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笑的“当然懂”

2016-11-25 22:31齐夫
中华魂 2016年10期
关键词:农校内行袁隆平

文/齐夫

可笑的“当然懂”

文/齐夫

前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有一件轶事。他在参观一个抽象画派画展时,很不满意:“这叫什么画,一头驴子用它的尾巴也可以画得比这更好!”这还不解气,又把负责画展的恩斯特叫来臭训一顿。恩斯特则反唇相讥:“你不是艺术批评家,也不懂美学,你对美术作品一窍不通。”这可把赫氏气坏了,他一字一顿地说:“当我是一名矿工时,我不懂;当我是党的一名低级官员时,我不懂;当我在往上爬的各级阶梯上时,我不懂;但是,今天我是总理,是党的领袖,因此,我现在当然懂了,不是吗?”

赫氏素以心直口快而著称,可口无遮拦也得合乎逻辑呀,国家总理与“当然懂”是怎样发生必然联系的,官升水平长的理论依据是什么,人不可能“生而知之”,难道就可以“升而知之”吗?后来的事实证明,赫氏虽然当了总理,水平并没有必然长,他也没有“当然懂”,捅了很多漏子,办了不少蠢事。他不懂农业,却硬充内行,不顾气候土壤等制约因素,在全苏联强制推行大种玉米,结果劳民伤财,以失败而告终。他不懂军事,却瞎指挥,先是轻率玩火,造成加勒比海危机,后又自取其辱,严重影响国家尊严。至于他不懂外交礼仪,在联合国大会上发言时用皮鞋敲桌子,则成了一件遐尔闻名的丑闻。

赫氏已作古多年,但信奉他那套官升水平长的“当然懂”高论的人,却仍时常可以耳闻。近日,从家乡来了个朋友,聊天中谈到父母官的一件笑话。新升任的县领导到农校检查工作,在教职工代表座谈会上谈到有些人不安心工作时,谆谆告诫说:不要以为搞农业没前途,袁隆平种出了杂交稻,国家奖他500万,现在纳米不是很吃香吗,你们谁种出了纳米,县里也奖你500万。下边哄笑,他还以为是自己讲得精彩,越发上劲:不要觉得农校牌子小,袁隆平就是农校毕业,他也没进过什么早稻田大学嘛。这位干部是县里的“政坛新星”,几乎每两年都会提升一次,但从他的“谆谆告诫”中,实在没能看出他“升而知之”水平之所在。当了一县之长后,要说变化,说话嗓门倒是明显变大,调门明显变高,可是很多事情还是没有“当然懂”。

看来,官职并不一定与水平成正比,官升也不会水平自然就长,在外行领导内行的年代是如此,在内行领导内行的今天也不例外。天底下只有学而知之,没有生而知之,也没有“升而知之”,更没有什么“自然懂”。明白这个事理的官员,会在每一次升迁后,自觉地学习充电提高水平,从不大懂到比较懂,以胜任新的工作。但也有些糊涂颟顸官员,自觉不自觉地以为官升水平自然会长,平时不读书不看报,忙于应酬,不求长进,却又不懂装懂,乱作指示,假充内行。这种人常闹笑话是在所难免,那还是小事,更重要的是常常决策失误,瞎指挥,乱拍板,给国家和人民带来重大损失。这种事情外国有,中国也不少,过去有,现在依然有。

人非圣贤,不可能什么都懂,什么都会,所以老老实实承认自己有所不懂并不丢人,孔圣人尚且“子入太庙,每事问”,“三人行必有我师”,我们又怎么能一听人家“请某某同志作指示”,就不管懂与不懂,欣欣然“乱开黄腔”,昏昏然指手画脚。人不可能“生而知之”,也不可能“升而知之”,这在理论上都不会有异议,可在实践中那就千差万别了。总之,仕途得意的官员在弹冠相庆之余,还是要保持清醒的头脑。须知,官升意味着担子更重,但官升绝不可能就会“自然懂”。那么,“仕而优则学”,抓紧时间充电,“多学习,少应酬”,才是他们的当务之急。

猜你喜欢
农校内行袁隆平
网络热词
喂饱全世界:袁隆平5月22日逝世
曙曦自是扶桑始:清末官绅对日本农校考察研究
袁隆平:我从“80后”成为“90后”了
身份不可怕
袁隆平 56年的“师生恋”
袁隆平贪心水稻,我们又贪心什么呢
鱼刺也能撑死人
新疆:正式开启“内行”当学校书记校长新模式
临洮农校校园园林景观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