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彦
真实远比传奇更有力量
——评《屠呦呦传》
◎王彦
《屠呦呦传》是一本朴实的书。它来得正是时候。
2015年诺贝尔奖公布前,大多数国人对屠呦呦这个名字并不熟悉,甚至有人还会读错“呦呦”两字;诺奖公布后,一时间各种报道蜂拥而至,却因为屠呦呦平时低调,媒体资料匮乏,不少文章东拼西凑捕风捉影,有传言屠呦呦的父亲是中医,还有假借呦呦之名的文章在朋友圈扩散……在鱼龙混杂的媒体江湖,我们何以遇见一个真实的呦呦?
恰在此时,《屠呦呦传》来了。此时,距诺贝尔奖公布只有两个月,几乎与屠呦呦到瑞典参加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颁奖典礼同步。它带着一种“正解”的意味,向我们款款走来。
这部传记经屠呦呦本人授权,由所在单位中国中医科学院组织编写、人民出版社出版,可以说是第一部全面反映屠呦呦成长、学习、恋爱和工作经历的传记,其中大部分内容是首次披露。而更令我惊讶的是,从传记的策划酝酿、采访写作到出版发行,仅用了两个多月时间。于是又不免担心起来,这样的出手速度,提供给我们的将是一个怎样的呦呦?
一口气读完,心总算放了下来。
和许多名人传记比起来,《屠呦呦传》略显单薄,只有8万字,不到200页,但分量并不轻。全书分“呦呦初鸣”、“向医而行”、“矢志寻蒿”、“中国神药”、“享誉世界”等六个部分,客观、完整地勾画了中国首位获诺贝尔医学奖女科学家的人生轨迹,披露了屠呦呦及其团队坚守科研寂寞、终于发现青蒿素的艰辛过程,以及屠呦呦斩获诺奖给人们带来的深刻启示。作者对屠呦呦本人以及她的家人、同事、同学、朋友、学生,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访,同时配发了130余幅珍贵的史料照片,还附有屠呦呦赴瑞典出席诺贝尔奖颁奖典礼时在卡罗林斯卡学院发表的演讲全文,多维度、立体化地展现了“中国的居里夫人”的风采和人生情怀。
更令我欣赏的是,传记作者始终保持一种冷静的叙述立场,没有华丽雕琢的辞藻,没有刻意渲染的情节,也没有炫耀技巧的结构笔法,似乎他们更明白,一个真实的屠呦呦,远比传奇更有力量,也更能直抵人心。
我以为,这样安静的叙述,也更切合屠呦呦先生之个性——宁静致远,淡泊明志。在青蒿素的发现过程中,我们感慨医学点滴进步的不易,也感受到其背后医者的笃定执著,在经历了190次的失败后,仍能一如既往、勇往直前,没有一种宁静的力量,没有自甘寂寞久久寻蒿的坚持,是做不到的。
这种宁静,始终流淌于屠呦呦的成长之河中。回眸小时候的她,老辈家乡人说:“长得还蛮清秀,戴眼镜,梳麻花辫,一个宁波小娘的样子”。屠呦呦自己也说,“那时的我很文静、很低调”。她的宁静还与家庭熏陶有关。呦呦的父亲不是传说中的中医,而是一名银行职员,他平时喜好读书,也给女儿安排了比较完整的西式教育。在家里,楼顶摆满古籍的小阁间,是父亲的书房,也是屠呦呦最爱的去处。父亲看书时,她也会坐在一旁,摆本书看。虽然看不太懂文字部分,但是中医药方面的书,大多配有插图,这让屠呦呦十分享受那段简单而快乐的读图岁月。爱书的女子,往往是安静的。上学后的呦呦,依然如此,同学陈效中回忆说:“她很普通,衣服穿得也很朴素,不是特别引人注目,属于默默无闻型的。”工作后,屠呦呦把这种宁静倾注到药学研究中,学生王满元眼中的她很低调,“80年代她在研究领域就很有名了,1995年就参加了世界妇女大会,一直到2011年拉斯克奖,中间这个过程也挺长了,近20年的时间她一直安于工作。”从青葱少年到耄耋之年,屠呦呦正如她一生倾情的青蒿,不起眼,不招摇,只是在天地间默默生长着,蓬勃着,有一天,人们突然发现,这平凡、宁静的小草,悄然孕育了一股令人震撼的力量。最近召开的全国两会上,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还特意提到这株“神奇的小草”:“科技领域一批创新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国产C919大型客机总装下线,屠呦呦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对我国发展取得的成就,全国各族人民倍感振奋和自豪。”是的,我们为屠呦呦,为“中国之蒿”激动、振奋!
说到“青蒿”,有人喜欢将它与屠呦呦名字的来历连在一起,诗意化,浪漫化。其实,在父亲屠濂规看来,“女诗经,男楚辞”是中国古已有之的取名习惯,他只是随口吟诵出《诗经》中的“呦呦鹿鸣,食野之蒿”,于是这个世界上便有了一个唤作屠呦呦的女子。吟完“呦呦鹿鸣,食野之蒿”,父亲又对仗了一句“蒿草青青,报之春晖”。未想到这不经意的吟诵,竟道出了屠呦呦与青蒿的一生之缘。听起来很诗意的一个预言,实现的过程却并不浪漫,它是成千上万次的失败挫折,是实验室里长年累月的孤独寂寞,是关键时刻自当“小白鼠”的无畏牺牲,是一次次冒险走进疟疾肆虐的疫区……这些好像都与诗意无关。但,这都是真实的,感人的。
哥哥屠恒学曾在赠给屠呦呦的照片背面写道:“呦妹:学问是学无止境的,所以当你局部成功的时候,你千万不要认为满足,当你不幸失败的时候,你亦千万不要因此灰心。呦呦,学问决不能使诚心求她的人失望。”这句鼓励,在呦呦漫长的寻蒿路上,不知多少次回荡耳畔?如今读来,感慨颇多,又不禁想到自己身边的同事们。她们也和呦呦一样,很少打扮,或者说不想把最宝贵的时光浪费在打扮上。作为媒体人,她们最经常的动作是埋头电脑前写稿改稿,几天不见,那多是奔走在采访的路上,偶尔朋友圈发张倒饬过的照片,你才恍然发现,她原来这么美!虽属不同的行业,但从《屠呦呦传》中,我看到了一种相通的精神和力量——这些女子因对事业的专注、执著而美丽,这是沉淀于岁月,历久不衰的宁静之美。作者没有把屠呦呦写得轰轰烈烈,而是抓住“宁静”这条主线,可以说是捕捉到了人物的灵魂,也是最打动读者的所在。
之所以说《屠呦呦传》真实动人,还因为作者善于以细腻的笔触书写生活中的细节,以小见大、见微知著,既展现出女科学家性格的丰富性,也增强了传记的可信性和感染力。屠呦呦虽是中国首获诺贝尔奖的女科学家,但传记并没有把她塑造成“奇女子”——她上高中时成绩并不拔尖,更不是什么学霸,只是对生物有些偏爱。生活中的屠呦呦也不完美,甚至是“粗线条”的。传记中写到一个有趣的细节:一次,屠呦呦的身份证找不到了,让同学陈效中帮忙找找,结果,陈打开她的箱子,发现里面东西放得乱七八糟的,不像一般女生收拾得那么停当。屠呦呦不善于做家务,家中大小事务基本由先生全包,她一心扑在了工作上。她之所以与药学结缘,不是因为家学渊源,倒是因为一场灾难——16岁时她不幸染上了肺结核。此时,经历了战乱洗礼的屠家,生活变得十分拮据。得了肺结核,对这个小女孩的考验可想而知。所幸的是,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调理,呦呦得以好转并继续学业。这段经历让她对医药学萌生了兴趣:“医药的作用很神奇,我当时就想,如果我学会了,不仅可以让自己远离病痛,还可以救治更多人,何乐而不为呢?”一代药学家的原始起点,源自一个朴素的愿望——“治己救人”。贴着这样的生活轨迹,作者用一个个细节铺展开来,让我们看到一个热爱事业、充满仁爱之心的医者,也看到一个在丈夫面前笨拙得可爱的女人。
《屠呦呦传》还有一个特别之处,它不只塑造了一位女科学家的形象,还肩负着重要的科普意义。参与本书编写的王满元博士笑谈,屠老师得奖让公众认识了“呦呦”两字,让“疟疾”不再被写成“虐疾”,让大家记住了“青蒿素”不是“青篙素”,那这本传记,所具有的普教意义将更大。说起来,一向低调的屠呦呦本不同意出这本书,她对名利看得很淡,也不想宣传自己,后来是单位领导劝说她,出这本书不是宣传个人,是让大家看到中国医学的发展和变迁,也让大家看到整个研究团队的努力和艰辛,是在全社会普及科学精神的需要,这样屠呦呦才同意出。为这本传记编写工作出力的人也很多,其中包括采访过屠呦呦的记者,包括她的学生、朋友,还包括中国国土资源作家协会副主席陈廷一等知名作家,没有这样的团队,这样的实力支撑,恐怕很难以这样的速度和质量,完成一部目前最权威也是史料最丰富的屠呦呦正传。
歌德说:“永恒之女性,引导我们上升。”我想,屠呦呦做到了。
一部好的传记应该做到:“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我想,《屠呦呦传》正走在这条路上。
春末夏初,万物生发。在这样的美好季节,于真切的文字中遇见一位静美的女子,我心中满怀感激和力量。
中国国土资源报社)
责任编辑:杨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