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行恬
【摘 要】《张謇教育文论选注》一书让我们特别地关注到张謇独特而可贵的“教育人格”,从“深挚而坚忍的教育情志”“务实而创新的教育实践”“宏富而精警的教育思想”三个维度对张謇教育人格进行了充分的阐释,同时也对他“精英治理”“精英办学”的局限性提出了个人的见解,这为今天谋求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启示。
【关键词】张謇;教育文论;选注
【中图分类号】G40-0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7-0073-02
我有幸在张謇先生亲自创办的中国第一所独立设置的师范学校求过学,并工作17年,深深感佩张謇这位中国现代化的勇毅的探索者、杰出的教育家博大的胸怀、深邃的思想、非凡的业绩,尤其是他“坚苦自立,忠实不欺”的人格魅力。编写一本兼具学术性、资料性、工具性的《张謇教育文论选注》是我萦思多年的事情,因为我觉得这是我的责任。
2002年5月,江苏省南通师范学校建校100周年,来校参加纪念、庆祝活动的一位校友不无遗憾地提及:“我从通师毕业几十年,现在成了特级教师,也当了多年小学校长。回想起来,还是为当年在母校读书时没有能更多地了解学习张謇的教育思想和精神品质而遗憾。”这位校友毕业于上世纪60年代,由于“左”的思想的影响,那时张謇成为批判的对象,即使是在他亲自创办的师范学校,也不可能言及继承、弘扬张謇的事业和精神。当改革开放的大幕徐徐拉开,人们越来越清楚地看到了张謇先生为中国的现代化尤其是现代教育的发展所呼吁、所探索的开创性意义。让更多的人,尤其是年青一代多了解一点张謇,了解一点中国近代以来的发展之路、教育之路,是一件十分必要的事情。就在那时,我萌生了选编、注释张謇教育文论的想法。
诚如著名学者章开沅先生所说,“从某种意义上说,张謇是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要以张謇精神研究张謇”。从张謇看近代中国,并由此拓展看当代的中国和世界,体认其历史规律与借鉴意义,不仅具有学术意义,也有现实意义。张謇是我国近现代社会转型、教育变革的亲历者、助推人,是一位持大教育观、办大教育事业、有大影响于世的大教育家。我决定以教育为主要方向来做一些力所能及的研究。我认为,要了解张謇就应该阅读张謇的著作原文,这样才能比较准确地把握张謇的思想以及它的背景与源流。张謇在数十年勇毅而艰辛的办学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史料,认真阅读张謇本人的论说、讲演、文函、日记等,是我们认识张謇教育人格的必经之路。
在母校南通师范上学时,复旦大学教授朱东润主编的《中国历代文学作品选》给了我许多的知识和启发,我很喜欢这种“解题+原文+注释”的体例,它使我能够在专家帮助下,便利、有效地汲取历代名家的智慧和情感的滋养。由于张謇关于教育的论述甚多,有的曾在不同场合多次重申,且张謇所处时代的历史背景、书本文言也并非所有读者都能熟谙,我想,我来做一些编选、注释、导读的工作,为读者提供一些辅助,应该是有意义的。我希望自己能为普及和光大张謇教育思想以及人格精神尽一己心力,并且为今后有优秀学者做出更好的成果当一块铺路石子。
编注本书的几年,辛苦而寂寞,当然更多的是充实而欣悦的感受。一方面,自己尚有不少其他工作、家庭事务要处理;另一方面,本书编撰的工作量也着实不轻。动笔之前,除搜集、分析资料外,听取了一些学者、行家的意见,我定下以下三个原则:(1)在内容上力求完整性与选择性的统一。(2)在写法上力求准确性与创新性的统一。(3)在学术上力求普及性与研究性的统一。起先编选时,主要依据1994版《张謇全集》,同时参录其他一些文献资料,但该版《张謇全集》当年出版紧急,错漏较多,后期校勘辨误耗时不少。2012版《张謇全集》出版后,我得以据此校对所选全文,并增补了若干重要篇目,同时又对原先所撰的导读、注解部分重作梳理调整。虽然结果可能与预期还有差距,但我的确是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来写这本书的,并且自认为在以下两方面有些许新意和特色:
第一,在认真研究张謇兴学育才的不平凡历程和一系列主张的基础上,没有满足于对张謇办学业绩、理念的罗列和赞扬,而是特别地关注到张謇独特而可贵的“教育人格”,提出“研究张謇教育文化,应对重视对张謇教育人格的研究”的观点,以张謇“生平强勉自励”的“坚苦自立,忠实不欺”八个字予以概括,从“深挚而坚忍的教育情志”“务实而创新的教育实践”“宏富而精警的教育思想”三个维度对张謇教育人格进行了较为充分的阐释,同时也对他“精英治理”“精英办学”的局限性提出了个人的见解。我更多是关注了作为“人”的张謇,这为今天的读者加深对“时代何以产生张謇、张謇何以影响时代”的规律性认识,为思考如何继承张謇的宝贵教育遗产(有形的、无形的),更好地谋求教育创新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参考意见。
第二,在继承中国古代学者的注疏著作尊重原作、精要释义优良传统的基础上,受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启发,精心设计全书体例,运用多种方式提供检索路径。比如通过“关键词索引”“人名索引”可以十分便利地寻找到相关内容及其相互联系,且这两个索引本身也以一定角度提示了张謇在教育问题上的关注点;选文分为“选录注解”“存目导读”两种类型,分别采用“文题+关键词+导读+原文+出处+注解”“文题+关键词+导读+出处”的体例;选文按成文时间为序排列,且在目录中不仅标注页码,同时标注选文序号,便于读者多途径记忆、查阅;注解中增加释义互见参见方式,让读者能够方便地对相关内容有更充分了解;文末标注选文出处,提示了对照《张謇全集》拓展阅读的捷径。
这样的写法,辛苦了我自己,但可以让读者便利,我获得的当然是欣悦。
我的编注工作以及拙作的出版得到了许多领导、专家、老师、朋友的重视和支持。张謇研究中心、南通市教育局、南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南通大学张謇研究所提供了经费的有力保障和专业的精心指导,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给予了特别的关怀。尤其是第九届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原常务副主席、张謇嫡孙张绪武先生亲自撰写序言,教育部原副部长、时任江苏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王湛先生欣然题签书名,这两位我十分敬重的老领导的亲切勉励,令我深感幸运,倍受鼓舞。借此机会,我想由衷地对所有关心、帮助我的人说一声:谢谢!
书虽已出版,心犹未平静。切望读者方家不吝赐教,以鞭策本人在张謇研究过程中不断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