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2016-11-25 14:00:21张振铭
黑河教育 2016年10期
关键词:引导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张振铭

[摘要]随着手机智能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更新,集各种网络优点于一身的微博,凭借其开放自主的特性受到高校大学生的追捧和关注,一时成为最火的网络应用软件。微博正在被越来越多的大学生使用,这也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探索利用微博舆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要树立正确的微博观,利用微博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加强大学生的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其正确使用微博;用微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为更好地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奠定情感基础。

[关键词]微博舆情;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引导机制

近几年来,随着网络技术不断推陈出新以及新媒体终端的出现,互联网技术正在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和改变着我们的日常学习、生活和工作。随着微博进入校园并在学生中迅速普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者应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积极运用微博这一新媒体来开展工作。

一、高校大学生微博舆情的现状分析

《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称,截止2013 年12月底,中国网民达6.18亿,其中手机网民达5亿,而微博每天发布和转发的信息超过2亿条。我国微博用户数2012年底就达到 3.09 亿,其中大学生占微博群体三分之一以上,截止2013年6月微博大学校园用户已逾三千万。微博在大学生中间的迅速走红,让我们不得不正视和重视它走红的原因。

首先,与微博自身的特点密切相关。如使用的便捷性,大学生可以不受电脑限制,随时随地发微博信息;平等性,每个大学生都可以利用微博畅所欲言,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评论,享受平等的话语权;快捷性,对于一些突发事件,微博常常是第一时间的传播媒体;丰富性,微博内容包罗万象,可以满足学生的不同需求等等。

其次,与当代大学生自身的思想行为特点有关。当代大学生多为“90后”,他们思想活跃,有了解社会、开拓视野、自由表达、宣泄情感等需求,微博的出现恰恰为他们展示个性、寄托情感、自我反省提供了平台。

第三,微博迎合了大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大学生的成人感逐渐增强,他们渴望像成人那样参与社会活动,追求和展示个性。而在微博的世界里他们能够产生较强的成人感,能够彰显自我,不遵循与其他人的统一,充分发挥自身的长处。微博还为大学生提供了参与权,使大学生可以就自己关注的话题发表观点,成为意见表达的主体,并分享自己的思想,用微博记录自我和表达生活的点滴。

微博是大学生智力发展的需要。智力是人认识事物和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它是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的综合。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是智力的核心,也是人的智力最本质的表现。当下,大学生的思维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都大大增强。对大学生而言,微博平台可以开阔视野,锻炼思维能力,有助于创新思维方式。微博图文并茂,信息传播快,能够满足大学生关心世界、关心社会、了解和认识自我的需求。在面对丰富的信息流时,大学生也会逐渐学会辩证地看待各方言论,及时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反省。

二、微博舆情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影响

作为网络发展的新宠儿,微博以其强大的功能赢得了大学生的关注和青睐。微博的出现不仅为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机遇,也带来了严峻的考验。

1.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机遇

(1)微博促进了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高校教师辅导员承担的教学工作、科研任务较重,无法与每位学生深入交流,很难及时把握每位学生的思想动态,而微博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了一个可以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心理状况的平台,通过微博消息的关注、转发、评论能够充分了解学生的思想行为动态,并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有的放矢地制定教育计划,进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2)微博拓宽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渠道。目前在校大学生绝大多数为“90后”,他们已明显不满足于常规思想政治教育课堂的灌输教育。利用微博可以极大地调动学生参与教育活动的积极性,为更好地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奠定基础。

(3)微博使受教育者更具学习主动性。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往往是教育者的说教、单向灌输和强制压服,受教育者很少能主动接受,且易引起逆反情绪。微博可以使教育者成为不为受教育者了解的粉丝,二者之间通过微博消息的回复、转发、评论来畅所欲言地表达真实的想法,这样就打破了思想政治教育者和受教育者之间的对话壁垒,使受教育者能够主动地接受教育。

(4)微博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具时代感和针对性。在当今这个信息化的社会,思想教育工作者通过微博可以迅速了解国内外政治、经济、社会等信息,及时把握大学生群体的思想动态,然后将这些信息灵活运用到思想教育工作中去,使思想教育更具有时代感和吸引力。

2.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挑战

(1)微博挑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主要是通过课堂教育、社会实践等,受教育者学习接受什么依赖于施教者过滤筛选后的内容。而微博的出现,降低了理论教育的实效,使教育的难度加大。

(2)微博削弱了教育者的主导地位。传统教育中教师处于权威地位,而微博的几何式爆发传播使得人人都可以成为信息源,成为影响他人的“意见领袖”,这将直接影响到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主导地位。

(3)微博加大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微博信息良莠混杂,不乏一些不健康、不科学的内容,这对于辨识能力尚不完善的大学生会产生不良影响,引发认知偏差,甚至冲击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这也增加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难度。

三、利用微博舆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策略

微博是信息时代的产物,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树立正确的微博观,引导学生正确使用微博,积极探索利用微博舆情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途径和方法。

1.创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

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应积极创建并熟练运用微博建立微博社区,让学生成为自己的微博粉丝,最终将微博打造成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新平台、新阵地,并利用微博新平台及时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2.加强网络素养教育,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

微博是一把双刃剑,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引导大学生正确使用微博。首先,要了解国家有关网络交往的法律法规,避免在微博上发表触犯法律的言行。其次,对于微博上内容繁多的信息要学会辨别真伪,谨防成为非法分子散布谣言的帮凶。再次,用事实告诫学生,网络交友陷阱多,网友见面需谨慎。最后,引导学生正确处理现实世界与虚拟网络的关系,以防患上微博依赖综合征。

3.利用微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师生之间有着天然的屏障,大多数学生并不能对老师敞开心扉,而通过微博平台学生与思想政治工作者可以进行相对平等的交流,增进相互了解,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

总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紧跟时代潮流,正确认识微博这一新媒体,充分利用微博平台,密切关注微博发展的新态势,在此基础上积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增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实效性。

参考文献:

[1]杨立怀,徐百成.“微博”网络生态下的高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J].中国青年教育,2011(11).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思政专项项目“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发展背景下大学生转型发展教育研究”资助,项目批准号:2015SJB757;盐城师范学院校级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辅导员专题)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14YCKF001。

(责任编辑 赵永玲)

猜你喜欢
引导机制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影响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微博文化与当前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碰撞与融合
求知导刊(2016年30期)2016-12-03 08:57:17
浅谈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与启示
企业导报(2016年20期)2016-11-05 19:08:13
运用慕课开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初探
简议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与心理健康教育的契合
新媒体时代高校的网络舆情引导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高校学生网络舆情引导机制研究
求知导刊(2016年9期)2016-05-01 12:38:48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社会治理视阈下网络舆情引导机制创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