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海燕
以人为本,做好学校工会工作
慈海燕
【摘 要】工会是一个以职工为主体的社团,是党和知识分子紧密联系的桥梁和纽带。学校工会工作是构建和谐校园的主旋律。在学校改革发挥自身优势,在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调动和组织教师和行政人员的工作中发挥主导作用,起到了着事半功倍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以人为本 学校工会工作 措施
工会组织要教育和引领广大教职工加强政治学习,加深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理解。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精神和党的现行路线、方针、政策,始终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把党和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认真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重要精神,帮助教职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职业观,提高了教工的政治觉悟,尤其是国内一些特殊教育发展较好较快的学校,吸纳其先进的教育教学精华尤为重要,打牢工会工作的思想基础。
要办好人民满意学校必须依靠教师和行政人员,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因此,工会应保障职工的福利和职工的合法权益,健全完善教代会制度,切实提高教代会运行质量,要让教职工有说话的地方,坚持学校重大事件经教工代表大会审议制度。凡是考核、评优、评先进、奖惩办法等涉及职工利益的方案,都以不记名投票方式履行审议通过。缓解教师的后顾之忧,尽可能为教师提供良好的发展空间和环境。尊重和维护教学和行政人员的合法权益,以满足职工的愿望,保障教职工权益落到实处。
(一)加强民主管理,推行依法治校
“个人先成长,学校必成长”这既是我们的宗旨,也是我们的行动目标。在现有条件下,努力为工会开展工作创造条件。我校领导一直竭尽全力为工会开展活动提供必要的帮助,使工会工作有声有色的顺利开展。同时,领导亲自带头积极参加工会组织的各项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工会工作。在工会组织的各项文体活动中,领导不仅积极参加,而且还亲自帮助工会协调各方面关系,为工会开展活动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发挥工会职能,加强师德建设
近年来,我校在各级领导的关心支持下,在秉承着“打造和谐校园、创建温馨家园”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逐步形成了“人文和谐”的学校管理模式,教师心理健康和专业能力成长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工作辛苦心不苦”,这是我们特教老师在许多场合对特教这个温馨和谐大家庭的真情流露。实践告诉我们:一个和谐的充满人文情怀的工作环境是教师愉快工作、幸福成长的根本前提。为此,我校工会总结以往成功经验,明确工会的职能定位,创新方式方法,扎实有效地抓好教职工素质工程建设。
(三)服务教职员工,履行工会职责
习总书记曾作出“要把竭诚为职工群众服务作为工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好地维护和发展职工群众利益”的重要论述,作为工会工会主席,时刻想到工会应该为他们排忧解难,帮助他们出点子,做思想工作,为教职工做实事、做好事,为他们送去温暖。但我们还是积极响应教育工会开展的“心灵绿荫工程和送温暖工程”,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进一步密切与群众之间的联系,努力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解难事。对群众反映的问题及时汇报,促进工作顺利发展。真心实意为教职工解决实际问题。
(四)开展文体活动,丰富职工生活
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学校工会每月组织一次全体教职工参与的文体活动。如棋类比赛、教工球赛,趣味游艺活动、爬山活动、游泳摄影等活动,这些活动不仅陶冶了情操,增进了健康,还大大激发了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时刻把增进身体健康,培养兴趣爱好,培育阳光心态,激发教职工的工作热情为宗旨,引导广大教职工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联系到一起,“个人成长一小步.学校进步一大步”,由于思想统一,凝心聚力,在省市级各工会比赛活动中,我校教工成绩斐然,先后获得大连市演讲比赛一等奖,出彩园丁一等奖,人人都是软环境朗诵一等奖工会活动的促进使比赛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五)加强工会自身建设,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积极响应教育工会的工作安排,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创先争优活动,扎扎实实做好五创五比活动,真正做到组织建设好,制度落实好,活动开展好,工作效果好。如:为教职工每年做一次健康体检,为职工办理安康保险,城市治安家庭财产保险,为全体教职工做黄金四分钟心肺复苏术培训,为职工争取温暖基金等,不断增强工会的服务水平。
现代社会的背景下,“以人为本”不断丰富和发展的内涵——闪烁着人性的光芒,回归生命的价值,共创繁荣和幸福。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工会必须牢记党的重托、不忘工会职责,增强对职工群众的感情,密切同职工群众的联系,为他们排忧解难,始终同职工群众心连心”。今后我校工会还将深入贯彻学习教育工会的各项工作部署,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和综合素质,不断提高自身的工作能力,把服务作为工作的宗旨,为学校建设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文.”以人为本”做好学校工会工作[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中学教研版),2010(7).
[2]吴霜.坚持以人为本做好学校工会工作[J].成才之路,2011(6).
(作者单位:瓦房店市特殊教育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