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杰
莫言作品的翻译者葛浩文的翻译观浅析
刘亚杰
【摘 要】随着2012年莫言获得诺贝尔奖而同时成为关注焦点的莫过于莫言作品的英译者葛浩文。本文从葛浩文的“翻译不是背叛,而是救赎”这一宣言式论断出发,从翻译功能论,翻译中的案例分析和实践意义等方面予以浅析,认为与传统的翻译观相比,这样的翻译观更能为广大翻译工作者带来鼓励,从而产生更为丰硕的翻译成果。
【关键词】莫言 葛浩文 救赎
2012年10月,瑞典皇家文学院宣布中国作家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消息传到中国,中国人可以说是举国欢腾,万民同庆。而能够让用汉语创作的作家得到挑剔的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青睐,莫言作品的翻译者、73岁的美国翻译家,汉学家、中国文学研究者、被誉为“西方首席汉语文学翻译家”的葛浩文(Howard Goldblatt)功不可没。他是莫言小说的英译者,十几年来,经他之手翻译介绍的莫言作品,逐渐被西方读者所了解、所欣赏。在莫言得奖之前,他就已经把好几位中国作家送上国际文学的领奖台——姜戎、苏童和毕飞宇都是凭着他的译本,先后获得了曼氏亚洲文学奖。在将中国当代小说推荐给世界这方面,葛浩文堪称第一人。莫言的诺奖事件更是把葛浩文放在了媒体的聚焦之下,并激发了人们对翻译的功能以及译者之“用”的再思考。
尽管有关译者的角色问题历来众说纷纭,比如说:翻译是画家、钢琴演奏家、雕塑家和演员,翻译是中介人、介绍人、媒婆、代言人、隐形人、叛逆者、杂家、原作的忠实奴仆、仆人或戴着镣铐跳舞的人。还有人说是桥梁、传声筒、工具等。而在《纽约客》的书评中,厄普代克把翻译的角色定位为“助产”。葛浩文认为这一说法基本恰当,至少没有贬义,可以接受,而把译者描述为“桥梁”“中间人”“协调者”都是准确的。不过,葛浩文从民族文化与文明的跨文化传播这个角度出发,认为“翻译不是背叛,而是救赎(salvation)”,这颇有深意。“背叛”一词预设了“作者或原作中心”,“拯救”则凸显了译者的主动性或功用,这句话体现了葛浩文为翻译或者译者辩护的姿态与情怀。(孟祥春,2014)葛浩文的“翻译不是背叛,而是救赎(salvation)”这句宣言式的论断激发了本文笔者的诸多思考,故想在此阐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法国翻译理论家安托瓦纳.贝尔曼(Antoine Berman)在《异的考验---德国浪漫主义时代文化与翻译》一书中,对翻译的作用有着生动而深刻的描写。歌德看来,翻译在人类文化交流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翻译不仅起着交流、借鉴的作用,更有着创造的功能。德国文学的盛名要得到地域上的扩展,必然要借助翻译。一部优秀的翻译作品,无疑是为原作延长生命,拓展生命的空间。歌德之所以成为世界性的歌德,他的文学生命之花之所以开遍异域,正是靠了翻译。当歌德看到自己的诗作被译成异语,获得极妙的效果时,他以形象的语言赞叹道:“我刚刚从芳草地采摘了一束鲜花,满怀激情地手捧着鲜花回家。因手热,把花冠热蔫了:于是,我把花束插进一只盛有凉水的花瓶中,我眼前即刻出现了怎样的奇迹!一只只小脑袋重又抬了起来,茎与叶重显绿色,整个看去,像是仍然生长在母土里,生机盎然,而当我听到我的诗歌在异语里发出奇妙的声响时,我体会到的也正是这一感觉。”(许钧,2009:11-12)
另外,翻译的哲学学派的两大代表人物本雅明和德里达也对翻译的作用提出过类似的论述。在《译者的任务》中,本雅明使用了明喻和暗喻的修辞手法,值得一提的是再生(afterlife)比喻。本雅明认为,这个暗喻是生命与再生的客观现实性。在灵与肉、本质与历史、原文与译文之间,原文通过译文得到延续,正如上一代生命在下一代生命得到延续一样,是自然现象。(刘军平,2009:260)这个比喻也可以看作翻译作用的一种赞美。从时间上看,原文比译文出现得早,但是,它等待着译者的到来,就像童话中的睡美人等待着命中的王子的到来一样,把它唤醒,赋予它新的生命,从这种意义上看,作品由于译文的存在而得到新生。在因缘际合中,原文通过译文获得了新的生命,继续更新。《易经》上的“日新之为盛德”,翻译是一种更新,所以这句话可谓是对翻译的最好赞美。
和本雅明一样,德里达也认为翻译是一种再生。原文作为一种静态文本,具有开放性,但是这种开放性无法达到整体意义,只有翻译的参与、调节和转换原文,原文才可能推陈出新,投胎转世,在新的语境中成长、发育、成熟和再生。(同上,266)德里达也认为,翻译的重要性也就在于给原文注入活力、青春和生命的过程。
笔者以为以上对翻译以及与翻译功用的论述从某些方面来说都与葛浩文的翻译救赎论有异曲同工之妙,尤其是对译者在文化交流中的地位的重视也是对众多从事翻译的研究或实践工作的人们的一种极大鼓励;而在翻译史上,因为翻译而对原作地位产生重大影响(不管是受到关注还是重获青睐等,都可以说是一种救赎)的例子也是举不胜数。
在翻译的长河中,因为翻译而改变了其命运的作家或者作品的案例实在太多,有些翻译作品让我们感受到了“墙外开花墙内香”的惊喜,有些是经典得以被发现或者被更为广泛地传播的欣慰,在此,笔者仅就一些典型案例稍作分析。
我们所熟知的莫过于是莫言获得诺奖的历史性事件。莫言可能是当代作家最幸运的人。整整25年,美国的葛浩文一直在翻译莫言。牛津大学中国当代文学讲师,玛格丽特.希伦布兰德(Margaret Hillenbrand)认为翻译对于莫言获奖功不可没,她甚至指出,莫言获得了翻译者“不同寻常”的帮助。而德国汉学家顾彬在课堂上,不止一次地表述过类似的观点:莫言能获诺贝尔文学奖让我感到非常惊讶,这不得不归功于他的翻译葛浩文。在他的心里,莫言创造的世界有些偏弱,还达不到诺贝尔奖要求的强度。但毫无疑问,葛浩文是个顶尖的翻译家,有的时候,他甚至越俎代庖,在小说未臻完美之处为之补缀。
笔者通过葛浩文所翻译的对莫言代表性作品《生死疲劳》的英译本的研究,发现葛氏译文对原文文字意趣与结构美感的把握十分到位,对句式的连用与并置相当的敏感。另外,葛浩文炼词炼句张弛有度,犹如一个技艺精湛的园艺师,剪裁得当,繁简肥瘦,参差交错。需精简处,要言不烦,直中准心,将多余的枝叶切削得干净爽利;需突显处,不吝笔墨,描金敷彩,鲜活的人与事渐渐地在英文语境中畅然呼吸。所以,我们不得不说葛浩文是帮莫言获奖的最大功臣。
2015年最值得译界同仁关注和自豪的是,习近平主席访问英国时把汪榕培先生翻译的《牡丹亭》英译本作为礼物送给了英国王室。10月2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伦敦金融城市政厅发表题为《共倡开放包容共促和平发展》的重要演讲,他在演讲中指出,中国明代剧作家汤显祖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他创作的《牡丹亭》、《紫钗记》、《南柯记》、《邯郸记》等戏剧享誉世界。汤显祖与莎士比亚是同时代的人,他们两人都是1616年逝世的。明年是他们逝世400周年。“中英两国可以共同纪念这两位文学巨匠,以此推动两国人民交流、加深相互理解。”汤显祖之所以能被称为“东方的莎士比亚”,特别是能在莎士比亚的故乡英国获得认可,与他的代表性作品《牡丹亭》的翻译和传播有莫大的关系。如今,汪榕培先生的译本更是为中英文化的交流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在此,翻译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梦和提高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巨大价值暂且不谈,笔者相信这一事件引起了汤显祖热还会持续相当长一段时期。
除此之外,寒山现象也可谓是译学史上的一个经典。寒山作为唐代的一位诗风独特的禅客诗人,其人其诗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总的来说是被忽视甚至被冷落的。然而自从20世纪50年代途经日本传到美国之后,便产生了巨大反响,在大洋彼岸的美国拥有了众多的知音,并因此引起了中国的诸多学者的关注,这种“墙外开花墙内香”的现象一直被翻译界所津津乐道,也在国内国外掀起了一股颇具规模的“寒山热”。
也许有人会反驳,仅仅凭借以上那些案例就得出结论说“翻译不是背叛,而是救赎”会不会太武断了?需要申明的是,在这里笔者并无意要证明一种类似于真理的东西,只是希望这样的一种观念可以对广大翻译工作者以及读者和评论家带来一些鼓舞或启示。
首先,翻译工作者应该因此为自己所从事的工作而骄傲和自豪。尤其是在如今中国梦的大背景下,广大翻译工作者特别是广大从事文化典籍翻译工作的人才更应如此。翻译对中国革命和建设,对历史上民族文化的交流和发展都做出过重要的贡献,也必将继续对中国梦的实现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翻译是为了互通有无、促进国际交流、实现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其目标与中国梦一致。
其次,当我们秉持一种“翻译不是背叛,而是救赎”的理念去从事翻译时,我们会带着一种更为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避免翻译中因为翻译态度而出现的错误,并不断地提高自己的翻译素养,坚守翻译伦理,努力制造出更为优秀的作品。
最后,翻译作品的读者和评论人在阅读翻译作品特别是翻译的文学作品时,不仅要起到监督的作用,更要对译作抱以一种更为宽容的态度,尤其是对某些翻译新人来说,过于激烈的批评,有时候甚至是“致命性”的,会让一个本已忐忑不安的译者,变得更加惶恐却步。翻译的正确性是相对的,而翻译的不完美却是绝对的。努力用善意、理性的批评,去营造文学翻译的一种良性循环。
在中国驻瑞典大使馆举行的见面会上,莫言曾表示,“翻译的工作特别重要,我之所以获得诺贝尔奖,离不开各国翻译者的创造性工作。”如果说,一直默默耕耘的中国文学因为莫言的获奖终于在国际舞台受到热切的关注,那么,一直兢兢付出的翻译工作者也因此一改昔日的“隐形人”身份,从幕后被推至台前,并收获了极为珍贵的肯定和赞美。我们无法预测莫言与诺奖的故事还会有多少续集,原作者和译者之间的默契合作还会为我们带来多少惊喜,有多少作品会因为优秀的翻译更大放光彩或者重获新生,“翻译不是背叛,而是救赎”这一论断还会有多少支持者,但我们希望广大翻译工作者能在这一论断的鼓舞和激励下,为翻译学科的发展,为翻译后花园的成果更加丰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参考文献:
[1]孟祥春.葛浩文论译者---基于葛浩文讲座与访谈的批评性阐释[J].中国翻译,2014(3).
[2]汪榕培.《牡丹亭》的英译与传播[J].外国语,1999(6).
[3]许钧.翻译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9.
[4]刘军平.西方翻译理论通史[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
[5]张箭飞等.看得见的译者:葛浩文的莫言[J].粤海风.2013(1).
[6]刘云虹,许钧.文学翻译模式与中国文学对外译界---关于葛浩文的翻译[J].外国语,2014(5).
[7]胡菊人.诗僧寒山的复活[J].明报学刊,1996(1).
[8]张德中.试论美国的寒山热[J]东南文化(增刊).1998(1).
作者单位:(河南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
基金项目:本文系2014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传统哲学术语英译研究”(14BYY021);2013河南大学社科基金项目“乡土小说中典型人物语言的中英文对比与翻译”(2012YBRW030)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刘亚杰(1981-),女,河南项城人,河南大学讲师,硕士,研究方向:翻译理论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