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 迅
青年批评家
知识分子:亟待强化的批评视野
◎王 迅
主持人语:这两年来,我和王迅总碰到一起参加各类学术会议,主持人在介绍王迅时,总在王迅诸多头衔再加上一个“麦家研究专家”,随着王迅研究麦家的专著《极限叙事与黑暗写作——麦家小说论》的出版(2015年12月),“麦家研究专家”越做越实。对一位批评家来说,有明显的标示是好事,但同时,也可能遮蔽其他方面的才华。比如王迅,他研究视野相当广泛,涉及同代作家的研究,同时他还热心于研究广西本土青年作家的作品等,而且做得都极为出色。尤其是他每年对中篇小说的综述,引起了圈内外广泛的关注和好评。我们应该重新认识“70后”批评家,当然包括王迅。至少,我个人对他们充满期待。(周明全)
打开当下文学期刊,一个普遍的事实是,在那些日常书写中,我们似乎越来越难以闻到知识分子气了。这个开端可追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后现代思潮影响下,当代作家选择躲避崇高命题,规避人文精神,而代之以世俗化、欲望化、商业化色彩浓厚的创作潮流。这种文学态势的高涨,必然使作家越来越面临知识分子身份认同的危机。这种认同危机的形成固然与消费主义文化冲击以及作家利俗心理有关,但批评家也难咎其责,确切地说,批评家自身不同程度的异化,使这个群体已经难以充当干预文学生活、引领审美风尚的角色。
丁帆谈到当代文学的反智化倾向时说:“近十多年来,我们的一些作家已经开始自觉和不自觉地与‘知识分子’绝缘了。”尽管不能苛求所有作家都是知识分子,但无疑,优秀的作家必然是知识分子,同样,批评家的知识分子立场,也是衡量其对文艺作品审美判断是否具有公信力的重要指标。而当前的问题,如富里迪在《知识分子都到哪里去了》中所指出的那样,如今知识分子被体制所规训被市场所左右, 知识的专门化与知识分子的专门化导致知识分子的公共性和批判性的丧失。这种背景下,对作家批评家的知识分子身份的考察和辨析,就显得极其紧迫了。
在这里,“知识分子”概念当然不是就知识之有无或多寡而言的,而是指向一种批判立场,一种对垒姿态,一种人文情怀,抑或如萨义德在评价罗素时所说的“特殊的、个人的声音和风范”。在批评视阈中,这个概念可纳入观照作家与批评家表现的双重视角。每个作家的写作都充满个人性,彰显出丰富多样的艺术特质,然而,必须追问的是,这种个人化写作背后,是否挺立着一个知识分子的身影?真正伟大的传世之作,必然都是知识分子个人性与公共性的强力结合。同理,批评家不能深居故纸堆,不能太局限于专业化的知识领域,沦为马克斯.韦伯所说的“没有灵魂的专门家”,也不能只满足于对作家个人负责,还必须面向公众,并拥有比作家更开阔的视野,其思想要走在时代前面,肩负起剖析人性、批判不公和照亮未来的重任。
20世纪90年代流行的欲望化书写也好,新世纪以来泛滥成灾的底层叙事也罢,我们似乎很难见到自鲁迅以来的知识分子传统。这个时候,谈论鲁迅,重申鲁迅所建立的自我拷问、自我审判的个人化写作范式,及其直面现实的战斗精神,就很有必要。余华、格非、莫言等新世纪创作的某些作品,无疑都怀有对这个时代有所担当的意愿,但问题是,他们缺乏鲁迅式的个体精神的内省深度,缺少大气魄和大情怀。更多作家沉迷于社会不公的现象式呈现,或亚里斯多德式的同情和悲悯,而对现实之所以如此,未能发出有力的追问。同样,批评家似乎很少对此进行追究,而是心仪于在作品与理论之间周旋,热衷于对文学进行学究式的细辨考证。更有甚者,要么为红包站台,要么为交情说话,而唯独批评家的高贵人格不见了。
只要人类存在一天,文学就不会消亡。但不要忘了,文学之所以存在,不仅在于其满足人类的审美需求,更在它参与社会,向公众发言的效力。我以为,文学介入现实的深度,以及批判性和反思力的缺席,是现今文学社会影响力式微的主因。然而,这一切,难道与批评家的失职毫无关系吗?我坚信,作为知识分子的独立、公正、边缘的立场,批判精神与人文情怀,以及拒绝为政治所异化的能力,始终是批评家的立身之本。
责任编辑:程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