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与情景小品项目教学实践探索

2016-11-26 09:26陈艳
云南教育·高等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需求分析项目教学

陈艳

摘 要:在交际教学法的影响下,角色扮演类任务在语言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中广泛运用,目前国内各层次的英语教科书均有角色扮演类任务,但大多是孤立的功能性语句和简单交际任务的结合,缺乏对社会文化范畴的整体性认识和对人物深层心理活动与动机的关照。本文基于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的思想,对学生进行需求分析,探索将孤立的功能性语句融入逻辑连贯的剧情中,期望由此提高学生对社会文化范畴的整体性认识。

关键词:戏剧与情景小品 需求分析 项目教学

引言

在交际教学法的影响下,角色扮演类任务在语言教学,尤其是口语教学中广泛运用,目前国内各层次的英语教科书均有角色扮演类任务,但大多是孤立的功能性语句和简单交际任务的结合,缺乏对社会文化范畴的整体性认识和对人物深层心理活动和动机的关照,而对社会文化范畴的整体性认识和对人物深层心理活动和动机的关注正呼应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分析中大语篇的思想,即语篇不是封闭孤立的文本,而是受到社会文化范畴的广义语篇的影响(Martin, 2007)。

近年来,戏剧表演和情景剧表演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开始受到部分英语教师的关注,研究涉及戏剧表演在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中的有效性(曹新宇、王宏林,2010),从戏剧表演看大学生跨文化能力的培养(刘美兰,2005)等,有研究者将戏剧表演教学法看作交互式英语教学的新途径(邵旭,2011),或者更具体地研究英语短剧潜在课程排演的技能指导。

关于戏剧教学模式,Fraida Dubin与Elite Olstain 在Course Design(2002:135-136)一书中提出角色扮演类任务在语言教学中对学习者产生积极的影响。本文的选题正是在系统功能语言学语篇思想的指导下,基于戏剧教学模式这一全局观,探索更为有效的英语听说教学模式,而以往语篇分析多运用于阅读和写作教学。将孤立的功能性语句融入逻辑连贯的剧情中,有利于提高学习者对社会文化范畴的整体性认识。戏剧项目和情景小品的教学模式能够通过在逻辑上有密切关联的情景和情节帮助学习者将语法、词汇、功能结构等语言要素与现实生活场景和实物以及抽象思维活动(如心理状态、动机等)之间建立起意义关联,从而提高学习者听说技能的学习效果。

1 需求分析和学习情况调查

1.1 调查目的与方法

课程设置必须基于需求分析,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也体现在需求分析上。需求分析是决定课程设置成败的关键,它包括目标需求(target needs)和学习需求(learning needs)。学习需求分析要求学习者在未来的社会文化和工作情景中必须掌握的语言知识与技能,包括掌握的顺序、方法等,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分析才能准确把握课程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单胜江,2011)。

为了解大学英语听说课上“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开展的情况,学生的需求程度和存在的困难,我们于2015年12月对云南大学2014级非英语专业I级和II级起点班的学生发放300份问卷并进行访谈。根据调查需要,问卷设计了12个问题,其中单项选择题4个,多项选择题4个,排序题2个,简答题2个。单项选择题(题1,题2,题3,题4),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对戏剧和情景小品作为大学英语口语活动形式的认可程度、目前戏剧和情景小品活动在口语课堂上开展的情况,包括活动的频率、学生的参与程度和教师对戏剧和情景小品活动的要求是否明确。多项选择题(题5,题7,题9,题10),内容主要针对目前学生参与戏剧和情景小品活动所存在的困难、戏剧和情景小品活动对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学习)的作用,学生希望开展什么内容的戏剧和情景小品活动等。排序题(题8,题10),内容主要针对学生对戏剧或情景小品表演中常见毛病的认识和学生最需要英语教师在哪些方面提供帮助。简答题的设置,目的是了解学生对目前所在大学英语听说课最满意的教学活动或环节,以及最希望开展什么样的课堂活动。我们共收回有效问卷268份(其中I级起点班155份, II级起点班113份)。此外,我们还对部分被调查者进行了访谈,下面我们根据访谈和问卷调查结果展开讨论。

1.2 调查的结果与讨论

1.2.1 学生对“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需求明确

问卷题2是针对学生是否有“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的相关需求而设置的,调查发现,有近10%的学生认为“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对英语学习非常重要,另外54%的学生认为重要,还用其他28%的学生虽然不清楚是否重要,但认为应该有用,与此相比,只有8%的学生认为“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对英语学习没有用,或不重要。说明绝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学生都希望开展“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

对于戏剧或情景小品与其他口语活动主要的不同之处(题7,多选):60%的学生认为情节完整性不同;45%认为难易程度不同;61%认为真实感不同;62%认为参与度不同;37%认为语言规范性不同;3.5%提出其他,例如难易度不同等。这一结果表明,受访学生赞同“戏剧或情景小品”,因为它比其他口语活动情节更完整、更有真实感,因而参与度也会更高。

问卷题9是多选题,主要针对学生如何看待“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对英语学习(尤其是口语学习)的作用。答案主要集中在选项C、D、E,分别为:有助于提高英语口头表达的熟练程度87%、有助于提高交流技巧79%和有助于提高文化意识71%。而认为没有什么作用的同学不到2%,表明学生对“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需求明确。

1.2.2 目前,规范的“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模式尚未形成

问卷题1、3、4主要针对“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在口语课堂上开展的情况。调查发现,不同班级“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的开展没有形成规律。在II级起点班受访的113名学生中,表示每个单元开展一次的占24%,而在I级起点班的155名学生中,这一比例仅为2%,在所有受访对象中,45%的学生表示所在班级有时开展,有时不开展此类活动。

当被问到听说课老师在布置戏剧或情景小品表演时是否有明确要求时,I级起点班的受访对象中较为集中的选择是32%的学生表示偶尔有,24%的学生表示基本没有。与此不同,II级起点班的受访对象中,43%的学生表示每次都有,而19%表示时常有。

对于“戏剧与情景小品”活动的参与度情况,受访对象中,II级起点班的学生有34.5%选择“绝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参与活动”,26%选择“大部分同学没有什么积极性,只有个别同学主动发言”,而I级起点班的情况则是25%的学生选择“绝大部分同学都积极参与活动” 34%选择“大部分同学没有积极性,只有个别同学主动发言”。其余选项在两种班级中的比例如表1所示:

1.2.3 学习困难,期望得到的指导和感兴趣的教学内容

问卷题5和题10主要针对目前学生参与“戏剧和情景小品”活动存在的困难和学生希望开展什么内容的戏剧和情景小品活动。对于在参与戏剧或情景小品表演的过程遇到的困难(多选题),I级起点班和II级起点班的情况一致,最集中的是B.欠缺相关的文化背景或知识,占54%(平均百分比);D.词汇量不够49%(平均百分比);E.不能用英语准确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意图,占59%(平均百分比),另外还有35%的学生选择C.听不太懂其他参与者的表达;11%选择A.不清楚活动要求和目的。学生希望“戏剧或情景小品”的内容 (可多选)依次为:A.英美经典剧目,76%;E.与学生学习和生活息息相关的情景剧,62%; D.学生的原创剧,59%;C.搞笑剧,48%;B.中文经典剧目,40%。另外还有学生认为,戏剧或情景小品表演中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参加演出的同学从始至终照着稿子念,或者说话没有感情,主要角色之间的台词分配严重不均匀等。针对常见的毛病,期望得到的指导依次是:明确的任务要求,教师能提供相关文化背景知识,包括词汇表达等,另外还包括:活动内容有新意且兼具现实意义,及时的点评和反馈,各个环节时间节奏的把控等。

2 “戏剧与情景小品”项目教学模式

2.1 目标定位

“戏剧与情景小品”作为大学英语听说课常规的教学活动,不仅具有可行性,而且非常必要。现行的大学英语教学一般分为听说和读写两种课程,配套的统编教材虽然选材多样,注重文化意识,但学生在对相关话题进行讨论时,或就相关情景进行角色扮演时却常常困难重重,要么三缄其口,要么言之无物,或是词不达意,敷衍了事,没有达到提高口语交流效果的目的。造成这一状况的原因包括:

第一,主流的语言教材在语言输入环节的素材多以第三人称叙述或议论为主,虽然语言精准性高,却始终多少存在距离感,学生难以快速转化为有效的产出,因而挫伤了积极性。

第二,几乎所有听说教材都按不同情景或表达需求,提供功能语句和常用词汇与表达,但所设计的活动任务主要侧重语言操练,忽略交流深度(真实的情感表达)、语篇的完整性和会话策略的丰富程度。

2.2 课堂教学:项目教学模式

“戏剧与情景小品”课堂教学主要采用项目教学形式开展,体现为学生合作完成一个10分钟左右的现场表演或微电影制作,并且提交一份中英文脚本和300词左右的观剧导读。由此,学生体验到“戏剧与情景小品”创作的整个过程,分工协作,各司其职,分阶段完成各个重要环节,包括选择剧本、研读剧本、任务分配(设计场景、角色分配、撰写观剧导读)、排练、汇报表演、反思,并且体验各个环节的阶段性成果。选用经典剧本的项目组要先细读文本,在教师的指导下深入理解剧本的内文本和外文本意义,之后确定所选场景能够展现项目组对所选剧本的深度理解。对教师来说,在指导项目组学生细读经典剧本的过程中,为了进行有效指导,需要先掌握一定的文本分析理论和操作方法,并且通过不断学习提升自我的人文素养,才能确保为学生提供正确而有启发的指导。采用原创剧本的项目组,所选剧本应当更具有现实意义,教师应该引导学生打开视野,不要仅局限于学生自己的日常生活,更要聚焦身边发生的事,尤其是具有社会和时代意义的事务。根据目前试点班级学生的反馈来看,“戏剧与情景小品” 项目教学在激发学生参与度,深化听说活动内容方面效果显著,但具体操作时有几个问题还需深入思考:如何做到科学全面地评价学生的阶段性进步?原创剧本的语言规范性如何把控?

3 结语

我们提出的“戏剧与情景小品” 项目教学,目的是要尽量避免大学英语口语课目前存在的口语活动学生参与度低,活动形式单一,内容较浅且零散、关联度低等问题。该项目教学的实施需要总结经验,不断探索,我们的调查表明:

第一,这是一门符合学生当前英语学习需求的课程,得到绝大部分受访对象的肯定;

第二,与现行教材的口语活动相比,“戏剧与情景小品” 项目更突出内容的深意及其对语言形式选择的影响,有利于从内向外提升语言规范性,避免死记硬背,有利于提升交流实效,保持语言活力。

第三,内容的选择突出经典性和实效性,更符合学生的兴趣和认知水平;

第四,“戏剧与情景小品” 项目教学需要完善科学的评价体系。

随着大学英语听说课程的不断发展,针对教学模式的探讨会更加深入。我们相信“戏剧与情景小品” 项目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领略英语语言文化魅力,并且更积极地参与到活动中,运用英语进行思想交流,在切实提高英语运用能力的同时,提升人文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蔡继刚.中国大学英语教学路在何方[M].上海: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1:164-167.

[2]曹新宇,王宏林.戏剧表演在英语专业语音教学中的有效性研究[J].当代外语研究,2010(12): 55-58.

[3]刘美兰.从英语戏剧表演看大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J].中山大学学报论丛,2005(4):410-413.

[4]邵旭.戏剧表演教学法:交互式英语教学的新途径[J].青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1(6):124-126.

[5]黄金葵.大学英语情景小品与戏剧项目教学模式改革行动研究[J].中国外语教学,2014(1):24-33.

[6]单胜江.专门用途英语教学研究:理论与实践[M]. 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2.

[7]Nunan, D. The Learner-centered Curriculum [M].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8.

[8]Dubin, F. & E.Olstain. Course Design [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 2002.

[9]Martin, J.R. Working with Discourse Meaning beyond the Clause [M]. Beijing: Peking University Press, 2007.

◇责任编辑 张 莹◇

猜你喜欢
需求分析项目教学
研究生公共英语课程改革模式探索
服装设计智能化趋向及模式研究
大学师生需求发展分析
基于UML技术的高校贫困生管理系统建模分析
指挥信息系统模拟训练评估需求分析
以就业为导向,高职教育中《儿童常见病护理》课程教法的实践与研究
应用型本科大学英语后续课程建设之必要性探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基于项目教学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