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民主内涵的认识及实现途径的浅析

2016-11-23 22:13李毅邹鹏
博览群书·教育 2016年8期
关键词:实现途径民主内涵

李毅 邹鹏

摘 要:民主化是政治全球化中最凶猛的浪潮,只有那些顺势接纳民主的国家才能抓住发展契机,率先走向先进国家行列。我们在发展民主的过程中不能片面化,要系统分析它的内在特性,并结合国情世情,在发展中逐步实现国家民主化。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政治制度,实现国家长治久安。

关键词:民主;权利;内涵;实现途径

一、对民主内涵的认识

1.民主不只是选举,还是利益的表达。言及民主,它常被“看做政治过程的核心,也被完全看做是实践”。它的“方法就是那种为作出政治决定而实行的一种制度安排,在这种安排中,某些人通过争取人民的选票而取得作出决定的权力”。它的“核心程序是被统治的人民通过竞争性的选举来挑选领袖”。这些认识将民主视为选举,不免以偏概全。首先,选举只是民主的形式。实现民主的方式多样,司法、行政皆可以是对民主的落实。同时,选举本身不一定民主。如欧美很多国家的选举就只是披了民主的外衣,持有投票权的普通民众事实上并没有民主决定权。此外,选举和民主的内涵不同。选举是政治过程,民主是内在价值。

我们认为民主还是利益表达式。首先,作为权利,人民对民主的要求就是对利益的诉求,落实民主就是维护人民权益。其次,民主是实现利益的重要途径。多元利益主体之间总有利益纠纷,这要求当事人参与利益磋商,能保证参与者平等磋商的重要前提就是民主,没有民主就只有专制利益剥削。同时,民主化的水平决定了利益的实现程度。只有真正的民主才能维护好、实现好人民利益。

2.民主不只是过程,还是决策的实践。人们重视民主,通常表现在过程中。其一表现在人民大众对民主的重视程度,它是民主的直接体现。这种重视程度和人民意识觉醒的程度有关,在具有主权意识的现代社会,人民才会要求民主权利。其二表现在民主的运作中。民主是一种权利,就其基本含义而言,它是权利主体的一种意志或一种利益选择行为。权利如何实现?这就依赖于既是权利也是实现途径的民主的运作,只有按一定程序运作的民主才能实现民主价值。其三表现在民主生活中。在为民主目标展开的民主决策活动,人民直接实现了利益的提出、利益的维持和利益的维护。很显然,民主并未就此收尾。

民主还是对决策的实践。一方面,“决策的民主化程度如何将决定着整个公共行政的民主化程度,公民对公共决策的参与是民主行政的逻辑起点和核心内容”。另一方面,由于对决策的实践原因在于只有真正实现了的民主目标才是真正实现了民主,所以,我们要实现真正的民主就要以民主目标的实现为基点。这就要求我们建立一套良好程序,为参与主体提供理性活动空间,促进民主决策的落实,让他们通过主权行使实现预期结果。

3.民主不只是制度,还是利益的博弈。我们正在进行民主政治建设(主要是民主政治制度建设),很多人在理解民主时便将其界定为制度,认为“民主作为一种国家制度,其木质也只能是阶级统治的工具”。事实上,民主并不仅仅是制度及制度建设。所有制度都有特殊政治目标,它既是为了规范权力也是为了规范主体。我们追求的民主显然不是一套制度,而是利益实现渠道,它不像制度那样空泛,却通过制度发生作用,因为它不能停留在制度表面;它是动态的,它将推动制度变革,实现制度的完善。

我们认为民主的主导因素是制度背后的利益博弈关系。首先,利益博弈主导了民主制度建设的方向。民主是人民的利益表达式,每个人都有权表达自身正当利益。因此,在多元利益要求下,我们才需要建立一套相对稳定的民主制度,它或许不能保证每个人所要求的利益,但它至少能保证实现绝大多数人相近的利益。因此,所有的民主制度都是妥协的产物,它是利益主导方与利益对立方妥协的产物,是人民的预期目标和实际收益妥协的产物,是多元利益主体之间相互妥协的产物。正是在这种利益博弈中,由妥协所达成的平衡点成了最稳定的制度的基础。其次,利益博弈是民主发展的动因。民主的发展体现在它一直处于不断运动变化的过程中,推动该进程的因素就是旧的利益博弈停止、新的利益博弈产生,一旦旧的稳定被打破,上述的妥协关系就会再生,民主制度随之发生变化。同时,利益博弈是民主运动的内涵。民主的整个过程都是利益博弈。在民主的舞台上,所有利益主体都能进行利益表达、利益实现,这一过程必然是多元主体之间的博弈过程。

二、对民主实现途径的浅析

1.保障人权。人权是民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在我国,“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根本要求,也是党执政的根本目的和可靠基础,人民当家作主是实现人民民主的本质和核心”。我们倡议民主,崇扬民主,最核心的目的就是维护人权、保障人权。每个人都有正当利益,对正当利益的诉求是人民最基本的权利,我们要实现民主或者发展民主,就要构建一个尊重人权的社会,因为我们只有在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前提下才能谈民主。

2.加强法制。制度是约束社会主体的重要因素,也是实现民主的重要前提,一套民主的制度,不仅体现了民主权利,还是民主的保障。这就要求我们在建立制度的同时采取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一套让绝大多数人满意的制度,同时,我们要健全法律制度,克服政治生活中以言代法、以权压法、法依人变等不良行为,努力用具体的法制来保障人民民主,使人民真正享有广泛的自由和民主。

3.实施法治。仅仅是尊重人权、有健全制度还远远不能保障民主的实现。真正能够保证民主权利得以实现的只有法治工作。法治是公正的也是强制的,它能依据制度对破坏民主的行为进行科学有效的处理,能够引导人民在合理合法的民主程序中实现对自身及他人民主权益的维护。当然,法治工作本身也应具有民主性,一旦法治缺乏民主就会使法变为专制的工具,从而为专制集团中的少部分人谋利,这与民主本意相违背。因而,一定要民主立法、立民主之法,通过真正的民主法治来维护人民权益。

参考文献:

[1]陈敏昭.选举是民主的本质内涵[J].人大研究,2010,05:32-36.

[2](美)约瑟夫·熊彼特.资本主义、社会主义与民主[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9:395-396.

[3](美)亨廷顿.第三波——20世纪后期民主化浪潮[M].上海:上海三联书店,1998:4-5.

[4]卢海燕.论民主行政的价值及实现途径[J].求索,2004,05:98-100.

[5]钟其昌.民主的本质、类型与形式[J].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08,02:223-224+231.

[6]袁阗,王丹.论人民民主的实现途径[J].江苏科技信息,2013,20:72-74.

作者简介:李毅(1992—),男,土家族,籍贯:四川西昌,2016年6毕业于湘潭大学。

邹鹏(1989-),男,汉族,籍贯:贵州绥阳,湘潭大学2015级政治学专业研究生。

猜你喜欢
实现途径民主内涵
Ese valor llamado democracia
活出精致内涵
理解本质,丰富内涵
挖掘习题的内涵
如何将创新阅读植入小学语文教学中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要准确理解“终身追责”的丰富内涵
关于现代民主的几点思考
好民主 坏民主
欲望的位置:论两种慎议民主取向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