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高效课堂

2016-11-23 10:30姜海燕
东方教育 2016年17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姜海燕

高效的课堂是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在知识技能、过程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获得明显且全面协调的发展。具体地讲,从教师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促进学生高效学习的教学;从学生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学生获得显著发展的教学,这里的“发展”是指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持久性的发展;从投入的角度讲,高效的课堂教学是指教学投入(或教学所耗)少但教学产出(教学所得)高的教学。简单说,“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这里的高效不仅是教师高效的讲解,更多的是指向学生高效的学习,指向师生在共同参与的学习活动的过程中知识、技能、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和谐的最大化发展。

课堂教学是一门艺术,是一种教师与学生共同参与的复杂性活动。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如果学生在掌握知识的道路上,没有迈出哪怕是小小的一步,那对他来说,这是一堂无益的课。无效的劳动是每个教师和学生都面临的最大的潜在危险”。课堂教学应该是各种样式、各种方法,都在竞争,都在开放,这才是大好局面。课堂上学生可以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学习方式,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自主学习”,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前提,引导他们在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气氛中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探究学习,才能达到高效课堂教学的效果。

一、高效课堂要改变教师观念,关注教与学的过程

新课程背景下,教师的角色变了,教与学的方式变了。我们对高效课堂关注的重点也要变,新课标要求学生全员、全程和全身心地参与教与学的活动。学生的情绪状态要关注,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学生要以饱满的精神状态投入到学习中去,并能自我调节和控制学习情绪,对学习能保持较长的注意,要具有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深层思考和情感投入、鼓励学生大胆质疑、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明自己要表达的观点,遇到困难能与其他同学合作交流共同解决问题。变“学会”为“会学”从而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再发现问题”养成这样一种勤于思考的学习好习惯。

高效课堂要求教师要成为“四者”:促进者、学习者、决定者、幸福者。

1.教师首先要完成角色的转变,教师应由传授者变成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指导者。

2.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还应该成为终身的学者,与学生一起“同学”。只有不断的学习才能改变自身知识结构的单一和知识面的狭窄,才能促进自己的专业持续发展,才能适应社会进步及教育改革的要求,这也是未来教师必须具备的素养。

3.一节高效课堂,它是由教师和学生合力打造而成的,这其中教师的作用是不容忽视的。因为教师决定着一节课能否成为优质课、高效课,也就是说“优秀的教师才能上出高效课,责任心不强的教师只能上出低效课来”,所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课堂,有什么样的课堂就有什么样的教育,有什么样的教育就有什么样的国家”。

4.从职业特点上讲,教师还要改变生命现状,做一个幸福的职业者。

二、改变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让学生更多参与课堂教学活动,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进而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要建设高效课堂,必须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在很大程度上说,课堂是否高效取决于学生是否主动地学习,是否会学习,是否能持久地学习。因此,要建设高效课堂,就必须在培养学生学习品质方面做文章。围绕如何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品质,挖掘学生学习潜能。我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注重创设学习情景,激发学生自主学习兴趣。

课堂要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首先,课堂语言要充满活力和感染力,要抑扬顿挫,要风趣幽默。这需要教师投入感情,进入角色,眼睛有神,动作有力。其次,课堂要像相声演员那样设计些“包袱”,让学生在张弛有度的环境下学习,使其保持旺盛的求知欲,提高课堂效率。

同时,课堂节奏要随着学生学习节奏变化而变化。合理讲练,每节课都要有比较深入的信息反馈与调整,确保每节课中目标的达成度或生成度。此外,作业的布置要科学、有层次,要有大局意识(应该在作业中设计“必修”或是“选修”题目),这样就比较有弹性,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保证教学内容适度、质量高,全面照顾各类学生。

教学内容过深、过难、作业过多都会加重学生的负担,同时易降低学生学习的兴趣,要坚持适当难度与可接受性相结合,适当密度与循序渐进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实际情况我采用的是降低要求“小步子”前进法,把每节分成几个目标,弄懂一个,前进一个,使每一个学生不断进步,提高自信心。

同时,作为教师我们还应该端正一种认识――培优补差不是课后的工作,而是课堂教学的重要内容。以我多年的教学实际经验证明利用课余补课的学生的成绩并不比不补课的学生成绩好。因此,加强课堂教学中的培优补差工作,尤其是补差工作值得我们重视。补差要先是“治懒”,“懒”包括思维上的懒和练习中的懒。思维上的懒常常表现为学习过程中的心不在焉、注意力不集中;练习中懒的表现为练习速度慢,作业完成不及时或是抄袭作业等。针对以上情况,教师要严格监督,不给他们拖拉的机会;还不能让他们有抄袭作业的机会,一经发现及时进行批评,并严格处理。

全面照顾好各个层次的学生,保证课堂教学内容适度,才能真正达到高效课堂效果。

3、引导学生自主创新,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与能力,最终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创新型人才。在语文课堂教学中,有目的地引导学生自主创新,是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检验,同时会不断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兴趣与能力。

鲁迅先生说过:“没有兴趣的学习,无异于一种苦役;没有兴趣的地方,就没有智慧和灵感。兴趣是一种具有积极作用的情感,而人的情感又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现代教学媒体为学生提供形象生动、色彩鲜艳、声音清晰的感知材料,产生愉悦的视听效应,使学生的多种感官同时刺激,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

在语文教学中有些内容比较枯燥抽象难以理解,尽管老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还是不知所以然。因此可以适时利用电教媒体将其中抽象的内容、教学的重难点化难为易,以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感官去感知知识,从而增强化学教学的直观性、形象性和生动性,为释疑解难创设巧妙的突破口。

4、熟练准确运用好启发式教学原则,激发学生自主学习。

启发式教学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思维能力和创造能力的有效方法,我们要在启发式教学上狠下功夫,可以运用问题启发、讨论启发、实验启发直观现象启发以及比喻类比启发等基本方法,使学生主动学习,自我探求知识,思考质疑解决问题,在课堂上我千方百计地唤起学生的主体意识,促使他们羡慕动脑筋,成为课堂的真正主人。

教师要善于根据具体教学情况,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发现和培养创新人才,成为学生创造潜能的开发者,精心设计调动学生课堂学习主动性的方法。

作为课堂的组织者、参与者、合作者,教师要重视课堂民主平等氛围的营造,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独立思考、自由表达、愉快合作,让学生在心理上处于兴奋和抑制的最佳状态,让学生充满求知的愉悦感,调动起学生的良好情绪,最大限度激发学生的主题意识和主题精神。

推行“高效课堂”势在必行,任重而道远,要顺利、有效地推行“高效课堂”,我们要转变固有的教学理念,大胆实践,悉心研究,建立起符合教学规律新型教学思想。及时总结、调整,不断优化教学过程。

高效课堂是我们不懈追求的目标,也是我们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的抓手,只有高效课堂的教学在相同时间内创造不平凡的业绩,才能真正创造教育的奇迹。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课堂教师
甜蜜的烘焙课堂
最美教师
美在课堂花开
教师如何说课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圆我教师梦