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瑞
加强高校档案文化建设的新思路
文/李瑞
校园文化是高校在长期教书育人的环境中,所逐步形成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氛围。它也是一种群体性质的文化,以师生员工为主体,是他们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工作中相互作用,彼此影响而形成的一种文化现象。这种文化现象实际上也是他们共同创造出来的一切物质与文化成果,可以概括为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及校园精神文化三个部分。观其本质,新时期高校校园文化所呈现的是其特有的人文环境及文化氛围。而校园的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及校园精神文化这三者是相互依存,共同发展的关系。校园物质文化是看得见的文化,它包括校园的景观、建筑、自然设施、自然环境、教学设施等,也包括校园中工作学习的师生员工。校园的制度文化是指由学校的成员在学习生活,长期办学中所形成的各种行为准则、共同遵守的规章制度及行为规范等。它是学校各项活动正常展开,顺利运行的保障机制。校园精神文化是指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发展和历史沉淀中形成的精神源泉。它表现在淳朴的校风、浓厚的学风、良好的人际关系、师生员工的凝聚力等方面,是校园文化的核心与灵魂。
1、为校园文化的建设提供有价值的理论依据
高校档案是高等教育建设历程中最能提供考察依据的特殊文化资源。它是建校起在学校教学、科研、管理等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形式的历史记录。它具有原始性、真实性、知识性及信息性,同时更兼具有历史的延续性及很强的示范性。高校档案真实客观的记载了学校建设发展的过程,蕴涵了学校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底蕴,及优良的文化传统和严谨的学风。长期累积而成的先进教学管理经验和科研成果更成为学校宝贵的文化财富。因为高校档案是不同历史阶段逐步形成的有利用价值的文件及实物资料,它记载了高校发展过程中的办学理念与办学模式,所以高校档案能够及时有效的提供有用的校园文化历史发展信息。成为高校未来制定方政策,发展规划重要的、最具价值的理论指导依据。它使学校发展少走弯路,对于学校发展具有引领指导作用,更是高校可持续性发展的有力保障。
2、大量档案资信息资源是校园文化建设的指南
高校档案为校园文化建设提供了信息量极大的素材和依据。种类繁多,形式不同的各种载体,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成为取之不竭的信息资源。它不仅是校园里师生在工作学习、生活等方面的见证,更是集中的反映了他们的价值观和人生观。而这种价值观不仅是高校精神文明的产物,更是未来校园文化建设中的集体精神支柱。随着办学历程的延续,它凝聚了高校不同办学时期的精神文化发展,无论是教学档案,还是建设档案在各个高校的管理中,都能够集中体现出学校的精神文化内涵之所在。使学校的师生员工拥有正确的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一所学校在具有了优良的校风和学风后,才能与时俱进的将充满人文情怀的校园文化和历史沉淀得到充分展示。
3、档案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思想教育及学术引领作用
高校档案的校史人物志中记录了学校历代校级领导、专家学者、先进教育工作者、著名校友等一大批知名人士的先进工作事迹,科研成果及生平简介。这些保贵资源是学校人文文化、思想文化及学术文化的精华所在。这种充满人文情怀的思想教育,是高校校园文化建设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同时高校的教学、科研档案更是高校档案中尤为重要的学术文化资源和成果。大量的学术著作、论文、科研成果是广大师生员工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积极挖掘开发出其中适用于校园文化建设的资源,努力提升学校的文化知识、学术氛围。只有建立培养了良好的高校学术氛围,不断激发师生员工的创造钻研精神,调动起科研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才能诞生一批又一批新的学术成果。
1、弘扬历史文化,传承优良传统
高校的档案中保存了大量建校至今的诸多历史文献,是浓缩高校历史最珍贵的史料。这里不包括了许多知名人士,专家学者的题词、手迹、照片、影像、捐赠作品等,还有学校以往发展过程中收获的大量先进证书,荣誉称号等。通过这些生动的实物资料展示,可以向师生员工弘扬学校的历史文化。将先进人物事迹展示出来,从而激发广大师生的爱校情节,将个人的价值与祖国需要紧密结合起来,脚踏实地的为理想而努力奋斗。这些心灵的启迪,精神的净化可以让学校的优良传统被一批批师生学子们在工作与学习中传承。可以在潜移默化中,对心灵洗礼、精神净化,从而达到最终塑造理想人格的目的。
2、构建和谐校园,营造良好环境
高校的校园环境是最可以传达出学校厚重文化内涵、学校精神风貌、学校历史渊源的。这也是校风、学风及校园文化的外在体现形式。而学校档案因其记录的大量信息资源与它的物质载体是不可分的,这就意味着档案的知识存储功能。因为有这种存储。才能使档案资源为校园文化建设源源不断的提供利用。只有在一个优美和谐的校园环境中,广大师生员工才能爱校、尊校,珍惜在校园中每一天的学习与生活,力精图志回报母校。
3、强化学校校风建设,起到警示作用
高校档案是学校教育文化最有力的支点,而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也是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制度的建立是为了保证教育工作有序的展开,从而实现学校的教育目标。校园文化建设非一朝之功,需要长期的坚持与努力。而校风建设更是意义重大,只有通过严抓校风、培养起好的教风和校风,才能让学生们处在一个良好的学习风气中。师德教育的加强,也能让老师在日常教学工作中运用正确的教育观来影响学生,促成严谨的学风,笃促学生将学习与社会的需要结合起来达到学以致用。有了良好的校风,师生员工才能更好的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规范个人的行为。时刻对照学校各项管理制度的要求,学会修正、检查、反省。发挥管理制度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的警示作用,不仅使各项制度更加完善,更是学
1、以校园文化建设为平台拓展档案编研,丰富档案馆藏
校园文化是高校的特殊文化,是以学生为主体,从塑造校园精神,培养健全人格为目地的文化。而这种文化的建设是精神文明社会发展的必然需求,是创建文明校园的前提。一所学校的办学水平充体现在它的学风建设,校园风气之中。而档案材料是高校办学水平、文明创建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丰富的馆藏,也将成为一所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基础。对于馆藏资源不光要有量的增加,更应有质的提升。因此全面发掘馆藏资源,就不仅仅只限于收集、整理和保管,更要注重档案材料的编研工作。高校档案的编研工作,是保证校园文化建设可持续、有效发展的重要手段。只有深入的发掘、整理档案信息资源中的有价资源,才能充分发挥出档案的人文及学术精神。只有通过加强对各类档案材料的编研工作,才能将学校档案中最领先的科技成果,最有益于教学管理的经验方法提炼出来,服务于教学。
2、采用网络新技术实现资源共享,优化窗口服务
高校档案工作须与时俱进,应将大量有效的信息资源最大限度的满足师生员工及其他利用者的需求。随着电子档案的出现,档案工作者就要采用现代化的手段来管理保存有价值的数子电子档案,展开网上查、借阅业务,加速档案信息化的建设。在校内建立档案网站,使它成为高校向社会公众提供档案信息资源服务的一个窗口平台。通过将一些教学、科研成果和编研资料延伸到学校每个角落,让师生借助网络平台更多的了解学校的发展历史、人物事迹、研究成果,也就使档案的有形价值得以充分体现。同时这个平台的建立,也可以向社会公众提供更为便利有效的服务。通过创建各种数据系统吸引校友们关注母校,利用相关的档案信息资源。注重对数据信息、网站内容的及时更新,将这个窗口平台打造成对内对外宣传及交流的文化平台。
3、宣传校园文化开展校史教育,打造特色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最为根本的功能是育人及教化。只有将校园文化中的学校核心价值观体现出来,才能在潜移默化中感染、影响、教育学生。而校史是一所高校文化精神的历史沉淀,它通过老照片、音像出版物、奖状证书、教材讲义等呈现出学校从创建至今发展的全部历程。通过让新生参观学校校史展览馆,通过观看校史资料图片展开校史教育。学生们在对学校的发展有了一定了解之后,就会不由自主的产生一种使命感和自豪感。而高校之间的竞争,实质上就是文化软实力的竞争,而这种竞争主要就体现在校园文化特色上。这种特色与风格是高校自身独具的,与众不同的。只有具备了这种区别于其他学校的办学特色,高校才能在校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位。因此以档案资源为基础,认真挖掘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经验,特色专业等,来打造属于自己的特色校园文化,是重中之重的任务。只有全校的师生员工对学校的办学特色有认同感,高校才能使其文化特色在凝练中不断的得到提升。
(作者单位:西安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