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征路“底层小说”的叙事立场分析
——介入、批判与求真

2016-11-26 11:08:24楚玉洁
小品文选刊 2016年23期
关键词:求真立场底层

楚玉洁

(深圳大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曹征路“底层小说”的叙事立场分析
——介入、批判与求真

楚玉洁

(深圳大学 广东 深圳 518000)

曹征路,作为新时期底层文学的代表作家,以其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乐于担当的人道主义情怀,从质疑和批判的角度清醒地记录时代发展的多方面症结。我的研究对象主要是曹征路的“底层小说”,包括《问苍茫》、《战友田大嘴的好官生涯》、《天堂》、《真相》、《赶尸匠的子孙》、《豆选事件》、《那儿》、《霓虹灯下的哨兵》等。底层是底层文学与底层写作的根源,而造成底层的原因又是由政治、经济、人性等多方面因素决定的。本文侧重于对作品内容和社会因素的考察与反思,分析曹征路“底层小说”的叙事成就和局限,综合评价其“底层小说”的社会批判价值与意义。

底层小说;叙事;介入;批判;求真

1 介入立场

一个好的作家不仅需要天赋优良,即感情细腻丰富,能细致地体会人物的心理,运用恰当的文字刻画人物形象。还要经历丰富,毕竟有时经历决定思想的深浅,一些大家的作品并不局限于男女感情,还有对人性、亲情和民族等深层次的挖掘。最后,作家还需要刻苦读书拓宽自己的视野。作家曹征路显然符合以上特点。纵观曹征路的文学作品,我们可以发现最鲜明的特色在于其介入立场——介入当下社会生活,揭露社会弊端。

2005年以来,底层文学成为评论界的主流话语和当代文学创作的重要方向之一,逐渐形成两派对立分明的观点。著名评论家李云雷认为,在内容上,底层文学主要描写底层生活中的人与事;在形式上,它以现实主义为主,但并不排斥艺术上的创新与探索;在写作态度上,是一种严肃认真的艺术创造,对现实持一种反思、批判的态度,对底层有着同情和悲悯之心,但背后可以有不同的思想资源;在传统上,它主要继承20世纪左翼文学与民主主义、自由主义文学的传统,但又融入了新的思想与新的创造。

2 批判立场

李敬泽认为,几乎所有对中国文学的责难都立足于一个强大的论据——作家们不关注现实、逃避现实,人们对现实社会的巨大焦虑急需缓解和释放,但由于人们过于焦虑,以至于将现实简化成迫在眉睫的种种问题。如社会学家孙立平先生所说,我们正被一种惯性支配者,对所有尽在眼前的问题张皇失措、反映过度,而对长远的问题麻木不仁。①而作家曹征路不同于“逃避一族”,其批判力场涉及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与其父伍光建并称为“中国译坛双星”的伍蠡甫教授认为作家阅读、选材、写作,都坚守社会批判立场,阅读什么,摄取什么,写作什么,明白地呈现着人生态度。作家的心里镶嵌着一面镜子,照社会也照作家的良知。“所谓眼界高,观照深,乃是识别的精微,须与心上嵌一面是非然否的镜子,外相经过它(面)前,没法隐藏自己的丝毫,也就是逃不了作者的批判。”作家持有社会批判的态度,有爱有憎,才可能写出真正的人生,才分得生命一脉。作家的立场从来都是“没有无缘无故的爱,也没有无缘无故的恨”。伍蠡甫认为,舍了阶级好像就不会有个人,个人的论断托根于阶级的意识。这几乎同鲁迅在《文学的阶级性》中说的如出一辙:“在我自己,是一位若据性格感情等,都受‘支配于经济’(也可以说根据于经济组织或依存于经济组织)之说,则这些就一定都带着阶级性”。②

3 求真立场

曹征路在《求真,确实很难》中强调,真往往是被遮蔽的,真的创造是发现,是对已知事物的侦探梳理,对未知世界的求索,是对人类合理生存方式的眺望。真,是第一位的,也是最基本、最难实现的文学性。在《向生活学习》中,曹征路表示,小说是求知探索的最好的载体,以“引起疗救的注意”。曹征路不认为写小说是要给谁指路,路要靠自己走,谁主沉浮的问题只有等待历史来回答。就像《问苍茫》里的唐源人物形象,曹征路认为珠三角地区存在大量的类似唐源的新人,但是面目模糊,在现实中,看不清他们的未来,其实文学形象之美,也不在乎人物事业的成功或失败。不管社会如何演变,一个和谐的社会当然应该有各种群体的利益诉求管道。③

而这也正是专家研究的问题,有评论者认为,社会已经向底层人物关闭了所有的上升通道,当下的社会结构已经板结,底层再难实现社会身份翻身的可能,无论正常或非法,都是徒劳。底层无力改变社会地位和阶层命运的彻骨悲伤。但是,社会不同阶层之间无梗阻的流动才是一个社会保有活力和公正的标志。其实作者(特别是青年作家)的写作中反复出现失败者形象已经引起注意。④

“真实,是我唯一的追求。我相信别林斯基的话,美就是生活。也相信周作人的判断,写出了真,美自然就在其中。”一个时代的文学潮流一定是这个时代内生出来的社会心理、价值观念和审美理想共同作用的产物……以长时间来观察,真正的文学精神可以被遮蔽一时,但不可能被遮蔽永远。

4 结语

评论者郭海军曾把转变户籍身份的作家(如安微的曹征路移民入驻深圳)归为新市民文学形成的部分原因,新市民文学的创作主体要在观念和视野层面丰富和完善,首先,应该拥有关于国家和民族的政治、历史、哲学、文化等理论的高度,不能只凭一己的直观感受,来观察、判断和思考,从而缺少“自我的生存实感”与“历史意识”,因而这些作品也缺少应有的深度和广度。其次,应该确认创作主体的新市民身份,改变既有生活理念、伦理规范与文化标准。我们需要新市民作家消除旧有乡土观念给创作带来的阻拒性,对新的城市文化也积极地吸取、贯通。再次,应该确立“真善美”的价值立场与文学伦理。⑤

注释:

① 李敬泽,致理想读者,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3,第28页。

② 作家的社会批判立场http://www.chinawriter.com.cn/2012/2012-02-21/117244.html

③ 曹征路文集随笔文论卷,《向生活学习》234页。

④ 杨胜刚《左翼文学新动向及左翼文学传统的终结》

⑤ 郭海军,乡土回眸与城市栖居——新市民文学侧论,文艺争鸣,2016

[1] 曹征路.新时期小说艺术流变,海口:南方出版社,1999.9,第247页。

[2] 李新. 新世纪文学中的底层叙事[D],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9.

[3] 李云雷. 《问苍茫》与“新左翼文学”的可能性[J],南方文坛,2014.

[4] 肖严.曹征路的现实主义之路——评小说《问苍茫》[J],出版广角,2009.8.

楚玉洁(1990-),女,汉族,河南省商丘市人,研究生,深圳大学,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I207.42

A

1672-5832(2016)11-0060-01

猜你喜欢
求真立场底层
立场
航天企业提升采购能力的底层逻辑
张锦绣
书香两岸(2020年3期)2020-06-29 12:33:45
武术研究的立场
武术研究(2020年3期)2020-04-21 08:36:54
大医求真 惠民求实
中国卫生(2016年9期)2016-11-12 13:27:46
走出教材窠臼,走向求真求是
回到现实底层与悲悯情怀
小说林(2014年5期)2014-02-28 19:51:47
重访“反对解释”之立场与命题
法律方法(2013年1期)2013-10-27 02:26:56
略论“底层”
杂文选刊(2013年7期)2013-02-11 10:41:11
质疑辩惑,探索求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