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永忠 王人仙
(福州大学,福州350116)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比较研究
李永忠 王人仙
(福州大学,福州350116)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起步较早,并且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其通识教育管理体制经过数次的改革与完善,已经相当成熟。本文从美国高校入手,探究其通识教育模式,关注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对此进行总结。文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当前美国主要的四大通识教育模式以及代表院校的课程方案。其次以哈佛大学等高校为例,简要介绍各自的通识教育发展,并挑选其本年度课程进行详细介绍,通过具体的课程展示深入了解国外通识课程是如何开展的同时,本文还从国内的通识课程现状出发,对比美国高校通识教育模式,总结其通识课程的优点,为我国高校逐渐兴起的通识课程改革提供借鉴。
通识教育;课程模式;教学方法;哈佛大学;普林斯顿大学
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是一种教育理念,指的是一种广泛的、非专业性的教育。作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关注知识的理性,更关注人文的理性。推行通识教育者一般会批评高等教育的职业化和功利性倾向。通识教育注重学生人格、精神和气质的培养,旨在为受教育者提供多样化的选择、向受教育者传播或者灌输普世价值观。
通识教育最初来源于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关于“自由教育”的主张,它以自由理性发展为目标,倡导对话式、讨论式的学科教育。19世纪初,美国学者将通识教育引入高等教育体系的观点一经提出即引起了极大地关注。尤其是在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后,通识教育得到国外高校更深入的讨论与研究,众多高校纷纷进行了课程改革,大力发展通识教育。
我国社会正处在改革发展的关键时期,急需全面发展的、综合素质高的人才,然而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高校模仿苏联模式实行专才教育。这一模式影响了中国国内高校尤其是研究型理工类高校学生个人才能的全面培养和提高,阻碍了其潜力的发展,使其越来越难以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需要。近十年来,我国高校逐渐认识到了通识教育的重要意义,很多学校先后开始探索适合自身发展的通识教育模式。虽然一些院校的改革较为成功,出现了具有自身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但仍有一部分院校通识课程的开展存在着问题,最为明显的就是通识教育无章可循、课程设置随意性现象比较突出。为使我国高校通识课程开展得更为有效,本文对美国现行的通识教育模式与教学方法进行了梳理、探究和总结,并以哈佛大学等高校为例,详细介绍其通识课程的开展情况以资借鉴。
1.通识模式
美国高校的通识教育起步较早,并且受到了高度的重视,其通识教育管理体制经过数次的改革与完善,已经相当成熟。无论是研究性大学还是文理学院,都有各自的通识教育模式,通识教育模式呈现多元化,并逐渐形成了四大模式:以哈佛大学为代表的核心课程模式(Core Curriculum)、以普林斯顿大学为代表的分布必修模式(Distribution Requirements)、以布朗大学为代表的自由选修模式(Free Electives)以及圣约翰学院名著课程模式(Great Books Program/Curriculum)。
核心课程模式:通过一定的整合,根据课程内容的相关性分为几个大类,学生从每一大类中挑选课程进行学习。这种模式目的在于向学生展示各种门类的知识与方法。这一模式以哈佛大学为代表,也是美国通识教育模式中最为著名的一种。
分布必修模式:规定了学生必修的课程模块以及在这些模块内至少选修的课程门数或最低学分数。该模式是当前美国最为普遍的一种,在高校中倍受青睐,如麻省理工学院、普林斯顿大学都采用了这一模式。例如麻省理工学院的通识课程由科学技术类和人文社科类两部分组成,其中科技类课程包括3门必修课和5门选修课。
自由选修模式:学校本身对于通识课程没有提出硬性的要求,不制定专门的选修计划,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喜好挑选课程,设计适合自己的通识课程体系。该模式体现了美国一切自由至上的学术之风,努力为学生打造自由随性的学习氛围。采用这一模式的高校并不多,其中代表为布朗大学和阿姆赫斯特学院。
名著课程模式:名著课程是在赫钦斯(Maynard Hutchins)倡导的永恒主义教育哲学观指导下创立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它接近于古希腊时期的贵族教育,该模式倡导构建永恒学科,突出名著在大学教育中的地位,崇尚精神追求。圣约翰学院是目前唯一实行该模式的学校,提出一种全体学生必修,按年级统一施教的课程,以讨论为主、技能为辅的教学方式传授自古希腊至当代的经典著作。
表1展示了四所高校所代表的不同教学模式,列出了各自的课程方案以及学分要求。
表1 美国四大通识教育模式代表院校、课程方案及学分要求一览表[1]
2.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的通识教育起步很早,1945年,当时的校长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将通识教育理念引入哈佛,开创并启动了美国的通识教育。科南特成立了哈佛“通识教育目标委员会”(University Committee on the Objectives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并于《自由社会中的通识教育》(General Education in a Free Society)中提出了哈佛通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四种能力,即“有效思考的能力、沟通的能力、判断的能力、对价值的认识能力”[2]。同时,报告指出通识教育课程应包括人文科学、社会科学、自然科学三个领域。七十多年来,通识教育课程在哈佛备受重视,经历数次改革,根据时代要求不断丰富其内涵,使得其人才培养的质量不断提高。
如今,哈佛大学拥有极为完善的通识教育体系。通识课程高度模块化,在学生所学课程的深度之外,确保他们的本科教育内容所涵盖的广度。当前,哈佛大学的通识课程包括八大模块:审美与理解(Aesthetic and Interpretive Understanding)、文化与信仰(Culture and Belief)、实验与数学推理(Empirical and Mathematical Reasoning)、道德推理(Ethical Reasoning)、生命系统科学(Science of Living Systems)、物理宇宙科学(Science of the Physical Universe)、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Societies of the World)以及世界中的美国(United States in the World)。每名本科生在校期间必须在以上八个模块中各选修一门课[3]。
本文选取了哈佛大学2015-2016学年“全球化背景下的社会发展”模块下“走进中国”[4]这一课程,近距离了解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中国通识课程的开展提供借鉴。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回溯中国三千多年的历史发展,探究其历史沉淀在当前大国进程中所起的作用,深入了解中国的政治、经济变革以及文化、艺术、宗教等各方面的发展。
本课程采用的是课堂教学与小组讨论相结合的方式。每周一次正式课程和一次小组讨论。
教师提前给学生布置很多阅读任务,让学生浏览大量的参考文献并查阅相关资料。在该课程中,教师给定了三本必买书目和六本必读的相关书目,图书馆可以借阅到相关书目。除此之外,哈佛通识课程还设有课程网站,网站提供了课程的相关阅读材料以及每周的课程计划。
为进一步了解哈佛大学通识课程的教学内容,本文就该课程的每周教学计划进行了采样,表2、表3展示了其中三周的教学内容以及课程考试方式组成。
表2 课程内容一览表
表3 哈佛大学“走进中国”考查项目分值构成一览表
3.普林斯顿大学
普林斯顿大学始终坚持为学生打造真正实现博雅教育这一独特的课程理念。上世纪,普林斯顿顺应美国通识课程改革大潮,自身通识教育得到了快速发展。当时,北美自由选修风潮兴起,很多高校赋予了学生高度选课自由,绝大多数的课程任由学生自己选择,学校只对少数几门基础课程做出要求。时任普林斯顿校长的著名学者詹姆士·麦克什认为如果全部课程由学生自己选择是不明智的,一些学生往往会避重就轻,浅尝辄止,所以保留一定数量的必修课程是必要的,尤其是数学和一些古典学科。他一直认为,所有学生都必须学习数学和古典学科,数学能够培养人基本的逻辑推理能力,古典教育则能引导学生拥有正确的审美观、是非观以及提高个人修养[5]。之后,普林斯顿的通识教育逐步发展形成了具有特色的必修与选修相结合的课程模式。
普林斯顿大学通识课程[6]采用了分布必修的课程模式,并且对于文学学士和工程学士的要求也有所不同。所有学生在大一都必须参加写作研讨会,以提升学术写作技能。对于文科类学生,他们必须要学习外语,根据其初始外语水平决定所要学习的时间,一到四学期不等。文科类学生还需要在认知论与认知方法、伦理思想和道德价值、历史分析、定量推理模块各选一门课,在文学和艺术、社会分析、科学与技术模块各选两门课。对于理工科学生,要求更高一点,他们的必修课包括四学期数学、两学期物理、一学期化学和一学期计算机。同时,理工科学生还要选修七门课程,并且七门课程至少涵盖以下模块中的四个模块:认识论与认识方法、伦理思想与道德价值、历史分析、文学艺术和社会分析。
“技术与社会”[7]隶属于社会分析模块,课程阐述了社会与科学的密切联系。介绍当前技术与社会的首要问题,以及技术与社会交互的原则,为学生提供探析该领域存在的问题的工具。
本课程每周开设两次课,延续一学期。课程给出了阅读清单,共计五本,要求每周阅读量达到100页。本课程采用大班教学,课程可容纳120名学生。课堂中,教授对课程进行简短教学,学生针对不同项目进行讨论,项目涵盖网络中立、生物勘探、云计算中的隐私问题、如何应对气候变化以及电子医疗等社会中的各中科技应用领域。最终成绩组成如表4。
表4 普林斯顿大学“技术与社会”课程考查项目及分值构成一览表
1.明确通识教育目的,形成有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美国高校通识教育发展较早,大多设有专门的通识教育机构制定与管理学校的通识教育课程,其通识课程体系已大体完善,并形成了具有各自特色的通识教育模式。
国内高校通识教育实践源于1999年教育部在32所大学开展的“文化素质教育课程”试点,可以看作是西方通识教育的本土化。历经十几年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校投身其中,并逐渐走出自己的特色之路,也出现了一些模式之说,例如北大、复旦和武大模式。然而很多院校的通识教育还不成体系,东拼西凑,盲目模仿,尤其是一些二三本普通院校,不从本校的实际情况出发,缺乏深入思考。
每一种教育理念的诞生与发展,都是为了满足社会需求,适应环境变化。随着时代的变迁、科技的发展,教育实践也必须与时俱进契合国情。中国发展通识教育,是为了完善知识结构、健全人格培养,满足我国人才需要,解决目前我国高等教育所存在的实际问题。因此,国内高校在努力吸取国内外的先进教育经验进行通识改革的同时,更要把握自身实际,发挥自身特色,探索适合于自己的教育模式,找准目标,制定道路,发挥通识教育应有的意义,见表5。
表5 国内高校通识课开设模式、内容一览表[8]
2.丰富课程种类,增强选课灵活性
国外通识课程种类丰富。除了圣约翰学院四年开设了约140本名著赏析外,其他高校的通识课程几乎都根据其学科类型分成了若干模块。课程模块几乎涵盖了所有学科领域,且每一模块下都设有大量课程供学生选择。
据调查,现阶段国内高校通识课程体系设置不够完善,课程丰富度有待提高。在国内高校较为流行的“公共必修课+公共选修课”的模式中,公共必修课的比重明显较高,主要包括:教育部规定的两课,当前高校普遍学习的大学英语以及体育。公共必修课在通识课程中占据了较大比重,学校对课程做了过多的要求,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通识课的功能,学生的选课自由受限。
所以,国内高校应该丰富通识课程种类,增加通识课程在总课程中的比重,降低必修课的学分,完善课程体系,更好地发挥通识教育的作用。
3.充实课程内容,拓展课程深度
从哈佛和普林斯顿的课程可以看出,学生选修通识课程的过程中,除了每周一至两次的课堂教学外,学生在课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进行自主学习。以“走进中国”这一课程为例,教师一共给出了九本相关书籍,其中有三本是必买的,也就是说,学生在课程期间平均需要阅读六、七本资料,而且课程网站上定期更新的一周教学计划中有给出课堂讨论以及小组讨论课的题目,学生同样需要花费一定的时间去准备。历时14周的教学时间每位学生需要提交两篇论文,而“技术与社会”课程,也要求学生每周100页的阅读量。由于大量的阅读,学生对这一课程内容有了较为丰富的知识积累,从广度向深度延展,课堂讨论的话题也有着一定的深度与难度,有助于学生思考能力的培养。
对比中国高校通识课程,经调查了解,学生甚至老师普遍重视度不够,学生课后所花费的时间较少,很少会进行如此大量的阅读,并且通识课程大多较为浅显,言之无力。课程开设也主要以理论型、常识型、实用型课程为主,缺乏综合性跨学科课程,学生学习多浮于表面,不愿刨根问底、深度学习。
教师加大课程难度,提高教学要求,充实课堂内容,用大量的课外阅读作为支撑,或许能取得更好的效果。
4.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参与度
上文的两门课程,“走近中国”和“技术与社会”几乎都采用了案例教学法。它是指在课堂教学前授课者给出一个案例,学生围绕这一主题自行搜集资料,独立思考,给出自己的观点与解决方案,通过课堂的交流与讨论,完善和优化解决方案的过程。它的长处在于能够调动学生的主动性,鼓励学生独立思考、积极探索,同时集思广益,开阔思路,启发学生建立一套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案例教学生动具体、客观真实,缩短了教学情境与实际生活的差距,让学生接触并学习到大量的社会实际问题,理论联系实践,引导学生由注重知识向注重能力转变。交流讨论中,各种观点相互交融相互碰撞,结果多元化,有利于更好、更新方案的产生。
案例教学法能够提高学生参与度,从教学安排中大量的课堂以及小组讨论可见一斑。在通识课程中,教师只起着指引启发作用,而学生才是主体,必须让学生融入课堂。讨论环节需要学生独立思考,深入其中。
然而国内的现状正好相反,学生的参与度不够,因为长期以来“专才教育”理念的根深蒂固,学生对于通识课程较为随便,选课时常常是抱着哪门课程容易通过选哪一门的想法,甚至会做一些前期调查。课程中,学生很少会对课程内容进行深入思考,一部分学生甚至会玩手机、上自习,并不参与到课堂中。而教师也以自我讲解为主,讨论环节也是少之又少,当然这也可能是受制于课堂规模。
改变原有的单一的教学方法,探索适合本课程的教学方法,增进课堂趣味性,让学生参与其中,深层次地理解教学内容,才能达到预期目的。
5.改变考查方式,落实通识教育目标
很久以来,中国高校课程成绩习惯以期末考试一次成绩进行衡量。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已对此进行改变,添加了平时成绩,融入了平时作业表现以及出席率。然而,作为不受重视的通识课程,尤其是选修类的通识课程,其考查方式仍旧比较单一,通常主要有期末考试或者课程论文两种形式。多数的通识课程都是在这两种方式中选择一种对学生进行评价。然而单纯的以这两种方式中的一种对学生进行考查,效果往往并不好。仅仅以一次期末考试考查一学期的学习成果,往往造成学生只关心那一次考试,而忽略学习过程。学生也许会选择考前突击,造成不抓基础、不求甚解,只求高分的状况。而且,考试偶然性大,考试信效度低,督导作用难以发挥。一篇论文决定成绩同样存在问题。老师布置的课程论文通常选题范围较广,因而相关资料很多,有些学生态度不端正,网上随便搜集一些内容东拼西凑,不能提出自己的观点。而且,写论文的方式考查课程学习情况也是不全面的,对于课程基本知识点考查不够,学生是否确实掌握相关理论难以鉴定。同时,这种考查方式也造成了评分上存在较强的主观性[9]。上文哈佛和普林斯顿的课程案例中,考查方式多样,课程测试的比重很小,甚至只占期末总成绩的10%,课堂参与的比重较大,且考核贯穿整个教学过程。考试是学生学习的指挥棒,要有效地发挥其作用,必须能够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能够有针对性地综合考量学生的知识、能力与素质,这才能迎合当下的人才需求,提高人才素质。
[1]付小艳.布朗大学通识教育研究[D].保定:河北大学,2015.
[2]赵强.哈佛大学通识教育发展历程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8.
[3]Harvard University.Program in GeneralEducation[EB/ OL].http://generaleducation.fas.harvard.edu/divisionalcourses.
[4]Harvard University.Course catalog[EB/OL].https:// courses.harvard.edu/index.html.
[5]李蕾.普林斯顿大学通识教育研究[D].长沙:湖南师范大学,2012.
[6]Princeton University.General Education Requirements[EB/OL].http://odoc.princeton.edu/curriculum/generaleducation-requirements.
[7]Princeton University.Technology and Society[EB/OL]. https://registrar.princeton.edu/course-offerings/course_ details.xml?courseid=011280&term=1164.
[8]黄素芳.试析中国大陆高校通识教育的模式[J].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15-18.
[9]郑建新,田月红.大学课程考试方式及利弊分析[J].中国电力教育,2009(6):109-110.
(责任编辑:姚歆烨)
Enlightenment of Foreign Models of General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ethods
LI Yongzhong,WANG Renxian
(Fuzhou University,Fuzhou 350116,China)
General education started early in western countries,and it has received a high degree of attention. Their educational system is now quite mature after several reforms and improvement.This paper firstly introduces the general education models of four main American universities as well as their curriculums and teaching methods.Secondly,taking Harvard and Princeton as examples,it introduces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general education.Based on a comparison of this year’s courses of those universities,this paper tries to help the readers to have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general education courses abroad.At the same time,the paper summarizes their advantages and our problems,hoping to giv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curriculum reform of general education in Chinese universities.
general education;course model;teaching method;Harvard University;Princeton University
G511
李永忠(1963—),男,副教授,研究方向:电子政务理论与技术、两岸信息产业合作理论与政策、公共管理教学理论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