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式教学,让初中数学教学更有效

2016-11-25 22:36王军
中学生数理化·教与学 2016年2期
关键词:潜水艇变式例题

王军

在数学教学中,要想培养学生的解题能力,就需要在解题思路、解题方法上不断变化,推陈出新,夯实解题基本功,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变式教学就是培养学生解决问题能力的一种手段,它可以帮助学生转换解题思路,理解题目的条件与内涵。在初中数学中,教师应对一题多变给予足够的重视,进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一、例题变式。帮助学生了解变式涵义

例题变式,顾名思义,就是在有必要的时候,教师把课本上的例题进行调整与变换。在调整与变换之后,题目的本质并没有改变,只是对题目的形式和条件等非本质因素进行变换,让学生在不同的环境中认识问题,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增强学生“透过问题看本质”的意识。例题变式应以实际情况为基础,根据学生熟悉的实际生活设置场景,但是注意不能改变例题中想表达的本质内容。例题变式改变的是例题的外在表现方式,如把结论设为已知内容,让学生去反方向推导出条件,几何问题中改变图形的形状、位置等,最终目的是为了帮助学生树立起“一望到底”的做题习惯。在例题的变化过程中抓住不变的东西,从而做到透过现象看本质,彻底看透一个题目想表达的内容。例题变式,让获得知识的过程通过不同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告诉学生问题的形式是多种多样的,同一个数学问题会产生多种演变和扩展,这种新的教学方法能够对学生的思维起到训练效果,增强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

二、类比变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的含义

初中数学与小学相比,明显的特点是知识抽象化。有的定义和概念是高度概括而得到的产物,学生理解的时候往往一头雾水,甚至有个别术语是头一回接触到,还不懂是什么意思;还有的内容是隐性存在的,就算教师讲过以后,学生还是无法完全理解,需要教师进一步对其内涵进行阐述。面对这样的情况,就要求教师增强自己的教学能力,丰富自己的“武器库”,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运用多种教学手段进行授课。

例如,在讲“分式的意义”时,有一种情况,需要教师反复强调:当一个分数出现哪些情况时,分数的值等于0呢?一般来说,学生都知道当分数中的分子等于0时,这个分数表达的含义就是为0,但是还有一个条件,学生经常忽略,那就是分母不能是0,这说明学生考虑问题时不够全面,经常出现遗漏问题条件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教师要采取类比变式的方法,安排学生进行变式训练,把分子和分母设置成多种情况,来表达分数的值为0,帮助学生深入认识分数的性质,抓住问题的本质。

三、变式教学。促进教师进行概念教学

一堂数学课往往是从一个知识点的基本概念讲起的,由于课程内容上升到一个新的层次,学生学习的内容几乎都是新知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决定了对这块知识的掌握情况,如果连概念都理解得磕磕绊绊,那么后面的进一步深入学习也必然受到不良影响。概念是一项比较特别的知识,对学生综合应用知识的能力要求比较高,学生不但要记住概念所讲的内容,而且要认识到其与相关知识有怎样的关系。概念在阐述上显得非常抽象,它的语言都是经过高度的提炼而形成的,初中生无法完全理解概念所表达的内涵。针对这种现象,变式教学就显得富有针对性,能够帮助学生克服困难,提高学习概念的效率。

四、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多安排一些题型相似或知识点相关的题目给学生训练,并且做到一题多变,由原题目延伸出新的问题,从而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把握更加深刻。

例如,一艘潜水艇与一艘军舰在同一个起点上,潜水艇以每小时50海里的速度前进了200海里。为了追上潜水艇,军舰的速度是每小时80海里。请问:要用多久军舰才能追上潜水艇?

变式1:一艘潜水艇与一艘军舰在同一个起点上,潜水艇以每小时50海里的速度前进了2个小时,为了追上潜水艇,军舰的速度是每小时80海里,请问要用多久军舰才能追上潜水艇?

变式2:相遇问题和追击问题是田径比赛中最常见的。假设在世锦赛400m小组赛中,加特林的速度是9m/s,博尔特的速度是10m/s,他们在同一起点出发。①两人同时相向而行,经过几秒两人相遇?②两人同时同向而行经过几秒两人第一次相遇?③加特林先出发5s,然后博尔特开始起跑,问:博尔特起跑后多长时间两人第一次相遇?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变式教学,能够培养学生大胆联想、深入思考的学习习惯,从而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猜你喜欢
潜水艇变式例题
迷你“潜水艇”
一道拓广探索题的变式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聚焦正、余弦定理的变式在高考中的应用
小小潜水艇
由一道简单例题所引发的思考
我的“潜水艇二号”
课后习题的变式练习与拓展应用
向量中一道例题的推广及应用
问题引路,变式拓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