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图| 游 宇
学会与历史相处
Learn to Get Along with History
◇ 文|本刊记者 董 茜 图| 游 宇
3000年江州城,800年重庆府。在老重庆人眼中,与仰望的解放碑共享盛名的还有那座“下半城”。
一座“下半城”,其实就是半部“重庆史”。在丰富而厚重的“下半城”,每踏进一步,脚底都能触碰到撒落的历史和文化。
走进下半城,不能不走进白象街。不长的老街,隐藏着下半城历史文化的精华。
白象街要打造成重庆版的“宽窄巷子”了,这是新近传出来的消息。可人们更关心的是,白象街的打造会不会最终走上简单复制的路子?是否会落入俗套?
说起最近热门的话题重庆版“宽窄巷子”,总是围绕着白象街的打造而出现。随着渝中区白象街11处老建筑群落修复工作推进,白象街的历史建筑遗迹保护已经进入新阶段。白象街形象初成,但要给大家一个深刻的印象,借喻的手法,就把远在300公里外的成都“宽窄巷子”借了过来。
重庆版“宽窄巷子”的提法,早些年就屡见报端。某社区为打造更闲适的公共环境,直言要以宽窄巷子为标杆。某商业街区,为体现商业形态高端,将成都宽窄巷子的图片与画面直接用于各类宣传……
有人开玩笑:“我们在重庆免费为兄弟城市的品牌宣传。”
因为有一定的相似度,一说到成都的宽窄巷子,重庆人都会想起自己家门口的磁器口。“本来以为宽窄巷子与磁器口差不多。来了这里你才晓得,两者还是有很大的差异。”最近才从成都返回渝中区的重庆籍建筑师,如是评价成都宽窄巷子和重庆磁器口。
白象街呢?白象街拒绝复制宽窄巷子,但却借用了宽窄巷子这个概念。在白象街缔造者眼中,这种“借用”有着另一层含义。
“下半城虽整个范围只有2.4平方公里,土地面积不到渝中区的15%,但文物数量占比达46.2%。以不到15%的面积聚集了接近50%的渝中区文物。” 渝中区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管委会常务副主任谢果说,下半城历史积淀之厚,文物数量密度之大,非常罕见。下半城的文物密集富矿处,应算白象街。
为什么?因为白象街拥有11处老建筑群落,经过合理精确的定位与打造,白象街完全可以成为历史文化街区复兴的标杆。
作为历史文化与商业结合的经营形态,白象街的历史文化是其打造定位上的最大亮点。打好历史文化牌,这与宽窄巷子的扬名,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处。青黛砖瓦的成都宽窄巷子,依托清朝古街仿古四合院的建筑形态,让游客闲暇游玩间恍如穿越。上海新天地的老上海石库门,真实还原出老上海居民的生活场景和怀旧情怀。有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它们的共性就是高端商业作为消费历史的载体,在收益上获得显著的成功。
“以历史文化、古建筑遗迹群落为载体的现代商业街区,在重庆几乎看不到。”一场关于白象街未来如何发展的研讨会上,中国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的重要奠基人之一王受之这样说。
可见,在人们眼中,白象街要的不是一个简单的标签。
在这场事关白象街未来以何种面貌示人的讨论会上,王受之的另一个身份是白象街整体打造的操刀人。王受之的父亲,当年曾在重庆工作生活。为了更好还原白象街原貌,王受之从父亲的回忆中,寻找老重庆的影子,包括父亲在重庆北碚国立音乐学院教书的情景,以及父亲口中陪都时期的防空洞、街头茶馆的文化名人聚会等等。
为寻找重庆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建筑文化,王受之再次拿起过去的研究资料。在武汉大学历史系的美国历史研究所学习期间,王受之通过各种关系,研究了重庆民国时期各种建筑风格,譬如当年蒋介石官邸“云岫楼”、宋美龄别墅“松厅”、美军高级顾问团驻地“莲青楼”、孔祥熙二女儿别墅“孔园”、何应钦寓所“云峰楼”、空军司令周至柔旧居等等。
“重庆的历史文化,老建筑,老故事,似乎只能在上了50岁的人口中,才能得到最真实的描绘。现代化城市的发展,重建是必须的,但问题是建筑设计师如何在历史和现实中找到一个平衡点,才能体现重庆的特色。”王受之说,他希望白象街的打造,能真正挖掘并有机重现城市的历史文化,成为整个中国历史文化建筑的典范。
最终,白象街选择了巴洛克折中主义,这也是王受之为新时期的白象街给出的最符合历史性的建筑风格定义。在他看来,这不仅是沿袭药材公会的建筑风格,也是对白象街那段最繁盛历史的重现。
王受之给出的白象街风格定位,同时获得了胡大模的赞同。作为曾经享有盛誉的华康银行创建者胡子昂的长孙,胡大模觉得,白象街的打造,不能仅仅有其形,更要巧妙地有机呈现它的“神”,比如白象街历史上积淀下来的“诚信”。“曾经有人向爷爷借款搞药材生意,甚至连借条都不打。那时父亲非常不理解这样的做法,爷爷却不以为然,说以诚信为先。”胡大模说,在白象街上的胡子昂公馆里,他爷爷多次提到的一个词就是“诚信”。
在胡大模看来,“诚信”是当时重庆第一代渝商的底线,在他们眼中那就是商人的本分。所以,他希望“把更多的在白象街上发生的故事记录下来”,因为白象街的打造不仅仅是建筑形态上还原历史,还需要更多鲜活的文化故事注入,才是实实在在守住了重庆的本土文化,重新打造定位才不会变味,不会搞得不伦不类。
1985年,全国首部城市客运电梯——凯旋路电梯落成,它就像一条历史的时空隧道,让人在上下半城自由转换时空。上半城的较场口解放碑,有着现代都市的商业街、写字楼;下半城白象街药材公会、巴洛克风格的楼梁画柱,以及隐藏在历史里的名人绅士的出入往来。这种风格迥异、现代与历史交融的画面,却能水乳交融般相互映衬。
“建筑与历史的融合,让白象街有了灵气,但这远远不够。”王受之眼中的白象街必须有生命力。生命力从何而来?历史文化街区要与现代都市相互融合,说白了,就是能把上半城的人,大都市的人,甚至是国外的人引来,在这里融入历史与文化,在这里消费历史,感受历史。
王受之说:“人们学会并热衷着与历史相处,感知文化,给予本土特点的历史文化体验场所,势必会让白象街更加受关注。”
中共重庆市委宣传部 重庆市文明办 宣
今日重庆杂志社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