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玫
经济新常态下广东省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高玫
[提要]经济新常态下,我国的发展环境发生了诸多变化,为了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广东省从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创新驱动、对接“一带一路”战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等方面入手,推动经济转型发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江西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学习借鉴广东经验,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经济新常态;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经济新常态下,中国经济已经在增长动力、投资和消费需求、产业组织方式、生产要素、市场竞争特点等多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为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各省市区竞相发力,纷纷出台政策措施,研究和谋划推动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其中广东省的做法和经验有许多独特之处,值得江西学习和借鉴。
纵观广东省近年来的政策措施,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推动经济转型发展。
(一)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近年来,广东省委省政府加大“腾笼换鸟”力度,着力推动产业升级转型,在珠江西岸六市一区全面推进先进装备带建设,以产品创新的商业模式引领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集群化发展;在珠江东岸大力构建以电子信息和先进服务业为主的产业体系。“十三五”规划则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通过“智能制造”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实现产业“凤凰涅槃”。具体政策措施包括:一是出台《广东省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5-2025年)》,《广东省机器人产业发展专项行动计划》(2015-2017年),引领和推动广东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二是制定《广东省“互联网+”行动计划(2015-2020年)》,提出到2017年,全省互联网与传统行业加快渗透融合,经济社会各领域互联网应用逐步普及,电子商务、云计算、物联网、大数据等新业态快速发展,网络创业创新体系初步建立;到2020年,建设成为全国互联网经济发展重要基地、网络民生应用服务示范区、网络创业创新集聚地、国际互联网信息汇聚枢纽。三是实施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行动计划,大力培育新业态和新商业模式,实现服务业优质高效发展,打造“广东服务”。
(二)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打造经济发展新动力
经济新常态下,发展动力正从主要依靠资源和低成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转向创新驱动,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驱动力。面对动力机制的转换,广东率先迈出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的步伐。一是出台《关于全面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决定》,提出了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构建科技创新驱动机制,提高科技自主创新能力,增创广东发展新优势。二是启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2016年4月25日,广东省发布《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实施方案(2016-2020年)》(简称“方案”),明确提出要推进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使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第一动力,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度,将珠三角建设成为国际一流的创新创业中心。方案还提出,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应瞄准国际产业变革方向和竞争制高点,加速推动一批处于世界“并跑”或“领跑”水平的科技成果产业化。三是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广东“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加快基本建立开放型区域创新体系步伐,创新驱动发展先行省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到2020年迈进创新型省份行列。
(三)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促进区域合作
一是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提出后,广东率先成立了“一带一路”建设领导小组,设立了广东丝路基金,率先印发了《广东省全面对接“一带一路”战略实施方案》,明确了广东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战略定位和重点任务。二是加强闽粤合作,打造区域合作典范。2015年8月7日,广东省通过《闽粤经济合作区发展规划》,提出要努力把闽粤经济合作区打造成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节点、东部沿海地区省际合作试验区、闽粤台海洋经济开放合作区、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合作示范区和区域生态文明共建先行区,为进一步拓展两省合作探索积累经验和提供实践示范。三是加强与广西的合作,建立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自启动以来,两省不断推进区域合作机制,实施联席会议制度,两省区金融办联合挂牌“两广金融改革创新综合试验区”共同推进珠江-西江经济带建设,取得良好成效。四是推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打造内地与港澳深度合作核心区。以港珠澳大桥、广深港高速铁路、粤澳新通道等跨境重大基础设施建设为基础,促进粤港澳跨境基础设施全面对接;以深入推进粤港澳服务贸易自由化为契机,以江门大广海湾经济区、中山粤澳全面合作示范区为抓手,扎实推进粤港澳优势产业集聚区建设。
(四)深化改革,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
深化关键领域的改革,简政放权,提高行政效率是新常态下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广东省在这方面同样下足了功夫。一是出台《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条例》。2015年1月1日生效的《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条例》,按照“设定严格、实施便民、监督有效”的原则,对行政许可的设定、实施、评价和监督检查等监督管理活动进行全面规范。具体列明行政许可事项设立的负面清单,严格保留行政许可事项的正面清单管理,并对相关权力下放、委托进行规范,为各级先行先试留足空间。二是发布首批省直部门权责清单和职能调整目录。目录公布的权责清单包含了省发改委、经信委、人保厅、国土厅、环保厅、住建厅、交通厅、商务厅(口岸办)、文化厅、新闻出版广电局、国资委等11个部门正在行使的各类职权事项共1790项,每个事项均列明事项名称、实施依据、实施种类、实施对象、实施措施等要素。三是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文件。近年来,广东省先后审议通过了《关于推进价格机制改革的实施意见》、《关于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实施意见》、《广东省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实施意见》等重要改革文件,围绕经济结构的制度性问题大力推进改革,努力形成经济增长新机制。
(五)开放升级,以大开放引领大发展
坚持开放发展理念,以大开放促大发展,是经济新常态下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广东在开放升级方面也进行了许多努力。一是建设广东自由贸易区。广东经过不懈的努力,终于在2015年成功申报广东自由贸易区,广东自贸试验区涵盖广州南沙新区、深圳前海蛇口片区和珠海横琴新区片区三个片区,范围共116.2平方公里,其建设目标是依托港澳、服务内地、面向世界,将自贸试验区建设成为粤港澳深度合作示范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重要枢纽和全国新一轮改革开放先行地。二是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鉴于近年来国内产能过剩,“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前景广阔的特点,广东省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走出去,开拓海外市场。如前海蛇口自贸片区起草了《前海蛇口自贸片区支持企业和个人“走出去”工作方案》,支持招商局、中兴通讯、中集等重点企业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投资布局,支持招商局复制推广“前港中园后城”的投资布局,支持招商局在全球投资布局运作30个港口,截至2016年6月中旬,前海企业对外中方协议投资额已达到54.4亿美元。据统计,“十二五”期间,粤企对外直接投资年均增长率达46.1%,企业海外并购的浪潮迅速延伸至珠三角各个城市。
广东是我国经济强省和改革开放的排头兵,其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的做法为江西加快转型发展提供了新鲜经验,具有较强的示范意义和参考价值。
启示之一:适应新常态,必须把产业转型升级放在首要位置
经过改革开放30多年的持续高速发展,我国已经走过了短缺经济时代,传统产业供给能力大幅超出需求,产能过剩成为困扰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我们无法像过去一样通过简单地推动数量扩张带动经济发展,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势在必行。广东省政府大力支持智能制造装备产业加快发展,大力推动电子商务、“互联网+”产业发展恰是对新常态下产业发展趋势新变化的积极回应和主动调整,其做法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当前,江西产业层次不高、结构不合理、竞争力不强、区域不平衡、资源和环境双重约束等矛盾和问题逐步显现。虽然近年来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转型升级取得了初步成效,但总体上绿色低碳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尚未形成,调结构促转型的任务还很艰巨。我们要紧紧抓住转型升级这一主攻方向,围绕提升增量、改造存量和淘汰落后产能,充分发挥市场导向、企业主体、政府引导作用,推动全省经济提质升级。紧跟国家战略性产业发展政策动向,坚持“有所为,有所不力”,深入分析已经确定的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优势、条件和前景,集中优势资源重点打造航空、新能源、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大力发展飞机高端制造、智能装备制造、节能汽车等先进制造业,使其迅速做大做强、成为产业的引爆点。同时,对于钢铁、有色、石化、纺织等传统产业,要按照工业和信息化深度融合的要求,充分利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进行改造提升,大幅提高技术装备水平、资源利用效率以及产品的技术含量与附加值,使之继续发挥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另一方面,要把加快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坚持生产性服务业与生活性服务业并重,现代服务业与传统服务业并举,推动服务业比重提高,结构优化,竞争力提升,逐步增强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在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
启示之二:适应新常态,核心是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新引擎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后,伴随着人口老龄化日趋发展,农业富余劳动力逐步减少,生产要素的规模驱动力减弱,经济增长将更多依靠人力资本质量和技术进步,这就要求各地在今后的发展中,让创新成为驱动发展的新引擎。广东省主动提出要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通过全面创新推动产业提质增效,打造经济增长新引擎;通过启动珠三角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和建设创新型省份,激发全民、全域创新潜能。这一做法是对新常态下经济发展动力由生产要素驱动创新驱动转向这一趋势的深刻把握和主动适应,具有很好的借鉴意义。众所周知,推进产业发展升级,培育新兴产业,促进传统产业向中高端迈进,关键是要主攻科技创新、商业模式创新、制造方式创新、管理创新;激发经济增长新动力,关键是要抓制度创新,营造更有利于大众创业、市场主体创新的政策环境,更好地激发社会创新创造活力。换言之,新常态下,唯有实行创新驱动战略,才能实现由传统动力向新兴动力转换,不断增强经济发展新动力。
启示之三:适应新常态,要善于培育和发现新的增长点
经济新常态下,化解经济下行的压力,既要注意调整存量,又要做好增量,培育和发现新的经济增长点,从而实现经济提质增效。广东以“互联网+”和智能装备制造业为抓手,大力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必将为广东经济发展增添新的动力。在经济发展动力正从传统增长点转向新的增长点的新常态下,江西加快发展必须像广东那样努力发现和挖掘新的经济增长点,从市场的变化中、从科技进步的趋势中努力寻找新的经济增长点。市场瞬息万变,每一阶段性变化的跌宕起伏,每一周期性变化的螺旋上升,都蕴涵着新的机遇。我们的国内市场不仅体量大,而且层次格外丰富;在国际市场上,发展阶段和发展水平极其多层次的不同国家和地区,提供着结构丰富的市场需求。大数据产业、互联网金融、低空飞行、健康养老产业都是江西可以打造的新的经济增长点。我们相信,只要江西努力从国内外市场中发现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中,江西定能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保持比全国更高的发展速度,到2020年与全国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启示之四:适应新常态,关键是要深化改革激发经济增长新活力
改革是加快发展的动力源泉,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要紧紧围绕发展中的突出问题,完善改革措施,加大改革攻坚力度,协调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最大限度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使改革新红利转化为发展新动能。广东省从公布首批11个省直部门权责清单到出台《广东省行政许可监督管理条例》,从深化价格机制改革到大力推进国有企业改革,紧紧抓住经济体制改革的“牛鼻子”,通过改革,清权、减权、制权、晒权,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通过最大限度降低市场门槛,激发市场活力;通过提高行政交效能,降低制度成本,其做法值得我们学习。近年来,江西在深化改革释放制度红利方面,有许多好的做法,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毋庸置疑,还有许多束缚我们发展的体制樊篱待破,许多硬骨头要啃,从进一步约束政府的公权力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从投融资体制改革到放宽市场准入制度,从深化国资国企改革到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还有许多堡垒要攻破,江西唯有发挥体制机制改革的牵引作用,突破经济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才能适应经济新常态,释放生产力、创造力和发展力。
启示之五:适应新常态,应当扩大开放,积极对接“一带一路”战略
实施“一带一路”战略,是我国根据对外开放出现的新特点,积极地促进内需和外需平衡、进口和出口平衡、引进外资和对外投资平衡,构建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点睛”之作。一直站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的广东,主动融入“一带一路”战略,继续领深化区域合作、扩大对外开放之风骚。从积极申报广东自贸区到鼓励企业“走出去”,参与国际产能合作,从与广西共同打造粤桂合作特别试验区到与福建共建闽粤经济合作区,广东通过主动融入东盟自由贸易区和粤港澳经济一体化,加速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全面拓展与其他省市及“海丝”沿线国家和地区的全方位合作,这将为广东的进一步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百舸争流,奋楫者先。江西作为“一带一路”战略和长江经济带战略两重政策利好叠加的省份,面对区域发展、对外开放的新形势新格局,抓好机遇,用足政策,充分发挥长江经济带的重要一员和古代海上丝绸之路始发地的优势,加快研究江西参与“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建设的定位、作用、布局和主要任务,建立相应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推进机制,全面参与长江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建设,是江西深化区域合作,打造开放型经济升级版,开辟发展新天地的必然选择。在新一轮区域合作、对外开放战略部署中,只要我们把握好这些重大机遇,扎实去做,就能创造出对外开放的新优势,为江西经济发展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间。
[1]伍刚.广东探索第四次超越求解“李约瑟难题”[N].中国改革报,2015-08-21.
[2]符信.2017年初步建立网络创业创新体系[N].南方日报,2015-07-24.
[3]张占斌,周跃辉.从战略全局来科学认识和主动引领中国经济新常态[N].中共党史研究,2015-11-15.
[责任编辑:上官涛]
高玫(1965—),女,江西省社会科学院经济所副所长、研究员,研究方向为区域经济、产业经济。(江西南昌330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