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雨江,宋玉贵,姜怀志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春 130118;2.吉林省松原市畜牧工作总站,松原 138000)
繁殖与生理
农牧交错区肉羊频密繁育技术体系建立的研究
杨雨江1,宋玉贵2,姜怀志1
(1.吉林农业大学动物科学技术学院,长春 130118;2.吉林省松原市畜牧工作总站,松原 138000)
采用孕酮海绵阴道栓和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相结合的方法,在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进行了小尾寒羊的二年三产试验,初步建立了肉羊频密繁育技术体系。结果表明:通过实施二年三产,可以使母羊的繁殖成活率达到151.67%~208.33%,而对照组仅23.33%~136.67%;数量相同的60只母羊在二年三产的生产方式下,两年间比未经处理的相同规模群体多产羔羊184只。
频密繁育;二年三产;小尾寒羊
在我国71个绵羊品种(遗传资源)中除了小尾寒羊、湖羊等少数品种外,基本上都是季节性繁殖的单胎品种[1]。虽然自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肉羊产业化发展速度较快,但存在周转慢、效率低、效益差等问题,尤其出栏率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就是羊的繁殖力较低[2]。因此,提高肉羊的繁殖效率,最大限度地提高羊只个体生产效能,已成为提高我国肉羊生产水平的关键所在。
国内外的多年实践证明,集遗传、营养、管理和繁殖技术为一体的肉羊频密繁育技术,是高强度提高肉羊繁殖性能的一项综合性技术体系,该技术体系通过缩短相邻两胎产羔间隔时间,使绵羊在全年各个季节均可发情配种,达到一年二产、二年三产或三年五产,进而缩短母羊的产羔间隔、增加母羊个体产羔数量、提高群体繁殖效率,该技术体系的核心是发情控制和羔羊早期断奶[3]。Frazer等[4]最早开始了利用孕激素处理等方法建立了绵羊二年三产的繁殖技术体系;我国在上个世纪50年代末在东北细毛羊育种过程中,通过改善营养措施和羔羊早期断奶等方法开展了二年三产的绵羊频密繁育技术的试验工作[5]。经过国内外学者的不断实践,自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该技术体系日臻成熟,被广泛地应用于国内外肉羊生产之中[6-8]。
吉林省西部11个县(市)为典型的科尔沁草原与松嫩平原交错带,是《全国肉羊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中的“中东部农牧交错带肉羊优势区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绵羊饲养量占全省的80%左右,虽然该区域饲养的绵羊品种以小尾寒羊及其与细毛羊的杂交种为主,但其繁殖方式仍以传统的一年一产为主,致使羊的世代间隔长、繁殖率低、饲养成本高、经济效益低,严重制约了肉羊养殖企业(户)的发展速度和经济效益。为此,结合吉林省西部农牧交错带的自然现状和社会经济现状,选用饲养普遍的小尾寒羊为试验对象,采用外源性生殖技术与早期断奶相结合的方法,探索肉羊的二年三产频密繁殖技术体系实施的可能性,为肉羊集约化和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参考。
1.1 试验动物及饲养管理
在吉林省松原市国峰肉羊养殖场的基础母羊群体中,选择3~4岁(2胎次以上)的健康、繁殖性能正常的小尾寒羊母羊120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60只,其中一组为试验组,另一组为对照组,各组羊均称重编专门耳号,并采用相同的饲养管理方式。种公羊为3~5岁的健康、性欲旺盛、有配种史的白头杜泊羊。
1.2 试验时间与设计
试验于2013年8月至2015年8月进行,羔羊在生后2月龄一次性集中断奶。母羊在羔羊断奶后,恢复体况40 d后,开始进行集中诱导发情处理,于断奶后60 d配种。其试验方案见表1。
表1 二年三产羊的试验设计方案 年-月
1.3 诱导发情处理方法
1.3.1 试验药品 羊用孕酮海绵阴道栓(CIDR,批号:20130485,1.32 g/支)、孕马血清促性腺激素(PMSG,批号:040302,1000IU/支),均由上海计划生育科学研究所生产。
1.3.2 诱导发情方法 对试验组母羊放置孕酮海绵阴道栓(放置日为0 d),于放栓后第14天撤栓,同时肌注PMSG280 IU/只,于撤栓后的24 h用试情公羊试情,对发情母羊进行2次人工授精(发情后第12小时和第24小时),每只羊每次输精剂量0.25 mL(稀释后的密度4.2× 107)。对照组羊只不做激素处理,自然发情、配种。
1.4 妊娠诊断与羔羊处理
采用兽用B超仪于配种后50~55 d对母羊进行妊娠诊断,试验组和对照组的羔羊均为杜泊羊与小尾寒羊的杂交后代,断奶后即出售给育肥场。
1.5 数据统计分析
试验数据利用Excel软件进行整理,采用SPSS12.0软件对试验获得数据进行t检验分析。
2.1 小尾寒羊诱导发情效果分析
由表2可见,采用外源性生殖激素诱导母羊发情,在不同季节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按处理季节所获得的发情比例来看,秋季>春季>夏季,未经外源性激素处理的对照组亦呈现同样的发情规律。由此可见,小尾寒羊虽然具有常年发情的生物学特性,但仍以秋季为发情的集中期,这也证明了绵羊在短日照季节发情的生物学本性。春季和夏季经外源性生殖激素诱导后,母羊的发情比率均极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1),而秋季则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在任何季节通过外源性生殖激素诱导发情,均是可行的。
表2 诱导发情处理后不同产次小尾寒羊发情效果
2.2 小尾寒羊频密繁育效果
由表3和表4可见,各个产次中经过外源性生殖激素处理的试验组,除第Ⅰ产次由于是秋季进行处理,试验组与对照组的产羔率无显著差异(P>0.05)外,第Ⅱ产次和第Ⅲ产次的产羔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试验组各个产次间的产羔率也无显著差异(P>0.05),但对照组各个产次间则存在显著差异(P<0.05)。从繁殖成活率来看,第Ⅰ产次的试验组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第Ⅱ、Ⅲ产次的试验组极显著地高于相应的对照组(P<0.01)。
表3 不同产次的繁殖状况
表4 不同产次的繁殖效率%
2.3 小尾寒羊二年三产效益分析
由表5可见,试验组和对照组群体的60只母羊累计被使用3次,即每个组中供试羊数量均为180只。试验组羊与对照组羊均采取相同的饲养方式和营养水平,但由于试验组需要进行外源性生殖激素处理,每只羊增加成本6.5元,而对照组则无此成本。因此,在试验组的羔羊销售收入中将母羊增加的成本扣除,试验组2年累计增加的经济收益比对照组增加了11.523万元。
表5 小尾寒羊二年三产效益分析
绵羊虽经过近万年的驯化与人工选择,但仍保持野生状态下所形成的在短日照季节进入繁殖期的生物学特性。虽然小尾寒羊具有常年发情多胎高产的特性,但从本试验研究结果看,第Ⅰ产次的处理时间是秋季的9月份,因此其发情率和受胎率均显著地高于其他2个产次(P<0.05),即使是在第Ⅰ产次未经外源性激素处理的对照组,其受胎率也高于其余2个产次的试验组,说明秋季仍是小尾寒羊繁殖的最佳季节。春夏两季虽然小尾寒羊经过外源性激素处理,但其发情率和受胎率仍不如秋季效果明显,该试验结果与李桂英等[9]在甘肃高山细毛羊方面的研究结果相一致。
国内外研究结果表明,在众多的绵羊同期发情方法中用孕激素法处理,其情期受胎率可达50%~80%[6,10-11],而孕激素-PMSGA法最高可达98%[6]。本试验中绵羊受胎率在92.21%~96.55%之间。王安江等[13]和阿不力孜·吾斯曼等[3]的相关研究结果证明,在母羊发情后,使用PMSG可以增加发情母羊的排卵数。本试验中发现,经过PMSG处理的各个产次的产羔率和繁殖成活率均显著地高于对照组(P<0.05),正好与上述研究结果相验证。
综上所述,利用外源性生殖激素处理,均可以在不同季节对母羊进行发情配种;使用二年三产模式的频密繁育技术,可以缩短小尾寒羊母羊的产羔间隔,提高母羊的繁殖效率,是肉羊规模化、集约化养殖的有效途径之一。
[1] 国家畜禽遗传资源委员会.中国畜禽遗传资源志—羊志[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1.
[2] 赵有璋.国内外养羊业发展趋势、问题和对策[J].现代畜牧兽医,2015(9):63-68.
[3] 阿不力孜·吾斯曼,任康,王彦平,等.绵羊频密繁育技术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2010,46(11):28-30.
[4] Frazer C,Robinson J J,McHattie I,et al.Field studies on the reproductive performance ofFinnish Landrac×Dorset Horn ewes[J].Proc Bri Soc AnimProd,1976,5:162-163.
[5] 刘祚恒.细毛羊二年三产试验报告[J].吉林农业科学,1985(1):68-73.
[6] 张居农.绵羊同期发情技术的研究[J].中国畜牧杂志,1995,31(5):20-23.
[7] 张居农,刘红,陈明辉,等.母羊高效繁殖技术的研究[C]//全国养羊生产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兰州:中国草食动物杂志社,2004:85-86.
[8] 孙五洋,张英杰,刘月琴,等.绵羊发情调控研究进展[C]//全国养羊生产生产与学术研讨会议论文集.兰州:中国草食动物杂志社,2012:92-93.
[9] 李桂英,张军,王喜军,等.高寒牧区细毛羊“二年三产”试验效果分析[J].甘肃畜牧兽医,2015,45(2):37-41.
[10]Hamra A H,Massri Y G,Varcek J M,et al.Plasma progestcrone levels in cows treated with progesterone controlled interolled internal dreg release dispensers implets and sponges[J].Anim Reprod Sic,1986,11:187-194.
[11]田树军,桑润滋,李俊杰,等.应用生殖激素对小尾寒羊同期发情效果研究[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2004,27(1):89-91.
[12]阿不力孜·吾斯曼,哈丽旦·阿卜杜热合曼,吴海荣,等.多浪羊一年两产繁育技术的初步研究[J].中国草食动物科学,2012,32(3):42-44.
[13]王安江,张健,李强,等.孕激素海绵栓+PG+PMSG处理与自然发情的山羊排卵率的比较[J].草食家畜,1999(2):18-19.
S826.3
A
2095-3887(2016)05-0015-03
10.3969/j.issn.2095-3887.2016.05.004
2016-07-18
吉林省畜禽良种育种专项资金(吉财字2015062);吉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项基金(201541);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项目(20110237);吉林省教育厅“十二五”科技发展计划项目[吉教科合字(2015)第186号]
杨雨江(1975-),男,实验师,主要从事肉羊新品种选育的研究工作。
姜怀志(1968-),男,教授,博士,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绵山羊遗传育种与种质资源创新的研究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