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杰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浅谈荆浩笔法记中的思与景
李 杰
(广西艺术学院 广西 南宁 530000)
荆浩是我国五代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他提出了绘画的六要,其中思与景两点为后世的绘画与创作提供了新的思维观,思的对象是景,景是思的基础,但景的“真”又离不开主体之思,荆浩以思与景二者的辩证关系来提倡画家要以具体的客观物象为基础,并结合主观的审美情趣,从而创作出赋予画家主观内涵的作品。
思;景;图真
荆浩是我国五代时期著名的山水画家和理论家,他提出了绘画中的六要,其中思与景两点为后世的绘画与创作注入了新鲜的血液,提供了新的思维观,那么思与景的内在意蕴是什么呢?我们可以先将思与景二者分开来进行讨论。
荆浩在其所著的《笔法记》中这样描写思:“思者,删拔大要,凝想形物”。①何为删拔大要?就是画家在面对复杂繁琐的自然万物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经过艺术构思进行大胆取舍,高度概括。要注重艺术构思的作用,将思作为绘画创作的重要环节,突出画家本身的主动性,将画家主观的思想情感融入到作品之中,清代的郑板桥曾经把他的画竹过程总结为“眼中之竹,胸中之竹,笔下之竹”②三个阶段,其阐明的道理实则就是思的过程。
对于景,荆浩在《笔法记》中这样写道:“景者,制度因时,搜妙创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画家要根据时间、地点的变换去发现客观物象的改变,从而创作出真实的艺术形象,我们可以将景理解为客观事物本身的形,那么如何去把握景?谢赫在《古画品论》中给出了答案,他提出绘画应遵循“应物象形”和“随类赋彩”③二法,肯定了物象形的作用,强调要加强物体的客观写实。
2.1 思与景的共同点
首先思和景产生的原因是相同的,南朝的王微在其所作的《叙画》中谈到:“古人之作画,非以案城域……以判躯之状,尽寸眸之明”。④提倡画家在作画时要注意形神融合,将主观思想与客观景物相结合,可见,思与景都是由山水画的审美要求而产生的,其二者的根源是一致的。
其次我们可以从艺术创作的一般过程上来讨论思与景的共同点,主要可以概括为两个部分:
第一,从景的角度来看,荆浩强调画家在面对纷杂繁多的自然万物时,首先要对这些众多的客观物象进行选择,分清主次,这便是《笔法记》中所提到的“删拔大要”,北宋郭熙也曾在《林泉高致》中提出“远望以取其势,近看以取其质”⑤的观点,与荆浩的看法一致,这里谈到的便是取景的方法,荆浩还强调要根据自然景物不同时间、地点的变换,创造出“真”的艺术形象,提倡画家要精确的表现山水在不同地理、气候、时间条件下真实的风貌,这里实际上涉及的是对客观景的写实。
第二,从思的角度来看,要在具体物象的基础上发挥想象、联想,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提到“夫用界笔直尺……真画一划,见其生气。”⑥这里面的“真”指的是真切,就是要生动的表现出自然万物的神态,而非客观事物浅薄外在形象,张彦远肯定了思的作用,倡导画家要多思考事物的本真,不要局限于所看到的景。
以上两个部分看似矛盾,其实不然,因为侧重点不同,一个是强调思的重要性,另一个是强调景的重要性,我们先不讨论孰重孰轻,就以上两点我们不难看出思与景的另外一个共同点:即两者都是讲的绘画创作与构思的方法要点。
2.2 思与景是相辅相成的
荆浩在《笔法记》中提到“思者,删拔下要,凝想形物.景者,制度时因,搜妙创真。”我们可以发现,思的对象是景,景是思的基础,景的“真”离不开主体之思,但反过来没有景,思也无从谈起,所以思与景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我们也可以从哲学的角度上来看,外在客观世界存在的价值与意义是无法与人分开的,因为是人的主观意识的作用才使得人们能够发现客观世界,德国古典哲学家康德将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分为现象界与物自体两个部分,他强调我们主观对客观物体的感受,相对忽略客观物体本身,认为客观物体的具体内容决定于人的主观认知,因此对于“物自体”,即客观的景本身是什么性质与样子,我们是不清楚的,我们清楚的只是属于我们主观的感知,康德的观点是否存在片面的地方,这不是我今天这篇论文要讨论的地方,但是康德的这个理论却也实实在在的阐述了思与景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景是思的基础,但景的具体内容是依靠思的反映,因此思又反作用于景。
荆浩在在《笔法记》中也强调了“图真”一词,他这样写道:“似者,得其形遗其气,真者,气质俱盛”。由此我们可以看出,荆浩所指的“图真”指的是气韵与外形二者兼具,荆浩倡导的是思与景相结合的山水画创作方法。
荆浩从山水画创作的实践经验中进行总结,重点讨论艺术意境的形成原因与具体方法。荆浩提倡画家要以具体的客观物象为基础,并结合主观的审美情趣创作出赋予画家主观内涵的作品。他认为客观事物是复杂多变的,因此为了方便把握住这些物体的本质,在绘画时要多思,这样才能发现事物的本质,抓住事物的神。清代的王夫之在其所著的《夕堂永日绪论》中写道:“神于诗者,妙合无垠。”⑦这句话道出了思与景相结合的最高境界,也就是说画家只要能把思与景二者融会贯通,自然也就达到物我不分的境界。
总结:纵观整个中国绘画史,我们可以发现,我们传统的国画并不局限于写实,不一味地模仿客观事物,画家们用眼睛去观察事物,用心去思考事物,从而从主观上去把握自然,画家们从眼睛看到的实景的局限中脱离出来,把自己主观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融入进去,加强了艺术对情感心性的表达,将思与景相结合,从而创作出寓情于景,情景相融的作品。
注释:
① 王伯敏标点注释:《笔法记》,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78。
② 叶朗:《胸中之竹—走向现代中国之美学》,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1998。
③ 温肇桐:《古画品论解析》,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2。
④ 王微原著:《叙画》,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85。
⑤ 鲁博林编著:《林泉高致》,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5。
⑥ 俞剑华 注释:《历代名画记》,南通,南通图书公司出版,1973。
⑦ 王夫之:《夕堂永日绪论》,明。
[1] 吴冬梅:《中国画“图真”论》,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
[2] 郑午昌 《中国画学全史》,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
[3] 葛路:《中国古代绘画理论发展史》,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2.
李杰(1992-),男,汉族,江苏盐城人,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为广西艺术学院在读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美术史。
J01
A
1672-5832(2016)12-019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