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方超
(西藏民族大学 陕西 咸阳 712000)
逆序词研究述评
刘方超
(西藏民族大学 陕西 咸阳 712000)
逆序词是汉语词汇系统中一种特殊语言类型,学界对此较为关注。众多学者对此种现象进行界定、成因、用法、分析等方面的研究,成果颇丰。文章对此现象的研究作了综述式评价,提出自己的看法。
逆序词;成因;研究;述评
在现代汉语词汇系统中,常常会出现“累积—积累”、“通畅—畅通”等这样一类词,它们成对地出现。这种颠倒语素组成新词的现象,自古有之。程湘清先生的《先秦双音词研究》中就研究了这种现象,看来在先秦时期,这种构词现象已经出现。《先秦双音词研究》[1]中描写了 “人民—民人”、“名声—声名”等这样的逆序组合成词的现象。
有人称这类词为“双音词的交替形式”“位序颠倒的同素词”“同素逆序词”“同素反序词”或“同素异序词”[2]。这类词最常见的表述:语素相同,语素组合次序相反的一组词。但具体来讲,每个人的要点是不同的。
丁免哉[3]、曹炜[4]、高元石[5]、胡明扬[6]、王宝红、俞理明[7]等都做过相关的定义。鉴于它们这类词的内部构成语素相同而外部结构顺序互异的这些特征,文章采用 “同素逆序词”这个名称,简称“逆序词”。
学界内对逆序词的研究发轫于二十世纪五六十年代,随后,诸家研究者对其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研究,成果喜人。
岑时甫先生,他于1956 年发表了《“和缓”呢还是“缓和” ?》一文。这是所见最早的。60年代,郑奠先生的《古汉语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80年代,韩陈其的《<史记>中字序对换的双音词》。21 世纪以后,黄玉淑的《<夷志坚>同素异序词研究》,徐正考的《<论衡>同素异序同义词并用与演变分析》。
2.1 对文献作品中的逆序词进行分析和研究
张巍《<三国志>同素逆序词研究与辞书编纂》,车淑娅《<韩非子>同素异序双音词研究》对其进行词汇意义和语法方面的研究等,刘福铸《冰心作品中的同素异序同义词研究》,潘攀《<金瓶梅词话>中的同素反序词》,黄建宁《<太平经>中的同素异序词》,乔丽叶《<鲁迅全集>中的同素异序词研究》等。
2.2 对词典中的同素逆序词进行研究
张其昀的《现代汉语同素词通考》,丁颖的《<现代汉语词典>中的同素异序词》进行综合研究,喻晗阳的《<现代汉语词典>同素异序词研究》。
2.3 对逆序词产生的原因进行研究
谭汝为的《同素逆序词四论》做了成因概括分类。鲁高平的《同素逆序词语义重心考察》,张巍的《中古汉语同素逆序词演变研究》,主要从语音、词汇等方面分析。杨奔的《汉语同素反序词源流初探》[8]从构词法、韵文押韵等方面进行论述;马显彬的《同素异序词成因质疑》从平仄押韵、方言等方面进行了描述等。
2.4 从其他角度进行的研究
2.4.1 规范化研究。袁嘉的《谈同素反序词的规范》认为 “是一种词汇现象,词汇规范的必要性、普遍性和明确性三原则同样适用”。杨奔的《关于同素反序词的规范问题》“在现代汉语词汇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必须慎重分清所要规范的对象”。
2.4.2 方言逆序词研究。张巍《方言中的同素逆序词分析》对关中方言的考察。项梦冰的《试论汉语方言复合词的异序现象》对方言和普通话中异序现象从修饰成分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2.4.3 跨语言研究。韩在均《同素同义逆序词在汉语韩语中的差异表现》揭示它们之间的词义差异;吴荣顺的《汉、韩语同素异序词对比研究》;李冰《汉日同素异序词对比研究——以<汉语水平词汇与汉字等级大纲>为中心》;金鲜花《日汉同素异序词比较研究》等。
2.4.4 修辞功能研究。富克萍《同素逆序词修辞功能探讨》,探讨修辞功能。张巍的《古汉语同素逆序词的修辞效能》把修辞现象归纳为六个方面研究。梁荫众的《略论同素词的修辞作用及其规范化问题》指出“同素词是汉语词汇所特有的一种现象……有其独特的言语表达功能。”
2.4.5 探讨辨析方法。佟慧君的《常用同素反序词辨析》从搭配、色彩、功能、意义等方面对常用的同素异序词进行了辨析;薄家富的《也谈同素异序词》[2]主张从结构方式、意义等方面进行把握等。
逆序词的研究从发轫至今,已经取得丰硕的成果,这是毋庸置疑的。学界从方方面面对逆序词进行的研究,可谓是百花齐放,精彩纷呈。但是,研究方向和方法都是多种的,每一篇文章的角度和论点都不是没有瑕疵的。
逆序词研究的不足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3.1 概念上没有统一。以上有关逆序词研究的文章和著作有许多不同的名称,有“同素异序词”、“同素逆序词”、“颠倒词”、“同素倒序词”、“字序对换的双音词”等等,名称不统一,则显得研究成果松散,难以形成一个体系。
3.2 定义上不严格。虽然在给异序词进行界定时,诸多学者都围绕“语素”、“语序”、“词”这三个方面来考察,却鲜有明确而严格的限定,这使得考查范围内的语料存有可疑之处,例如有的在定义中界定为合成词,所收语料中存有单纯词或词组等问题。
3.3 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相结合的文章比较少。以上取得的研究成果,多选取共时或历时中的其中一个方面来考察,鲜有将共时研究与历时研究结合起来,这样就难以全面系统的观察异序词的发展变化。
汉语词汇系统中存在的这种特殊构词(且列为构词法之一)现象,是从古代汉语中传承发展下来的。学界对于这种独特的语言现象的研究不可谓不深,研究角度不可谓不广,研究方法不可谓不多,研究成果不可谓不丰硕。但是,语言是“活”的,相信这种语言现象仍然会继续存在,那么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就不会停止,期待会有更多更好的文章出现来丰富逆序词研究库。
[1] 程湘清.先秦双音词研究,载程湘清主编.先秦汉语研究,山东:山东教育出版社,1982.
[2] 薄家富.也谈同素异序词[J].天津师大学报,1996(6).
[3] 丁免哉.同素词的结构形式和意义关系[J].学术月刊,1957.
[4] 曹炜.现代汉语词汇研究修订本[M].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
[5] 高元石.《现代汉语词典》的同素异序词说略[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91.
[6] 胡明扬.语言学概论[M].语文出版社,2000.
[7] 王宝红,俞理明.清代笔记小说俗语词研究[M]巴蜀书社,2012.
[8] 杨奔.汉语同素反序词源流初探[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1999(3).
刘方超(1989-),男,河南省周口市郸城县人,现为西藏民族大学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语言应用及研究。
H195.3
A
1672-5832(2016)02-026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