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真真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宁 272000)
对于中国环境下任务型英语教学法应用的思考
刘真真
(曲阜师范大学 山东 济宁 272000)
本文通过探究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总结任务型教学法的优缺点,揭示了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国实施遇到的问题及其背后的原因。本文旨在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使任务型教学法更好地适应中国环境,使其优势得以真正的发挥。
任务型教学法;内涵;问题;解决方法
近年来,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国英语教学课堂中被广泛提倡和应用。然而,对于任务型教学,以及其在中国的具体应用情况缺乏一个完整的、系统的认识。许多一线教师缺乏对于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正确把握,课堂任务活动往往流于形式。如何准确把握任务型教学法,更加有效地将其应用于英语教学课堂,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任务”在外语教学领域是个使用广泛、涵义多重的术语。Crookes ( 1986) 认为任务是一项有特定目标的工作或活动; Willis ( 1996) 把让学生“做事情”称为“任务型”教学:Nunan( 1989) 则把任务定义有目标的交际活动或为达到某一具体目标而进行交际活动的过程。
任务型教学法的其本质特征表现为:互动性原则;语言材料的真实性原则;过程原则;重视学习者个人经验对学习促进作用原则;相关性原则。
教学任务能够提高学生的语用能力和交际能力。以完成任务为目标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帮助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任务型教学法更具有趣味性,更能娱乐轻松地高效学习。任务型教学法关注学习过程,通过与老师、同伴进行意义协商,使学生能够在“做中学”。
然而,任务型教学法也存在着缺陷。任务的设计和操作都需要老师的引导,对老师的专业知识素质以及教学素质的要求很高。任务的难度是否适合学生的现有水平,难度梯度设计的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任务设计的顺序是否具有系统性和延续性,这些都是需要考虑的难题。
4.1 中国缺乏实施任务型教学法的环境
任务型教学法是一种对二语习得极具针对性的教学法。而中国大面积缺乏二语习得的环境, 英语不是第二语言, 而是外语。与此同时,任务型教学法要求小班教学, 而中国的现实却是大班设置;中国教室固定的课桌椅也 不利于任务型教学的常规小组或结对等课堂活动。
4.2 中国现行考试制度的制约
中国现行的考试体系仍然是应试的, 考查知识点等而非学习者完成任务的能力,这种考试和学习的不对称性制约着任务型教学法在中国的发展。中学阶段时间紧任务重,只能拼命抓考试成绩,尽管任务型教学法有诸多优势,教师却无暇顾及。另外, 学生的考试成绩与教师的职称评审制度挂钩,严重影响了教师采用任务型教学法的积极性。
4.3 中国缺乏实施任务法的合格的师资队伍
教师对于任务型教学引起的教师角色的变化难以适应,同时任务设计负担过重。中国大多数教师本身的外语就不地道, 缺乏真实性, 难以达到任务型教学的最基本的素质要求。中国从未有过对外语教师进行有关任务型教学的系统性培训, 缺乏对任务型教学的核心理念与模式的理解。
任务型教学模式并不是课堂唯一有效的方式,也不必按照某种套路去操作,可以与其他教学方法相结合,创新方法,更好的促进学生的学习。任务型教学法对教师的素质要求非常高。因此, 教师要主动加强自身的继续教育, 从实践到理论的各个方面不断完善自己。为此, 教师应做到:转变教学观念,积极学习新的教学方法;努力提高自身的英语水平,增强语言的地道性;学习任务型教学法的内涵,掌握其精髓。针对任务型教学语言环境缺失的问题,本文认为任务型教学还要努力建构语言课堂以外的“自然与真实的”语言实践环境。
任务型教学法,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提高学生在真实情景中交际和语用能力。本文通过探究任务型教学的缺点,以及其在中国环境下应用所遇到的问题,提出了中国环境下解决制约任务型教学法发挥其优势的方法。本文旨在给英语教学工作者以启示,帮助其更好的理解和应用任务型教学法。
[1] Crookes G. Task Classification:A Cross Disciplinary Review (Tech. Rep. No. 4)[M]. Honolulu:Social Science Research Institute, Center for Second Language Classroom Research . University of Hawaii at Manoa, 1986.
[2] Nun an, D. Designing Tasks f or the Communicative Classroom[M]. Cam 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989.
[3] Will is D. A Framework f or Task-based Learning[M]. London:Longman, 1996.
This article examines the connotation of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 summarizes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nd reveals the challenges it faces in China, as well as the reasons underlying it. This article aims to put forward solutions to the problems to make it better adapted to Chinese environment and to make full use of its advantages.
task-based language teaching, connotation, problem, solution
刘真真(1991-),女,汉族,山东泰安人,研究生,曲阜师范大学,研究方向:英语语言文学。
G424.1
A
1672-5832(2016)11-007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