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道德经》中的处世观

2016-11-26 07:10
长江丛刊 2016年12期
关键词:无为道德经

魏 玮



浅谈《道德经》中的处世观

魏 玮

【摘 要】处世,是一门艺术,也是一门哲学,善于处世的人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自得其乐。道家文学是中国文化史上的重要一部分,本文就从道教经典《道德经》中窥探几点处世之道。

【关键词】《道德经》 无为 知足 处世

处世是一种艺术,抑或一种哲学。也有人认为处世就是一种功夫。善处世者,无论在任何环境下,都能逍遥自在,乐趣横生。正如孔子言,“君子素其位而行,不愿乎其外。素富贵行乎富贵,素贫贱行乎贫贱,素夷狄行乎夷狄,素患难行乎患难,无入而不自得焉”。(《礼记·中庸》)“无入而不自得”正是“君子”在处世上绝妙佳境。可见,人生在世,处世问题是很有必要的,而处世得当,又是多么的重要。

道教文化是构成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部分之一,教义思想中有很多合理的、积极的内容,如“济世利人、欣乐太平”的社会责任;“齐同慈爱、异骨成亲”的处世态度;“清静为正、俭让不先”的精神境界;“积功累德、无量度人”的行为原则;“抱朴守一、为而不争”的价值取向等等。(熊建伟:《关于道教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几点思考》)。在当下社会中,这些处世为人之道,从人们的观念世界默默地渗透到个人的言行举止之间,仍然发挥着独特的作用。我们更应该看到,这些处世原则能够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相适应,同时也能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服务。

一、真然而然坦然真实

《道德经》中运用“自然”的观念来解释“道”和“德”。道性自然,人应当效法“道”而行事,并把“自然”作为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原则。《道德经》二十五章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意即世间万物及一切过程都应以“自然无为”为基本原则。所谓“自然”,就是坦然真实,自然而然。正如《道德经》五十一章又说:“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认为宇宙的一切都是自然的,人应当顺其本来的真实规律。顺其自然,自然而然,这是道教的核心智慧,也是我们应当学习的处世准则。

二、无为而无不为

《道德经》三十七章说:“道常无为而不为。”认为“道”是产生宇宙万物的根源和本体,从其产生和演变的过程看,是自然而然的,没有任何外在力量的施加,所以说“道”是“无为”;但从其衍生宇宙万物的结果看,一切都是因为“道”而生,因此又可说“道”是“无不为”。道教信仰世界将“无为”作为对待社会人生的处世态度和基本原则,认为天道自然无为,人的行事也应效法天道,不要妄自作为。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尊重客观规律,科学办事,不能违背自然规律。同时,也能体会到,我们要讲求清静寡欲,与世无争,慎行远祸。《道德经》中为我们树立了一个至圣形象,或者就是一种理想人格形态。这个形象具备条件之一,就是要无为。“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有弗有,为而弗持,功成而弗居。”(《道德经》第二章)“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正静;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人自朴。”(《道德经》第五十七章)“圣人为人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道德经》第七十七章)实际上这里面也贯穿了“道法自然”的深刻思想。这里也包含了一种坦然真实的为人处世态度和原则,因为自然而然就是真实,真真切切面对现实,尊重客观实际情况。

需要说明的是,这里圣人的“无为”只是一种过程中的方法,其目的仍在于“无不为”即“有为”。二者统一表现于“无为而无不为”。如果圣人只有“无为”,显然是没什么意义了。

三、柔弱不争,谦虚制胜

“柔弱”的处世原则在《道德经》中多次出现,《道德经》第七十六章,“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坚强。万物草木之生也柔弱,其死也枯槁。故坚强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强则不胜,木强则兵,强大处下,柔弱处上。”意思即为,人活着的时候身体是柔软的,死了以后身体就变得僵硬。草木生长时是柔软脆弱的,死了以后就变得干硬枯槁了。所以坚强的东西属于死亡的一类,柔弱的东西属于生长的一类。因此,用兵逞强就会遭到灭亡,树木强大了就会遭到砍伐摧折。凡是强大的,总是处于下位,凡是柔弱的,反而居于上位。因此,我们值得学习的是,人生在世,不可逞强斗胜,而应柔顺谦虚,有良好的处世修养。

正如《道德经》七十八章中言,“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其实这里的道理似乎也在昭然,在某种场合下不可“鸡蛋碰石头”,应当学会“以退为进,以柔克刚。”当然,老子的“柔弱”不是“懦弱”,而是一种顺应自然或者规律的处世绝妙境地。

后来在道教的成长发展中也十分崇尚“柔弱”。正如《老君二十七戒》中以“行无为,行柔弱,行守雌勿先动”为最上三行;《道教五戒十善》中以“忍性容非”为十善之一;《老君崇百药》中以“体弱性柔”为一药。相反地,道教以“刚强”为戒。《化胡经十二戒》中说,“戒之勿刚强,当可自屈折,强者必先摧,刚者去先屈。”《老君说百病》中认为,“以力胜人”,“语欲胜力”都是病。总之,“柔弱”是道教立身处世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可贵的人生观。

“不争”与“无为”一样,也是《道德经》中所展现的圣人形象的一个要素。《道德经》中多处提到有关“不争”的处世准则。第七章中说:“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第二十章中说:“圣人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第六十六章中说:“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第七十二章中说:“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正是因为圣人具有这样的不争品德,从而能够获得“夫唯不争,天下莫能与之争”(《道德经》第二十二章)的佳境。这也是一种以谦虚的态度而出奇制胜的效果。圣人不争也包括不争物质追求,有如《道德经》第二十九章中说:“圣人去甚、去奢、去泰”,第六十四章,“圣人欲不欲,不责难得之货”。

值得指出的是,道教所言“不争”,并不是消极怠慢,无所作为,而是不争俗世的功名利禄、荣华富贵等,对于合乎大道自然法则的事,则要尽力而行,以彰显“道法自然”。

总而言之,《道德经》中的教人“不争”是要求人们为人处世要顺乎天道自然而不强求。“不争”是道教的一种人生态度,也是一种崇高的处生观。

四、自知、积累、知足

《道德经》第七章中有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意思即为,能够知道别人想法的人是智慧的人,但能够了解自己的人才是真正明智的人,能够战胜别人的人是有力量的,但能够战胜自己的人才是真正的强者,能够知道满足的人无时是富有的。对于那些贪得无厌的人来说,永远不觉得会富有,即使是物质财富甲天下,他们也不会感到丝毫的满足。而一旦知道了满足,即使是物质不充裕,也可以觉得富足快乐。《道德经》第六十四章中亦云,“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层之台,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这句经典话我们可能很熟悉,意思是说世上没有一蹴而就的事情,没有一日成名的人。实际上也就是日常俗语所言,“一口不能吃个胖子”。一个人若要想成功,需要付出非凡的毅力,超常的艰辛,从一点一滴做起,日积月累,终达成功。《道德经》第五十八章中言,“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这句包含着很高智慧的处世观,毋庸多言,可以给生活在当下的人们很多的启示,道教的看法是“祸”与“福”,相依、相反、相成。人生在世,人们都很珍惜现世的实在与幸福,而拒怕死的困扰与来临。然而,当人们都在为幸福争夺的时候,灾祸已生,灾祸也就有了承担者,而往往谁都不愿意去承担。福与祸是矛盾对立的统一体,得到这一面的时候,另一面也就随时跟随而来。因为几千年前的古人已经在经验总结的基础上告诉我们,祸中孕育着福,福中隐藏着祸。所以看得出来道教的一种理念是,成功的人应该多为民众做点服务;富有的人应该知恩回报社会;暂时贫困的人应该自力更生,发挥主观能动性以改变现状;得意的人应该不能忘乎所形,要知道谦卑处世;违法乱纪的人终究会得到严惩,天理自有公平在。因此,道教处世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道德经》第九章),就像太阳东升起来,滋养人间万物,然后悄然隐退西方,而不自以为是,不图求任何回报。

在社会节奏日益严酷、紧张危机的现实生活中,我们急需一种“清净”的文化思想来净化人们的心灵,指导人们的思想,带领人们走向积极的人生和心理方向。道教博大的思想文化正是满足了我们需求,尤其是道教著名经典《道德经》,其中蕴含的丰富的人生观、处世观对全世界的人们都给予了重要的人生启示。《道德经》丰富的思想值得细细品味,从中挖掘更有价值的人生哲理来帮助人们更好地解决人生问题。

参考文献:

[1]熊建伟.关于道教参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的几点思考.[J].江苏道教,2007(1).

[2]老子(著),陈忠(译评).道德经[M].长春:吉林文史出版社,1993.

作者单位:(陕西学前师范学院)

猜你喜欢
无为道德经
为什么要跟《道德经》学领导力?
道德经
华子龙先生告诉你:被誉为『万经之王』的《道德经》讲的是什么?
西方人最推崇《道德经》
敬业
中外教育思想中的“无为”智慧及其启示
老子“无为”思想的价值研究
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道家思想对当代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无为”的负利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