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 越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2)
关于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研究
蒋 越
(沈阳体育学院 辽宁 沈阳 110102)
习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加强就业创业服务体系建设,支持帮助学生们迈好走向社会的第一步。教师是影响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关键性因素,了解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队伍的主要特征,针对教师队伍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具有实际意义的解决方案,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中教师队伍的建设,完善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建设体系,对促进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具有深远意义。
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大学生
引言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做好以高校毕业生为重点的青年就业工作,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新要求,建立健全大学生创新创业组织建设,不仅要从国家层面健全组织监管机制,统筹管理协调大学生创新创业工作,同时还要加强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的教师队伍建设,真正的组织好大学生的创业工作。
1.1 指导教师队伍略显单薄
我国部分高校的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数量小,参与人数较少。有部分高校没有树立起从上至下重视就业的观念意识,普遍存在着只有负责就业的教师孤军奋战,创新创业教育完全游离于人才培养方案之外、专业教师袖手旁观的现象。全校上下没有重视创新创业教育培养的重视,没有形成系统、壮大的人才队伍,有部分老师思想上有偏差,没有意识到对学生加强创新创业教育是每名教育工作者都必备的责任,制约了创新创业教育的发展。
1.2 指导教师质量有待提高
现部分指导教师只局限对自身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提升而忽视了对组织、沟通、协调能力等综合能力的提升,并且高校对指导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评价体系还不完善,部分教师自己还没有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具备能够正确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也不能体现出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不能引导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
1.3 指导教师队伍不稳定
我国高校创新创业指导教师队伍的流动性大,增加了高校的教学办公成本,从而影响高校建立与培养专业化教师队伍,进而减弱高校教师队伍实力,降低应用型高校教育教学综合质量[3]。且兼职教师比重较多,虽然有的兼职教师是优秀的企业家,可以和学生分享创业实践经验,但是不能对学生进行全程性、全方位的指导,这些兼职教师只能适用于大部分学生的创业创新兴趣的激发与培养,但是针对个别案例并不能细致分析。另各高校给予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课时费不高,教师缺乏积极性,导致教师在课堂上热情度不高,不能有效的指导学生创新创业教育。而且指导教师对岗位的忠诚度不高,其主要原因还是没有意识到创新创业教育的重要性,把创新创业的教育工作认为是形式主义,不热爱也不喜欢这个岗位的工作,从而造成了指导教师队伍的流动性较大。
1.4 指导教师专业化水平较弱
学生参与创业活动时,大多数的指导教师是非创业指导教师,这些老师没有经过系统的创业知识培训,同时又缺少创业实际经验,大都是靠理论知识去指导学生实践,缺少实际操作的经验,阻碍了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的步伐。现阶段部分指导只能进行理论的传授,没有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氛围过于枯燥,不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不能很好的启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由于部分指导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有限,对于创新创业的实践操作部分不能给予有效的指导,以至于学生在实践部分的基础薄弱,缺少实践能力的积累。而且指导教师缺乏实践经验会导致不能正确的把握好当今社会的大背景趋势,不能为学生提供准确的创业指导意见。
2.1 壮大指导教师队伍
高校应该讲创新创业教育纳入人才培养目标,对教师进行创新创业理论知识的培训,让教师了解什么是创新创业,为什么要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真正认识到创新创业的重要性,从思想上提高教师对创新创业的重视,让教师主动在教学过程中灌输创新创业精神,自发性的对创新创业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可以动员全体教师加入到创新创业教育指导教师队伍中,壮大指导教师队伍。同时也可以面向企业、社会聘请专业的创新创业型人才,增大教师队伍中实践操作能力的比重,校企联合培养创新创业型人才。
2.2 提高指导教师质量
首先针对综合知识较弱的指导教师,制定合理培训计划,完善教师培训机构制度,增强其综合知识理论的掌握。其次加强对指导教师综合能力的培养,培养指导教师组织协调能力,可以有效解决和指导学生在创新创业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同时也应加强对指导教师职业道德素养的提升,高校除了对组织提升职业道德素养的讲座外,还可以树典型,起到榜样的作用,建立新老指导教师沟通交流的平台,相互促进,共同进步与发展。
2.3 加强师资队伍的稳定性
首先高校领导应减少创新创业指导岗位的流动性,在聘用创新创业指导教师时,应有针对性的挑选适用各高校的人才,做到“量身打造”不浪费资源。其次,学校应提高创新创业指导教师的课时费用,并根据教师的实际劳动成果给与教育教学酬劳,有效地激励教师积极工作以及稳定高校教师队伍。最后也要加强教师对岗位的认同感与归属感,增强创新创业教师队伍的忠诚性。
2.4 增强师资队伍的专业化水平
我国高校应对创新创业指导教师进行专业的培训,并定期安排成功创业人士和科学研究所的专家到学校讲座,与老师和同学分享创业中的经验。加强指导教师对创新创业的实践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可以提供指导教师到企业实习的机会,增加指导教师的实践技能,提高指导教师创新创业能力,能够在创新创业的实践阶段更好的指导学生。同时加强指导教师对我国出台支持大学生创新创业政策的学习,把握住我国创业的大背景,对大学生创业提供有效性的指导。
蒋越(1992-),女,汉族,辽宁人,沈阳体育学院硕士研究生在读,体育管理专业。
G649.21
A
1672-5832(2016)11-023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