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建武
一部材料翔实、知变求通的力作——评《中国传统词学重要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
杨建武
[提要]《中国传统词学重要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一书,在三个方面体现出鲜明的特征:一是文献运用之翔实,二是线索勾画之清晰,三是系统阐说之开放。它架构起一个具有重大价值的词学理论批评承衍系统,是传统词学研究领域一部不可多得的力作。
传统词学;承衍研究;材料翔实;线索清晰;系统开放
新时期以来,传统词学理论批评研究在词学本体理论、词学批评史、词人词作批评接受等领域都取得不菲的成绩。然在词学范畴与命题、词学批评体式及词学理论批评承衍等领域仍有不少拓展、深化的空间。基于此,胡建次、邱美琼所撰《中国传统词学重要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一书可谓恰逢其时,它开拓创新,积累提炼,收获甚多。笔者以为,本书独具之处主要体现在材料运用之翔实、线索勾画之清晰及系统阐说之开放等方面。
世间治学门径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共同的,那就是离不开材料。也许正基于此,这部著作,在有关词学文献材料的收集上花费了很大的心血。据知,这是两位教授前后花费七八年时间合作完成的,洋洋洒洒70多万言,不可不谓厚重。
首先,著作给人最直观的感受便是对文献的征引之博。如上编第一章中在论说“词为诗余之论的承衍”时,单此一节就占去15000余字的篇幅;第二章中第一节“偏于辨分词与诗、曲体性之异论的承衍”,更是近25000字篇幅,考虑到本书主要采用“史论结合”的方式,由此不难看出作者对材料运用之翔实,阐说论证之细密。更直观地,本书附录部分对所涉主要词学文献及其刊行时间都作了简列。从欧阳炯《花间集叙》到陈匪石《声执》,前后列有430多种词学文献的写作或刊行时间。它们在某种程度上显示出作者开阔的眼界,真可谓汇聚众多、包罗万象。
再者,更为难得的,作者在掌握翔实材料的基础上致力于使论说更为丰富全面,细致周密,努力以理服人。譬如在“中国传统词体之辨的承衍”中,就“偏于辨分诗词体性之异论的承衍”一部分,从北宋陈师道《后山诗话》始,至民国庞俊的论说等,前后共引证60多位词学家之论,其中,既有像李清照、张炎、王世贞、谢榛、李渔、陈廷焯、王国维等名家,亦不乏像王岱、田同之、李佳、钟显震、严既澄等这样的小众论者,他们虽在总体成就上无法与大家媲美,但也从不同视域作出了有力的补充。如田同之的“情生于文”之论,李佳的文体运用“不必强同”之论,钟显震的“词则才情弗善,虽学之而难工”之论等,这样一来,便很好地避免了“挂一漏万”之不足,使本书内容呈现出甚为丰富博赡的特征。
诚如王兆鹏先生在书序中所言:“著者为学与其做人一样持重敦厚,每种命题和批评体式的承衍都不做空泛的议论,而是建基于深广的文献材料之上。”[1](P2-3)不仅如此,尤为值得一提的是,这些传统“资源”均非随意排列,而是各司其位,依循着一种新颖独到的承衍线索,建构出了独特的词学理论批评体系。
一般而言,任何学术著作都不得不遵循某种路径或脉络,而像本书这样性质的著作更需如此。之所以特别强调这点,是因为历来的中国古代文论史大都以时间为序列,以代表性词论家为中心来考察不同时期理论建树和具体批评。本书在单纯历时研究的基础上又迈出坚实的一步,它围绕着不同词学专题的承纳接受与演变发展,专注于从思想养料与历史生成的角度加以清理,在历史的长河中比照异同,揭橥所潜藏的词学承纳与衍化内涵。诚如王兆鹏先生所言,“很少见像本书这样以理论命题、概念范畴为中心探讨每一种词学理论命题、概念范畴和批评体式的生成、演进与变化的。词学理论批评研究的视角为之一新”。[1](P2-3)
首先从“分体分题”的构架展开来看,据知,两位教授几年前出版了《中国古代文论承传研究》一书,对我国传统文论的承传演变作出了初步的勾划、梳理与阐说。之后,他们便着力从分体文论的角度来展开考察,“由此传统词学理论批评的承衍便成为较早的关注对象,希冀从一个维面切实的展开与呈现对中国传统文论承纳接受与创新发展的历史认识”。[1](P3)不仅如此,为避免重蹈过往词学史综叙泛论之笼统,又从分专题的角度对传统词学中具重要意义的命题与体式进行条分缕析地探究。如上编中的“中国传统词源之辨的承衍”、“中国传统词体之辨的承衍”等,主要对传统词学中的一些重要命题包括体制论、创作论、审美论等予以考察,下编中的“中国传统词学尊体之论的承衍”、“中国传统词学政教之论的承衍”等,主要对传统词学重要批评命题包括批评论、宗尚论及批评体式中一些专题的承衍予以考察。如此审慎的分门别类、专题勾划,可谓科学地整理了传统词学中一系列“乱码”与“乱麻”,使其有条不紊地归于系统。
当然,对于词学理论批评研究,光有横向的专题划分是远远不够的,每个具体专题之历时演变才是作者着力关注的重点,如果说“分体分题”的构架是为写作“打地基”的话,那么“承纳传衍”则可谓“切中其脉”。纵观全书,作者始终以“承纳衍化”为立足点。“既从前往后看,更从后往前想”,从而勾划出不同专题的历史发展过程及其丰富面貌之形成。如上编第三章中在论及“‘情’在作为词作生发之本标树论”的时候,从南宋尹觉《题坦庵词》中“情之所钟,不能自己”,到元代刘敏中“声本于言,言本于情”,一直到民国时期康有为、邵章、王易等人之论。由是,我们不仅可以见出“情”作为词作生发之本,其在历时发展中的来龙去脉,而且还能深切地领会到整个词情之论的历史渊源及其承纳衍化过程,作者之叙论确是十分翔实清晰的。
一部学术价值丰富的著作,不但要有翔实的材料与独到的线索,而且其本身理应成为一个开放的系统。显然本书拥有这样一个系统,这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所谓开放性在于对本书的接受上有更多考虑的余地。作者在书后结语中反思不足时曾说,“给人造成止步于文献资料的归纳与整理的印象,而缺乏更具深度的分析概括与更多的价值判断”。[1](P625)事实上,笔者认为,这恰是本书的一大特点所在。这是因为:一方面课题研究本身的性质使作者不容易跨越“叙述障碍”,即作为一部历时承衍的专题著作所不得不遵循体式上的客观要求,从这个层面来看,本书所采用的“以分析阐说为勾连手段,史论结合”的论述方式已算理想。另一方面,这种所谓的“叙述障碍”在某种程度上反而为读者接受提供了更多的余地,换而言之,正是因为本书少行上帝判断之权威,才给予了接受者更多判断之“可能”。比如,“中国传统词学雅俗之论的承衍”一章,作者在花费很大篇幅强调“去俗崇雅”为历时之主导性观念时,仍不忘指出“雅俗相融相生”之论在传统词学史中是有其存在的,虽然相关之论寥寥无几,但这一申说却弥足重要,因为这样一来便在无形中使接受者有了更多选择的余地。再如,下编中谈到“中国传统词学尊体之论的承衍”时,作者分别从“文学发展与自然存在”、“创作实践之难”、“诗词同源或同旨”及“有补于诗歌艺术表现”四个角度,阐说传统词学在对词体推尊上所存在的不同做法,可以说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思考空间。
再者,开放性更在于本书为词学研究提供了丰富阐说之“可能”。我们如果将整部著作的内部系统视为文章结构的话,那么,此系统中的每个专题之历时承衍线索即可视为“经”,每个专题之间的异同纠葛则可视为“纬”。由是,本书中的“经线”可谓缜密有序,清晰可见。然其中之“纬线”却“不甚分明”,可待厘清。换而言之,本书对我国传统词学中的一些主要理论批评成果及重要批评体式,在历时视域中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都有细腻的阐述。然不同专题体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与区别还有待后继进一步厘清和辨析。如,上编中“词源论”与“词体之辨”是否存在交集之处,下编中所谓“尊体之论”与“政教之论”、“雅俗之论”是否具有内在关联等,这些,作者都有所提示与申说,都祈待后继进一步深挖细究。王兆鹏先生曾说:“一本好书,不仅是视角和方法、材料和观点都要有新颖性,还要有延展性,使后来者有继续拓展的广阔空间。”[1](P2)笔者以为,此所谓“延展性”,显然不在强调后来者在词学内容量上的增补,而更多的是从词学研究之体系架构上,以本书纵向的“经线”为基础,继而使后来者在横向的“维线”上具有进一步丰富阐说之“可能”!一句话,本书之开放性结构是甚为鲜明的。
总之,《中国传统词学重要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一书,立足于翔实的文献材料与清晰的阐说线索之上,为我们架构起了一个具有重大价值的开放性系统。它无论对于单纯的接受者还是后继的研究者而言,都具有不同反响的启发意义,确可谓我国传统词学乃至我国古代文论研究领域的又一不可多得的力作。
[1]胡建次,邱美琼.中国传统词学重要命题与批评体式承衍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6.
[责任编辑:上官涛]
杨建武(1993—),男,南昌大学人文学院文艺学专业2015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文论。(江西南昌33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