法改革上,而对教学质量起决定作用的内容更新没有受到足够重视。并且课堂上只侧重于学生对所学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而对公共课本身来说也不可能去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即便教师们主观上希望将教学与科研相结合,但因为教学与科研在时间分配上的矛盾,最终还是无法将教学内容系统地转化为科研内容。这种现状也极大地限制了高校公共课教师特长的发挥。

2 教学与科研的矛盾解决途径研究

2.1 从根本上认识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必要性

要想解决这个矛盾, 首先是要高校公共课教师必须从思想上深刻认识到教学与科研之间的结合关系, 自觉做到教学科研并重。教学与科研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科研促进教学,教学激发科研。科研成果是教学的基础后盾,保证着教学的科学、严谨、方向等特性。而教师把自己的科研成果融入课堂教学中分享给学生的话,也有助于扩大学生的知识面,而不仅局限于书本。同样的,认真教学可以促进教师在已有知识的框架上不断创新,发现新问题,提高科研水平。

2.2 从自身情况出发制定教学与科研安排计划

毫无争议的,任何教师尤其是公共课教师要以教学为基础,以科研为发展路径。教学能力是教师的基本技能要求,首先要过好教学关,否则就是不称职的教师。公共课教师除了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质量之外,通过对教学基本理论和现实问题进行研究,进而尝试发现在教学中可能出现的科学研究路径,这样可以更好地充实教学内容,提高教学质量。另外,从实际出发,公共课教师在自身职称与年龄等不同时间段,教学与科研要有所侧重,须正确把握教学与科研的关系。公共课教师首先要上好课。中级职称时,在把握教学内容前提的需要下,适当对本学科的基本理论问题和教学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开展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适当地融入教学内容中去。等到了副高职称阶段,要教学与科研并重。而评上正高职称之后则要以科研为主,兼顾教学。

2.3 公共课教师的科研要为教学服务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场所,公共课教师的科研主要紧扣教学和本专业学科。把握科研方向,科研可以更好地解决教学中的理论问题,提供学术前沿理论,用科研成果更新教学知识体系。要认识到科研是教学知识创新的源泉。而教学为科研提出了明确的目标要求,科研为教学内容的改革服务,做到科研有的放矢。

2.4 公共课教师要加强学术交流

学术合作、学术交流与合作既包括与校内同事之间的交流合作,也包括与校外乃至国外同行的交流合作。通过这些交流与合作,公共课教师可以更快、更好地了解并学习到国内外的学术成果,也可以学习到国内高校教学与科研结合的先进方法,从而涤新自我。教师把这些交流合作的成果带到课堂上,不仅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增添课堂活力,还可以潜移默化地把学生带到科研中来,从而更有效地促进教学。

2.5 学校层面的条件创造

由于公共课教师授课对象是全校学生,从某个方面来说,其水平的高低直接体现了一个学校的层次。所以,学校或学院应积极创造条件,为公共课教师创造考研、攻博,在职攻读研究生课程等重新学习的机会,制定相关的规章制度,激励公共课教师积极申请出国学习,参加国内外的学术交流等形式的进修、培训。并划出相应的培训经费项目支持,把培训时间按适合的比例折算成一定的额定工作量等,从而提高公共课教师的整体素质。

3 结束语

公共课教学水平的提高,关键在于任课教师素质的提高,而教师素质的提高则依靠教师科研能力、理论水平的不断攀升。在公共课教学实践中,教师把发现的问题,学生遇到的难点、重点等综合在一起,作为自己开展科学研究的预期目的,参考相关资料,借鉴国内外的最新研究成果和研究方法进行知识升级。另一方面依靠学校或学院提供的宽松、良好的科研环境,拓宽自己的知识面,掌握教学的前沿和研究动态,提升教师自身的理论水平,不断更新和充实自我。更好地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深化高校教育教学体制改革。

参考文献:

[1]黄昌清,田维坚,冯桂兰等.青年博士教师协调好教学与科研关系的思考[J].科技信息,2009(12):8.

[2]刘明生,宋平.高校年轻教师为师之道[J].教育研究,2010(1):100-103.

[3]吴庆军.高师院校数学教育中的教学与科研[J].中国成人教育,2005.

[4]王鹏,冯定.我们青年教师应如何协调教学和科研[J].现代教育管 理与教学,2008,10(5):1- 2.

[5]林建成,陈树文.政治理论课教师教学与科研的矛盾及其解决途径[J].中国高教研究,2015(3):87- 88.

[6]王永强.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对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提高[J].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21(2):125- 126.

责任编辑 刘晓露

猜你喜欢
科研矛盾教学
矛盾的我
“矛盾多发”可怕吗?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大学教学与科研关系的再辨识
教育行动研究可促进中小学教师科研发展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
恋爱中能否一直让着对方
解析对矛盾观点的几个“是否意味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